,最快更新穿越1618之大明鎮國公最新章節!


    學堂裏也有不少宗室子入了兵科,但人有聰明愚笨,有些人讀書不行,不代表做別的事情也不行,代王府族丁過萬,如此多的族丁根本不可能全部都前往安南,前去的也隻是些嫡係族人。


    代王府居於大同府,居於邊關之地,如此之多宗族人丁,已經成了邊關極大的負擔,分流一些出去並不是件壞事。


    當場就送出了一個指揮使,頓時激起了不少人心氣,紛紛報名起來,劉衛民也是滿口答應,隻等見了人,身體無礙即可入了軍中。


    去除宗族身上光環,與百姓其實也沒太大區別,尤其是底層族人,身上罩著個“宗寺少卿、小宗正”之名,約束他們也不是太大困難,酒水飲的確實多了些,小半個時辰後,也不得不捂著額頭離去。


    “小七”朱鼐鏡攙扶著老父,盡管他們家已經成了長老會裏麵的老二,但也隻是在族裏有些話語權,真正執掌財物的卻是王府管事蔡公公,除了朱廷圭衣著好些,他們家也隻能衣著滿是補丁,說著有些讓人難以置信,可這就是現實。


    在王府田地耕種多年的朱鼐鏡顯得頗為沉穩,攙扶著老父登上殘破馬車,自己則牽著脫了毛的老馬不言不語。


    代王府一係族丁上萬,大多數都居於城內,也有不少住在城外,他們家是王府裏地位較低的偏支,原本是住在城外,眾多郡王前往安南,遺留了不少院落,他們家也因此住進了城內,但地勢不是很好,在城西邊緣處。


    馬車沒有減震,道路坑坑窪窪頗為顛人,朱鼐鏡行走的並不是很快,唯恐傷了自己父親。


    “爹……年紀大了,活不了幾年了,沒怪爹吧?”


    朱鼐鏡低頭牽著老馬,沉默走了幾步才停住腳步,默默脫下外袍蓋在老父腿上。


    “天涼,爹的腿腳不好,莫要再凍傷了。”


    “你是個孝子,爹估摸著也就能再活個兩三年,為了穩妥些,小宗正將我等納入長老會,可這也隻是暫時,將來也隻會是你們這一輩老人。”


    將老父的雙腿裹蓋了嚴實,朱鼐鏡再一次牽著老馬,嗡聲說道:“俺知道,俺都聽爹的。”


    朱廷圭迴頭看著兒子光著膀子的肩膀,沉默好一會才歎氣道:“三個時辰前,關外探子迴報,出關的淨軍、幼軍已經擊潰了卜失兔五千卒,兩萬幼軍正趕來大同,估摸著也就十日八日就會出關入草原。”


    “小宗正大人是陛下近臣,三代帝王恩寵,跟在小宗正身邊,我兒將來也有些出路,家中之事就莫要擔憂了,爹會安排妥當的。”


    “爹,俺想來年送洗兒去學堂。”


    “無礙,今日聽小宗正話語意思,估摸著小宗正很可能會待上一年半載的,劉家寨的車隊也會常來常往,爹到時與蔡公公說一說,來年連你婆娘一同都送去京城,住進劉家寨子城是沒問題的。”


    看著就要到了家門口,朱廷圭卻笑道:“小宗正雖年輕,做事卻頗為沉穩,成了學堂裏的娃娃也就有了居住在子城的資格,入了寨子,生計也就沒啥可擔憂了,你的餉銀也不用寄給家中,就留著自個開銷,莫要太過心疼銀錢,該花的一定要花。”


    馬車未停住,等在門外的婦人已經急匆匆走了過來。


    “爹,今個咋這麽晚才迴來,莫不是出了什麽事情吧?”


    朱鼐鏡停住馬車,婦人攙扶著公爹下車,順手將坐在下麵的布囊拿在手中,攙扶著走向木門。


    “爹小心著腳下。”


    庭院不是很大,剛進院中,又一婦人上前攙扶,不滿道:“爹,整日迴來如此之晚……”


    “閉嘴!”


    三兒媳婦孫氏話語未完就被不悅的朱廷圭冷聲打斷。


    朱鼐鏡將破舊馬車趕進院中,收拾穩妥了才拉住自己婆娘,低聲說道:“爹還沒吃東西呢,準備些吃食。”


    孫氏又不滿了,說道:“也真是的,留人如此之晚也就罷了,怎麽連飯食也不給人吃啊?”


    “閉嘴!”


    朱廷圭再次瞪向孫氏,冷哼道:“爹是族裏長老,族裏決定的事情爹能帶頭壞了規矩?”


    說著又看向趙氏,說道:“隨意弄些粥食即可,一會去爹房裏將那綢子拿出來,連夜給我兒做件合身袍子。”


    “爹,這可使不得,那是……”


    朱鼐鏡剛要開口阻止就被冷哼打斷。


    “你閉嘴!去了小宗正身邊做事,一身補丁如何見人?就這麽決定了。”


    兩個婦人一時沒弄明白情況,但看著老頭一臉堅決,又不敢開口反對,三兒媳對他的偏心不滿,拉著紮倆小辮女娃出了正房。


    老頭閉目沉思,朱鼐鏡也不知從哪旮旯裏撈出一柄快鏽完了的鐵片,趙氏端著碗稀粥進了屋,見他拿著鐵片打量,也不敢過問,來到老頭跟前,低聲細語。


    “爹。”


    朱廷圭張眼,正待拿起碗筷,見自己兒子皺眉盯著鐵片,眉頭微皺,說道:“兵器鎧甲啥的不用太過操心,自明個開始,你隻需聽小宗正一個人的言語,今後就是爹的話語也無需理會,記著了,你是小宗正的親軍頭領。”


    “啊?”


    趙氏不由驚唿一聲,見公爹不悅,忙又捂住嘴巴,眼中卻是一陣驚喜。


    朱廷圭唯恐沒交待清楚,將碗筷放在有些陳舊的桌案上,說道:“小宗正數年來隻有兩個親衛頭領,一個是阿哈小豆芽,一個是少了條手臂的小三,一個成了奴兒幹都司都督,一個成了美洲遠洋艦隊的副帥。”


    “小宗正深受三代帝王恩寵,與陛下更似手足兄弟,學堂裏盡管有不少宗室娃娃,終究入學堂時日晚些,縱然小宗正想要培養些宗室子弟為文武官吏,也是十年之後之事,此時選了我代王府一脈為親兵近衛,意思再明顯不過了,你可以愚笨些,卻不可以不遵號令,明白嗎?”


    朱鼐鏡沉默點頭,見他不開口說話,趙氏心下焦急,忙端起桌案上粥水,說道:“爹,粥水涼了喝進肚裏也不舒服,還是先喝了粥水吧?”


    朱廷圭接過碗筷,趙氏又小心說道:“爹是知道的,相公素來聽話老實,絕不會惹怒了宗正大人的。”


    喝下一口粥水,看了眼低頭不語的兒子,歎氣道:“聽話老實不假,可軍中不比其他,該得罪人的時候就要得罪人,宗室族人最是不易管教,有時也莫要太過心軟,小宗正讓你如何你就如何,其餘人的話語莫要太過理會。”


    “俺……知曉了。”朱鼐鏡點頭答應。


    宗室子弟本就不好管著,大堆在一起更是管理不易,朱廷圭也有些擔憂兒子太過老實,交待了又交待,趙氏得知了自家相公有了官職,一夜未睡趕製了件錦緞袍子,三兒媳心下不樂卻又無可奈何。


    朱廷圭一共七個兒子,結果死的死、亡的亡,成年娶媳婦的也就兩個兒子,三子未能生下兒子就已經病逝,也隻留下一個閨女,他這一脈也隻有一個兒子、一個孫子,能如此情況下還能第一個拿出僅有的成年男丁,這個時代就已經極為了的得了。


    劉衛民並不知曉他們一門就隻有這麽一個男丁,一夜醒來後才發覺院中多了近千高矮不一的宗室軍卒。


    在人前默默走了一圈,最小的十五六歲,大的有四十來歲,看著大多數身上都是補丁上貼著補丁,心下不由一歎,站到所有人麵前,雙腿微分,背著雙手沉聲說道:“軍中規矩頗重,若還有猶豫,此時還可以退出。”


    ……


    停頓數息後也無人後退,劉衛民微微點頭,說道:“今日諸位算是成了名軍人,本督不願將你們稱作兵卒,更願意稱唿你們是軍人,紀律嚴明、保家護國之軍人!”


    “你們需要牢記服從、榮譽、謙恭、正直、憐憫、英勇、公正、信仰!”


    “服從是軍人第一條準則!不管上級長官下達了何種軍令,隻要軍令下達,不管理解還是不理解,都要嚴格執行,心下可以有不同意見,可以反對,可以向有關職司反映,但是!上級軍令下達,就必須執行,哪怕去死!”


    “披上幼軍軍裝,自己就不再屬於自己,一言一行都代表著整個幼軍,言行舉止就要謙遜恭瑾,自覺維護身上軍裝所代表的集體榮譽!”


    “不欺辱弱小,u看書ww.ukanshu 正值待人,公平公正對待每一個大明子民,將保家護國作為終身信仰!”


    劉衛民掃視每一個人,肅然道:“堅守我軍行為準則,無論現在,還是將來,入了我軍就要堅守我軍的規矩,若觸犯了規矩,別怪本督翻臉不認人,行軍法嚴處!”


    “你們不僅要堅守我軍行為準則、細則,還要勤於訓練殺敵本領,你們之前沒有經曆過嚴格訓練,接下來會有人專門操練你們,本督希望你們都能成為一個合格軍人,承擔你們本該擔負的護國之責!”


    “從今日起,相互間不許再以叔侄相稱,隻以軍中姓名相唿!”


    劉衛民伸手指向朱鼐鏡,朱鼐鏡忙跑了出來,也不知是該抱拳,還是該跪下,見他如此,不由笑了笑。


    “暫時無需這些,會有人專門講些軍中具體規矩,等一下去蔡公公那裏支取些銀錢,每個人領四兩銀錢,你們月響暫時是二兩,一會自個選出小旗、總旗、百戶,每三個百戶為一副營,為你副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1618之大明鎮國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蛤蟆吞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蛤蟆吞地並收藏穿越1618之大明鎮國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