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麵戰場困難重重。
兩台機器屬於那種傳統的單兵突入型號,擁有接近兩米三的身高,汽車般的流線造型。
關節外附著厚厚的防禦護板,頭部是螳螂頭造型,彎曲的雙腿則模仿了偶蹄目發達的後肢。
其腰部加粗,因為裏麵放著武器和彈藥;腳上踩著履帶足,是一種能讓機器既能快速行進又不阻礙跳躍的改良型技術。
這種作戰機器的能力無論是在網上還是紙端都曾被詳細描述過,據說可以輕易幹翻一整編海豹突擊小隊。
要不是隊長他們提早準備,全副武裝,而且武器彈藥充足,肯定早早就被突破了。
護衛隊的戰術是隊長先一人牽製住其中一台機器,陰陽與聖誕則全力猛攻第二台。
因為當它們不知以何種方式破壞掉電力和無線通訊時,也就表明它們自身也不受無線指令控製了,執行的是最初的程序。這也才讓隊長們的計劃得以實施。
壕仍負責遠程火力。
毫無疑問,每個人都相信他的槍法是所有人中最準的。
借助時而潑灑的月光,炸彈和槍口的光亮,壕端握懸掛四倍鏡的自動步槍,瞄準機器的關節、動作捕捉器,腳下履帶和身體上任何脆弱的部位開火。
不時,他也會遠程支援陷入危機的隊長巴尼。
聖誕是突擊手,反應靈敏,善抓時機,他與格鬥手陰陽一同與作戰機器糾纏,時而左右圍攻,時而交叉掩護。
戰鬥機器的外層護甲堅硬無比,最外層還鍍著一層磁化膜防止電磁幹擾。這兩者都會在攻擊中被不斷消耗,越來越薄。
所以,他們要做的就是不斷攻擊機器,讓後者暴露出弱點,再用電磁步槍和電磁炸彈阻止其行動,最後用火力摧毀其內部核心構件——這是目前公認的摧毀作戰機器最快最有效的方式。
不過作戰機器可不是待宰的羔羊。
它們動作雖然僵硬,但卻迅速,就好像在跳一個很大幅度的機械舞。
更關鍵的是,強大的內置驅動和人造肌肉使它們的每一次攻擊都充滿力量,堪比拳擊手的重拳。
每一台作戰機器在組裝完成前,存儲器中都會被輸入一套‘作戰係統’,其中包括射擊與近戰格鬥動作,以及必要的戰術。
當然,還有一套自毀代碼,會從內部燒毀世界政府的科研人員們不想讓別人知道和分析的核心元件。其中包括中樞係統——神經網,能源係統——原晶與超導電池組。
雖然這合金戰士不論是速度、爆發,還是力量都勝過人類,但被業界普遍詬病的就在於它的‘作戰係統’上。
可能那幫研究員太過專注於動力與護甲,可能他們沒有頂尖的織網師,可能就像之前說的,他們太依賴潘多拉,以至於忘了自己該如何思考了。
不管是怎樣,就像是那些光有顏值而毫無演技的明星演出的劇情一樣,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雖然可能沒那麽糟糕,但這仍是讓它們的敵人鬆了口氣。
因為它們並不完美,‘死神’羽翼未豐,且尚未找到更強大的武器與能力。
人類仍有機會。
聖誕與陰陽配合密切,仿佛孿生兄弟,一人主攻,一人繞側。
子彈的近距離射擊威力強大,專門針對機器外部護甲而設計的彈頭可以對關節和脆弱護甲累積傷害。
而且此時他們麵對的隻是一台作戰機器。
能夠做到,兩人想著,隻要他們保持攻勢,隻要他們能按照一開始設想的戰術執行下去,他們彈藥充足、裝備精良、決心堅定,絕對能夠戰勝眼前這台銀色魔鬼。
但現實是個問題,因為它非常殘酷。
它的殘酷不是平常所描述的那種與理想差異之巨大,它的殘酷此時體現在均衡與平等上。
無論站在什麽位置的人,無論他們較常人付出了多少努力,無論他們的意誌多麽堅強,無論他們在某項領域的經驗多麽豐富,在超過某一極限的階差麵前,都是無用的。
就像這群護衛隊。他們不懼子彈,不畏傷痛,不屑死亡;他們相互激勵,準備拚盡全力。但這些卻都被力量與速度的差距碾碎。
這也是大多數人將現實與命運經常混為一談的原因。因為它們很相似。但恰恰相反,它們完全不一樣。
現實是一幅壁畫,鐫刻在牆壁上,濃墨重彩。它看上去牢不可摧,而且充滿壓迫感。
命運是一麵鏡子,它映著你自己和你身後的一切。你要知道前麵有什麽,就必須打碎它。
對壕,聖誕和陰陽,甚至隊長來說,現實是:他們會死在這裏。
但另一個沒那麽絕望的真理是:沒有密不透風的牆。你找不到看不見的縫隙可能就藏在那高懸著的鏡麵後。
……
隊長巴尼欲擒故縱,一點點將作戰機器引入布設在宅邸西側的陷阱上。
剛接觸幾個迴合後,他便知道差距是何等的巨大了。機器的射擊無比犀利,每一發子彈都能迅速出膛,而且異常精準,就像在某些射擊遊戲中開了鎖頭或是鎖身外掛的垃圾玩家。
他拚命閃躲,才避免自己被子彈連續擊中。他穿著強化作戰服,能夠大幅削減子彈帶來的衝擊和傷害。
但即使如此,如果被連續擊中,護甲削弱太過明顯,就會出現明顯的痛感。
而一旦這種痛感集中發生時,忍耐力再強大的人也會出現短暫的僵直。
利用疼痛帶來僵直,接著給敵人致命一擊,毫無疑問,機器也懂得何謂‘莫桑比克射擊術’,而且熟練到變態。
不止如此,當他用加裝了強化護甲的手臂試圖抵擋機器的揮擊,隻兩下,就發現強化護甲已經碎裂開了,小臂疼的就好像骨折了一樣。
本能告訴他趕緊跑,否則隻有死路一條。但他已向自己的同伴們保證過——他會拖住這台機器。
所以他必須拖住。
那邊的戰況想必也會慘烈異常,如果讓他們和兩台機器戰鬥,那麽會一瞬間潰敗。
隊長巴尼傾瀉自己的全部火力:震爆彈、磁暴彈、碎片手雷,槍攜榴彈;自動步槍和三個彈夾中的全部5.8口徑子彈;還有一條左臂。沒斷,隻是脫臼了,僅僅因為被機器的左拳擦到了肩膀。
幸運的是,他最後仍是成功了。
“走你!”隊長咬牙喊著,抬動了隱蔽的開關。
一個小型的粒子加速器瞬間啟動,在幾秒鍾之內就製造出了無比強大的磁場。
作戰機器沒意識到什麽,朝巴尼衝了過來。但它的速度越來越慢,隨後不僅完全停住,甚至開始後退。
最後,隨著一聲碰撞,作戰機器被死死吸在特殊材質的牆壁上。
這個裝置之所以能夠啟動,是因為它整套最關鍵的核心部件都被強大的防幹擾保護殼保護著,而且深藏在地下。
不過在主電源失去供應的情況下隻使用備用電源提供電力輸出,可能隻能維持7、8分鍾的時間。
7、8分鍾,足夠了。
隊長用繃帶將自己的手臂纏緊,固定住,免得身體一移動就會傳來劇痛。他猶豫了一下,試圖思考自己有沒有什麽辦法能摧毀這台機器。
但看著那一對電子眼發出的紅色鬼光,說實話,他畏懼了。
在被恐懼摧毀戰意前,隊長巴尼快步離開,然後朝戰友們的戰場奔去。
兩台機器屬於那種傳統的單兵突入型號,擁有接近兩米三的身高,汽車般的流線造型。
關節外附著厚厚的防禦護板,頭部是螳螂頭造型,彎曲的雙腿則模仿了偶蹄目發達的後肢。
其腰部加粗,因為裏麵放著武器和彈藥;腳上踩著履帶足,是一種能讓機器既能快速行進又不阻礙跳躍的改良型技術。
這種作戰機器的能力無論是在網上還是紙端都曾被詳細描述過,據說可以輕易幹翻一整編海豹突擊小隊。
要不是隊長他們提早準備,全副武裝,而且武器彈藥充足,肯定早早就被突破了。
護衛隊的戰術是隊長先一人牽製住其中一台機器,陰陽與聖誕則全力猛攻第二台。
因為當它們不知以何種方式破壞掉電力和無線通訊時,也就表明它們自身也不受無線指令控製了,執行的是最初的程序。這也才讓隊長們的計劃得以實施。
壕仍負責遠程火力。
毫無疑問,每個人都相信他的槍法是所有人中最準的。
借助時而潑灑的月光,炸彈和槍口的光亮,壕端握懸掛四倍鏡的自動步槍,瞄準機器的關節、動作捕捉器,腳下履帶和身體上任何脆弱的部位開火。
不時,他也會遠程支援陷入危機的隊長巴尼。
聖誕是突擊手,反應靈敏,善抓時機,他與格鬥手陰陽一同與作戰機器糾纏,時而左右圍攻,時而交叉掩護。
戰鬥機器的外層護甲堅硬無比,最外層還鍍著一層磁化膜防止電磁幹擾。這兩者都會在攻擊中被不斷消耗,越來越薄。
所以,他們要做的就是不斷攻擊機器,讓後者暴露出弱點,再用電磁步槍和電磁炸彈阻止其行動,最後用火力摧毀其內部核心構件——這是目前公認的摧毀作戰機器最快最有效的方式。
不過作戰機器可不是待宰的羔羊。
它們動作雖然僵硬,但卻迅速,就好像在跳一個很大幅度的機械舞。
更關鍵的是,強大的內置驅動和人造肌肉使它們的每一次攻擊都充滿力量,堪比拳擊手的重拳。
每一台作戰機器在組裝完成前,存儲器中都會被輸入一套‘作戰係統’,其中包括射擊與近戰格鬥動作,以及必要的戰術。
當然,還有一套自毀代碼,會從內部燒毀世界政府的科研人員們不想讓別人知道和分析的核心元件。其中包括中樞係統——神經網,能源係統——原晶與超導電池組。
雖然這合金戰士不論是速度、爆發,還是力量都勝過人類,但被業界普遍詬病的就在於它的‘作戰係統’上。
可能那幫研究員太過專注於動力與護甲,可能他們沒有頂尖的織網師,可能就像之前說的,他們太依賴潘多拉,以至於忘了自己該如何思考了。
不管是怎樣,就像是那些光有顏值而毫無演技的明星演出的劇情一樣,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雖然可能沒那麽糟糕,但這仍是讓它們的敵人鬆了口氣。
因為它們並不完美,‘死神’羽翼未豐,且尚未找到更強大的武器與能力。
人類仍有機會。
聖誕與陰陽配合密切,仿佛孿生兄弟,一人主攻,一人繞側。
子彈的近距離射擊威力強大,專門針對機器外部護甲而設計的彈頭可以對關節和脆弱護甲累積傷害。
而且此時他們麵對的隻是一台作戰機器。
能夠做到,兩人想著,隻要他們保持攻勢,隻要他們能按照一開始設想的戰術執行下去,他們彈藥充足、裝備精良、決心堅定,絕對能夠戰勝眼前這台銀色魔鬼。
但現實是個問題,因為它非常殘酷。
它的殘酷不是平常所描述的那種與理想差異之巨大,它的殘酷此時體現在均衡與平等上。
無論站在什麽位置的人,無論他們較常人付出了多少努力,無論他們的意誌多麽堅強,無論他們在某項領域的經驗多麽豐富,在超過某一極限的階差麵前,都是無用的。
就像這群護衛隊。他們不懼子彈,不畏傷痛,不屑死亡;他們相互激勵,準備拚盡全力。但這些卻都被力量與速度的差距碾碎。
這也是大多數人將現實與命運經常混為一談的原因。因為它們很相似。但恰恰相反,它們完全不一樣。
現實是一幅壁畫,鐫刻在牆壁上,濃墨重彩。它看上去牢不可摧,而且充滿壓迫感。
命運是一麵鏡子,它映著你自己和你身後的一切。你要知道前麵有什麽,就必須打碎它。
對壕,聖誕和陰陽,甚至隊長來說,現實是:他們會死在這裏。
但另一個沒那麽絕望的真理是:沒有密不透風的牆。你找不到看不見的縫隙可能就藏在那高懸著的鏡麵後。
……
隊長巴尼欲擒故縱,一點點將作戰機器引入布設在宅邸西側的陷阱上。
剛接觸幾個迴合後,他便知道差距是何等的巨大了。機器的射擊無比犀利,每一發子彈都能迅速出膛,而且異常精準,就像在某些射擊遊戲中開了鎖頭或是鎖身外掛的垃圾玩家。
他拚命閃躲,才避免自己被子彈連續擊中。他穿著強化作戰服,能夠大幅削減子彈帶來的衝擊和傷害。
但即使如此,如果被連續擊中,護甲削弱太過明顯,就會出現明顯的痛感。
而一旦這種痛感集中發生時,忍耐力再強大的人也會出現短暫的僵直。
利用疼痛帶來僵直,接著給敵人致命一擊,毫無疑問,機器也懂得何謂‘莫桑比克射擊術’,而且熟練到變態。
不止如此,當他用加裝了強化護甲的手臂試圖抵擋機器的揮擊,隻兩下,就發現強化護甲已經碎裂開了,小臂疼的就好像骨折了一樣。
本能告訴他趕緊跑,否則隻有死路一條。但他已向自己的同伴們保證過——他會拖住這台機器。
所以他必須拖住。
那邊的戰況想必也會慘烈異常,如果讓他們和兩台機器戰鬥,那麽會一瞬間潰敗。
隊長巴尼傾瀉自己的全部火力:震爆彈、磁暴彈、碎片手雷,槍攜榴彈;自動步槍和三個彈夾中的全部5.8口徑子彈;還有一條左臂。沒斷,隻是脫臼了,僅僅因為被機器的左拳擦到了肩膀。
幸運的是,他最後仍是成功了。
“走你!”隊長咬牙喊著,抬動了隱蔽的開關。
一個小型的粒子加速器瞬間啟動,在幾秒鍾之內就製造出了無比強大的磁場。
作戰機器沒意識到什麽,朝巴尼衝了過來。但它的速度越來越慢,隨後不僅完全停住,甚至開始後退。
最後,隨著一聲碰撞,作戰機器被死死吸在特殊材質的牆壁上。
這個裝置之所以能夠啟動,是因為它整套最關鍵的核心部件都被強大的防幹擾保護殼保護著,而且深藏在地下。
不過在主電源失去供應的情況下隻使用備用電源提供電力輸出,可能隻能維持7、8分鍾的時間。
7、8分鍾,足夠了。
隊長用繃帶將自己的手臂纏緊,固定住,免得身體一移動就會傳來劇痛。他猶豫了一下,試圖思考自己有沒有什麽辦法能摧毀這台機器。
但看著那一對電子眼發出的紅色鬼光,說實話,他畏懼了。
在被恐懼摧毀戰意前,隊長巴尼快步離開,然後朝戰友們的戰場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