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桃林城來了一名叫做韓立的書生。


    這書生韓立約摸20歲左右。


    他1米8身高,一副堅毅果敢的麵龐,目光炯炯有神。


    從他那標誌性的長衫上,就可以看出其必定是一位飽讀詩書的良家子弟。


    從他與路人的談話中,就可以看出其身上散發著一種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氣質。


    韓立來到城中後,在桃林城逛了一圈。


    第一天,韓立用銀子在桃林城城南偏僻處買了一處小院。


    小院不是很大卻也不小。


    紅磚碧瓦,4蓬3間。


    小院前種著一棵桃樹,小院後有一塊菜地。


    第二天,韓立在小院中打掃衛生,美化生活環境。


    第三天,韓立買來了一些生活用品。


    第四天,韓立用鋤頭將後院的菜地鬆散開來,種上了一些菜品。


    隨後,他又在院子旁養了一些雞鴨。


    第五天,韓立拜訪了同一條街上的左鄰右舍,人們紛紛以禮待之。


    第六天,韓立在自家庭院門楣處掛上了“韓氏私塾”的牌子,開始招收學童。


    私塾隻對幼童進行啟蒙教學。


    10天後,韓氏私塾僅僅招收了4名幼童。


    這4名幼童均在5歲左右,都是同一條街上的鄰居。


    他們的家長之所以將孩童送到韓氏私塾,並沒有指望學到多少文化知識。


    他們不過是希望大人出去做工後,家中的孩童有個玩耍的去處。


    況且,韓氏私塾的收費也不貴,一年時間也不過收費2兩銀子。


    這一天,韓氏私塾正式開學了。


    4名孩童也早早來到私塾中,麵見了韓先生。


    這4名孩童兩男兩女。


    他們都姓楊,小名分別叫大牛,二虎,胖丫,小翠。


    4名孩童坐在由房間改成的教室中。


    麵向前方的黑板,開始有板有眼的跟著韓先生上起課來。


    韓先生的講課分為文課和數課。


    文課便是認字。


    數課便是識數和簡單的計算。


    隨著私塾的正式開張,之後的日子裏私塾中時時傳來4名孩童一陣陣朗朗的讀書聲。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習相遠。


    苟不教,性乃遷。


    教之道,貴以專。


    昔孟母,擇鄰處。


    子不學,斷機杼。


    竇燕山,有義方。


    教五子,名俱揚。


    養不教,父之過。


    教不嚴,師之惰。”


    ………………


    開始之時,4名孩童的家長還有些不放心。


    他們偷偷地聽了韓先生幾堂課,見韓先生又是教他們的孩子學文,又是教他們的孩子識數,便徹底放下心來。


    他們也知道了韓先生教自家孩童學的是《三字經》。


    雖然,他們不知道這《三字經》,但從那簡單易懂的文字來看,《三字經》也必定是最好的孩童啟蒙學習之物。


    韓氏私塾便這樣一天天開了下去。


    無疑,這韓立便是化凡中的楊不凡。


    看到楊不凡的私塾逐漸走上正軌,不遠處暗中保護楊不凡的小雅,小惠兒,小蓉兒也放下心來。


    小蓉兒想著東家的化名,不解地問小雅,“小雅姐姐,東家為何化名韓立呢?其中可有什麽講究?”。


    “誰知道?也許是相公隨心所欲取的化名吧。據說,相公的化名還有很多,有唐三,有韓立,有厲飛雨,還有張飛呢”,小雅和兩個小丫頭嘮叨起來。


    又過了幾天,小蓉兒看著楊不凡每天親自種菜,煮飯,教學忙得不亦樂乎,有些心痛。


    她皺著眉頭對小雅和小惠兒道,“小雅姐姐,姐姐,看著東家忙來忙去。有時候真想幫東家把那些瑣事都做了”。


    “別,你可千萬別。要知道你若是幫他了,就壞了夫君的大事。化凡就是這樣,化身凡人,親力親為”,小雅嚴肅地警告。


    “小雅姐姐,我知道這個道理。我也不過是說說而已。主要是看著東家受苦有些心疼呢”,小蓉兒吐了吐舌頭。


    “你對夫君真好,不枉夫君白疼你一場”,小雅逗著小蓉兒。


    “我們姐妹的命本身就是東家的。不對東家好對誰好?”。


    “有時候真羨慕小雅姐姐能夠天天和東家在一起,姐姐你說是嗎?”,小蓉兒直來直去,一點兒也不知道收斂感情。


    “對,就是這樣”,小惠兒也不含糊,同意妹妹的說法。


    “嘻嘻,你們姐妹倆也別羨慕我了。不久之後你們也會稱唿你們的東家為相公或者夫君的”,小雅逗著兩個小丫頭。


    “小雅姐姐,你可別騙我們姐妹,這事是真的嗎?”,小蓉兒有些喜從天降的感覺。


    小惠兒也豎起了耳朵,想聽聽小雅對於此事怎麽說。


    “當然是真的。我怎麽會騙你們姐妹呢?不過,相公說要你們晉級金丹後才會考慮”,小雅也不隱瞞。


    “啊,是嗎?看來我們要好好修煉了。保證東家完成化凡之時,咱們也是金丹真人”,小蓉兒有些喜不自勝。


    小惠兒也重重地點了點頭。


    “那就看你們的努力了。姐姐我還要悄悄地告訴你們姐妹倆一些私密話,那便是夫君那方麵可是很強的”。


    “若你們姐妹倆沒有金丹修為,保證你們承受不了”,小雅又吐出了一個大消息。


    “是嗎?那小雅姐姐豈不是天天晚上受折磨?”,小蓉兒進入到遐想之中。


    “不然呢?你以為姐姐我為何苦心積慮的促進你們兩個丫頭和夫君的事?”,小雅翻了一個好看的白眼。


    “如若果真事成,我們姐妹倆一定盡量分攤小雅姐姐的折磨”,小蓉兒和小惠兒已經陷入美妙的想象之中。


    “光說沒什麽用,你們還得努把力,爭取早日邁入金丹”,小雅提醒道。


    “好,我們一定加倍努力”,小惠兒和小蓉兒異口同聲。


    “不說這些了。如今相公的私塾已經步入正軌。我們3人便排班暗中保護相公。一人一年輪轉。如若有重大的事再用傳訊符聯係”,小雅安排起正事來。


    “好,就這麽辦。這第一年就由我暗中保護東家吧”,小蓉兒自告奮勇。


    “嗯。第二年就小惠兒上。第三年輪到我。以此類推”。


    “我最後再警告你們倆姐妹,除非相公有生命危險,不可幹涉相公的生活。你們知道了嗎?”,小雅嚴肅地再次警告。


    “知道了”,小惠兒和小蓉兒知道這是大事,容不得半點馬虎。


    春來冬去,韓氏私塾開始教學6年了。


    這時候,也到了4名學子學成畢業的時候了。


    這一天,韓氏私塾迎來了畢業考核。


    考試過後,韓立再次將4名學子召集一起。


    此時當年的4名頑童已經年滿11歲,有了小大人的模樣。


    更重要的是他們已經學到了不少文化知識,個個顯得彬彬有禮了。


    他們不僅能認識了所有的文字,還能作出一些簡單的文章。


    他們不僅能知曉了數術,還能在加減乘除上運用自如了。


    毫不誇張地說,他們4人如今去外麵找工,很容易便能找到。


    而且,還是較為輕鬆的活計,如官府師爺,賬房先生等等。


    韓立先生將考核試卷發給了他們4人。


    韓先生做了4名學子在私塾的最後一堂課的講話。


    “大牛,二虎,胖丫,小翠,你們4人今天在我這私塾算是畢業了”。


    “你們的考核成績無論是文科還是數科都在90分以上。說明這幾年你們學到了一些東西”。


    “但你們也不能驕傲,外麵有能耐的多了,你們畢業後可以繼續在那些大儒處繼續深造,爭取多學一些有用的知識”。


    “好了,下課了。從此你們也畢業了”。


    韓氏私塾的第一批教學任務便結束了。


    不過,沒過多久,私塾又招生了。


    這一次由於私塾的影響有所擴大,招收了8名孩童。


    私塾的又正常運轉起來。


    韓立又處在整天的忙忙碌碌之中。


    這一天,隔壁的黃大媽來到韓立的院子中。


    韓立古井無波地給黃大媽倒了一杯茶。


    “黃大媽,今日來我這裏,是有什麽事嗎?”,韓立率先發問。


    “當然有事,而且是大喜事”,黃大媽笑嘻嘻地道。


    “哦,請問是什麽喜事?”,韓立有些不解。


    “韓先生應該有近30歲了吧?老媽子我今日前來是為先生說媒的”。


    “前街有一名叫胡月月的女子,與先生極為相配。老媽子我與你們牽個線,韓先生以為如何?”。


    “不了,不了。我其實是娶了妻的。我的夫人再過些日子就要來了”,韓立連連推辭。


    “哦,是嗎?倒是老媽子我多此一舉了”,黃大媽見不能辦成事,有些不高興。


    “不能這樣說。黃大媽也是好心嘛,勞煩大媽跑上一路,這兩包茶葉就送給大媽當辛苦費了”,韓立連忙拿出兩包新茶葉,遞到黃大媽手中。


    黃大媽走後,韓立又進入正常的生活之中。


    黃大媽的說媒事件,沒有影響到任何人。


    卻把在暗中保護楊不凡的小蓉兒氣得夠嗆。


    她幾次欲教訓一下黃大媽,卻又停了手。


    給韓立說媒牽線,黃大媽終歸是沒有壞心,沒有教訓她的理由。


    如果此時小蓉兒出手了,今後東家知道後一定會責怪自己。


    “不能給東家留下一個壞女人的印象”,小蓉兒暗自沉思。


    教訓黃大媽不成,小蓉兒隻是在心中恨恨自語。


    “真是眼瞎,就憑那胖冬瓜似的胡月月也配東家?分明隻有像本姑娘一樣的仙女才配嘛”。


    韓氏私塾門前桃樹上的桃花開了又謝,謝了又開。


    轉眼間已經過了60年了。


    韓立如今已經有80歲了。


    他雖然須發皆白,但仍然精神矍鑠。


    隻不過,韓立仍然還是孤身一人,他的夫人並沒有來。


    周圍的鄰居看著孑然一身的韓老頭,一個個都露出同情的神色。


    鄰居們猜測韓老頭的夫人一定是出了意外。


    韓老頭的夫人要麽是跟著別人走了,要麽是來桃林城時在路上遇害了。


    隻是可憐了韓老頭孤寡一輩子,到老也沒有子女送終。


    對於鄰居的議論,韓立是一點也沒放在心上。


    他依舊每天教導著幼童啟蒙。


    如今,他啟蒙教導的幼童一批次便有50多人了。


    這幾十年來,韓立已經送無數學童畢業了。


    這些學童如今都已成年,充斥在青竹城,桃林城,石頭城的各行各業。


    這些畢業的學子好多都已成了爺爺輩,有的甚至已經去世。


    他們對自己的啟蒙之師韓先生均尊敬無比。


    在一些重要的節日,這些學子還時不時地前來看望韓先生。


    與此同時,小雅終於晉升到元嬰初期了。


    小惠兒和小蓉兒也晉升到金丹初期了。


    楊家族人也迎來了一個大爆發。


    如今的楊家已經有2600多名修士了。


    其輩份已然擴展到“則”字輩了


    在這些修士中,楊家晉升金丹的就有31位。


    其餘紫府和築基修士更是數不勝數。


    不過,金丹修士的增多,便使得丹藥跟不上了。


    楊家眾人又懷念起了楊不凡在家族中不愁丹藥的日子。


    楊家的一些煉丹師也不等不靠,學習著楊不凡留下的四階丹藥煉製之法,開始鑽研起金丹期提升修為的丹藥起來。


    又是10年過去。


    韓立已經有90歲了。


    他的須發更白了,他的背也更佝僂了。


    他拄上了一根拐杖,仿佛每走一步路都非常吃力。


    韓老頭旁邊的一些鄰居換了一批又一批,隻有他還是那樣堅韌的活著。


    鄰居們對韓老頭也越來越尊敬了。


    碰到他後都要客客氣氣地喊一聲“韓爺爺”。


    有時候,鄰居們怕韓老頭生活不方便,還給他送上一些吃食。


    畢竟,人們心中都有一杆秤。


    這個韓爺爺在桃林城生活的大幾十年裏,還是為左鄰右舍做了許多好事的,值得尊重。


    眼看著時間一天天過去,在這大功即將告成的時候,小雅她們三女對楊不凡的暗中保護也越來越加強了。


    韓立雖然年逾9旬,但仍然在招收學童,維持著私塾啟蒙教學。


    隻不過,他能招收到的學童已經很少了。


    有的家長是擔心韓老頭年紀大了,教不了太多的學子,從而不想增加他的教學任務,就沒有讓自家的孩童到他那裏報名。


    有的家長則是擔心韓老頭年紀大了,糊塗了,教學水平下降了,也不想讓自家的孩童到他那裏學習。


    總之,能夠來韓氏私塾學習的孩童少之又少。


    韓立老頭卻無怨無悔,即使1名孩童也照樣的用心教導。


    就這樣又過去了5年。


    韓老頭已經大約95歲了。


    他仍然拄著拐杖,過著自己孤獨的生活。


    此時的他已經太老了,臉上露出了深深的顴骨。


    他已經招不到任何學童了。


    隻能天天待在家中,喂喂雞鴨,種種小菜。


    街坊鄰居們都認為韓老頭隻能在家中等死了。


    幾個心善的鄰居在合計著萬一韓老頭死了,便一起給這孤苦伶仃的老頭籌集一口棺材。


    此時,楊家青竹山族地卻迎來了一批不速之客。


    白雲宗的尹長老帶著一幫人來到了楊家。


    族長楊山文帶著幾名副族長對尹長老等人進行了熱情接待。


    寒喧良久,尹長老問道,“楊家族長,我們今天來隻是為了得個準信,唐三道友何時迴來?”。


    楊山文撇撇嘴,心中暗想,“小凡大約5年後便能出關了。不過,此事我怎麽會告訴你?”。


    但他在口中卻迴道,“唐前輩出去遊曆之時說過,會很快迴來的,我想應該快了”。


    尹長老沉思片刻,歎了一口氣道,“好吧。唐道友迴來後務必通知我們,我們也好向靈始宗交待”。


    “行,我們一定會在第一時間通知貴宗。隻是,能告訴我們是出了什麽事了嗎?”,族長小心翼翼地問道。


    “也沒有什麽不能告訴你們的。五行宗和血海宗又開戰了”。


    “這次開戰比上一次更加激烈。這一次血海宗得到了魔雲宗和合歡宗的大力支持”。


    “因此,五行宗隻能在下屬單位調動更多的力量了”。


    “靈始宗就想得到唐三道友的聯盟,共同對付前來這一方鬧事的血海宗邪修”,尹長老沒有保留,將事情說了一個明明白白。


    “那五行宗就沒有找到其他頂級勢力聯盟嗎?”,族長繼續發問。


    “唉,其他大勢力都在冷眼旁觀。隻有仙女宗因為本來就和魔雲宗敵對,準備和五行宗聯盟”,尹長老也繼續透露信息。


    “好,唐三前輩迴來之後,我們一定勸說其對付血海宗”,族長也表了一個態。


    “行,那我們就先走了。也許,過不了幾年,我們都會被五行宗抽調到前線去”,尹長老帶著一幫人又匆匆地走了。


    桃林城中,韓氏私塾處。


    韓老頭在風獨殘年中,盡管看起來狀態不佳,但他仍然頑強地活著。


    左鄰右居們紛紛感歎韓老頭的長壽。


    近百的年紀了,韓老頭仍然活得那麽隨心。


    仍然活得那麽堅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起源第一至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秋風舞落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秋風舞落葉並收藏起源第一至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