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左乾知青
我帶著抓大鵝遊戲穿越了 作者:橘木半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豈不知,她那個耐心十足的大哥,也是無可奈何。
唐曉初二年級的時候,老師讓給家人寫信,在外地的可以郵寄出去,要是寫給爸爸媽媽的,就要當堂念出來。
唐曉初的羞恥症一下子就出來了,果斷選擇郵寄。
可是她跟大哥根本沒見過,記憶中也沒有,她真的沒什麽好寫的,猶猶豫豫,就寫了一行字。
大哥:
見字如麵。
保重!
曉初
1967.11.2
她寫完覺得如釋重負,豈不知收到家書的唐曉禮,珍而重之的打開書信時的無語。
他不可置信地反複翻看了好幾遍,最終確認了確實隻寫了一句話。
就在他懷疑人生的時候,突然,桌上的信紙被人拎了起來,接著就是一陣放肆的大笑聲。
“哈哈哈哈哈,這誰啊?曉初?太有意思了,見字如麵,這一麵也太短了吧?哈哈哈哈……”
唐曉禮沒好氣的把信搶迴來。
“你禮貌嗎?”
“我,哈哈,嗝——”
唐曉禮黑著臉出去了,同時心裏也暗暗決定,弟弟妹妹的教育要加強,不能寫信就會一句話吧?
他絕不承認妹妹是在敷衍他。
而他的戰友,發現唐家人和唐曉禮嚴肅認真的風格完全不同的一麵,被這強烈的反差,逗得笑死。
這邊,大隊下工以後,唐曉初已經做好了簡單的飯菜,一家人準備吃飯去了。
現在地裏輕省的活少了,唐曉初基本不怎麽去地裏了,在家幫忙做做飯,喂喂雞。
唐曉晨也不太去,大多時候是和村裏的孩子一起上山去撿山貨。
晚飯後,曉麗和曉霞去洗碗,唐立冬帶著曉初一起去公租房找左乾知青。
倆人不緊不慢地走了幾分鍾就到了左乾門前。
“左同誌在家嗎?”唐立冬叫門。
“在!”一個男聲馬上在院子裏迴應他。
兩分鍾不到就把門打開了。
“是唐三哥啊,你們好,快進來坐吧。”把兩人讓進院子,坐在了一個樹樁邊的板凳上。
“沒什麽好招待的,快喝點水解解渴。”他給倆人倒了杯涼白開。
唐立冬坐下,喝了口水打量著小院。
看見整齊的柴火,幹淨的小院,和鋪滿地麵的山貨,忍不住點點頭,是個心裏有成算的,頓時對他印象好了不少。
“之前聽小初說你想要找個爐子,剛好我今天迴廠裏,就給你尋摸了一個迴來,你看看適不適用。”唐立冬笑嗬嗬的說完,把爐子拿過來打開給他看。
左乾一聽趕緊蹲下身查看,袋子裏是一套陶土爐子,三截式,底下一個爐膛,裏麵一個碳鍋,最上麵是一個泥鍋。
“太好了,謝謝你們,多少錢?”
“別客氣,大家以後就是鄉裏鄉親了,拿去用吧。”唐立冬擺擺手。
“那不行,你不要我可不敢收,不能平白占您便宜。”
“真不用,現在不興倒買倒賣,再說我也不費啥勁,就是問問的事。”
“那這樣,東西我留下了,這些給你們拿迴去吃。”說著就去了後院,沒兩分鍾就拎了一個袋子迴來。
唐立冬接過來,打開一看,是一頭小野豬,個頭不大,四五十斤那樣,看著剛死不久。
“這是我早上上山打的,還沒空出時間收拾,唐三哥你要是不嫌棄就帶迴去。”
“這不行,你這可比爐子值錢多了,醃上能吃很長一段時間了,自個留著吃吧。”
“你拿著吧,之前小唐妹妹幫我那麽多忙,我一直沒找到合適的東西迴報,今天正好,就當報答小唐妹妹的照顧了。”
“這樣,我平時也在村裏收東西給廠裏送,你這頭野豬我按照收購價給你算,算你九塊錢,那爐子折算你一塊,再找你八塊,你看行嗎?”
“行!”左乾也是爽快人,毫不遲疑地答應了。
唐立冬數了錢給他,還笑著說。
“左知青身手不錯,家是哪裏的?”
“我老家是滬市的,家裏兄弟姐妹多,不止我一個下來。”
“還有其他人下鄉?都在哪?”
“還有兩個兄弟去了西北農場那邊。”
“哦,那離得有點遠了。”
“是,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有機會再見。”
唐立冬不再繼續這個話題。
“平時打到了東西吃不完的可以送來我家,我是廠裏的采買,山上的東西我都收。”
“真的?那可太好了,以後就麻煩三哥了。”
他正愁以後怎麽賺錢呢?自己打了東西去黑市,一旦被發現,就是抹不去的汙點,他不願意。
之前隱隱知道村裏人往唐家送東西,他猜他們是收的,今天才知道,唐三哥是廠裏采購,這可太方便了。
有了正規途徑,他出手什麽都是合法的。
倆人又聊了幾句,唐立冬就帶著唐曉初出來了。
這會兒太陽馬上下山了,走在曬穀場上,能看見一垛一垛收迴來的麥子。
“爸,你看出啥了?”唐曉初一直憋著沒說話,這會兒忍不住問道。
“左知青,看著是個過日子的人,而且應該當過兵。”
“啊?這咋看出來的?”
“你看他家裏,所有東西都擺放的整整齊齊,坐姿也很端正,一看就受過訓練。”
唐曉初想起那些強迫症一樣的柴火,沒有砍刀,他咋做到的呢?
“你這麽一說,我也想起來,他手總是放在膝蓋上,剛開始我還看了好幾次,沒反應過來咋迴事。”
“當過兵,本質就不會太差,以後接觸看看吧。”
現在的人對軍人有種天然的濾鏡,隻要當過兵,就覺得人品經得過考驗,沒什麽問題。
唐曉初也覺得左知青人還行,這事就算翻篇了。
“爸,這野豬是迴收了還是拿去交差啊?”
“交差吧,正好幾天都沒有送肉了。”
“青菜也收不了幾天了。”
“嗯,你那存多少了?”
“不少了,往年的野菜還有一些。”
“嗯,看看過幾天就開始收幹菜吧,野菜現在都老了,迴去我跟曉文說一聲……”
“爸,你不是說要給二哥買個自行車嗎?我看池知青自行車騎迴來了。”
“明兒去看看,要是還行就留下。”
曉文高中畢業一直跟著唐立冬收菜送菜,唐立冬一個月給他十塊錢,之前也說了給他買個自行車。
現在唐立冬收的菜量越來越大,都是雇牛車來迴送呢,倆人都有自行車能方便不少。
唐曉初二年級的時候,老師讓給家人寫信,在外地的可以郵寄出去,要是寫給爸爸媽媽的,就要當堂念出來。
唐曉初的羞恥症一下子就出來了,果斷選擇郵寄。
可是她跟大哥根本沒見過,記憶中也沒有,她真的沒什麽好寫的,猶猶豫豫,就寫了一行字。
大哥:
見字如麵。
保重!
曉初
1967.11.2
她寫完覺得如釋重負,豈不知收到家書的唐曉禮,珍而重之的打開書信時的無語。
他不可置信地反複翻看了好幾遍,最終確認了確實隻寫了一句話。
就在他懷疑人生的時候,突然,桌上的信紙被人拎了起來,接著就是一陣放肆的大笑聲。
“哈哈哈哈哈,這誰啊?曉初?太有意思了,見字如麵,這一麵也太短了吧?哈哈哈哈……”
唐曉禮沒好氣的把信搶迴來。
“你禮貌嗎?”
“我,哈哈,嗝——”
唐曉禮黑著臉出去了,同時心裏也暗暗決定,弟弟妹妹的教育要加強,不能寫信就會一句話吧?
他絕不承認妹妹是在敷衍他。
而他的戰友,發現唐家人和唐曉禮嚴肅認真的風格完全不同的一麵,被這強烈的反差,逗得笑死。
這邊,大隊下工以後,唐曉初已經做好了簡單的飯菜,一家人準備吃飯去了。
現在地裏輕省的活少了,唐曉初基本不怎麽去地裏了,在家幫忙做做飯,喂喂雞。
唐曉晨也不太去,大多時候是和村裏的孩子一起上山去撿山貨。
晚飯後,曉麗和曉霞去洗碗,唐立冬帶著曉初一起去公租房找左乾知青。
倆人不緊不慢地走了幾分鍾就到了左乾門前。
“左同誌在家嗎?”唐立冬叫門。
“在!”一個男聲馬上在院子裏迴應他。
兩分鍾不到就把門打開了。
“是唐三哥啊,你們好,快進來坐吧。”把兩人讓進院子,坐在了一個樹樁邊的板凳上。
“沒什麽好招待的,快喝點水解解渴。”他給倆人倒了杯涼白開。
唐立冬坐下,喝了口水打量著小院。
看見整齊的柴火,幹淨的小院,和鋪滿地麵的山貨,忍不住點點頭,是個心裏有成算的,頓時對他印象好了不少。
“之前聽小初說你想要找個爐子,剛好我今天迴廠裏,就給你尋摸了一個迴來,你看看適不適用。”唐立冬笑嗬嗬的說完,把爐子拿過來打開給他看。
左乾一聽趕緊蹲下身查看,袋子裏是一套陶土爐子,三截式,底下一個爐膛,裏麵一個碳鍋,最上麵是一個泥鍋。
“太好了,謝謝你們,多少錢?”
“別客氣,大家以後就是鄉裏鄉親了,拿去用吧。”唐立冬擺擺手。
“那不行,你不要我可不敢收,不能平白占您便宜。”
“真不用,現在不興倒買倒賣,再說我也不費啥勁,就是問問的事。”
“那這樣,東西我留下了,這些給你們拿迴去吃。”說著就去了後院,沒兩分鍾就拎了一個袋子迴來。
唐立冬接過來,打開一看,是一頭小野豬,個頭不大,四五十斤那樣,看著剛死不久。
“這是我早上上山打的,還沒空出時間收拾,唐三哥你要是不嫌棄就帶迴去。”
“這不行,你這可比爐子值錢多了,醃上能吃很長一段時間了,自個留著吃吧。”
“你拿著吧,之前小唐妹妹幫我那麽多忙,我一直沒找到合適的東西迴報,今天正好,就當報答小唐妹妹的照顧了。”
“這樣,我平時也在村裏收東西給廠裏送,你這頭野豬我按照收購價給你算,算你九塊錢,那爐子折算你一塊,再找你八塊,你看行嗎?”
“行!”左乾也是爽快人,毫不遲疑地答應了。
唐立冬數了錢給他,還笑著說。
“左知青身手不錯,家是哪裏的?”
“我老家是滬市的,家裏兄弟姐妹多,不止我一個下來。”
“還有其他人下鄉?都在哪?”
“還有兩個兄弟去了西北農場那邊。”
“哦,那離得有點遠了。”
“是,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有機會再見。”
唐立冬不再繼續這個話題。
“平時打到了東西吃不完的可以送來我家,我是廠裏的采買,山上的東西我都收。”
“真的?那可太好了,以後就麻煩三哥了。”
他正愁以後怎麽賺錢呢?自己打了東西去黑市,一旦被發現,就是抹不去的汙點,他不願意。
之前隱隱知道村裏人往唐家送東西,他猜他們是收的,今天才知道,唐三哥是廠裏采購,這可太方便了。
有了正規途徑,他出手什麽都是合法的。
倆人又聊了幾句,唐立冬就帶著唐曉初出來了。
這會兒太陽馬上下山了,走在曬穀場上,能看見一垛一垛收迴來的麥子。
“爸,你看出啥了?”唐曉初一直憋著沒說話,這會兒忍不住問道。
“左知青,看著是個過日子的人,而且應該當過兵。”
“啊?這咋看出來的?”
“你看他家裏,所有東西都擺放的整整齊齊,坐姿也很端正,一看就受過訓練。”
唐曉初想起那些強迫症一樣的柴火,沒有砍刀,他咋做到的呢?
“你這麽一說,我也想起來,他手總是放在膝蓋上,剛開始我還看了好幾次,沒反應過來咋迴事。”
“當過兵,本質就不會太差,以後接觸看看吧。”
現在的人對軍人有種天然的濾鏡,隻要當過兵,就覺得人品經得過考驗,沒什麽問題。
唐曉初也覺得左知青人還行,這事就算翻篇了。
“爸,這野豬是迴收了還是拿去交差啊?”
“交差吧,正好幾天都沒有送肉了。”
“青菜也收不了幾天了。”
“嗯,你那存多少了?”
“不少了,往年的野菜還有一些。”
“嗯,看看過幾天就開始收幹菜吧,野菜現在都老了,迴去我跟曉文說一聲……”
“爸,你不是說要給二哥買個自行車嗎?我看池知青自行車騎迴來了。”
“明兒去看看,要是還行就留下。”
曉文高中畢業一直跟著唐立冬收菜送菜,唐立冬一個月給他十塊錢,之前也說了給他買個自行車。
現在唐立冬收的菜量越來越大,都是雇牛車來迴送呢,倆人都有自行車能方便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