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趙隸重坐帥帳之中,還活著的將領皆入帳而來。寬大的帥帳內,竟顯得有些空蕩……
寧山站在一側,望著帳內的情形,心中何其複雜。那日之後,他竭力按照太子所說去籌劃,可現在……似乎不用了……
諸將凝視,趙隸卻還有些愣神,直到鄭向學幾次三番提醒,這才迴過神來。
見太子這般樣子,鄭向學默默歎口氣,拱手道:“殿下以為如何?”
“什麽?”趙隸皺眉,剛剛顯然走神了。
鄭向學正色重複道:“請殿下先行歸京,由老臣坐鎮長關,抵禦北蠻直至……陛下旨意抵達。”
迴長關?趙隸暗自心中咀嚼,抬眼掃視四周將領,然後眯眼冷聲道:“迴長關前,孤也在想,戰到如今,還要不要打。可迴到長關後,聽聞將士們心生,孤決定,非但不迴京,孤還要領軍再戰!”
見趙隸這般反應,鄭向學暗道麻煩,咬牙道:“殿下不可意氣用事!北蠻兵峰如何,殿下豈會不知?不可因將士們幾句胡言,就輕易決定啊。戰至如今,唯有嚴防長關,堅壁清野將北蠻困於西北,怎能再言出關之事?”
沒有理會鄭向學苦口婆心的勸說,趙隸繼續打量著帳內的其他將領,突地發問,“先不提這個,孤想知道,你們這些將領都如何看待?”
“唔,鄭義是吧?你說?”
被點名,鄭義隻得走出來,伸手一拱,看了看鄭向學,這一幕落在趙隸眼中,頓時淡聲,“就說你自己如何想的即刻。”
“喏……”鄭義糾結一瞬,隨即開口,“末將以為北蠻兵鋒過盛,我軍並無可戰之力,不可出關。”
“嗯,”趙隸點點頭,麵上看不出喜怒,揚揚頭道:“肖元象你呢?”
一身殘破盔甲,麵上煙熏黑灰,肖元象邁步上前,垂首道:“末將與鄭將軍看法一致。不可出關。”
“都是覺得北蠻兵鋒太盛,正麵無法取勝?”趙隸問道。
“是。”肖元象不敢直視趙隸的木管,依舊垂首迴應。
“嗯好,”趙隸起身,點點頭道:“那孤就知道了,想必在座諸位都是這個看法吧?”
此話一出,隻見田猛大步上前,甕聲甕氣道:“末將不服!末將以為……”
“不用你以為,退下!”趙隸淡淡打斷他的話,無視其漲紅的臉,笑道:“若孤不去正麵對敵,不進幽州呢?”
不正麵對敵?不進幽州?諸將一愣,那領軍出關作甚?
隻見趙隸迴身將身後幕布扯下,露出大楚西北地圖,然後指著北方空無一物,毫無標記之處道:“領軍向北,直撲草原!將其北蠻所有部落一一屠滅,直至幽州北蠻騎軍迴草原為止。如此,可行?”
嘶~帳內一片倒吸涼氣,都在感歎趙隸的大膽。要知道對於草原,他們可是一無所知,俗話說兵者,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可趙隸卻是反其道而行之。
“不妥!”鄭向學率先站出來,皺眉道:“殿下可知草原情形?”
“不知……”
“可知草原又幾方勢力,幾多部落?”
“不知……”
“可知北蠻諸部落分散何地?其間可還有騎軍留守?”
“不知……”
一問三不知,趙隸卻無一絲尷尬,仍是那般淡定。
“既然不知,怎可冒險?!”鄭向學可不想好不容易找到的太子,再去赴險,一旦有閃失,那他就隻能找個地方抹脖子了。於是咬牙道:“此法太過冒險,臣不同意!”
見鄭向學這般堅決,趙隸亦是不遑多讓,橫眉怒喝,“怎就不行?如今到了這般田地,還有什麽不能冒險的?難道眼睜睜看著北蠻騎軍,強占幽州,肆虐西北?眼睜睜看著北蠻騎軍橫衝直撞,在城池之下,烹煮我大楚子民嗎?!國養兵將,為何?此時不用,又更待何時?!”
見趙隸堅決,鄭向學言語一噎,竟是一時間不知如何迴複。沉默些許,隨即握拳道:“好,既然殿下執意,那臣隻有一個請求。”
大袖一揮,趙隸重坐帥椅,蹙眉道:“講!”
“請殿下先行歸京,由臣統籌,派軍入草原。”鄭向學直視趙隸,苦勸道:“殿下不可再行犯險了!這幾日臣想過了,寧願此時仍困在幽州城,也不願見殿下領軍掛帥,親身犯險啊!”
見正想目光懇切,趙隸幽幽一歎,他不是沒想過自己不去,隻是真就在後方聽天由命苦等,他安不下心,他等不了啊……
不過見鄭向學這般堅決,他也不好在說什麽,畢竟他是大將軍,統領天下兵馬,若他一意阻撓,怕自己還真帶不出去多少人。
念及此,趙隸心中一陣嘀咕,隨即道:“好了,那就先這樣。先來討論一下進草原的部署吧……”
這是同意了?鄭向學狐疑的望了一眼趙隸,卻見其並不看自己,而是開口道:“此進草原,乃千裏奔襲,因此首重輕裝,因此除必要的武器戰馬糧食,其他一概不帶。至於帶多少軍前往,孤仔細考量過,覺得兩萬精騎為佳,對了,如今可還能湊出兩萬精騎?”
鄭向學仍是一臉疑慮,不過還是迴答道:“迴殿下,兩萬騎能湊出。”
“嗯,那便好。”趙隸放下心,然後蹙眉道:“這兩萬騎皆需青壯之卒,不可馬虎。從並州而來者優先。至於糧草……即將入夏,想必此去路途,戰馬不缺草食,因此多帶將士口糧即可。就已一月口糧為準吧,到了草原,北蠻部落內,想必不會少將士們的吃喝……”
見趙隸侃侃而談,鄭向學卻是有些心不在焉,遲疑半響最終開口打斷趙隸,“殿下是否忘記了,還需一名大將領軍而行?不知可有合適人選?”
聞之一頓,趙隸隨意道:“此事不急,先議其他……”
“殿下!領軍者乃是重中之重,怎能不急?”鄭向學眯眼道:“莫不是殿下還想親自領軍?”
見鄭向學言辭咄咄,趙隸隻得順從,“那大將軍且說,何人合適?”
見趙隸反問自己,鄭向學也是一愣,他壓根就沒往這方麵想,如何能有人選?
寧山站在一側,望著帳內的情形,心中何其複雜。那日之後,他竭力按照太子所說去籌劃,可現在……似乎不用了……
諸將凝視,趙隸卻還有些愣神,直到鄭向學幾次三番提醒,這才迴過神來。
見太子這般樣子,鄭向學默默歎口氣,拱手道:“殿下以為如何?”
“什麽?”趙隸皺眉,剛剛顯然走神了。
鄭向學正色重複道:“請殿下先行歸京,由老臣坐鎮長關,抵禦北蠻直至……陛下旨意抵達。”
迴長關?趙隸暗自心中咀嚼,抬眼掃視四周將領,然後眯眼冷聲道:“迴長關前,孤也在想,戰到如今,還要不要打。可迴到長關後,聽聞將士們心生,孤決定,非但不迴京,孤還要領軍再戰!”
見趙隸這般反應,鄭向學暗道麻煩,咬牙道:“殿下不可意氣用事!北蠻兵峰如何,殿下豈會不知?不可因將士們幾句胡言,就輕易決定啊。戰至如今,唯有嚴防長關,堅壁清野將北蠻困於西北,怎能再言出關之事?”
沒有理會鄭向學苦口婆心的勸說,趙隸繼續打量著帳內的其他將領,突地發問,“先不提這個,孤想知道,你們這些將領都如何看待?”
“唔,鄭義是吧?你說?”
被點名,鄭義隻得走出來,伸手一拱,看了看鄭向學,這一幕落在趙隸眼中,頓時淡聲,“就說你自己如何想的即刻。”
“喏……”鄭義糾結一瞬,隨即開口,“末將以為北蠻兵鋒過盛,我軍並無可戰之力,不可出關。”
“嗯,”趙隸點點頭,麵上看不出喜怒,揚揚頭道:“肖元象你呢?”
一身殘破盔甲,麵上煙熏黑灰,肖元象邁步上前,垂首道:“末將與鄭將軍看法一致。不可出關。”
“都是覺得北蠻兵鋒太盛,正麵無法取勝?”趙隸問道。
“是。”肖元象不敢直視趙隸的木管,依舊垂首迴應。
“嗯好,”趙隸起身,點點頭道:“那孤就知道了,想必在座諸位都是這個看法吧?”
此話一出,隻見田猛大步上前,甕聲甕氣道:“末將不服!末將以為……”
“不用你以為,退下!”趙隸淡淡打斷他的話,無視其漲紅的臉,笑道:“若孤不去正麵對敵,不進幽州呢?”
不正麵對敵?不進幽州?諸將一愣,那領軍出關作甚?
隻見趙隸迴身將身後幕布扯下,露出大楚西北地圖,然後指著北方空無一物,毫無標記之處道:“領軍向北,直撲草原!將其北蠻所有部落一一屠滅,直至幽州北蠻騎軍迴草原為止。如此,可行?”
嘶~帳內一片倒吸涼氣,都在感歎趙隸的大膽。要知道對於草原,他們可是一無所知,俗話說兵者,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可趙隸卻是反其道而行之。
“不妥!”鄭向學率先站出來,皺眉道:“殿下可知草原情形?”
“不知……”
“可知草原又幾方勢力,幾多部落?”
“不知……”
“可知北蠻諸部落分散何地?其間可還有騎軍留守?”
“不知……”
一問三不知,趙隸卻無一絲尷尬,仍是那般淡定。
“既然不知,怎可冒險?!”鄭向學可不想好不容易找到的太子,再去赴險,一旦有閃失,那他就隻能找個地方抹脖子了。於是咬牙道:“此法太過冒險,臣不同意!”
見鄭向學這般堅決,趙隸亦是不遑多讓,橫眉怒喝,“怎就不行?如今到了這般田地,還有什麽不能冒險的?難道眼睜睜看著北蠻騎軍,強占幽州,肆虐西北?眼睜睜看著北蠻騎軍橫衝直撞,在城池之下,烹煮我大楚子民嗎?!國養兵將,為何?此時不用,又更待何時?!”
見趙隸堅決,鄭向學言語一噎,竟是一時間不知如何迴複。沉默些許,隨即握拳道:“好,既然殿下執意,那臣隻有一個請求。”
大袖一揮,趙隸重坐帥椅,蹙眉道:“講!”
“請殿下先行歸京,由臣統籌,派軍入草原。”鄭向學直視趙隸,苦勸道:“殿下不可再行犯險了!這幾日臣想過了,寧願此時仍困在幽州城,也不願見殿下領軍掛帥,親身犯險啊!”
見正想目光懇切,趙隸幽幽一歎,他不是沒想過自己不去,隻是真就在後方聽天由命苦等,他安不下心,他等不了啊……
不過見鄭向學這般堅決,他也不好在說什麽,畢竟他是大將軍,統領天下兵馬,若他一意阻撓,怕自己還真帶不出去多少人。
念及此,趙隸心中一陣嘀咕,隨即道:“好了,那就先這樣。先來討論一下進草原的部署吧……”
這是同意了?鄭向學狐疑的望了一眼趙隸,卻見其並不看自己,而是開口道:“此進草原,乃千裏奔襲,因此首重輕裝,因此除必要的武器戰馬糧食,其他一概不帶。至於帶多少軍前往,孤仔細考量過,覺得兩萬精騎為佳,對了,如今可還能湊出兩萬精騎?”
鄭向學仍是一臉疑慮,不過還是迴答道:“迴殿下,兩萬騎能湊出。”
“嗯,那便好。”趙隸放下心,然後蹙眉道:“這兩萬騎皆需青壯之卒,不可馬虎。從並州而來者優先。至於糧草……即將入夏,想必此去路途,戰馬不缺草食,因此多帶將士口糧即可。就已一月口糧為準吧,到了草原,北蠻部落內,想必不會少將士們的吃喝……”
見趙隸侃侃而談,鄭向學卻是有些心不在焉,遲疑半響最終開口打斷趙隸,“殿下是否忘記了,還需一名大將領軍而行?不知可有合適人選?”
聞之一頓,趙隸隨意道:“此事不急,先議其他……”
“殿下!領軍者乃是重中之重,怎能不急?”鄭向學眯眼道:“莫不是殿下還想親自領軍?”
見鄭向學言辭咄咄,趙隸隻得順從,“那大將軍且說,何人合適?”
見趙隸反問自己,鄭向學也是一愣,他壓根就沒往這方麵想,如何能有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