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章,第一章,感謝月票、推薦,謝謝!)


    ……


    ……


    朱由檢沒想到張嫣會說了這麽一句,有些不滿。


    “皇嫂,當年……”


    朱由檢又一次將當年沈遼幾十萬百姓撤離的事情說了一遍。


    “敵未至,劉……劉駙馬就要自棄我大明之土,天下震動,彈劾反對者無數,皇兄還就信了他之言,更是逼迫我兩位督師身死沈、遼兩城,但就因一個小小的銅牌,京中再無人言及此事!”


    “皇嫂也是見了今日之情景……”


    張嫣眉頭微皺,在朱由檢再一次提起當年之事時,聽的極為認真,聽他說到最後時,人卻抱著打著哈欠的小皇帝轉頭看向師明。


    “師明,當時陛下因何要處死熊經略、袁巡撫,真的是因為得罪了劉駙馬嗎?”


    師明盡管低著頭、弓著身,依然可以感受到一雙眼睛眨也不眨盯著自己,心下苦澀,正不知該如何時……


    “皇嫂,當然是如此了,當時朝廷如同今日,也就他有些銀錢,但卻不與遼東軍卒,士卒無響無甲,要臣弟說,兩位督師就無錯,若是當年皇兄讓劉家寨全力支持山海關,建州賊早就被兩位督師滅掉了,也絕不會讓他黨羽遍地、尾大不掉!”


    ……


    “師明,是否?”


    聽著溫言細語,師明額頭汗珠滴入眼角,將身子又彎了一些。


    “是……是……”


    張嫣眉頭微皺,沉默片刻,輕聲說道:“若炅兒成年了,主政了,問起你,也是同樣的答案嗎?”


    朱由檢眉頭不悅緊皺,施鳳來若有所思看著不敢抬頭沉默不語的師明。


    ……


    “是否……”


    “同樣的答案?”


    ……


    方從哲、魏忠賢兩人好像發現了此處的異樣,相視後紛紛起身來到近前,正好聽到張嫣這句話語,盡管兩人不知道發生了什麽,兩人眉頭卻同時皺起,卻也沒開口插嘴。


    師明“看到”無數目光全聚集在了自己身上,雙目愈發酸澀疼痛,卻不敢抬臂擦拭……


    胸前繡著虎頭皂衣的周遇吉用手肘輕微頂了頂正與小宦官仔細安排迴宮準備的曹承恩。


    “曹公公,師明公公好像出事了……”


    順著周遇吉目光看了過去,正見一幹閣老、大臣們圍著師明,好像是犯了錯被太後訓斥一般,曹承恩眉頭不由微微皺起,抬手拍了拍周遇吉肩膀。


    “少管宮裏的事情,交待兄弟們仔細些,別出了岔子。”


    推了把周遇吉肩膀,不讓他摻和宮裏的事情,自己卻轉身大步走向人群。見他走向師明,周遇吉看著皂衣背影,眉頭微微皺起。


    “你不還是一樣……”


    周遇吉看向曹成恩大步走向低頭“挨訓”的師明,一幹與他一般虎頭皂衣裝束之人也發現了異樣,一個個丟下手中雜事,抱著膀臂全看向皇後和一幹大臣。


    “小周,你覺得……師明公公是得罪了皇後,還是讓信王殿下不喜?”


    孫應元抱臂一笑,周遇吉卻一臉感慨。


    “號頭大人,這個可就真不好說了,自打先皇病逝後,師明公公就難了許多,遠不如在山東的常雲公公自在些。”


    “嗯。”


    孫應元微微點頭。


    “神宗陛下四內侍,常雲、馬鑒、師明、苗全,不曾想今日最為逍遙自在卻是常雲公公,你們可能不知曉,當年是駙馬爺硬逼著常雲公公成了山東水師都督的。”


    “孫公公,不會吧?還有這麽事兒?”


    ……


    一幫皂衣勇士營抱臂嘀咕,曹承恩卻大步來到張嫣身邊,叉手一禮。


    “啟稟太後,禦馬監迴宮事宜要尋師明公公處置一二,還請太後允可!”


    眾人一愣。


    ……


    叉手躬腰的曹承恩眉頭一抬。


    “太後,時辰已經不早了,陛下不能久在宮外,還請允可!”


    張嫣眉頭微皺,看著眼前躬身叉手的曹承恩,嘴裏說出的話語卻是讓曹承恩一愣。


    “年幼的陛下。”


    “成年的陛下。”


    “忠誠……恭謹……始終如一嗎?”


    曹承恩一愣,有些摸不著頭腦,正待開口,下一刻像是意識到了什麽,不由微轉頭顱,看向至始至終弓著腰不敢抬頭的師明。


    “為什麽……”


    一幹大臣神色複雜看向師明,數滴水珠無聲滴落……無人開口,師明身體微顫幅度越來越大,劉英兒帶著幾人遠遠走來……


    “陛……陛下會……會……會去……山……山海關……”


    “駙……駙馬爺……會……會準備……準備好所有……所有賞賜……”


    “陛下……不……不是信王殿下……再……再來一次……陛……陛下還是……還是會……會讓……讓熊廷弼……袁應泰……去死……”


    “他……他們欺瞞……欺瞞了陛下……遼……遼東軍……欺瞞了陛下……”


    “他們……該死!”


    眾人又是一愣。


    ……


    張嫣微笑點頭。


    “允!”


    張嫣抱著沒了精神打哈哈的小皇帝轉身走向禦攆,一幹宦官宮女挑著金黃色華蓋、屏風、羽扇緊隨其後,師明依然不敢抬頭,一幹大臣眼中也不知是何種意味。


    看著張嫣懷抱著小皇帝帶人離去,方從哲眼底複雜一閃而過,轉身上前拍了拍師明肩膀,臉上露出淡淡溫和。


    “師明公公,這些都是曾經的過往了,當年之事因,得今日之喜果,遼東今後也再無刀兵之災,先皇聖明,為子孫後世消弭了北方之禍,此為千秋之功!”


    “公公若不說山海關,老夫都有些差點忘了,信王此時確實不宜前往山海關,即將遣往海外守護我朝之土將士,臨出海前,迴家與妻兒老小相聚道別是應有之義,朝廷提前下發一些賞賜也在其理。”


    魏廣微見一幹大臣神色緩和,上前一步笑道:“方侍中所言不差,朝廷欲於海外設衛所軍鎮,調將士們前往海外守土,事前自是要與妻兒相聚幾日,提前發放賞賜也是應有之義,此時又值春耕之時,大戰方歇諸事又多,等些時日再一同發放給有功將士賞賜也不算太遲。”


    一幹大臣點頭稱讚,師明差點伏地痛哭,根本就是兩碼事兒,他倒是想開口與張嫣解釋,一旁陰著臉的小王爺也得讓他開口啊!


    ……


    曹承恩在前,常雲在後,論地位,常雲是乾清宮近侍、管事,也就是皇帝身邊第一人,算上還沒滿一歲的小皇帝,常雲已經算是四代皇帝身邊近侍了,怎麽著也應在禦馬監勇士營提督曹承恩身前,如今卻低著腦袋跟在曹承恩後麵,不明所以的孫應元、周遇吉一幹勇士營軍將,看著這一幕就想發笑。


    勇士營是禦馬監名下第一營,禦馬監成形於太祖建國之時,類似於內廷二十四衙門裏的牲口房,掌喂養伴駕隨行戰馬之事,而牲口房主要是喂養食用或淘汰的老馬,為皇宮飼養拉運些雜物牲口的衙門。


    頭兩代帝王都是殺伐果斷帝王,也是很喜歡勇猛戰士的帝王,永樂年時,從天下各衛所選拔一些勇士和從北方草原逃迴來的漢人中,挑選了三千勇士組成了勇士營,類似於當下的殿前新軍。


    因此,勇士營也成了京營十二營禁軍中的禁軍,這些人又大多都是騎卒,就又將京營十二營當中養馬軍士都扒拉進了禦馬監,組成了騰、武驤左右四衛。


    聽著”滕驤、武驤”的名稱,好像是朝廷組成的輕重騎兵,其實隻是為勇士營養馬的馬夫。


    如同西方的騎士一般,騎士出去打仗,身後總是要跟著隨行仆從軍,於是又從滕、武驤左右四衛馬夫中,選出四千健勇者,另設一部,組成“前後左右”四個衛營。


    至此,禦馬監名下也就有了勇士營、四衛營、滕武驤左右四衛三支嫡係軍將。


    勇士營又叫羽林三千所,大明朝雖沒羽林軍兵製,但私下裏卻稱勇士營為羽林軍,皇宮裏站在禦道兩側值守的就是勇士營軍士,宮門口把門站著的通常是四衛營,如若將皇宮比作一座巨大軍營,勇士營則為中軍,居於宮中專司守衛中軍皇帝,前後左右四衛營分守於外,而滕武驤左右四衛則在各個草場駐守養馬,戰時專為勇士營、四衛營提供輜重運輸,或是兵源補充。


    外朝有文武之別,內朝同樣也有文武之別,司禮監掌文,禦馬監則執武,京營十二營、天下各鎮鎮守、監軍基本上都出自禦馬監,淨軍的外軍其實就是禦馬監名下宦官武官,劉衛民取代了九千九百九十九歲,已經不存在了的什麽“內軍”一軍。


    因各軍監軍皆出自禦馬監,故而任何一個權勢滔天的大宦官,若不能掌控禦馬監,就不能算是權閹權宦,隻有掌控了禦馬監,才能掌控京營十二營,才能間接掌控天下諸鎮兵馬。


    禦馬監與東廠、錦衣衛不同,沒有朝廷賦予的督察權,與五軍都督府差不多,隻是管著軍方,卻因“監軍”之事和皇帝近臣的身份,禦馬監的潛在實權更為恐怖,但所有人的目光隻是盯著東廠、錦衣衛,很少去理會禦馬監,原因還是因禦馬監的主事公公更換的較為頻繁,無法長時間居於其位,也比較低調,不像東廠、錦衣衛這麽大肆抓人嚴刑逼供。


    劉養自神宗萬曆帝時入了司禮監後,他就一直掌著禦馬監,u看書 .uknshu但他與“養子”劉衛民一般不願太過管淨軍內務,並不怎麽願意過問禦馬監,隻是將一幹事情交給較為低調的養子劉衛輔打理,劉衛民本身就已經掌著了淨軍,已經讓一幹司禮監大公公們撓頭得了,無論出於何種考量,他都不能太過插手禦馬監的事情,盡管禦馬監劉衛輔是自己的宦官五弟。


    不管怎麽說,師明也還是四朝元老,與劉衛民的關係還算不錯,是個誰都不得罪的老好人,又見老好人遭了難,曹承恩本能的就想搭把手,結果自個肚子被氣的鼓鼓。


    一幹勇士營大小混蛋看著師明低頭跟在後麵就想發笑,來到一幹人前時,年僅二十出頭的周遇吉一陣搖頭歎氣,拍打著師明肩膀歎息安慰。


    “唉……”


    一個搖頭,又一個上前。


    “唉……”


    ……


    “唉……”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1618之大明鎮國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蛤蟆吞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蛤蟆吞地並收藏穿越1618之大明鎮國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