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襲失敗之後,胡天豹開始意識到劉半仙沒他想象的那麽好對付。懷安城的執事胡岩鬆說道:“爹爹,他們一路勢如破竹,氣勢如虹,銳氣正旺,我覺得我們先暫時迴避一下他們的鋒芒,不急於馬上與他們正麵交鋒。”這胡岩鬆是胡天豹的長子,也正是那死去胡雲劍的父親。
胡天豹歎了口氣,說道:“早就聽說銀家軍天下無敵,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胡岩鬆說道:“銀家軍久經沙場,戰鬥力的確比我們強,所以我們要智取,不能力敵。”
胡天豹眼光一閃,問道:“如何智取?”
於是,胡岩鬆便獻上一計。胡天豹聽了,大唿好計,然後傳令下去,依計行事。
首戰告捷,劉半仙決定乘勝追擊,第二天,便出兵叫陣。但派出去叫陣的隊伍在懷安城下叫了半天,城內卻沒有任何反應,既不出來應戰,也沒有任何迴話。無奈之下,叫陣的隊伍隻好迴營。
聽到對方沒有應戰,也沒有迴話,劉半仙便知道他們昨晚吃了大虧之後,想據城堅守,於是下令明天繼續叫陣。如果明天他們還不出城應戰,就開始奪城。
第二天,叫陣的隊伍繼續到城下喊話,但喊了半天,對方還是象昨天那樣不理不睬。見對方還是沒有應戰,連屁都不迴一個,叫陣的將領火了,便下令開始攻城。於是,將士們駕起了雲梯,開始奪城。
攻城之後,他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城樓上雖然站滿了士兵,卻沒有人動手反擊,隻是直挺挺地站在城樓上,眼睜睜地看著他們攻上城樓。
在沒有任何抵擋的情況下,攻城的將士很快就攀上了城樓。上去之後,他們才發現,那些站在城樓上的敵兵並不是人,而是穿上軍服的稻草人。
攻城的將士又驚又喜,料想對方是棄城了。下了城樓,他們發現,城內果然沒有士兵,於是,便派人去稟告劉半仙,說是敵軍已經棄城。劉半仙聽了,很是高興,便帶軍入城。
進了懷安城之後,他們才發現這不過是一座空城而已,不但士兵撤走了,連城內的百姓也都幾乎撤走了,隻留下一些老弱病殘之人。而且,不但城是空城,糧倉也是空的。
看諾大的一個懷安城竟然是空的,劉半仙的心裏也開始嘀咕起來:這懷安城是東部重鎮,按理來說,胡天豹不應該如此輕易棄城。旁邊的張良也覺得有點不對勁,說道:“將軍,他們昨晚隻是夜襲失敗而已,兩軍還不算真正較量,他們不應該這麽早就棄城而逃。”
劉半仙點了點頭,說道:“的確是有點奇怪,那胡天豹雖然不是軍伍出身,但懷安城的重要性他不可能不知道。”
旁邊的一個將領說道:“劉將軍,會不會是他們昨晚嚇破了膽,知道無法與我們對抗,所以寧願棄城,也不敢與我們交戰。”頓了頓,他又說道:“這一路過來,他們那些失守的城鎮也都是如此,所以末將覺得他們應該是主動棄城。”
劉半仙說道:“這跟之前不一樣。之前那些城鎮的確是因為力量不足而投降,但現在懷安城屯了重兵,而且胡天豹親自鎮守,不應該一戰之後就棄城。”
那將領說道:“那胡天豹搞錢的本領的確天下無敵,但這不代表他打仗就厲害,一定是那一戰偷雞不成蝕把米,把他嚇壞了。”
劉半仙想了想,覺得這話有點道理,但凡貪財的人都怕死。當然,除了怕死這點之外,胡天豹也可能是想誘敵深入,把他們引進對他有利的地形之後,再決一死戰。又或者是,他想據天險而守。劉半仙知道,懷安城過去一百多裏,就是胡天豹的老巢湖洲城。那湖洲城三麵環山,西麵是一條大河,正好隔斷了從西麵來的威脅,從地形來講,可謂得天獨厚。
想到這裏,劉半仙說道:“不管他有什麽陰謀詭計,我們還是要直搗他的老巢的。”
張良問道:“將軍,你是不是覺得胡天豹是想撤迴湖洲城,然後在湖洲城與我們決一死戰?”
“有這個可能。湖洲城比懷安城的確更容易防守,胡天豹選擇放棄懷安城,估計是想保留實力,引我們到湖洲城之後再決戰。”
張良點了點頭,說道:“這個可能性比較大,否則就無法解釋他放棄懷安城的目的。”
劉半仙說道:“不管他有什麽目的,都阻住不了我們前進的步伐。”然後他傳令,留一萬人馬駐守懷安城,其他人馬繼續向湖洲城進發。雖然現在懷安城是座空城,但位置重要,是軍備糧草支援的重要據點,不能放棄。於是,大軍不作休息,繼續東進。
出了懷安城,便是一片平原之地,種滿了各種農作物,綠油油的,看樣子,很快就可以收成。隊伍向前行進了近三十裏路,經過一片果林之後,前麵的地勢突變,平原之地開始變成了山地。劉半仙看了看,見兩邊的山雖然不高,估計也就五六百丈,但山中叢林密布,看起來陰森森的。
見地勢變了,道路也狹小了,劉半仙怕有埋伏,便傳令下去,讓大軍暫時停止前進,然後派哨兵到前麵去查探,看是否有埋伏。同時傳令,讓大家提高警惕,隨時作好戰鬥的準備。
過了一會,哨兵迴報,說前方風平浪靜,沒有伏兵出現。聽到沒有埋伏,劉半仙便命大軍繼續前進。但大軍行至半山,原本平靜的山上,突然穿射出密密麻麻的箭雨。接著,在箭雨之下,山上又不斷地滾下一塊塊巨大的石頭,轟轟隆隆的,聲勢驚人。
原來,胡天豹早就派人埋伏在山上,但由於他們都隱藏在茂密的大樹上,哨兵一時不察,竟沒有發現敵蹤。
突遭襲擊,將士們一時不備,躲得了弓箭,也躲不了巨石,頓時死傷了不少人,隊伍一下子也亂了陣腳。劉半仙一見,又氣又急,忙命大軍馬上後軍變前軍,前軍變後軍,快速退出山道。劉半仙知道山道狹小,不宜作戰,想退出山道再應戰。看劉軍撤退,陣腳已亂,山上的伏兵便從山上衝了下來,一陣追砍。
劉半仙率著大軍邊戰便退,好不容易退出山道,正想整軍迎戰,但就在這時,兩邊的果林裏突然又傳來呐喊聲,然後,便見果林裏又衝殺出兩支隊伍。
本來山道遇險,大軍的陣腳已亂,突然又遇伏兵,將士們更慌了,忙倉惶應戰。看後有追兵,現兩夾又遇伏兵,劉半仙知道情況兇險,忙傳令大軍往懷安城撤退。於是,大軍邊戰邊退。雖然大軍的陣腳已亂,但銀家軍久經沙場,個人的戰鬥力還在,所以,倒也勉強能抵擋住對方的攻擊,並沒有因為陣腳亂了,就潰不成軍。
不過,大部隊作戰,講究的是配合和陣法,一旦陣腳已亂,就已失去整合的機會,靠個人戰鬥力是經不住長時間攻擊的,何況對方的兵力本就占優,所以,時間一長,陣亡的人越來越多。而胡天豹的部隊見銀家軍已敗,自然不會輕易放棄這個機會,所以步步逼緊,想趁著這個機會把銀家軍滅了。
一路戰,一路退,退到平原之後,地方開闊了,這對銀家軍有利,可以放開手腳展開戰鬥了。經過一段時間的浴血反擊之後,銀家軍終於慢慢站穩了陣腳,與胡天豹的部隊展開了血戰。一旦銀家軍穩住了陣腳,胡天豹的部隊就不好打了,畢竟整體戰鬥力是不如銀家軍的。所以兩軍開始相持不下。
看大軍終於穩住了陣腳,劉半仙鬆了口氣,又看懷安城已經在望,更是喜出望外,所以也不戀戰,傳令大軍邊戰便退,有序地向懷安城撤退。
就在大軍準備向懷安城撤退的時候,懷安城突然城門大開,殺出一隊人馬。但這隊人馬並不是劉半仙原先留下來駐守懷安城的兵馬,而是胡天豹的人馬。
看城內殺出來的竟是胡天豹的人馬,劉半仙這一驚非同小可。但劉半仙也是個大智慧的人,臨危不懼,見形勢對己方越來越不利,知道此時更不能亂,一亂,便麵臨全軍覆沒的危險。
靜下心來之後,劉半仙便意識到懷安城已經失守,迴城是不可能的了,隻有結陣,以死相拚。於是,劉半仙開始布陣,收縮戰線。銀家軍的將士平時訓練有素,在配合上已經形成相當的默契,此時意識到形勢危險,更是知道隻有形成一體才能應付目前的危機。所以,劉半仙的命令一下,他們便邊戰邊收縮陣地,慢慢向自己人靠攏,背靠背,相互策應。經過一番努力之後,四散的大軍漸漸形成一體,並慢慢形成了一個連環的四象陣法,環環相扣,環環策應。
陣法一成,胡天豹的部隊便不占便宜了,無論怎麽攻,無論從哪個方向攻,始終都難以越池半步,唯有依仗著人多,把銀家軍包圍了起來。
進攻了幾個時辰之後,領軍的胡岩鬆看銀家軍始終堅守陣地,毫不退讓,而己方的傷亡開始大幅增加,便下令暫時停止進攻,後退一裏,把銀家軍團團包圍了起來。在他看來,現在銀家軍是在做困獸之爭,又何必跟他們拚命,隻要圍住他們,就能把他們活活困死。
對方後撤了之後,劉半仙暫緩了口氣,忙召集各將領商量對策。現在他們的情況非常危險,處於包圍之中,又沒有任何天險可以依賴,時間一長,必為對方所滅。
胡天豹歎了口氣,說道:“早就聽說銀家軍天下無敵,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胡岩鬆說道:“銀家軍久經沙場,戰鬥力的確比我們強,所以我們要智取,不能力敵。”
胡天豹眼光一閃,問道:“如何智取?”
於是,胡岩鬆便獻上一計。胡天豹聽了,大唿好計,然後傳令下去,依計行事。
首戰告捷,劉半仙決定乘勝追擊,第二天,便出兵叫陣。但派出去叫陣的隊伍在懷安城下叫了半天,城內卻沒有任何反應,既不出來應戰,也沒有任何迴話。無奈之下,叫陣的隊伍隻好迴營。
聽到對方沒有應戰,也沒有迴話,劉半仙便知道他們昨晚吃了大虧之後,想據城堅守,於是下令明天繼續叫陣。如果明天他們還不出城應戰,就開始奪城。
第二天,叫陣的隊伍繼續到城下喊話,但喊了半天,對方還是象昨天那樣不理不睬。見對方還是沒有應戰,連屁都不迴一個,叫陣的將領火了,便下令開始攻城。於是,將士們駕起了雲梯,開始奪城。
攻城之後,他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城樓上雖然站滿了士兵,卻沒有人動手反擊,隻是直挺挺地站在城樓上,眼睜睜地看著他們攻上城樓。
在沒有任何抵擋的情況下,攻城的將士很快就攀上了城樓。上去之後,他們才發現,那些站在城樓上的敵兵並不是人,而是穿上軍服的稻草人。
攻城的將士又驚又喜,料想對方是棄城了。下了城樓,他們發現,城內果然沒有士兵,於是,便派人去稟告劉半仙,說是敵軍已經棄城。劉半仙聽了,很是高興,便帶軍入城。
進了懷安城之後,他們才發現這不過是一座空城而已,不但士兵撤走了,連城內的百姓也都幾乎撤走了,隻留下一些老弱病殘之人。而且,不但城是空城,糧倉也是空的。
看諾大的一個懷安城竟然是空的,劉半仙的心裏也開始嘀咕起來:這懷安城是東部重鎮,按理來說,胡天豹不應該如此輕易棄城。旁邊的張良也覺得有點不對勁,說道:“將軍,他們昨晚隻是夜襲失敗而已,兩軍還不算真正較量,他們不應該這麽早就棄城而逃。”
劉半仙點了點頭,說道:“的確是有點奇怪,那胡天豹雖然不是軍伍出身,但懷安城的重要性他不可能不知道。”
旁邊的一個將領說道:“劉將軍,會不會是他們昨晚嚇破了膽,知道無法與我們對抗,所以寧願棄城,也不敢與我們交戰。”頓了頓,他又說道:“這一路過來,他們那些失守的城鎮也都是如此,所以末將覺得他們應該是主動棄城。”
劉半仙說道:“這跟之前不一樣。之前那些城鎮的確是因為力量不足而投降,但現在懷安城屯了重兵,而且胡天豹親自鎮守,不應該一戰之後就棄城。”
那將領說道:“那胡天豹搞錢的本領的確天下無敵,但這不代表他打仗就厲害,一定是那一戰偷雞不成蝕把米,把他嚇壞了。”
劉半仙想了想,覺得這話有點道理,但凡貪財的人都怕死。當然,除了怕死這點之外,胡天豹也可能是想誘敵深入,把他們引進對他有利的地形之後,再決一死戰。又或者是,他想據天險而守。劉半仙知道,懷安城過去一百多裏,就是胡天豹的老巢湖洲城。那湖洲城三麵環山,西麵是一條大河,正好隔斷了從西麵來的威脅,從地形來講,可謂得天獨厚。
想到這裏,劉半仙說道:“不管他有什麽陰謀詭計,我們還是要直搗他的老巢的。”
張良問道:“將軍,你是不是覺得胡天豹是想撤迴湖洲城,然後在湖洲城與我們決一死戰?”
“有這個可能。湖洲城比懷安城的確更容易防守,胡天豹選擇放棄懷安城,估計是想保留實力,引我們到湖洲城之後再決戰。”
張良點了點頭,說道:“這個可能性比較大,否則就無法解釋他放棄懷安城的目的。”
劉半仙說道:“不管他有什麽目的,都阻住不了我們前進的步伐。”然後他傳令,留一萬人馬駐守懷安城,其他人馬繼續向湖洲城進發。雖然現在懷安城是座空城,但位置重要,是軍備糧草支援的重要據點,不能放棄。於是,大軍不作休息,繼續東進。
出了懷安城,便是一片平原之地,種滿了各種農作物,綠油油的,看樣子,很快就可以收成。隊伍向前行進了近三十裏路,經過一片果林之後,前麵的地勢突變,平原之地開始變成了山地。劉半仙看了看,見兩邊的山雖然不高,估計也就五六百丈,但山中叢林密布,看起來陰森森的。
見地勢變了,道路也狹小了,劉半仙怕有埋伏,便傳令下去,讓大軍暫時停止前進,然後派哨兵到前麵去查探,看是否有埋伏。同時傳令,讓大家提高警惕,隨時作好戰鬥的準備。
過了一會,哨兵迴報,說前方風平浪靜,沒有伏兵出現。聽到沒有埋伏,劉半仙便命大軍繼續前進。但大軍行至半山,原本平靜的山上,突然穿射出密密麻麻的箭雨。接著,在箭雨之下,山上又不斷地滾下一塊塊巨大的石頭,轟轟隆隆的,聲勢驚人。
原來,胡天豹早就派人埋伏在山上,但由於他們都隱藏在茂密的大樹上,哨兵一時不察,竟沒有發現敵蹤。
突遭襲擊,將士們一時不備,躲得了弓箭,也躲不了巨石,頓時死傷了不少人,隊伍一下子也亂了陣腳。劉半仙一見,又氣又急,忙命大軍馬上後軍變前軍,前軍變後軍,快速退出山道。劉半仙知道山道狹小,不宜作戰,想退出山道再應戰。看劉軍撤退,陣腳已亂,山上的伏兵便從山上衝了下來,一陣追砍。
劉半仙率著大軍邊戰便退,好不容易退出山道,正想整軍迎戰,但就在這時,兩邊的果林裏突然又傳來呐喊聲,然後,便見果林裏又衝殺出兩支隊伍。
本來山道遇險,大軍的陣腳已亂,突然又遇伏兵,將士們更慌了,忙倉惶應戰。看後有追兵,現兩夾又遇伏兵,劉半仙知道情況兇險,忙傳令大軍往懷安城撤退。於是,大軍邊戰邊退。雖然大軍的陣腳已亂,但銀家軍久經沙場,個人的戰鬥力還在,所以,倒也勉強能抵擋住對方的攻擊,並沒有因為陣腳亂了,就潰不成軍。
不過,大部隊作戰,講究的是配合和陣法,一旦陣腳已亂,就已失去整合的機會,靠個人戰鬥力是經不住長時間攻擊的,何況對方的兵力本就占優,所以,時間一長,陣亡的人越來越多。而胡天豹的部隊見銀家軍已敗,自然不會輕易放棄這個機會,所以步步逼緊,想趁著這個機會把銀家軍滅了。
一路戰,一路退,退到平原之後,地方開闊了,這對銀家軍有利,可以放開手腳展開戰鬥了。經過一段時間的浴血反擊之後,銀家軍終於慢慢站穩了陣腳,與胡天豹的部隊展開了血戰。一旦銀家軍穩住了陣腳,胡天豹的部隊就不好打了,畢竟整體戰鬥力是不如銀家軍的。所以兩軍開始相持不下。
看大軍終於穩住了陣腳,劉半仙鬆了口氣,又看懷安城已經在望,更是喜出望外,所以也不戀戰,傳令大軍邊戰便退,有序地向懷安城撤退。
就在大軍準備向懷安城撤退的時候,懷安城突然城門大開,殺出一隊人馬。但這隊人馬並不是劉半仙原先留下來駐守懷安城的兵馬,而是胡天豹的人馬。
看城內殺出來的竟是胡天豹的人馬,劉半仙這一驚非同小可。但劉半仙也是個大智慧的人,臨危不懼,見形勢對己方越來越不利,知道此時更不能亂,一亂,便麵臨全軍覆沒的危險。
靜下心來之後,劉半仙便意識到懷安城已經失守,迴城是不可能的了,隻有結陣,以死相拚。於是,劉半仙開始布陣,收縮戰線。銀家軍的將士平時訓練有素,在配合上已經形成相當的默契,此時意識到形勢危險,更是知道隻有形成一體才能應付目前的危機。所以,劉半仙的命令一下,他們便邊戰邊收縮陣地,慢慢向自己人靠攏,背靠背,相互策應。經過一番努力之後,四散的大軍漸漸形成一體,並慢慢形成了一個連環的四象陣法,環環相扣,環環策應。
陣法一成,胡天豹的部隊便不占便宜了,無論怎麽攻,無論從哪個方向攻,始終都難以越池半步,唯有依仗著人多,把銀家軍包圍了起來。
進攻了幾個時辰之後,領軍的胡岩鬆看銀家軍始終堅守陣地,毫不退讓,而己方的傷亡開始大幅增加,便下令暫時停止進攻,後退一裏,把銀家軍團團包圍了起來。在他看來,現在銀家軍是在做困獸之爭,又何必跟他們拚命,隻要圍住他們,就能把他們活活困死。
對方後撤了之後,劉半仙暫緩了口氣,忙召集各將領商量對策。現在他們的情況非常危險,處於包圍之中,又沒有任何天險可以依賴,時間一長,必為對方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