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在王倫排擠下立足,最好的辦法,就是立下大功——”
“讓梁山泊的頭領,親近和接納我!”
首先想到的就是立功,吳用覺得自己雖有朱武看重,卻仍要立下功勞。這樣在遭到王倫排擠時,才有人為自己說話,不至於一舉一動,都被王倫打壓。
隻是,想到王倫在梁山泊立寨時,帶去的三四百嘍囉,吳用便又覺得,自己功勞再大,也很難趕上王倫——
畢竟那三四百嘍囉,是當時梁山泊的一半。以梁山泊現在的三四千人馬來說,想達到王倫的地位,就要帶三四千人上山。
這對吳用來說,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他若有這個本事,不可能這麽落魄。
隻是,有了這個念頭後,吳用卻突然想起一人,覺得他上梁山泊,能和王倫比地位:
“以晁天王的威望,隻要他肯落草,至少有三五千人追隨。”
“若是將這些人帶上梁山泊,即使晁天王是頭功,一個次要功勞,我身上卻少不了。”
“憑借這個功勞,再有晁天王做靠山,我能在梁山泊,和王倫分庭抗禮。”
想到這個發現,吳用便忍不住興奮,覺得自己隻要把晁蓋拉上山,所麵臨的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晁天王在江湖上的威望高,而且他為人重義,不可能會虧待我。”
“有了晁天王做靠山,再有帶水軍的阮家三兄弟做奧援,我在梁山泊的頭領中,就算有了基本盤。”
“而且王倫對江湖上的事一竅不通,在兵略上也沒有認識。他隻能做文書,我卻能辦軍務——”
“我在梁山泊中,能和他分庭抗禮!”
甚至,吳用想到王倫最多不過是陳平之才,自己卻有張良諸葛的謀略,更是頗為自得地想:
“如果說王倫在梁山泊是陳平,那我就是張良。”
“張良和陳平誰重要,寨主不會不知道!”
“來日論功行賞,我會在他前麵!”
對加入梁山泊的事情信心滿滿,吳用開始思索,如何拉晁蓋上梁山泊:
“晁天王待我不薄,按理說不該算計他。”
“隻是他一身本領,卻和我一樣在山野中蹉跎。”
“這樣的日子不知什麽時候才到頭,不如趁早決斷,早點上梁山泊!”
預感到梁山泊會壯大,吳用覺得晚落草不如早落草。自己幫晁蓋下決心,無論對哪方都好。就等機會來臨,勸說晁蓋落草。
“可惜晁天王太重義,不是寨主材料。”
“否則我何必費心謀劃,如何與王倫抗衡!”
有了落草的想法後,吳用也考慮過以晁蓋為主、獨自立寨之事。隻是在想到晁蓋的表現後,再對比晁蓋和朱武兩人,吳用覺得晁蓋實在不是做大事的料,還不如讓他上梁山泊,兩人相互依靠。
同時,吳用還想到了,梁山泊是以朱武為主。決定自己雖然要以晁蓋為靠山,卻同樣要有獨立性,在晁蓋的庇護下,逐漸能夠獨立:
“單單拉人入夥,還顯不出我的本事。”
“我要謀筆錢財,幫梁山泊壯大!”
認為晁蓋帶著三五千人上山後,梁山泊錢糧會短缺,吳用決定在錢糧上想辦法,並且要讓人知道,這件事自己是頭功。
想起錢糧來源,吳用便想到去年梁中書給蔡京送的生辰綱。想起蔡京廢科舉的可惡,吳用心裏麵一個想法,已經冒了出來。打算在今年梁中書繼續送生辰綱時,利用這件事情,來個一舉多得。
想法漸漸完善,吳用再看向阮家三兄弟,不知在旁邊嘀咕什麽,大聲向他們道:
“你們三位弟兄,真的想明白了?”
“落草的事非同小可,一定要想清楚,這事不能迴頭!”
阮小二聽聞此言,頓時就是大喜,向吳用道:
“先生你不知,剛剛我三兄弟幾遍商量,要去梁山泊入夥。”
“聽先生的意思,莫非你也願意?”
吳用微微點頭,笑著向他們道:
“我和你們是兄弟,既然你們要落草,那我就一起陪著。”
“隻是我有個想法,要和你們商量。”
說起去年江湖上發生的一件事,讓阮家兄弟三人,盡皆側耳傾聽:
“蔡京蔡太師的女婿,是北京大名府梁中書。”
“去年梁中書花十萬貫收買金珠寶貝,送上東京與他丈人蔡太師慶生辰。”
“這生辰綱半路被賊人劫了過去,至今沒有消息。”
“事情在江湖上鬧得沸沸揚揚,讓大家都在猜測,是誰做下這件事!”
對這件事有所耳聞,阮小五道:
“先生說這件事,是知道誰劫了生辰綱?”
“咱們來個黑吃黑,劫到這筆錢財?”
吳用聞言搖頭,道:
“我又不是順風耳,如何知道誰劫的。”
“隻是梁中書的官位,是靠蔡京提攜。但凡他有點心思,今年還會送生辰綱——”
“無論能不能送到,心意都要表示!”
認為梁中書今年,肯定還會送生辰綱。
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聞言,俱是呸了一聲,罵梁中書和蔡京都是貪官。
對劫掠這等不義之財,不覺得有絲毫不妥。詢問吳用是什麽想法,到底該如何做。
聽到他們同意,吳用心中暗喜,道:
“蔡京是六月十五日生辰,梁中書送生辰綱,應該在五月出發。”
“離現在還有五個月,我們現在就打探消息。”
“即使去年被劫後,梁中書今年有防備,他也不可能會想到,我們從現在開始,就想劫了生辰綱。”
“隻要從現在開始準備,想劫生辰綱的人再多,也逃不出我們手心。”
阮家三兄弟聞言,俱是佩服不已,阮小二道:
“還是先生有本事,能想到這件事情。”
“咱們劫了生辰綱,就上梁山泊入夥。”
“有了這樁功勞,不會有人看不起!”
絲毫不以十萬貫珠寶為念,決定帶這筆錢財,投梁山泊入夥。
見三人重義輕財,對十萬貫的財產,都不放在心上。吳用更是確定,三人落草的心思甚堅。又向他們說道:
“生辰綱關係重大,最好再多找幾個人。”
“晁天王義氣過人,山東、河北的私商,多曾去投奔他。”
“如果有晁天王相助,生辰綱的事情,不會出現意外。”
“劫了生辰綱後,咱們就一起上梁山。其他人若不願去,分給錢財就是。”
三言兩語之間,已經決定把晁蓋拉下水。打算在晁蓋之前上梁山泊,再在生辰綱事發後,接引晁蓋上山。
“讓梁山泊的頭領,親近和接納我!”
首先想到的就是立功,吳用覺得自己雖有朱武看重,卻仍要立下功勞。這樣在遭到王倫排擠時,才有人為自己說話,不至於一舉一動,都被王倫打壓。
隻是,想到王倫在梁山泊立寨時,帶去的三四百嘍囉,吳用便又覺得,自己功勞再大,也很難趕上王倫——
畢竟那三四百嘍囉,是當時梁山泊的一半。以梁山泊現在的三四千人馬來說,想達到王倫的地位,就要帶三四千人上山。
這對吳用來說,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他若有這個本事,不可能這麽落魄。
隻是,有了這個念頭後,吳用卻突然想起一人,覺得他上梁山泊,能和王倫比地位:
“以晁天王的威望,隻要他肯落草,至少有三五千人追隨。”
“若是將這些人帶上梁山泊,即使晁天王是頭功,一個次要功勞,我身上卻少不了。”
“憑借這個功勞,再有晁天王做靠山,我能在梁山泊,和王倫分庭抗禮。”
想到這個發現,吳用便忍不住興奮,覺得自己隻要把晁蓋拉上山,所麵臨的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晁天王在江湖上的威望高,而且他為人重義,不可能會虧待我。”
“有了晁天王做靠山,再有帶水軍的阮家三兄弟做奧援,我在梁山泊的頭領中,就算有了基本盤。”
“而且王倫對江湖上的事一竅不通,在兵略上也沒有認識。他隻能做文書,我卻能辦軍務——”
“我在梁山泊中,能和他分庭抗禮!”
甚至,吳用想到王倫最多不過是陳平之才,自己卻有張良諸葛的謀略,更是頗為自得地想:
“如果說王倫在梁山泊是陳平,那我就是張良。”
“張良和陳平誰重要,寨主不會不知道!”
“來日論功行賞,我會在他前麵!”
對加入梁山泊的事情信心滿滿,吳用開始思索,如何拉晁蓋上梁山泊:
“晁天王待我不薄,按理說不該算計他。”
“隻是他一身本領,卻和我一樣在山野中蹉跎。”
“這樣的日子不知什麽時候才到頭,不如趁早決斷,早點上梁山泊!”
預感到梁山泊會壯大,吳用覺得晚落草不如早落草。自己幫晁蓋下決心,無論對哪方都好。就等機會來臨,勸說晁蓋落草。
“可惜晁天王太重義,不是寨主材料。”
“否則我何必費心謀劃,如何與王倫抗衡!”
有了落草的想法後,吳用也考慮過以晁蓋為主、獨自立寨之事。隻是在想到晁蓋的表現後,再對比晁蓋和朱武兩人,吳用覺得晁蓋實在不是做大事的料,還不如讓他上梁山泊,兩人相互依靠。
同時,吳用還想到了,梁山泊是以朱武為主。決定自己雖然要以晁蓋為靠山,卻同樣要有獨立性,在晁蓋的庇護下,逐漸能夠獨立:
“單單拉人入夥,還顯不出我的本事。”
“我要謀筆錢財,幫梁山泊壯大!”
認為晁蓋帶著三五千人上山後,梁山泊錢糧會短缺,吳用決定在錢糧上想辦法,並且要讓人知道,這件事自己是頭功。
想起錢糧來源,吳用便想到去年梁中書給蔡京送的生辰綱。想起蔡京廢科舉的可惡,吳用心裏麵一個想法,已經冒了出來。打算在今年梁中書繼續送生辰綱時,利用這件事情,來個一舉多得。
想法漸漸完善,吳用再看向阮家三兄弟,不知在旁邊嘀咕什麽,大聲向他們道:
“你們三位弟兄,真的想明白了?”
“落草的事非同小可,一定要想清楚,這事不能迴頭!”
阮小二聽聞此言,頓時就是大喜,向吳用道:
“先生你不知,剛剛我三兄弟幾遍商量,要去梁山泊入夥。”
“聽先生的意思,莫非你也願意?”
吳用微微點頭,笑著向他們道:
“我和你們是兄弟,既然你們要落草,那我就一起陪著。”
“隻是我有個想法,要和你們商量。”
說起去年江湖上發生的一件事,讓阮家兄弟三人,盡皆側耳傾聽:
“蔡京蔡太師的女婿,是北京大名府梁中書。”
“去年梁中書花十萬貫收買金珠寶貝,送上東京與他丈人蔡太師慶生辰。”
“這生辰綱半路被賊人劫了過去,至今沒有消息。”
“事情在江湖上鬧得沸沸揚揚,讓大家都在猜測,是誰做下這件事!”
對這件事有所耳聞,阮小五道:
“先生說這件事,是知道誰劫了生辰綱?”
“咱們來個黑吃黑,劫到這筆錢財?”
吳用聞言搖頭,道:
“我又不是順風耳,如何知道誰劫的。”
“隻是梁中書的官位,是靠蔡京提攜。但凡他有點心思,今年還會送生辰綱——”
“無論能不能送到,心意都要表示!”
認為梁中書今年,肯定還會送生辰綱。
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聞言,俱是呸了一聲,罵梁中書和蔡京都是貪官。
對劫掠這等不義之財,不覺得有絲毫不妥。詢問吳用是什麽想法,到底該如何做。
聽到他們同意,吳用心中暗喜,道:
“蔡京是六月十五日生辰,梁中書送生辰綱,應該在五月出發。”
“離現在還有五個月,我們現在就打探消息。”
“即使去年被劫後,梁中書今年有防備,他也不可能會想到,我們從現在開始,就想劫了生辰綱。”
“隻要從現在開始準備,想劫生辰綱的人再多,也逃不出我們手心。”
阮家三兄弟聞言,俱是佩服不已,阮小二道:
“還是先生有本事,能想到這件事情。”
“咱們劫了生辰綱,就上梁山泊入夥。”
“有了這樁功勞,不會有人看不起!”
絲毫不以十萬貫珠寶為念,決定帶這筆錢財,投梁山泊入夥。
見三人重義輕財,對十萬貫的財產,都不放在心上。吳用更是確定,三人落草的心思甚堅。又向他們說道:
“生辰綱關係重大,最好再多找幾個人。”
“晁天王義氣過人,山東、河北的私商,多曾去投奔他。”
“如果有晁天王相助,生辰綱的事情,不會出現意外。”
“劫了生辰綱後,咱們就一起上梁山。其他人若不願去,分給錢財就是。”
三言兩語之間,已經決定把晁蓋拉下水。打算在晁蓋之前上梁山泊,再在生辰綱事發後,接引晁蓋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