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華十六年,一月之末。小雪飄揚,鄭向學再次披氅入雁城。其實先前捷報早早就已然傳到了並州城。可那時候各地有些動蕩,因此鄭向學走不開,直到各地徹底安穩,這才匆匆趕來。
進了將軍府,鄭向學一見趙隸,就大笑著拱手道:“殿下武功蓋世!用兵如神啊!哈哈哈,如此大捷真是來的萬分及時,若非此勝,並州恐怕現在還在動蕩之中,臣先前以為一月可穩並州,現在看來還是有些力有不逮。”
“僥幸罷了,嶽丈坐。”趙隸淡淡一笑。
一旁的鄭功有些激動地上前問好,然後接過鄭向學的大氅。
廳內隻有趙隸與鄭英、鄭功三人,廳外又有自己的親衛,因此鄭向學也沒什麽顧忌,口稱殿下,將自己派鄭禮去京都的事,以及朝廷的應對說了一遍。說完,鄭向學眉上喜色不減,道:“如此一來,我們就不算反叛,說不得也不用去西域搶奪糧草了,朝廷或有可能還會供應糧草啊……”
看著一臉笑意的鄭向學,趙隸輕笑一聲道:“嶽丈這就知足了?”
“呃……”鄭向學看著狹長眼睛裏藏著笑意的的趙隸,有些困惑,於是問道:“殿下何意?”
“那是先前!”趙隸重重叩了一下桌前之案,然後沉聲道:“不論實情如何,可此戰滅國一十三,破敵五萬!得其王首十二顆!生擒剛岩王!大宛烏孫俯首!這些功績都是板上釘釘的,除太祖開國,何功能比?就憑這,糧草都是小事,給嶽丈要個大將軍之職,孤看不難。”
“大將軍?!”鄭向學愕然一愣,不太確信道:“不……不會吧……朝廷會給?”
“不給?不給也得給!”趙隸嘴角一勾,然後笑道:“當然,這得好好運作一番。”
運作?鄭向學不解其意,於是看著趙隸拱手道:“殿下有何辦法?臣洗耳恭聽……”
見此,趙隸抖了抖衣袍,然後問道:“嶽丈,我且問你,我命人傳信並州各地,此戰大捷!效果如何?”
“自是非同凡響!並州能穩,此事亦是……”鄭向學想也不想,就說出口。可說到一半,頓時心中有所明悟,人活半百,身居高位。他豈是蠢人?隻是先前未曾往這方麵去想,現在被趙隸一提,自是一點就通。
於是鄭向學沉吟思慮一番,這才重新開口道:“殿下是想將此大捷之報傳信大楚各州,借勢壓迫諸公?如此可行嗎?要知道朝廷諸公治理天下多少年了,會同意嗎?”
“由不得他們!”趙隸眼中閃過一絲冷色,沉聲道:“朝廷諸公的確治理天下,門徒遍布天下各州。可全加操算,能有萬人?而反觀天下的百姓,何止千萬!隻要讓全天下的百姓知道了這事,造成輿論,屆時便是嶽丈自封大將軍,誰又敢不服?而且,也不能隨便派人去要,孤打算帶三大營,迴一趟京都!”
“什麽?!”鄭向學一愣,帶三大營迴京都?怎麽又扯到這了……
“先造勢,傳信各州,造成輿論!而後孤帶三大營一路大搖大擺,進京奏捷!屆時勢與論成,孤又提兵進京,擺出一副不服就打的樣子!他們敢不給嶽丈大將軍?他們敢不給並州送糧?”趙隸看著鄭向學沉聲道。
趙隸說完,鄭英與鄭功已然目瞪口呆。不是他們太蠢沒想到,而是身份想法不一樣,他們尊帝拜皇的思想根深蒂固,權謀僅在暗地裏進行,麵上口中必然是句句不離忠君。可現在趙隸竟然說要提兵入京,還說什麽不服就打……這般明火執仗的模樣,不是叛逆,又更勝叛逆啊……雖說如今陛下無權,可忠君忠君,不就是忠於朝廷嗎?這不是去打朝廷的臉?心中如此去想,可認真思索下去,卻發現竟是可行!
“殿下以何身份入京?”鄭向學目光深沉的看向趙隸,這般心思想法,若非知曉趙隸的身份,恐怕大楚危矣。
“鎮西將軍之婿,江湖草莽盧狄。”趙隸淡淡道。
“我還以為殿下要以太子的身份進京。”鄭向學開口道。
趙隸搖搖頭,歎氣道:“還不到時候。還有幽州,北麵的草原之患更甚……若無此患,孤便是以太子身份進京,也未嚐不可,甚至還能有奇效。”
“真能討要大將軍之職?臣不用去?”鄭向學凝重問道。
“不用,嶽丈坐鎮並州,他們才敢投鼠忌器。若是嶽丈親自去,就不好說了。”趙隸說到這,突然想起什麽,笑嗬嗬的從懷中掏出鎮西將軍的虎符,然後開口道:“嶽丈,大將軍之職,孤勢必給你討要來。這鎮西將軍嘛……就讓孤當一當,如何?”
“殿下想當鎮西將軍?”鄭向學一頓,然後笑道:“若真如殿下所說,臣自是並無異議。”
“帶我去,我也要進京。”鄭英在一旁突然開口道。
趙隸迴首看去,隻見鄭功亦是躍躍欲試。見此,趙隸無奈道:“此去京城,定然不可能是一帆風順,你……”他故意沒去看鄭功,怎麽搞得?當是去旅遊嗎?一個個的……
“你敢小瞧我?打西域不帶我,現在進京也不帶我?”鄭英說著,小手就伸向趙隸腰側一擰,兩人此時可正是情濃意濃之時。鄭功知曉趙隸的意思,目光略微有些黯淡,不知為何,他突然喜歡跟在趙隸身邊聽令了。難道是打西域滅國一十三?鄭功如是想到。
“英兒!不得對殿下無禮!”趙隸還沒開口,鄭向學就出聲訓斥道。隻是其眼中難掩喜意。這般看來,太子殿下也是很喜歡英兒的嘛,要不然也不會這般縱容。
隻聽鄭英冷哼一聲道:“哼!本將乃是安西將軍,三大營的統帥主將,三大營到哪,本將就到哪!”
“胡鬧!”鄭向學一邊肅容喝斥,一邊看向趙隸的神情。
見此,趙隸無奈一歎,道:“既然想去,那就去吧……想必父皇也想見見你。”想去就去吧,反正應該沒事……
進了將軍府,鄭向學一見趙隸,就大笑著拱手道:“殿下武功蓋世!用兵如神啊!哈哈哈,如此大捷真是來的萬分及時,若非此勝,並州恐怕現在還在動蕩之中,臣先前以為一月可穩並州,現在看來還是有些力有不逮。”
“僥幸罷了,嶽丈坐。”趙隸淡淡一笑。
一旁的鄭功有些激動地上前問好,然後接過鄭向學的大氅。
廳內隻有趙隸與鄭英、鄭功三人,廳外又有自己的親衛,因此鄭向學也沒什麽顧忌,口稱殿下,將自己派鄭禮去京都的事,以及朝廷的應對說了一遍。說完,鄭向學眉上喜色不減,道:“如此一來,我們就不算反叛,說不得也不用去西域搶奪糧草了,朝廷或有可能還會供應糧草啊……”
看著一臉笑意的鄭向學,趙隸輕笑一聲道:“嶽丈這就知足了?”
“呃……”鄭向學看著狹長眼睛裏藏著笑意的的趙隸,有些困惑,於是問道:“殿下何意?”
“那是先前!”趙隸重重叩了一下桌前之案,然後沉聲道:“不論實情如何,可此戰滅國一十三,破敵五萬!得其王首十二顆!生擒剛岩王!大宛烏孫俯首!這些功績都是板上釘釘的,除太祖開國,何功能比?就憑這,糧草都是小事,給嶽丈要個大將軍之職,孤看不難。”
“大將軍?!”鄭向學愕然一愣,不太確信道:“不……不會吧……朝廷會給?”
“不給?不給也得給!”趙隸嘴角一勾,然後笑道:“當然,這得好好運作一番。”
運作?鄭向學不解其意,於是看著趙隸拱手道:“殿下有何辦法?臣洗耳恭聽……”
見此,趙隸抖了抖衣袍,然後問道:“嶽丈,我且問你,我命人傳信並州各地,此戰大捷!效果如何?”
“自是非同凡響!並州能穩,此事亦是……”鄭向學想也不想,就說出口。可說到一半,頓時心中有所明悟,人活半百,身居高位。他豈是蠢人?隻是先前未曾往這方麵去想,現在被趙隸一提,自是一點就通。
於是鄭向學沉吟思慮一番,這才重新開口道:“殿下是想將此大捷之報傳信大楚各州,借勢壓迫諸公?如此可行嗎?要知道朝廷諸公治理天下多少年了,會同意嗎?”
“由不得他們!”趙隸眼中閃過一絲冷色,沉聲道:“朝廷諸公的確治理天下,門徒遍布天下各州。可全加操算,能有萬人?而反觀天下的百姓,何止千萬!隻要讓全天下的百姓知道了這事,造成輿論,屆時便是嶽丈自封大將軍,誰又敢不服?而且,也不能隨便派人去要,孤打算帶三大營,迴一趟京都!”
“什麽?!”鄭向學一愣,帶三大營迴京都?怎麽又扯到這了……
“先造勢,傳信各州,造成輿論!而後孤帶三大營一路大搖大擺,進京奏捷!屆時勢與論成,孤又提兵進京,擺出一副不服就打的樣子!他們敢不給嶽丈大將軍?他們敢不給並州送糧?”趙隸看著鄭向學沉聲道。
趙隸說完,鄭英與鄭功已然目瞪口呆。不是他們太蠢沒想到,而是身份想法不一樣,他們尊帝拜皇的思想根深蒂固,權謀僅在暗地裏進行,麵上口中必然是句句不離忠君。可現在趙隸竟然說要提兵入京,還說什麽不服就打……這般明火執仗的模樣,不是叛逆,又更勝叛逆啊……雖說如今陛下無權,可忠君忠君,不就是忠於朝廷嗎?這不是去打朝廷的臉?心中如此去想,可認真思索下去,卻發現竟是可行!
“殿下以何身份入京?”鄭向學目光深沉的看向趙隸,這般心思想法,若非知曉趙隸的身份,恐怕大楚危矣。
“鎮西將軍之婿,江湖草莽盧狄。”趙隸淡淡道。
“我還以為殿下要以太子的身份進京。”鄭向學開口道。
趙隸搖搖頭,歎氣道:“還不到時候。還有幽州,北麵的草原之患更甚……若無此患,孤便是以太子身份進京,也未嚐不可,甚至還能有奇效。”
“真能討要大將軍之職?臣不用去?”鄭向學凝重問道。
“不用,嶽丈坐鎮並州,他們才敢投鼠忌器。若是嶽丈親自去,就不好說了。”趙隸說到這,突然想起什麽,笑嗬嗬的從懷中掏出鎮西將軍的虎符,然後開口道:“嶽丈,大將軍之職,孤勢必給你討要來。這鎮西將軍嘛……就讓孤當一當,如何?”
“殿下想當鎮西將軍?”鄭向學一頓,然後笑道:“若真如殿下所說,臣自是並無異議。”
“帶我去,我也要進京。”鄭英在一旁突然開口道。
趙隸迴首看去,隻見鄭功亦是躍躍欲試。見此,趙隸無奈道:“此去京城,定然不可能是一帆風順,你……”他故意沒去看鄭功,怎麽搞得?當是去旅遊嗎?一個個的……
“你敢小瞧我?打西域不帶我,現在進京也不帶我?”鄭英說著,小手就伸向趙隸腰側一擰,兩人此時可正是情濃意濃之時。鄭功知曉趙隸的意思,目光略微有些黯淡,不知為何,他突然喜歡跟在趙隸身邊聽令了。難道是打西域滅國一十三?鄭功如是想到。
“英兒!不得對殿下無禮!”趙隸還沒開口,鄭向學就出聲訓斥道。隻是其眼中難掩喜意。這般看來,太子殿下也是很喜歡英兒的嘛,要不然也不會這般縱容。
隻聽鄭英冷哼一聲道:“哼!本將乃是安西將軍,三大營的統帥主將,三大營到哪,本將就到哪!”
“胡鬧!”鄭向學一邊肅容喝斥,一邊看向趙隸的神情。
見此,趙隸無奈一歎,道:“既然想去,那就去吧……想必父皇也想見見你。”想去就去吧,反正應該沒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