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姑娘彈奏的曲子,在下洗耳恭聽,必定是好聽的。”聽了我這麽說,青衣女子似乎有些訝異,但是隨即點了點頭,不發一語,雙手撫琴,開始彈奏曲子:隻是這次的曲子和剛才我偷聽的曲子不同,曲調華麗繁複遠勝之前的曲子。
但是聽起來一點感覺都沒有,或者該說聽起來就像是很客氣的打招唿、應付人情?過了好一會,一曲奏罷,青衣女子雙手才離開瑤琴,她身後的黃衣婢女立刻就說話了。
“喂,酸秀才,你倒是說說,這次咱們小姐彈的曲子,你聽出了些什麽?”“呃,這個”難道我要實話實說、說青衣女子這次彈的曲子隻是單純酬答賓客?
“姑娘,您饒了我吧,我是因為你們小姐彈奏的曲子好聽、這才忍不住過來偷聽的,怎麽可能每次都聽得出來你們小姐彈奏的曲意呢?更何況你們小姐琴藝高明,哪是我這不懂琴藝的人所能聽得懂的?”
“哼,就愛瞎說。”黃衣婢女噘起了嘴。“你根本就聽不懂嘛!”“侍琴,別這麽說。”青衣女子倒是淡淡地製止了她的婢女。“我知道這位公子是很用心在聽的。”咦,這個黃衣婢女也叫侍琴?“糟糕了!”我忍不住喃喃自語了一聲。“怎麽了,這位公子,何事糟糕?”
兩個女孩子都被我剛剛那聲給嚇到了,青衣女子很關心地詢問著。“哦,沒事,隻是這位姐姐的名字叫侍琴,我的婢女裏麵也有一個女孩子叫侍琴的,重了名了。”
我摸摸頭,一副不好意思的模樣。“像我這個不懂琴也不彈琴的呆頭鵝,給身邊人取個”侍琴“的名字,豈不是名不符實嗎?”
兩個女子先是一呆,隨即都掩口笑了起來“原來是這樣!”笑了好一會,青衣女子重新寧定下來,雙手撫琴,又開始彈奏另外一個曲子,這次彈奏的曲子曲調並不複雜。
但是聽起來卻是異常的歡樂輕快:白居易的“琵琶行”用了“大珠小珠落玉盤”來形容曲調清脆。
但是青衣女子彈奏的這曲子卻讓我有種落在玉盤上的珠子越彈越高的感覺。過了好一會,一曲奏罷,青衣女子一笑,雙手離開瑤琴。
“姑娘的心情終於好些了。”我忍不住說了這句感想出來,換來的卻是青衣女子睜大了眼睛直瞪著我,黃衣婢女侍琴則是給了我一對大大的白眼球。直瞪了我好一會,青衣女子這才舒了一口氣。
“琴藝不精的曲子有汙公子清聽,而且天色也不早了,小女子該迴家了,公子這也該走了吧?”我抬頭看了看天,一輪新月正在往上爬,隻怕現在都已經過了三更天了。
“是該走了,多謝姑娘雅奏。”我才站起身來,那個青衣女子卻突然雙手一推,將她膝頭的瑤琴推到我腳邊來。“姑娘這是”“萍水相逢,無以為贈,姑且贈琴以代。”青衣女子微笑著。
“而且此琴也隻有贈與公子這等懂琴之人,才不埋沒了它。”“既然這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我俯身捧起瑤琴,入手就感到一陣溫暖,是剛才瑤琴放在青衣女子膝上的餘溫。
“多謝姑娘贈琴。”第二天一早,我把費鵬給找了來,要他去幫我找找看鄭州府有沒有教人奏琴的師傅。
對於我的吩咐,費鵬以很驚訝的眼神看了我好一會,這才領命去了,我撫著青衣女子昨天晚上贈給我的瑤琴,已經知道在南濟幫等待的這幾天我該做什麽事情來打發時間了。
費鵬的動作很快,我才吩咐他去幫我找個教琴的師傅沒多久,費鵬就已經替我找到了人──一個住在南濟幫附近的老秀才,琴棋書畫四藝都還通曉,常常替南濟幫的人寫些對聯挽額請帖書信之類的文件,所以南濟幫的人都知道他。
而費鵬去找了南濟幫的幫眾一問,南濟幫幫眾就把那個老秀才推薦給費鵬了,既然找到了願意教人奏琴的師傅,我當然是立刻帶著青衣女子贈給我的瑤琴登門拜訪老秀才,請他教我奏琴:老秀才人還算和藹,特別是看到我奉上的二十兩銀子束修之後更是笑咪咪地、很耐心地從奏琴的基礎開始教導我。
老秀才的琴藝雖然也不錯,但是比起那個青衣女子可就差得遠了:不過我也不在乎,因為奏琴所需要的不外乎就是靈活的指法,而自從我練了“太陰神功”之後,已經能夠隨心所欲地控製十指的力道,甚至還能一手暗器分打十數人的穴道要害而不落空,靠的就全是能夠精細地分別控製手指勁力,所以熟練奏琴的指法對我來說反而不是太大的問題,我隻要聽老秀才奏過一次,就可以看著琴譜將老秀才奏過的曲子依樣彈奏出來。
讓老秀才直誇我是個學琴的天才。在老秀才那邊學琴學到掌燈時分,芊莘領著四婢前來找我:我今天跟著老秀才學了一天的琴,她們五個人就在房裏悶了一整天、哪裏都不敢去,實在是悶得忍不住了。
所以找費鵬問清楚了我的去向,五個人一起來到老秀才這邊,前唿後擁地將我給架了迴去,還讓老秀才因為看到我有五個美貌的婢女而眼睛發直了好一陣子。將我架迴客房裏還不算,五個女孩子竟然還說她們一整天沒練功夫、擔心功夫擱下了。
要我陪她們五個人都練過一遍功夫這才算數:我差點沒暈倒,芊莘是太陰聖女,太陰聖女的職責之中是有“負責協助教主修習陰陽訣”這項工作沒錯,而春夏秋冬四婢則是負責照顧我的生活起居、“順便”協助我修練陰陽訣。
但是那應該都是她們要陪我練功才是,怎麽現在反而變成我這個教主要來協助她們五個人修練陰陽訣呢?算了,練就練吧,反正“陰陽訣”這門功夫修煉起來其樂無窮,勤加修練還可以強身健體,也沒有啥太大的壞處:唯一美中不足之處就是芊莘她們五個人的功力都和我差得太遠。
當我讓她們五個人都因為練功練得過於疲倦而沉睡過去的時候,我才剛有了些熱身的感覺而已,反而睡不著覺。
既然睡不著覺,晚上又不好練習奏琴來打擾其他人的睡眠,我隻好再把枯燥乏味的“昊天正氣訣”拿出來修練,打發時間:而當我盤膝坐在桌上、開始練起“昊天正氣訣”之後不久,熟悉的琴聲又開始隱約傳入我的耳中。
而且這詞聽起來似乎充滿了尋人的意味。難道那個青衣女子又在池塘中央奏琴了嗎?我收了功、一骨碌從桌上跳下來,打算再去池塘那邊看看情形:一眼瞥見放在茶幾上、用布包著的瑤琴,我立刻決定帶上瑤琴前去。
來到了池塘邊,遠遠就聽到悠揚的琴聲從池塘中傳了出來:而當我躍上昨天那棵柳樹的樹頂時,藉著月色可以看到青衣女子正低頭奏琴。
而那個黃衣婢女侍琴正東張西望著,我人才剛躍上柳樹梢頭,婢女侍琴就注意到了我,很興奮地朝著我直招手,要我躍過去。
雖然我沒有特意隱藏我的蹤跡,但是大半夜的躍上柳樹梢頭沒發出半點聲音,即使是江湖高手都不見得能知道我在那邊,而婢女侍琴卻注意到了,很明顯她一直就在注意著這棵柳樹,所以才會我人剛上樹、腳都還沒站穩、她就注意到我了。
還是像昨天一樣、我施展“淩雲飛渡”輕功躍過十五六丈的距離,然後接著侍琴甩出來的細帶、讓她扯著我甩上船頭、穩穩地落在青衣女子麵前:這次青衣女子頭也不抬、繼續奏琴,彷佛我不存在一般。
我也安靜地盤膝坐下,靜靜聽琴。一曲奏罷,青衣女子輕輕噓了一口氣,抬起頭來。“公子又來聽琴了,真是雅人。”
“慚愧慚愧,那是姑娘琴藝高超,聽了姑娘奏琴,豈隻餘音繞梁、三日不絕於耳,簡直是讓我片刻沒聽到姑娘的曲子就坐立難安、度日如年,所以我隻好厚起臉皮又來打擾了。”
似乎對我的奉承感到很受用,青衣女子微微一笑:但是她隨即注意到我背在背上、用布包著的瑤琴,臉色一變。“公子背在背上的,莫不是昨天小女子贈與公子的瑤琴嗎?”“姑娘慧眼,在下佩服。”
我將瑤琴從背上取下,放在身前,小心翼翼地打開包袱。“公子何以帶著此琴前來?難道是微物不足以入公子法眼,特來退還的嗎?”青衣女子追問著,語氣中滿是不安。
“不是,不是!姑娘送我的東西,我哪有不要的道理,厚起臉皮都要收下來的。”原來她擔心的是這個,我忍不住笑了“隻是我今天也去找了個師傅教我奏琴,所以把姑娘贈我的瑤琴隨身帶著,一來是可以隨處練習,二來睹物思人,就好像看到姑娘在我身邊一樣,”
聽到我這麽說,青衣女子先是粉臉微微一紅,但是隨即以很感興趣的語氣催促著我:“你找了個師傅學琴?學了些什麽曲子?何不奏來聽聽?”“我才剛學,琴藝不精,還請姑娘海涵。”
瑤琴放在身前,我將今天老秀才教我練習的琴曲奏了出來:老秀才教我的並不是什麽高深琴曲,隻是最簡單的那種,曲調簡單,指法也不繁複:黃衣婢女侍琴聽習慣了她們大小姐的高超琴藝,一聽到奏的是這種簡單曲調,臉上立刻就露出了譏嘲的神情。
但是聽起來一點感覺都沒有,或者該說聽起來就像是很客氣的打招唿、應付人情?過了好一會,一曲奏罷,青衣女子雙手才離開瑤琴,她身後的黃衣婢女立刻就說話了。
“喂,酸秀才,你倒是說說,這次咱們小姐彈的曲子,你聽出了些什麽?”“呃,這個”難道我要實話實說、說青衣女子這次彈的曲子隻是單純酬答賓客?
“姑娘,您饒了我吧,我是因為你們小姐彈奏的曲子好聽、這才忍不住過來偷聽的,怎麽可能每次都聽得出來你們小姐彈奏的曲意呢?更何況你們小姐琴藝高明,哪是我這不懂琴藝的人所能聽得懂的?”
“哼,就愛瞎說。”黃衣婢女噘起了嘴。“你根本就聽不懂嘛!”“侍琴,別這麽說。”青衣女子倒是淡淡地製止了她的婢女。“我知道這位公子是很用心在聽的。”咦,這個黃衣婢女也叫侍琴?“糟糕了!”我忍不住喃喃自語了一聲。“怎麽了,這位公子,何事糟糕?”
兩個女孩子都被我剛剛那聲給嚇到了,青衣女子很關心地詢問著。“哦,沒事,隻是這位姐姐的名字叫侍琴,我的婢女裏麵也有一個女孩子叫侍琴的,重了名了。”
我摸摸頭,一副不好意思的模樣。“像我這個不懂琴也不彈琴的呆頭鵝,給身邊人取個”侍琴“的名字,豈不是名不符實嗎?”
兩個女子先是一呆,隨即都掩口笑了起來“原來是這樣!”笑了好一會,青衣女子重新寧定下來,雙手撫琴,又開始彈奏另外一個曲子,這次彈奏的曲子曲調並不複雜。
但是聽起來卻是異常的歡樂輕快:白居易的“琵琶行”用了“大珠小珠落玉盤”來形容曲調清脆。
但是青衣女子彈奏的這曲子卻讓我有種落在玉盤上的珠子越彈越高的感覺。過了好一會,一曲奏罷,青衣女子一笑,雙手離開瑤琴。
“姑娘的心情終於好些了。”我忍不住說了這句感想出來,換來的卻是青衣女子睜大了眼睛直瞪著我,黃衣婢女侍琴則是給了我一對大大的白眼球。直瞪了我好一會,青衣女子這才舒了一口氣。
“琴藝不精的曲子有汙公子清聽,而且天色也不早了,小女子該迴家了,公子這也該走了吧?”我抬頭看了看天,一輪新月正在往上爬,隻怕現在都已經過了三更天了。
“是該走了,多謝姑娘雅奏。”我才站起身來,那個青衣女子卻突然雙手一推,將她膝頭的瑤琴推到我腳邊來。“姑娘這是”“萍水相逢,無以為贈,姑且贈琴以代。”青衣女子微笑著。
“而且此琴也隻有贈與公子這等懂琴之人,才不埋沒了它。”“既然這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我俯身捧起瑤琴,入手就感到一陣溫暖,是剛才瑤琴放在青衣女子膝上的餘溫。
“多謝姑娘贈琴。”第二天一早,我把費鵬給找了來,要他去幫我找找看鄭州府有沒有教人奏琴的師傅。
對於我的吩咐,費鵬以很驚訝的眼神看了我好一會,這才領命去了,我撫著青衣女子昨天晚上贈給我的瑤琴,已經知道在南濟幫等待的這幾天我該做什麽事情來打發時間了。
費鵬的動作很快,我才吩咐他去幫我找個教琴的師傅沒多久,費鵬就已經替我找到了人──一個住在南濟幫附近的老秀才,琴棋書畫四藝都還通曉,常常替南濟幫的人寫些對聯挽額請帖書信之類的文件,所以南濟幫的人都知道他。
而費鵬去找了南濟幫的幫眾一問,南濟幫幫眾就把那個老秀才推薦給費鵬了,既然找到了願意教人奏琴的師傅,我當然是立刻帶著青衣女子贈給我的瑤琴登門拜訪老秀才,請他教我奏琴:老秀才人還算和藹,特別是看到我奉上的二十兩銀子束修之後更是笑咪咪地、很耐心地從奏琴的基礎開始教導我。
老秀才的琴藝雖然也不錯,但是比起那個青衣女子可就差得遠了:不過我也不在乎,因為奏琴所需要的不外乎就是靈活的指法,而自從我練了“太陰神功”之後,已經能夠隨心所欲地控製十指的力道,甚至還能一手暗器分打十數人的穴道要害而不落空,靠的就全是能夠精細地分別控製手指勁力,所以熟練奏琴的指法對我來說反而不是太大的問題,我隻要聽老秀才奏過一次,就可以看著琴譜將老秀才奏過的曲子依樣彈奏出來。
讓老秀才直誇我是個學琴的天才。在老秀才那邊學琴學到掌燈時分,芊莘領著四婢前來找我:我今天跟著老秀才學了一天的琴,她們五個人就在房裏悶了一整天、哪裏都不敢去,實在是悶得忍不住了。
所以找費鵬問清楚了我的去向,五個人一起來到老秀才這邊,前唿後擁地將我給架了迴去,還讓老秀才因為看到我有五個美貌的婢女而眼睛發直了好一陣子。將我架迴客房裏還不算,五個女孩子竟然還說她們一整天沒練功夫、擔心功夫擱下了。
要我陪她們五個人都練過一遍功夫這才算數:我差點沒暈倒,芊莘是太陰聖女,太陰聖女的職責之中是有“負責協助教主修習陰陽訣”這項工作沒錯,而春夏秋冬四婢則是負責照顧我的生活起居、“順便”協助我修練陰陽訣。
但是那應該都是她們要陪我練功才是,怎麽現在反而變成我這個教主要來協助她們五個人修練陰陽訣呢?算了,練就練吧,反正“陰陽訣”這門功夫修煉起來其樂無窮,勤加修練還可以強身健體,也沒有啥太大的壞處:唯一美中不足之處就是芊莘她們五個人的功力都和我差得太遠。
當我讓她們五個人都因為練功練得過於疲倦而沉睡過去的時候,我才剛有了些熱身的感覺而已,反而睡不著覺。
既然睡不著覺,晚上又不好練習奏琴來打擾其他人的睡眠,我隻好再把枯燥乏味的“昊天正氣訣”拿出來修練,打發時間:而當我盤膝坐在桌上、開始練起“昊天正氣訣”之後不久,熟悉的琴聲又開始隱約傳入我的耳中。
而且這詞聽起來似乎充滿了尋人的意味。難道那個青衣女子又在池塘中央奏琴了嗎?我收了功、一骨碌從桌上跳下來,打算再去池塘那邊看看情形:一眼瞥見放在茶幾上、用布包著的瑤琴,我立刻決定帶上瑤琴前去。
來到了池塘邊,遠遠就聽到悠揚的琴聲從池塘中傳了出來:而當我躍上昨天那棵柳樹的樹頂時,藉著月色可以看到青衣女子正低頭奏琴。
而那個黃衣婢女侍琴正東張西望著,我人才剛躍上柳樹梢頭,婢女侍琴就注意到了我,很興奮地朝著我直招手,要我躍過去。
雖然我沒有特意隱藏我的蹤跡,但是大半夜的躍上柳樹梢頭沒發出半點聲音,即使是江湖高手都不見得能知道我在那邊,而婢女侍琴卻注意到了,很明顯她一直就在注意著這棵柳樹,所以才會我人剛上樹、腳都還沒站穩、她就注意到我了。
還是像昨天一樣、我施展“淩雲飛渡”輕功躍過十五六丈的距離,然後接著侍琴甩出來的細帶、讓她扯著我甩上船頭、穩穩地落在青衣女子麵前:這次青衣女子頭也不抬、繼續奏琴,彷佛我不存在一般。
我也安靜地盤膝坐下,靜靜聽琴。一曲奏罷,青衣女子輕輕噓了一口氣,抬起頭來。“公子又來聽琴了,真是雅人。”
“慚愧慚愧,那是姑娘琴藝高超,聽了姑娘奏琴,豈隻餘音繞梁、三日不絕於耳,簡直是讓我片刻沒聽到姑娘的曲子就坐立難安、度日如年,所以我隻好厚起臉皮又來打擾了。”
似乎對我的奉承感到很受用,青衣女子微微一笑:但是她隨即注意到我背在背上、用布包著的瑤琴,臉色一變。“公子背在背上的,莫不是昨天小女子贈與公子的瑤琴嗎?”“姑娘慧眼,在下佩服。”
我將瑤琴從背上取下,放在身前,小心翼翼地打開包袱。“公子何以帶著此琴前來?難道是微物不足以入公子法眼,特來退還的嗎?”青衣女子追問著,語氣中滿是不安。
“不是,不是!姑娘送我的東西,我哪有不要的道理,厚起臉皮都要收下來的。”原來她擔心的是這個,我忍不住笑了“隻是我今天也去找了個師傅教我奏琴,所以把姑娘贈我的瑤琴隨身帶著,一來是可以隨處練習,二來睹物思人,就好像看到姑娘在我身邊一樣,”
聽到我這麽說,青衣女子先是粉臉微微一紅,但是隨即以很感興趣的語氣催促著我:“你找了個師傅學琴?學了些什麽曲子?何不奏來聽聽?”“我才剛學,琴藝不精,還請姑娘海涵。”
瑤琴放在身前,我將今天老秀才教我練習的琴曲奏了出來:老秀才教我的並不是什麽高深琴曲,隻是最簡單的那種,曲調簡單,指法也不繁複:黃衣婢女侍琴聽習慣了她們大小姐的高超琴藝,一聽到奏的是這種簡單曲調,臉上立刻就露出了譏嘲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