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與小龍女的比試,趙匡胤戰袁承誌
異界群雄爭霸,我慢慢無敵 作者:公南明崖的陳可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接下來的幾天中,再也沒有遇上精彩的比試。
李世民覺得無聊,就親自下場參與過抽簽比試。
當他走到抽簽處時,得到這次抽簽比試規則的消息:
1、凡是參與抽簽比試的人,比試勝利者可以獲得1積分,平局獲得0.5積分。
積分可以兌換任意武學或功法,還可以選擇兌換幫助修煉的丹藥靈石,集齊一百積分,能兌換一個月的悟道修煉室。(注:悟道修煉室中修煉一天,等於平時苦修一年。)
2、此次可以無限參與抽簽比試,但一個人至少達到一百場勝利,方可參與最終的武林盟主賽。
3、連勝十場之人,可以從抽簽參與盟主選拔的人中,挑選一個自己想挑戰的對手。(注:被挑選之人,如果對武林盟主之位感興趣之人,將無法選擇退避。對武林盟主沒興趣之人,可以自由選擇是否應戰。)
李世民熟悉規則後,拿到自己的身份令牌後,沒想到抽到的第一個對手,就是與小龍女的一戰。
當他進入比武場後,李世民感覺自己的修為被壓製住了。
他趕忙檢查了一下,發現自己修為隻有築基圓滿修為。
又感應了一下,發現自己並沒有什麽問題後,看了下對麵的小龍女,發現她是築基圓滿修為後。
瞬間反應過來,這是把自己的修為壓製到與她齊平,好與她進行一場公平一戰喲!
明白是怎麽迴事後,他也沒有那麽緊張了!
但想到這可能是比武場陣法的功能後,他隻覺得這陣法不簡單啊!
要是自己學會布下這麽一個陣法,是不是也能用此陣法限製他人修為。
但很快他就不再關注此事,因為小龍女她已經進入比武場擺開陣勢,以做好隨時進攻的準備了!
麵對這一戰,李世民揮舞龍泉槊,看著小龍女道:“沒想到我的第一戰,就與龍姑娘遇上了,請龍姑娘賜教。”
小龍女在這種場合下,也禮貌的對太宗李世民行禮道:“太宗陛下多禮了!
民女能與陛下一戰,也望陛下多多指教。”
隨後一手握一劍,擺了一個起手式,等太宗陛下先攻。
李世民將槍法與劍法集合在一起,施展百鳥朝鳳槍與龍鳳伏魔劍法、以及霸王鬼雄破天弑神九式,向做好準備的小龍女攻了過去。
他倆的戰鬥,也讓一些江湖英雄眼前一亮,很多人都沒想到,大唐太宗陛下能做到,將槍法與劍法結合在一起。
但一些武學大師看到後,覺得他這將是一場漫長挑戰。
畢竟將兩種不同的體係融合在一起,這可不是靠著隻要熟練就行的,還要靠強大的悟性才能掌握其中精髓。
隨著李世民與小龍女戰得越久,他在戰場磨練出來的技藝越加熟練,也開始與小龍女打得有來有迴。
雖然小龍女在力量上不如太宗陛下,但靠著古墓派輕功配合,也讓她並沒有輸太宗陛下多少,甚至於有壓製住他的意思。
在配合玉女劍法與左右互搏術、全真劍法,與太宗陛下戰鬥得有來有迴。
這一戰,讓太宗李世民也戰得暢快淋漓,他與小龍女臨時分開之間,又對小龍女問道:“你的劍法好精妙,如有時間,能不能麻煩你指點一下長孫無垢。
如果能行的話,我大唐將感激不盡。”
小龍女本就不愛說話,也很少與他人進行交流。
她聽後也沒點頭同意,也沒有拒絕這事,隻見她施展輕功靠近,繼續與太宗李世民戰在一起。
太宗李世民不知道他這話,可引起楊過的極為不滿,很多帝王與江湖英雄都知道,他與慕容他們那一家的破事。
現在他激請小龍女去,指點長孫皇後武藝,這讓不少人,都認為他要打她的主意。
更讓楊過也同樣認為,他在打他夫人的主意嗎?
為此楊過生怕小龍女同意了!
如果,不是比武場中有結界的話,楊過可能衝進去阻止,並與李世民展開一場空前絕後的弑殺。
就算明知道自己不是他對手,但他也毫不猶豫的要與戰上一場。
李世民看她不說話,也知道她的為人,就沒有去為難她。
心裏想等有時間之後,去找她夫君楊過商議一下,想必他會同意小龍女或者黃衫女,去大唐指點一下長孫皇後。
想通之後就繼續認真與她一戰,兩人又激戰數十迴合。
隻見李世民施展“霸王鬼雄破天弑神九式”第七式:滿天繁星槍影,再次將小龍女逼退後。
這次又施展“百鳥朝鳳槍”凝聚出,幾十隻飛禽向小龍女攻去。
小龍女看見之後,趕忙以法力附在兩把劍上,一手施展玉女劍法,一手施展全真劍法,並將輕功施展到極致,才將二十幾隻要攻擊到她的飛禽給打散。
但這次李世民可是凝聚了,幾十隻飛禽鳥雀一起攻擊。
她就是再快也躲避和阻擋不過來攻擊,等她反應過來之時。
不是李世民及時撤消攻擊,她已經因此受傷了。
所以她這次是堪堪輸了這一局的比試。
小龍女看輸了這場比試,對李世民道了一聲謝,就離開了比武場。
隨及李世民戰勝小龍女後,獲得了一積分獎勵,他對此並不以為然。
接下來就沒什麽有意思的比試,都是一普通高手的比試。
畢竟強者在比試過之後,都會對自己的武藝與對方的武藝進行總結,並對自己的武藝針對性或感悟一番。
對此李世民也覺得,天天在這裏看他們比武,還不如讓自己的身外化身加入進去。
他自己則帶著禮品去找楊過或者楊康(完顏康),看激請他們讓小龍女或者黃衫女去大唐教長孫皇後武藝。
楊過聽後一口迴絕了,畢竟他可不敢讓小龍女去大唐,最後這事不了了之。
李世民看他們不同意,就留下禮物之後,又去找越女阿青,想請她去大唐教授長孫皇後武藝。
在李世民離開之後。
楊康與楊過他們坐在一起商議,他們先是詢問小龍女,你與大唐皇帝一戰時,感覺如何。
如果過兒與他一戰,有沒有能戰勝他的把握。
小龍女聽後道:“我與他一戰時,感覺他並沒有使用全力。
如果,楊郎想與他一戰,可能要盡全力,才能逼出他幾分戰意。
但這必須得在比武場上,將他的修為壓製到與楊郎齊平後才行。
如果,就這麽去與他一戰,我們一起上都不一定能靠近他。”
那你們覺得讓黃衫女楊氏,去大唐教授武藝怎麽樣?
畢竟她這一段時間,一個叫韋小寶的人整天黏著她,不如讓她去大唐,好斷了那小子與完顏平安的想法,你們看如何。
穆念慈聽後道:“不行,你們又不是不知道,大唐的皇帝都是個什麽樣,如果讓她去大唐不是害了他嗎?
至於那韋小寶不理他就行,沒必要讓她去大唐。”
楊過聽後道:“母親大人說得對,不能讓她掉入火坑,畢竟大唐也不能完全戰勝大明和大漢,我們沒必要巴結他們。”
與此同時,朱元璋與朱棣一起會見李尋歡,他們一起暢談。
趙匡胤則與蕭峰坐在一起,並邀請他到大宋玩,並一起探討武學真諦。
而項羽則與獨孤求敗一起,私下比試武意。
曹操著與陸小鳳聊天,他們各自都沒有閑著,都在拉攏能為他們所用的人才。
也有一些人想著,幹一些見不得人的勾當,他們在想著暗算他人,好取得最終的勝利。
李世民找到阿青的住處,他並沒有在那裏找到人,正準備迴自己住處的時候。
看到天龍八部中的四大惡人之一的雲中鶴,就暗中將追蹤精神烙印打在他身上。
心想他如果行惡之時,自己帶人出麵將其製服,是不是可以借此傳揚一下大唐。
隨即李世民迴到住處,再次靜下心來感悟與小龍女一戰的經驗,以及對招式上有沒有得改進的地方。
在做完事後,李世民將精神降臨在身外化身上,看他在抽簽比試混得怎麽樣。
他的精神降臨在身外化身上,得到身外化身的信息反饋後,瞬間就知道他這一次,比試對手是誰了!
李世民也沒想到,他這次抽到嶽靈珊。
李世民用身外化身對嶽靈珊道:“在下姓李名正天,在江湖上還是個無名之輩,不知女俠怎麽稱唿。”
嶽靈珊聽到對方通名後,趕忙迴複道:“我姓嶽名靈珊,來自華山派,在這裏請多指教。”
隨即嶽靈珊使出衝靈劍法,向李世民的身外化身李正天攻去。
李正天見狀,不敢輕敵,他深知華山派劍法的厲害之處。
當下運起自身法力,手中長劍輕輕一抖,施展出一套普通劍法,巧妙地化解了嶽靈珊的攻勢。
嶽靈珊見自己的衝靈劍法未能奏效,心中微微一驚,但很快調整狀態,劍法變得更加淩厲,同時腳下步伐變幻莫測。
李正天一邊抵擋,一邊尋找著她劍法中的破綻。
幾個迴合下來,李正天發現嶽靈珊在變換招式銜接之處會有極短暫的停頓。
瞬間就知道她的底細,但他也並沒有急於擊敗她,而是繼續與她戰在一起。
並以此摸索一下華山派的實力,以及他們的武學功夫如何。
嶽靈珊施展華山劍法與輕功,與李正天戰得難解難分。
此時,場外觀看的眾人議論紛紛。
有的看好嶽靈珊,畢竟華山派威名遠揚。
有的則覺得這個名不見經傳的,李正天或許暗藏玄機。
嶽靈珊也越戰越勇,她想向林平之證明,自己也不是無用之人,自己也能為他做事,成為他的一大助力,所以她並不想輸給,這個默默無聞的對手。
然而李正天卻突然變招,使出一招似曾相識卻又獨特的劍法,這劍法融合了之前與小龍女對戰時領悟到的一些訣竅。
嶽靈珊一下子亂了陣腳,防守出現許多漏洞。
李正天趁機劍尖輕點,並未傷害嶽靈珊,隻是製住了她的行動。
李正天很順利贏得了這場比試。
嶽靈珊雖敗猶榮,她抱拳說道:“閣下劍法高超,小女子佩服。”
李正天微笑迴應,然後領取了自己的一積分。
李世民的意識迴歸本體,他對自己凝聚的這具,身外化身非常滿意。
經過這兩場比試,他收獲頗豐,不僅得了積分,還對不同門派的武功有了更深的認識。
他決定接下來繼續用,身外化身繼續參加比試,好快速提升自己的實力。
這時趙匡胤也參與進比試,他抽到的對手是袁承誌。
為此李世民就放棄用身外化身李正天抽取對手的打算,他想看一下大宋皇帝趙匡胤與袁承誌的比試。
趙匡胤與袁承誌站定比武場兩端。
趙匡胤手持盤龍棍,氣勢不凡;袁承誌手握金蛇劍,身姿矯健。
兩人互相打量片刻,便同時發動攻擊。
趙匡胤率先舞動盤龍棍,棍影重重,風聲唿嘯,向著袁承誌橫掃而去。
袁承誌腳步輕盈地後退,金蛇劍在空中挽出幾個劍花,刺向棍影的空隙之處。
趙匡胤棍法一變,直搗黃龍般朝著袁承誌胸口戳去,袁承誌側身避開,順勢反手一劍削向趙匡胤手腕。
雙方你來我往,鬥了數十迴合。
趙匡胤不愧是開國皇帝,棍法剛猛之中透著巧勁。
袁承誌的金蛇劍法詭異多變,令人難以捉摸。
場外觀眾看得熱血沸騰,不斷呐喊助威。
就在兩人激戰正酣時,趙匡胤忽然大喝一聲,盤龍棍高高舉起,然後猛地砸下,地麵竟被震出幾道裂痕。
袁承誌借力一躍而起,整個人如同蒼鷹一般撲下,金蛇劍閃著寒光刺向趙匡胤頭頂。
趙匡胤橫棍格擋,巨大的衝擊力讓兩人都向後退了幾步。
緊接著,袁承誌身形一轉,劍如靈蛇般繞著盤龍棍纏了上去,趙匡胤用力一甩,袁承誌借勢在空中翻了一圈穩穩落地。
最終,趙匡胤看準時機,一棍眼看就要擊中袁承誌劍身。
袁承誌施展輕功神行百變巧妙退後,反手又是一劍向趙匡胤攻了過去。
趙匡胤側身閃過這一劍,隨後棍尖挑起地上一塊碎石,朝袁承誌彈射而去。
袁承誌用劍一擋,碎石應聲而碎。
此時他意識到宋太祖趙匡胤的難纏,於是改變戰術,加快金蛇劍的揮舞速度,劍影層層疊疊,仿佛一張金色的網罩向趙匡胤。
趙匡胤不慌不忙,盤龍棍舞得密不透風,將劍影一一撥開。
二人又鬥了十幾個迴合,體力都有所消耗。
袁承誌瞅準機會,一個箭步衝向趙匡胤,佯裝刺向他腹部,實則劍向上挑。
趙匡胤識破他的意圖,身子往後仰,同時盤龍棍向下一掃。
袁承誌趕緊跳開。
隨即兩人又戰在一起,趙匡胤每一棍下去,都有開山裂石的效果,逼得袁承誌也不敢迎接趙匡胤的攻擊。
但袁承誌的金蛇劍也是奇門兵器,配合金蛇劍法與法力,劍招也神奇無比,讓人防不勝防。
最終袁承誌在法力快耗盡時,兩人果斷收手,趙匡胤則與袁承誌打成平局。
李世民覺得無聊,就親自下場參與過抽簽比試。
當他走到抽簽處時,得到這次抽簽比試規則的消息:
1、凡是參與抽簽比試的人,比試勝利者可以獲得1積分,平局獲得0.5積分。
積分可以兌換任意武學或功法,還可以選擇兌換幫助修煉的丹藥靈石,集齊一百積分,能兌換一個月的悟道修煉室。(注:悟道修煉室中修煉一天,等於平時苦修一年。)
2、此次可以無限參與抽簽比試,但一個人至少達到一百場勝利,方可參與最終的武林盟主賽。
3、連勝十場之人,可以從抽簽參與盟主選拔的人中,挑選一個自己想挑戰的對手。(注:被挑選之人,如果對武林盟主之位感興趣之人,將無法選擇退避。對武林盟主沒興趣之人,可以自由選擇是否應戰。)
李世民熟悉規則後,拿到自己的身份令牌後,沒想到抽到的第一個對手,就是與小龍女的一戰。
當他進入比武場後,李世民感覺自己的修為被壓製住了。
他趕忙檢查了一下,發現自己修為隻有築基圓滿修為。
又感應了一下,發現自己並沒有什麽問題後,看了下對麵的小龍女,發現她是築基圓滿修為後。
瞬間反應過來,這是把自己的修為壓製到與她齊平,好與她進行一場公平一戰喲!
明白是怎麽迴事後,他也沒有那麽緊張了!
但想到這可能是比武場陣法的功能後,他隻覺得這陣法不簡單啊!
要是自己學會布下這麽一個陣法,是不是也能用此陣法限製他人修為。
但很快他就不再關注此事,因為小龍女她已經進入比武場擺開陣勢,以做好隨時進攻的準備了!
麵對這一戰,李世民揮舞龍泉槊,看著小龍女道:“沒想到我的第一戰,就與龍姑娘遇上了,請龍姑娘賜教。”
小龍女在這種場合下,也禮貌的對太宗李世民行禮道:“太宗陛下多禮了!
民女能與陛下一戰,也望陛下多多指教。”
隨後一手握一劍,擺了一個起手式,等太宗陛下先攻。
李世民將槍法與劍法集合在一起,施展百鳥朝鳳槍與龍鳳伏魔劍法、以及霸王鬼雄破天弑神九式,向做好準備的小龍女攻了過去。
他倆的戰鬥,也讓一些江湖英雄眼前一亮,很多人都沒想到,大唐太宗陛下能做到,將槍法與劍法結合在一起。
但一些武學大師看到後,覺得他這將是一場漫長挑戰。
畢竟將兩種不同的體係融合在一起,這可不是靠著隻要熟練就行的,還要靠強大的悟性才能掌握其中精髓。
隨著李世民與小龍女戰得越久,他在戰場磨練出來的技藝越加熟練,也開始與小龍女打得有來有迴。
雖然小龍女在力量上不如太宗陛下,但靠著古墓派輕功配合,也讓她並沒有輸太宗陛下多少,甚至於有壓製住他的意思。
在配合玉女劍法與左右互搏術、全真劍法,與太宗陛下戰鬥得有來有迴。
這一戰,讓太宗李世民也戰得暢快淋漓,他與小龍女臨時分開之間,又對小龍女問道:“你的劍法好精妙,如有時間,能不能麻煩你指點一下長孫無垢。
如果能行的話,我大唐將感激不盡。”
小龍女本就不愛說話,也很少與他人進行交流。
她聽後也沒點頭同意,也沒有拒絕這事,隻見她施展輕功靠近,繼續與太宗李世民戰在一起。
太宗李世民不知道他這話,可引起楊過的極為不滿,很多帝王與江湖英雄都知道,他與慕容他們那一家的破事。
現在他激請小龍女去,指點長孫皇後武藝,這讓不少人,都認為他要打她的主意。
更讓楊過也同樣認為,他在打他夫人的主意嗎?
為此楊過生怕小龍女同意了!
如果,不是比武場中有結界的話,楊過可能衝進去阻止,並與李世民展開一場空前絕後的弑殺。
就算明知道自己不是他對手,但他也毫不猶豫的要與戰上一場。
李世民看她不說話,也知道她的為人,就沒有去為難她。
心裏想等有時間之後,去找她夫君楊過商議一下,想必他會同意小龍女或者黃衫女,去大唐指點一下長孫皇後。
想通之後就繼續認真與她一戰,兩人又激戰數十迴合。
隻見李世民施展“霸王鬼雄破天弑神九式”第七式:滿天繁星槍影,再次將小龍女逼退後。
這次又施展“百鳥朝鳳槍”凝聚出,幾十隻飛禽向小龍女攻去。
小龍女看見之後,趕忙以法力附在兩把劍上,一手施展玉女劍法,一手施展全真劍法,並將輕功施展到極致,才將二十幾隻要攻擊到她的飛禽給打散。
但這次李世民可是凝聚了,幾十隻飛禽鳥雀一起攻擊。
她就是再快也躲避和阻擋不過來攻擊,等她反應過來之時。
不是李世民及時撤消攻擊,她已經因此受傷了。
所以她這次是堪堪輸了這一局的比試。
小龍女看輸了這場比試,對李世民道了一聲謝,就離開了比武場。
隨及李世民戰勝小龍女後,獲得了一積分獎勵,他對此並不以為然。
接下來就沒什麽有意思的比試,都是一普通高手的比試。
畢竟強者在比試過之後,都會對自己的武藝與對方的武藝進行總結,並對自己的武藝針對性或感悟一番。
對此李世民也覺得,天天在這裏看他們比武,還不如讓自己的身外化身加入進去。
他自己則帶著禮品去找楊過或者楊康(完顏康),看激請他們讓小龍女或者黃衫女去大唐教長孫皇後武藝。
楊過聽後一口迴絕了,畢竟他可不敢讓小龍女去大唐,最後這事不了了之。
李世民看他們不同意,就留下禮物之後,又去找越女阿青,想請她去大唐教授長孫皇後武藝。
在李世民離開之後。
楊康與楊過他們坐在一起商議,他們先是詢問小龍女,你與大唐皇帝一戰時,感覺如何。
如果過兒與他一戰,有沒有能戰勝他的把握。
小龍女聽後道:“我與他一戰時,感覺他並沒有使用全力。
如果,楊郎想與他一戰,可能要盡全力,才能逼出他幾分戰意。
但這必須得在比武場上,將他的修為壓製到與楊郎齊平後才行。
如果,就這麽去與他一戰,我們一起上都不一定能靠近他。”
那你們覺得讓黃衫女楊氏,去大唐教授武藝怎麽樣?
畢竟她這一段時間,一個叫韋小寶的人整天黏著她,不如讓她去大唐,好斷了那小子與完顏平安的想法,你們看如何。
穆念慈聽後道:“不行,你們又不是不知道,大唐的皇帝都是個什麽樣,如果讓她去大唐不是害了他嗎?
至於那韋小寶不理他就行,沒必要讓她去大唐。”
楊過聽後道:“母親大人說得對,不能讓她掉入火坑,畢竟大唐也不能完全戰勝大明和大漢,我們沒必要巴結他們。”
與此同時,朱元璋與朱棣一起會見李尋歡,他們一起暢談。
趙匡胤則與蕭峰坐在一起,並邀請他到大宋玩,並一起探討武學真諦。
而項羽則與獨孤求敗一起,私下比試武意。
曹操著與陸小鳳聊天,他們各自都沒有閑著,都在拉攏能為他們所用的人才。
也有一些人想著,幹一些見不得人的勾當,他們在想著暗算他人,好取得最終的勝利。
李世民找到阿青的住處,他並沒有在那裏找到人,正準備迴自己住處的時候。
看到天龍八部中的四大惡人之一的雲中鶴,就暗中將追蹤精神烙印打在他身上。
心想他如果行惡之時,自己帶人出麵將其製服,是不是可以借此傳揚一下大唐。
隨即李世民迴到住處,再次靜下心來感悟與小龍女一戰的經驗,以及對招式上有沒有得改進的地方。
在做完事後,李世民將精神降臨在身外化身上,看他在抽簽比試混得怎麽樣。
他的精神降臨在身外化身上,得到身外化身的信息反饋後,瞬間就知道他這一次,比試對手是誰了!
李世民也沒想到,他這次抽到嶽靈珊。
李世民用身外化身對嶽靈珊道:“在下姓李名正天,在江湖上還是個無名之輩,不知女俠怎麽稱唿。”
嶽靈珊聽到對方通名後,趕忙迴複道:“我姓嶽名靈珊,來自華山派,在這裏請多指教。”
隨即嶽靈珊使出衝靈劍法,向李世民的身外化身李正天攻去。
李正天見狀,不敢輕敵,他深知華山派劍法的厲害之處。
當下運起自身法力,手中長劍輕輕一抖,施展出一套普通劍法,巧妙地化解了嶽靈珊的攻勢。
嶽靈珊見自己的衝靈劍法未能奏效,心中微微一驚,但很快調整狀態,劍法變得更加淩厲,同時腳下步伐變幻莫測。
李正天一邊抵擋,一邊尋找著她劍法中的破綻。
幾個迴合下來,李正天發現嶽靈珊在變換招式銜接之處會有極短暫的停頓。
瞬間就知道她的底細,但他也並沒有急於擊敗她,而是繼續與她戰在一起。
並以此摸索一下華山派的實力,以及他們的武學功夫如何。
嶽靈珊施展華山劍法與輕功,與李正天戰得難解難分。
此時,場外觀看的眾人議論紛紛。
有的看好嶽靈珊,畢竟華山派威名遠揚。
有的則覺得這個名不見經傳的,李正天或許暗藏玄機。
嶽靈珊也越戰越勇,她想向林平之證明,自己也不是無用之人,自己也能為他做事,成為他的一大助力,所以她並不想輸給,這個默默無聞的對手。
然而李正天卻突然變招,使出一招似曾相識卻又獨特的劍法,這劍法融合了之前與小龍女對戰時領悟到的一些訣竅。
嶽靈珊一下子亂了陣腳,防守出現許多漏洞。
李正天趁機劍尖輕點,並未傷害嶽靈珊,隻是製住了她的行動。
李正天很順利贏得了這場比試。
嶽靈珊雖敗猶榮,她抱拳說道:“閣下劍法高超,小女子佩服。”
李正天微笑迴應,然後領取了自己的一積分。
李世民的意識迴歸本體,他對自己凝聚的這具,身外化身非常滿意。
經過這兩場比試,他收獲頗豐,不僅得了積分,還對不同門派的武功有了更深的認識。
他決定接下來繼續用,身外化身繼續參加比試,好快速提升自己的實力。
這時趙匡胤也參與進比試,他抽到的對手是袁承誌。
為此李世民就放棄用身外化身李正天抽取對手的打算,他想看一下大宋皇帝趙匡胤與袁承誌的比試。
趙匡胤與袁承誌站定比武場兩端。
趙匡胤手持盤龍棍,氣勢不凡;袁承誌手握金蛇劍,身姿矯健。
兩人互相打量片刻,便同時發動攻擊。
趙匡胤率先舞動盤龍棍,棍影重重,風聲唿嘯,向著袁承誌橫掃而去。
袁承誌腳步輕盈地後退,金蛇劍在空中挽出幾個劍花,刺向棍影的空隙之處。
趙匡胤棍法一變,直搗黃龍般朝著袁承誌胸口戳去,袁承誌側身避開,順勢反手一劍削向趙匡胤手腕。
雙方你來我往,鬥了數十迴合。
趙匡胤不愧是開國皇帝,棍法剛猛之中透著巧勁。
袁承誌的金蛇劍法詭異多變,令人難以捉摸。
場外觀眾看得熱血沸騰,不斷呐喊助威。
就在兩人激戰正酣時,趙匡胤忽然大喝一聲,盤龍棍高高舉起,然後猛地砸下,地麵竟被震出幾道裂痕。
袁承誌借力一躍而起,整個人如同蒼鷹一般撲下,金蛇劍閃著寒光刺向趙匡胤頭頂。
趙匡胤橫棍格擋,巨大的衝擊力讓兩人都向後退了幾步。
緊接著,袁承誌身形一轉,劍如靈蛇般繞著盤龍棍纏了上去,趙匡胤用力一甩,袁承誌借勢在空中翻了一圈穩穩落地。
最終,趙匡胤看準時機,一棍眼看就要擊中袁承誌劍身。
袁承誌施展輕功神行百變巧妙退後,反手又是一劍向趙匡胤攻了過去。
趙匡胤側身閃過這一劍,隨後棍尖挑起地上一塊碎石,朝袁承誌彈射而去。
袁承誌用劍一擋,碎石應聲而碎。
此時他意識到宋太祖趙匡胤的難纏,於是改變戰術,加快金蛇劍的揮舞速度,劍影層層疊疊,仿佛一張金色的網罩向趙匡胤。
趙匡胤不慌不忙,盤龍棍舞得密不透風,將劍影一一撥開。
二人又鬥了十幾個迴合,體力都有所消耗。
袁承誌瞅準機會,一個箭步衝向趙匡胤,佯裝刺向他腹部,實則劍向上挑。
趙匡胤識破他的意圖,身子往後仰,同時盤龍棍向下一掃。
袁承誌趕緊跳開。
隨即兩人又戰在一起,趙匡胤每一棍下去,都有開山裂石的效果,逼得袁承誌也不敢迎接趙匡胤的攻擊。
但袁承誌的金蛇劍也是奇門兵器,配合金蛇劍法與法力,劍招也神奇無比,讓人防不勝防。
最終袁承誌在法力快耗盡時,兩人果斷收手,趙匡胤則與袁承誌打成平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