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若可能,稍晚些還有一章。)


    ……


    餘叢升說的對,也不對。擁有雄厚的財力後,船隊可以滿世界亂跑,種植更加優秀的牧草並不是很困難的事情,也可以在草原建起無數城寨式的農場基地。


    農戶、牧民天然就比較脆弱些,遭災是常態,看起來是借一還一,但牛羊會不斷增多,也會有無數人替他放牧牛羊,如此一項就節省了無數人工付出的銀錢。


    借一還一,在這個時代看起來是極其瘋狂的事情,沒有哪個台吉會做如此瘋狂的事情,但做了就會收獲無數人的感恩戴德,十年八年後,任何人,哪怕是黃金家族的大汗,哪怕農場基地沒一個兵卒看守,也絕對沒一個人敢輕易搶奪農場,這意味著與整個草原所有人作對。


    有了民望,他就能收購無數牛羊,收購無數羊毛、皮貨,就能壟斷這片天空下所有皮貨生意,壟斷就意味著難以計數的暴利!


    聲譽良好的衛民糧莊幾乎壟斷了北方的糧食,但糧食事關國計民生,壟斷了也要控製糧價在百姓可以承受的範圍,壟斷也不能亂來,皮貨卻算是奢侈品了,掙的是有錢人的錢財,無論他怎麽整都可以,這樣的壟斷才是真正的暴利。


    想要壟斷皮貨是十年之後的事情,當前是投入賺取信譽的時候,而且也不見得吃虧了。


    一者用經濟手段控製整個草原,二者不介入草原事務,任由草原喇嘛傳教,任由男丁去做不能娶妻生子的和尚,任由草原人丁悄無聲息稀少,讓出些權利又如何?


    成了黃金家族的一員,草原也隻是大明朝的草原,當特區處置也就是了。


    聽了餘叢升話語,劉衛民隻是微笑不語,劉耀祖也不吹胡子瞪眼了,三人又說了些雜事,飲了小酒才各自迴去收拾準備返迴關內。


    一幹台吉惱怒卜失兔隻顧自己的行為,大怒下跑到劉衛民身前告狀、訴苦,都已經不再追究了,也隻能捏鼻子認了卜失兔占福化城的事實,而訴苦的各個台吉也沒失望,大板升城是在大同府以北建起的土城集群,是原俺答汗建起的,正因是市易之處才有可能支撐如此之多的土城,除了被送去大明島流放的一幹白蓮教建起的美岱召外,所有的土城全分給了這些投靠的台吉,付出了些板城後也沒人鬧騰了,就是劉衛民準備讓卜失兔原哈屯的哈克,如今劉衛民的哈克台吉成了總管府大管事、理事會大長老,也是沒幾個台吉反對的,卜失兔倒是反對了,可這邊才反對,素囊台吉帶著一群惱怒的台吉們對他就是一陣討伐。


    理事會算是個數百年後的議會,而台吉們就是議會議員,還是終身性質的議員,明國人不入理事會,事實上就是他們自個管著自個,一幫台吉們迴頭一看,這不還是以前自個管著自個麽,而且比以前還要強些,至少大部族甭想再想欺負誰欺負誰了,卜失兔吵嚷著要做大長老,不等劉衛民開口反對,幾十近百號大小台吉就是一陣怒罵,哈克再如何也隻是個女人,劉大駙馬擺明了不想管事兒,沒人願意再讓卜失兔瞎整胡鬧,唯恐得了再死上幾萬牧騎之事,更不願意弄出個刺激劉大駙馬的人來。


    與林丹汗約定的時間已過,見沒人前來,劉衛民也準備返迴關內、返迴京城。就在他臨行之前,綽爾濟來了,帶著一個名叫烏仁圖雅的女娃和一張兄弟盟約、一張加了印信的任命,任命朱慈爝為右部濟農的任命書。


    既然已經決定後退一步,對“小汗濟農”也無所謂,林丹汗想與大明皇帝平起平坐也好,有其他想法也罷,隻要承認了兒子勉強算是黃金家族之人即可。


    五千奴隸作為迴贈讓綽爾濟喇嘛帶迴,除市易答應了可以市易三千杆槍、三千掌心雷外,另附贈五百杆後裝燧發火藥槍,當然了,這些火器需要開春後運入草原。


    拖拖拉拉過萬人馬拖拉著無數凍死牛羊一路南返,此次南返並未自大同入宣府南返,而是沿著草原向東,自韃靼右翼三部的左翼永謝布部族地,自白馬關之北的虎爾哈族地返迴京城,兒子都是了濟農小汗了,若不敲打敲打永謝布部十來個小部可不成。


    萬軍趟著三尺厚的積雪艱難跋涉,縱然如此艱難,本是步卒的中軍也是不願意丟掉自己得來的戰馬,依然拽著戰馬艱難跋涉,已經長了點肉的劉衛民拉著兒子,媳婦和三個小兒媳則坐在巨大的爬犁上,有厚重幄布阻攔寒風,跟個巨大房子似的爬犁並不是很冷,如此爬犁有數百個,全是些年老體弱或是傷病軍卒,兒子已經兩周歲了,慶生是在戰馬上度過的,包裹著嚴嚴實實坐在框簍裏,看著老爹拉拽著戰馬迎著冷冽若刀的寒風,看著無數軍卒迎著寒風艱難前行,這就是朱慈爝兩歲的慶生,幾十年後,在臨死的時候,他忘記了許許多多事情,唯獨這一幕被永遠的雕刻在最後記憶裏……


    永謝布部成分很雜,主體是阿速衛、欽察衛、養鷹人、工匠、黨項奴隸、遼東逃離的北元部族,總之一句話,除了原本部族外,基本上就是北元撤離中原時逃難撤迴之人。


    北元時,蒙元是第一等,色目人是第二等人,而能夠存活到最後的親衛多是色目親衛,這一帶的牧人盡管經過了數百年的融合,皮膚依然有不少白皙之人,碧眼、棕眼、高鼻梁、大眼睛、輪廓立體感較強之人頗多,這也是因何宣府出美女的原因之一。


    北元剛撤入草原時,因為這裏的色目北元親軍護衛較多,也就成了瓦剌出身的太師最為支持的部族,一開始強勢,太師死後,這裏也成了韃靼各部仇恨打壓最重的地方,自此永謝布部再也未出現過韃靼真正權勢之人。


    不被韃靼各部所喜,實力也不強,大些的部族也就能拿出五六百牧騎,可卻喜歡跳騰,折騰大明朝邊關,而當年戚帥的江浙軍卒原本就駐紮在左近。


    劉衛民前來就是準備挨個敲打敲打,早先就隨著卜失兔慘敗,如今劉大駙馬這位濟農老爹來了,逃不敢逃,打又打不過,十餘個台吉領著幾百號人跪在雪地上,老老實實奉上貢品。


    按照韃靼人的規矩,甭管誰得了勢都要敲打敲打永謝布部的規矩,劉衛民也一一敲打了個遍,本想找兩個刺頭砍腦袋,卻發現個個都老實恭敬得跟個啥似的,除了得了幾十匹馬和十來個鷹奴外,屁好處沒撈到。


    自白馬關入關,見到的第一個人卻是一身冰雪的童仲揆。


    “大帥辛苦!”


    看著眼前大將胡子拉碴,上前捶了下他的胸口,笑道:“瘦了些,挺好!”


    “大帥更瘦些。”


    “唉……”


    劉衛民拍了拍他的肩膀,歎氣道:“不說了,草原凍死了牛羊無數,你們有口福了,本總管可是拉了不少呢,夠你們天天吃肉到開春的。”


    童仲揆跟在身後,說道:“大帥讓人送來的還有些呢,就是……朝廷好像有些不滿……”


    “不滿?不滿什麽?不滿給守邊將士吃好一點,還是不滿送糧食救濟北方韃靼?”


    劉衛民嘴角一陣不屑。


    “愛不滿不滿,你們甭去管他們,也不用替本總管擔憂,給你們,你們就放開肚子吃,放心大膽的吃!”


    “不滿……哼!老子還不滿呢!”


    童仲揆一臉苦笑,劉衛民又像是想起了什麽來,說道:“一惱火差點把正事兒忘了,一會讓人去各邊鎮衛所,就說是老子說的,老子的兒子成了右翼三部濟農,都他娘地給老子將眼睛擦亮些,不許燒山、焚燒草原,更不許出關攻打,旦有入關鬧事的蒙人就給老子抓起來,送到老子跟前,老子來砍腦袋!”


    童仲揆一驚,朱慈爝為韃靼濟農之事還未傳入關內,哪裏能想到有這樣狗血的劇情。濟農就是大汗之下小汗,地位尤為尊貴,一般是不可能給外人,就是黃金家族也要是根正苗紅,明人更是不可能得到,可一想到眼前之人就不能以常理待之。


    心驚又擔憂。


    童仲揆說道:“大帥,小帥成了韃靼濟農,朝廷上……是不是不妥啊?”


    劉衛民一臉無所謂,爬上長城城頭遠眺,笑道:“不滿?老子又不是他們的臣子,老子是萬裏江山的臣子,是神宗陛下的臣子,是光宗,是……是熹宗陛下的臣子!”


    一想到大舅哥,心下就是一痛。


    “老子……隻對萬裏江山負責,隻對大明朝負責,不對他們任何人負責!”


    “萬裏草原,他們不需要,大明王朝需要,後世子孫需要!”


    看著白蒙蒙的山川草原,看著北方一望無際耀眼雪白,想到朝廷幾個月來的所作所為,心下就是一陣惱怒冷哼。


    “哼!”


    “他們不滿?老子還不滿呢!”


    “哼!”


    “看老子迴去後……”


    “相公……”


    沒等劉衛民惱怒說出收拾一幫混蛋話語,uu看書 .uukash朱徽妍帶著四個裹了嚴嚴實實的娃娃爬上城頭,一見媳婦開口,惱怒話語也說不下去了。


    見朱徽妍上了城頭,童仲揆忙上前一禮。


    “公主殿下,城頭較冷些……”


    劉衛民一臉哀歎,上前一把抱著一個,抱起兩個最為年幼娃娃,苦笑道:“如此之冷還上城頭作甚?走走,吃了半個月的冷風,可不想再吃了!”


    “阿爸,阿媽說若不過來看看,阿爸肯定要胡言胡語的。”裹著跟個粽子似的烏仁圖雅小嘴一陣叭叭告狀。


    劉衛民又是一陣無奈苦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1618之大明鎮國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蛤蟆吞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蛤蟆吞地並收藏穿越1618之大明鎮國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