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員外道:“不不不,那彭書生的家就在滁城西郊彭家嶺,此去東下滁城正好要經過那個村子。”
李孟點點頭:“那好,那我們就即刻出發。”
眾人登上馬車一路東去,在繞過了幾座大山之後,便看到前麵的山坳裏有一個小村莊,大約就十幾戶人家的樣子,徐員外一指:“前邊就是彭家嶺了。”
馬車在村外停下,徐員外帶著李孟一行人幾番打聽便摸到了彭書生的家,那是個並不富裕的普通人家,三間過梁矮房,門前放著一張殘破的木桌,一個老人正在雕琢著一塊木頭,徐員外上前行個禮:“老彭頭。”
那老人一看徐員外,卻是很不歡迎,罵道:“你這個黑心的貪官,這裏不歡迎你,你走,走遠些!”
屋內一個老婦人聽到聲響從裏麵走了出來,看了看李孟一行人又看看徐員外,拉了拉老者:“彭江,徐大人大老爺的過來你怎麽能這樣呢!彭程的事也不能全怪在徐大人頭上啊,有什麽話好好說還不行嗎?要不是你這臭脾氣程兒也不會走倒這一部,都到現在了你還不知道改改!”
老者喝道:“婦人之見,子不教父之過,老子教育兒子有什麽錯?要不是他,和姓王的沆瀣一氣我兒又怎會看不開自尋短見?我難道還冤枉他了?狗官!貪官!”
徐員外誠懇道:“對對對!是老夫的錯,老夫認了,現在你們的兒子沒了,老夫的兒子兒媳也沒了,老夫業已辭官歸隱,現在老夫不是以交城縣的名義前來的,而是以一個同樣痛失愛子的老人的身份前來登門拜訪。”
老者一擺手:“你兒子媳婦死了就跑我家來博同情扮可憐,沒門!你從哪兒來滾迴哪兒去!這裏不歡迎你!”
老婦人道:“彭江,你好好說話不行嗎?我忍了你一輩子了,你還要一意孤行到什麽時候?難道你還要所有人都像我和程兒一樣?今天既然徐大人來了,那就正好,咱們也請徐大人來斷斷咱們的家事,這日子沒法過了,我跟你過不下去,受夠了!”
老者暴怒,手往外一指:“好!過不了就別過了,沒人求著你留下,你要走,你盡管走!”
李孟看看上官雪依:“娘子,這柴米油鹽醬醋茶,我們幾十年後會不會也變成這樣?”
上官雪依唾道:“不會,你要敢跟我們這樣說話,咱姐妹可不會寵著你。”
李孟上前幾步:“這位老人家且先莫動怒,在下乃中都令兼戶部尚書李浪,徐員外帶本官前來正是為了徹查你兒子之事,還請二人配合。”
那老者瞟他一眼:“要問你問老太婆,老夫還有事,先出去了。”說完拾掇起桌上工具裝包就大搖大擺的走了。
那老婦人忙上前用衣袖將桌麵擦拭一番:“官爺,您快請坐,徐大人,請坐下吧,讓你們見笑了,我家老頭子就著臭脾氣,誰的帳都不買,哎!”
李孟道:“本官受徐員外所托徹查王留玉石之事,還有您兒子的死,所以請老夫人相告。”
老婦人看了看李孟:“官人,我家程兒這事怨不得別人,要說怪那便怪我家老頭子。”
李孟不解:“彭程是自己跳崖自殺,本官就是想知道他的死是不是因為那件玉石。”
“不是,不是什麽玉石。”老婦人搖搖頭長歎一息:“程兒從小就沒少挨他爹的打罵,他的性格像我,打不還手罵不還口,他爹一心想要他去讀書以後考功名,光宗耀祖,可是他呢偏偏對念書沒興趣,咱家祖傳的手藝是雕琢玉飾,傳下來也有四五代了,程兒打小就看他爹和二叔做這個,自然而然的也就喜歡上了,他爹說他是不務正業,這不,前陣子為了和王員外這件事情,他迴家又被他爹毒打了一頓,罵他不學好,好好的念書不念跑去跟人家搶石頭,還鬧到官府去了,哎,我那可憐的程兒啊。。。”
李孟一愣:“這麽說,彭程的死是因為不堪忍受他父親的責罵,而並不是因為那塊石頭了?”
“正是,老婆子我相夫教子一輩子,沒想到白發人送黑發人,我也受夠了,這日子還怎麽過下去啊?程兒就這麽沒了,沒了啊。。。。。。”
“原來如此,這又是一起望子成龍引發的血案。”李孟歎道:“可憐天下父母心,卻隻知道一味的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子女身上而並不去考慮子女的想法,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去考狀元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若是培養彭程學習製玉,說不定以後就是一位了不起的玉匠了,真是可惜。”
“是啊,還是他二叔好,知道他對雕玉上心,便偷偷的背著他爹教他識玉,這不,這次就是他二叔讓程兒去蛟龍溪找石料,準備教他雕玉呢,沒想到出這事,程兒出事後他爹硬是將錯都怪在他二叔身上了,為此他們兄弟倆還大吵了一架,哎!”
“他二叔?”李孟想了想問道:“他二叔叫什麽,住哪裏?本官正好有些關於玉石的問題想要請教。”
老婦人道:“彭海啊,就東邊隔壁這家,不過他不在家,自從他們兄弟倆大吵一架之後他便去嵩城了,沒迴來過。”
李孟看了看隔壁那間屋子,大門緊鎖著,便問道:“那他家其他人呢?都不在嗎?”
老婦人迴道:“彭海就一個人過日子,弟媳當年生孩子難產,大人小孩都死了,彭海後來就沒有續弦,因此啊,他對我們家程兒是比親兒子還親啊,他和彭江雖說是兄弟倆,但這兩個人的脾氣完全不一樣,彭海人好嘴巴甜,程兒從小就特別喜歡往他家跑。”
李孟暗想道:這個彭海會不會就是為王留雕琢玉觀音的玉匠?有可能找到彭海就能解開那玉佩的謎底了,可是彭海還在嵩城,難道還要再迴嵩城一趟?
這時,一個身著綢衣的中年男子從村西口向這邊走來。
李孟點點頭:“那好,那我們就即刻出發。”
眾人登上馬車一路東去,在繞過了幾座大山之後,便看到前麵的山坳裏有一個小村莊,大約就十幾戶人家的樣子,徐員外一指:“前邊就是彭家嶺了。”
馬車在村外停下,徐員外帶著李孟一行人幾番打聽便摸到了彭書生的家,那是個並不富裕的普通人家,三間過梁矮房,門前放著一張殘破的木桌,一個老人正在雕琢著一塊木頭,徐員外上前行個禮:“老彭頭。”
那老人一看徐員外,卻是很不歡迎,罵道:“你這個黑心的貪官,這裏不歡迎你,你走,走遠些!”
屋內一個老婦人聽到聲響從裏麵走了出來,看了看李孟一行人又看看徐員外,拉了拉老者:“彭江,徐大人大老爺的過來你怎麽能這樣呢!彭程的事也不能全怪在徐大人頭上啊,有什麽話好好說還不行嗎?要不是你這臭脾氣程兒也不會走倒這一部,都到現在了你還不知道改改!”
老者喝道:“婦人之見,子不教父之過,老子教育兒子有什麽錯?要不是他,和姓王的沆瀣一氣我兒又怎會看不開自尋短見?我難道還冤枉他了?狗官!貪官!”
徐員外誠懇道:“對對對!是老夫的錯,老夫認了,現在你們的兒子沒了,老夫的兒子兒媳也沒了,老夫業已辭官歸隱,現在老夫不是以交城縣的名義前來的,而是以一個同樣痛失愛子的老人的身份前來登門拜訪。”
老者一擺手:“你兒子媳婦死了就跑我家來博同情扮可憐,沒門!你從哪兒來滾迴哪兒去!這裏不歡迎你!”
老婦人道:“彭江,你好好說話不行嗎?我忍了你一輩子了,你還要一意孤行到什麽時候?難道你還要所有人都像我和程兒一樣?今天既然徐大人來了,那就正好,咱們也請徐大人來斷斷咱們的家事,這日子沒法過了,我跟你過不下去,受夠了!”
老者暴怒,手往外一指:“好!過不了就別過了,沒人求著你留下,你要走,你盡管走!”
李孟看看上官雪依:“娘子,這柴米油鹽醬醋茶,我們幾十年後會不會也變成這樣?”
上官雪依唾道:“不會,你要敢跟我們這樣說話,咱姐妹可不會寵著你。”
李孟上前幾步:“這位老人家且先莫動怒,在下乃中都令兼戶部尚書李浪,徐員外帶本官前來正是為了徹查你兒子之事,還請二人配合。”
那老者瞟他一眼:“要問你問老太婆,老夫還有事,先出去了。”說完拾掇起桌上工具裝包就大搖大擺的走了。
那老婦人忙上前用衣袖將桌麵擦拭一番:“官爺,您快請坐,徐大人,請坐下吧,讓你們見笑了,我家老頭子就著臭脾氣,誰的帳都不買,哎!”
李孟道:“本官受徐員外所托徹查王留玉石之事,還有您兒子的死,所以請老夫人相告。”
老婦人看了看李孟:“官人,我家程兒這事怨不得別人,要說怪那便怪我家老頭子。”
李孟不解:“彭程是自己跳崖自殺,本官就是想知道他的死是不是因為那件玉石。”
“不是,不是什麽玉石。”老婦人搖搖頭長歎一息:“程兒從小就沒少挨他爹的打罵,他的性格像我,打不還手罵不還口,他爹一心想要他去讀書以後考功名,光宗耀祖,可是他呢偏偏對念書沒興趣,咱家祖傳的手藝是雕琢玉飾,傳下來也有四五代了,程兒打小就看他爹和二叔做這個,自然而然的也就喜歡上了,他爹說他是不務正業,這不,前陣子為了和王員外這件事情,他迴家又被他爹毒打了一頓,罵他不學好,好好的念書不念跑去跟人家搶石頭,還鬧到官府去了,哎,我那可憐的程兒啊。。。”
李孟一愣:“這麽說,彭程的死是因為不堪忍受他父親的責罵,而並不是因為那塊石頭了?”
“正是,老婆子我相夫教子一輩子,沒想到白發人送黑發人,我也受夠了,這日子還怎麽過下去啊?程兒就這麽沒了,沒了啊。。。。。。”
“原來如此,這又是一起望子成龍引發的血案。”李孟歎道:“可憐天下父母心,卻隻知道一味的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子女身上而並不去考慮子女的想法,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去考狀元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若是培養彭程學習製玉,說不定以後就是一位了不起的玉匠了,真是可惜。”
“是啊,還是他二叔好,知道他對雕玉上心,便偷偷的背著他爹教他識玉,這不,這次就是他二叔讓程兒去蛟龍溪找石料,準備教他雕玉呢,沒想到出這事,程兒出事後他爹硬是將錯都怪在他二叔身上了,為此他們兄弟倆還大吵了一架,哎!”
“他二叔?”李孟想了想問道:“他二叔叫什麽,住哪裏?本官正好有些關於玉石的問題想要請教。”
老婦人道:“彭海啊,就東邊隔壁這家,不過他不在家,自從他們兄弟倆大吵一架之後他便去嵩城了,沒迴來過。”
李孟看了看隔壁那間屋子,大門緊鎖著,便問道:“那他家其他人呢?都不在嗎?”
老婦人迴道:“彭海就一個人過日子,弟媳當年生孩子難產,大人小孩都死了,彭海後來就沒有續弦,因此啊,他對我們家程兒是比親兒子還親啊,他和彭江雖說是兄弟倆,但這兩個人的脾氣完全不一樣,彭海人好嘴巴甜,程兒從小就特別喜歡往他家跑。”
李孟暗想道:這個彭海會不會就是為王留雕琢玉觀音的玉匠?有可能找到彭海就能解開那玉佩的謎底了,可是彭海還在嵩城,難道還要再迴嵩城一趟?
這時,一個身著綢衣的中年男子從村西口向這邊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