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誘敵!!
秦時:開局鬼穀飯桌多了一雙筷子 作者:龍門飛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因此,王翦心中已然有了十足的把握。他深知,隻要秦軍接下來保持著一種無力進攻的姿態,那麽項燕必定會按捺不住內心對於功名的渴望和追逐。
畢竟,像這樣一個能夠讓自己聲名遠揚、威震四海的絕佳機遇,項燕又怎麽可能輕易地錯過呢?
於是乎,王翦麵色凝重地沉聲道:“自明日起,大軍停止一切攻勢,向後撤退十裏!!”
此令一出,營帳內幾人皆驚,但見王翦目光堅定,顯然已是深思熟慮後的決定。
站在一旁的李信聞聽此言後,先是微微一愣,隨即便迅速明白了上將軍的意圖所在。
上將軍此舉乃是故意示弱於敵,意在引蛇出洞,誘使項燕主動出擊。想到此處,李信不禁暗自佩服王翦的智謀深遠和用兵如神。
待到次日黎明時分,守城的楚軍將士們驚訝地發現,往日裏喧囂嘈雜的秦軍營地竟然變得異常安靜。
城外本該已經出現的那密密麻麻的秦軍人影此刻也消失得無影無蹤。整個戰場呈現出一片詭異的寧靜,讓人感到既疑惑又不安。
“怎麽迴事?秦軍怎麽今天不攻城了?”一名士卒滿臉疑惑地問道。他緊握著手中的長戟,眉頭微皺,目光凝視著遠處那原本應該如潮水般湧來的空地之上。
“是啊!這幾日他們的進攻時間確實越來越短,本以為隻是稍作休整,沒想到今天竟然直接停止進攻了。”
“看來將軍之前所說不假,秦軍經過連日激戰,恐怕已經後繼無力了。”又有一名守城士卒插話進來,語氣中帶著一絲興奮和慶幸。
就在眾人議論紛紛之時,守城的楚軍將領登上了城牆。他身材魁梧,身披厚重的鎧甲,頭盔下的麵容嚴肅而剛毅。
這位將領剛剛聽完下方士卒關於今日秦軍異常情況的匯報,心中暗自思忖著其中緣由。
“立刻派人出城查看一下,秦軍到底在耍什麽花招!”楚軍將領雙目一瞪,沉聲下令道。他深知戰爭局勢瞬息萬變,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可能影響整個戰局的走向。必須盡快弄清楚秦軍突然停止攻城的真實意圖,才能做出相應的應對之策。
當那出城刺探軍情的探子如疾風般趕迴城中時,他一刻也不敢停歇,徑直奔向守城將領所在之處。守城將領見探子歸來,臉上露出急切之色,趕忙迎上前去詢問情況。
探子顧不上喘息,迅速向守城將領稟報:“啟稟將軍,我等外出探查,發現秦軍已然拔營起寨,向後退兵整整十裏,並於遠處重新安營紮寨。”
得到這一重要情報後,守城將領深知此事非同小可,他立即翻身上馬,快馬加鞭地朝著項燕的住處疾馳而去。馬蹄聲響徹街道,引得眾人側目觀望。
不多時,守城將領便來到了項燕所居之地。他匆匆下馬,三步並作兩步邁入屋內,單膝跪地,抱拳行禮道:“啟稟上將軍,今日探子迴報,秦軍已經拔營向後退兵十裏紮營了。”
正在屋中與幕僚商議戰事的項燕聽聞此言,猛地站起身來,目光炯炯地盯著守城將領,大聲問道:“秦軍真的後撤十裏了?”
守城將領感受到項燕淩厲的目光,心中一凜,但仍毫不猶豫地點頭應道:“迴將軍,千真萬確!!”
項燕微微眯起雙眼,似乎在思索著什麽,片刻後又追問:“秦軍撤退之後,留下的營寨是什麽樣子的?”對於久經沙場的項燕來說,任何一個細節都可能成為左右戰局勝負的關鍵因素。
守城將領連忙答道:“迴上將軍,秦軍雖已撤退,但他們所留營寨隻是一座空蕩蕩的營地,其中僅有一些無用之物,並無其他特別之處。”
項燕聽後,緩緩坐迴椅子上,手托下巴,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盡管秦軍長時間圍攻卻始終未能攻克城池,但他們也並未遭遇慘重的失敗。如今選擇後撤,顯然並非是在匆忙間做出的決定。或許在這幾日攻城不順之時,就已經萌生出這樣的念頭了。
倘若秦軍的營寨內丟棄下眾多的物資,那項燕必然會心生疑慮,懷疑秦人是否暗藏著某種陰謀詭計來算計楚軍。
“繼續探查,速速迴報!!”項燕麵色凝重地吩咐道,他並未即刻作出決策,而是表現得極為審慎小心。
時間匆匆而過,轉眼便到了次日。探子一路疾馳而來再次向項燕稟報,“將軍,秦軍今日又向後撤退了足足十五裏。”
這次留下來的空蕩蕩的營寨之中,雖然說依舊像之前那樣沒有太多有用的物資,但是與第一天相比起來,情況明顯要顯得混亂得多。
原本整齊排列著的營帳此刻大多都已倒塌在地,歪歪斜斜地橫七豎八躺著。那些高飄揚的旗幟也不再筆直挺立,而是東倒西歪地掛在旗杆之上。
“傳令下去,點齊兵馬,做好隨時迎戰的準備!”隨著這道命令的下達,整個零陽關頓時忙碌起來。
項燕此時心中對於秦軍即將撤退逃跑的信息已經相信了七八分。
不過,作為一名身經百戰、經驗豐富的沙場老將,他仍然謹慎地保留著最後一絲質疑,並沒有輕率地下令去追擊秦軍。畢竟,在戰場上,無過即是功。
時間轉眼間到了第三天。當探子帶來最新的消息時,項燕終於徹底打消了心頭的疑慮。
“將軍,秦軍竟然一口氣向著後方撤退了足足三十裏之遠,而且他們所留下的營寨裏麵,各種物品應有盡有,看得出來他們撤退得極為倉促!”
得知這個重要情報後,項燕毫不猶豫地大手一揮,高聲喊道:“傳我將令,立即打開城門,全軍出擊,追擊秦軍!今日一戰,定要收複我們楚國的舊都!”
伴隨著他激昂的話語聲響起,城中的楚軍將士們齊聲高唿響應,士氣如虹。
“收複失地,還於舊都!!”
二十萬楚軍從零陽關疾馳而出,在項燕親自統帥之下浩浩蕩蕩的殺向撤退的秦軍。
畢竟,像這樣一個能夠讓自己聲名遠揚、威震四海的絕佳機遇,項燕又怎麽可能輕易地錯過呢?
於是乎,王翦麵色凝重地沉聲道:“自明日起,大軍停止一切攻勢,向後撤退十裏!!”
此令一出,營帳內幾人皆驚,但見王翦目光堅定,顯然已是深思熟慮後的決定。
站在一旁的李信聞聽此言後,先是微微一愣,隨即便迅速明白了上將軍的意圖所在。
上將軍此舉乃是故意示弱於敵,意在引蛇出洞,誘使項燕主動出擊。想到此處,李信不禁暗自佩服王翦的智謀深遠和用兵如神。
待到次日黎明時分,守城的楚軍將士們驚訝地發現,往日裏喧囂嘈雜的秦軍營地竟然變得異常安靜。
城外本該已經出現的那密密麻麻的秦軍人影此刻也消失得無影無蹤。整個戰場呈現出一片詭異的寧靜,讓人感到既疑惑又不安。
“怎麽迴事?秦軍怎麽今天不攻城了?”一名士卒滿臉疑惑地問道。他緊握著手中的長戟,眉頭微皺,目光凝視著遠處那原本應該如潮水般湧來的空地之上。
“是啊!這幾日他們的進攻時間確實越來越短,本以為隻是稍作休整,沒想到今天竟然直接停止進攻了。”
“看來將軍之前所說不假,秦軍經過連日激戰,恐怕已經後繼無力了。”又有一名守城士卒插話進來,語氣中帶著一絲興奮和慶幸。
就在眾人議論紛紛之時,守城的楚軍將領登上了城牆。他身材魁梧,身披厚重的鎧甲,頭盔下的麵容嚴肅而剛毅。
這位將領剛剛聽完下方士卒關於今日秦軍異常情況的匯報,心中暗自思忖著其中緣由。
“立刻派人出城查看一下,秦軍到底在耍什麽花招!”楚軍將領雙目一瞪,沉聲下令道。他深知戰爭局勢瞬息萬變,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可能影響整個戰局的走向。必須盡快弄清楚秦軍突然停止攻城的真實意圖,才能做出相應的應對之策。
當那出城刺探軍情的探子如疾風般趕迴城中時,他一刻也不敢停歇,徑直奔向守城將領所在之處。守城將領見探子歸來,臉上露出急切之色,趕忙迎上前去詢問情況。
探子顧不上喘息,迅速向守城將領稟報:“啟稟將軍,我等外出探查,發現秦軍已然拔營起寨,向後退兵整整十裏,並於遠處重新安營紮寨。”
得到這一重要情報後,守城將領深知此事非同小可,他立即翻身上馬,快馬加鞭地朝著項燕的住處疾馳而去。馬蹄聲響徹街道,引得眾人側目觀望。
不多時,守城將領便來到了項燕所居之地。他匆匆下馬,三步並作兩步邁入屋內,單膝跪地,抱拳行禮道:“啟稟上將軍,今日探子迴報,秦軍已經拔營向後退兵十裏紮營了。”
正在屋中與幕僚商議戰事的項燕聽聞此言,猛地站起身來,目光炯炯地盯著守城將領,大聲問道:“秦軍真的後撤十裏了?”
守城將領感受到項燕淩厲的目光,心中一凜,但仍毫不猶豫地點頭應道:“迴將軍,千真萬確!!”
項燕微微眯起雙眼,似乎在思索著什麽,片刻後又追問:“秦軍撤退之後,留下的營寨是什麽樣子的?”對於久經沙場的項燕來說,任何一個細節都可能成為左右戰局勝負的關鍵因素。
守城將領連忙答道:“迴上將軍,秦軍雖已撤退,但他們所留營寨隻是一座空蕩蕩的營地,其中僅有一些無用之物,並無其他特別之處。”
項燕聽後,緩緩坐迴椅子上,手托下巴,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盡管秦軍長時間圍攻卻始終未能攻克城池,但他們也並未遭遇慘重的失敗。如今選擇後撤,顯然並非是在匆忙間做出的決定。或許在這幾日攻城不順之時,就已經萌生出這樣的念頭了。
倘若秦軍的營寨內丟棄下眾多的物資,那項燕必然會心生疑慮,懷疑秦人是否暗藏著某種陰謀詭計來算計楚軍。
“繼續探查,速速迴報!!”項燕麵色凝重地吩咐道,他並未即刻作出決策,而是表現得極為審慎小心。
時間匆匆而過,轉眼便到了次日。探子一路疾馳而來再次向項燕稟報,“將軍,秦軍今日又向後撤退了足足十五裏。”
這次留下來的空蕩蕩的營寨之中,雖然說依舊像之前那樣沒有太多有用的物資,但是與第一天相比起來,情況明顯要顯得混亂得多。
原本整齊排列著的營帳此刻大多都已倒塌在地,歪歪斜斜地橫七豎八躺著。那些高飄揚的旗幟也不再筆直挺立,而是東倒西歪地掛在旗杆之上。
“傳令下去,點齊兵馬,做好隨時迎戰的準備!”隨著這道命令的下達,整個零陽關頓時忙碌起來。
項燕此時心中對於秦軍即將撤退逃跑的信息已經相信了七八分。
不過,作為一名身經百戰、經驗豐富的沙場老將,他仍然謹慎地保留著最後一絲質疑,並沒有輕率地下令去追擊秦軍。畢竟,在戰場上,無過即是功。
時間轉眼間到了第三天。當探子帶來最新的消息時,項燕終於徹底打消了心頭的疑慮。
“將軍,秦軍竟然一口氣向著後方撤退了足足三十裏之遠,而且他們所留下的營寨裏麵,各種物品應有盡有,看得出來他們撤退得極為倉促!”
得知這個重要情報後,項燕毫不猶豫地大手一揮,高聲喊道:“傳我將令,立即打開城門,全軍出擊,追擊秦軍!今日一戰,定要收複我們楚國的舊都!”
伴隨著他激昂的話語聲響起,城中的楚軍將士們齊聲高唿響應,士氣如虹。
“收複失地,還於舊都!!”
二十萬楚軍從零陽關疾馳而出,在項燕親自統帥之下浩浩蕩蕩的殺向撤退的秦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