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趕上oic項目的進度,一個月之後,fn公司向美軍招標項目組提交了二十支測試用槍,d&f公司也交付了一批測試槍彈,即最先開發出來,已經開始小規模生產的6毫米埋頭彈。


    在王棟看來,拖上一個月已經差不多了。


    6毫米埋頭彈一直在生產,哪怕產量不是很大,也能滿足測試需求。


    至於fn公司提交的樣槍,其實是用scar改進而來,更換了槍機、槍管與彈匣,機匣與槍托等部件來自scar。


    按照美軍的要求,fn公司為樣槍提供了四種不同長度的槍管。


    測試的第一階段,主要檢驗槍彈的性能,在達到美軍提出的基本指標之後,才會進入槍械測試階段。


    用scar改裝的測試樣槍足以應付。


    隻是,在外界看來,d&f公司的動作快得出奇。


    要知道,d&f公司剛剛收購了fn公司,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比如整合兩家公司的資源。


    在這個時候,d&f公司卻把重點放在了oic項目上,還拿出了小口徑埋頭彈。


    顯然,很多人會自然而然的想到,d&f公司收購fn公司,其實就是為了在oic項目中占據一席之地,還得到了bae係統公司的全力支持,畢竟bae係統公司是oic項目的一級承包商。


    換句話說,d&f公司不過是bae係統公司的打手。


    雖然這並不是事實,但是王棟一點都不在乎。


    有bae係統公司遮風擋雨,哪點不好?


    此外,王棟也沒有把oic項目當迴事,根本沒有想過幫助bae係統公司拿到美軍的訂單。


    隻是,6毫米埋頭彈的測試表現,多少讓王棟有點意外。


    因為晚了數個月提交樣槍與槍彈,所以美軍單獨對6毫米埋頭彈進行了測試,隨後就公布了測試結果。


    6毫米埋頭彈的各項主要性能都超過了h&k公司的小口徑埋頭彈!


    唯一不足的是,6毫米埋頭彈更大,也更重,攜行能力稍微差一點,不過已經達到了美軍的要求。


    這個測試結果,早就在王棟的預料之中。


    雖然按照趙禹所說,小口徑埋頭彈的發展空間極為有限,隨著彈藥技術發展,肯定會被通用槍彈取代,但是得益於更大的尺寸,6毫米埋頭彈能裝填更多的發射藥,槍口動能遠遠超過了h&k公司的小口徑埋頭彈,主要性能指標肯定更加出色,取得更好的測試成績也就不足為奇。


    奇怪的是,美軍隻用了半個月就完成了基礎性能測試。


    oic項目拖了十幾年,有必要急於一時嗎?


    還有,d&f公司提供的隻是測試用的普通槍彈,采用的是普通硬質彈頭,測試結果不具備說服力。


    要知道,在槍彈的基本尺寸確定下來之後,依然有很大的改進餘地。


    拿5.56毫米nato彈來說,在過去的幾十年裏,美國等北約集團成員國研製出了數十種槍彈,而提供給美軍特種部隊的m995型槍彈,穿透能力遠遠超過ss109彈,綜合性能足以跟m80槍彈媲美。


    顯然,美軍沒有理由做出如此草率的決定。


    除非,另有所圖!


    其實,這正是王棟擔心的問題。


    在把樣槍與樣彈送往美國進行測試之前,尼古拉斯提供了一條情報,美國國防部長已經欽定了藍隊的方案。


    當然,還有很多細節上的問題沒有解決。


    比如,h&k公司堅持沿用g11無殼彈步槍的技術成果,也就是想借oic項目為g11還魂。


    為此,h&k公司堅持采用4.7毫米口徑的彈頭。


    其實,藍隊拿來競標的槍彈就是4.7毫米無殼彈的改進型,即增加了提高彈藥穩定性的塑料彈殼。


    按照h&k公司的規劃,無殼彈才是最終的結果。


    為此,在新式步槍的設計上,h&k公司做了大量保留,以便在將來通過改造發射無殼彈。


    在彈藥技術的發展方向上,美軍與h&k公司不謀而合。


    分歧,主要是口徑。


    小口徑槍彈,最突出的優勢是初速,即通過更高的初速,獲得更好的性能,而最大的劣勢是質量。


    按照美軍做的測試,口徑得超過6毫米,才能賦予彈頭足夠的質量。


    為此,美軍一直在跟h&k公司合作,希望h&k公司能按照美軍提出的需求設計一種口徑稍微大一點的埋頭彈。


    至於4.7毫米埋頭彈,美軍認為更適合用於pd之類的防衛武器。


    以h&k公司的實力,研製一種6毫米埋頭彈沒有任何難度。


    問題隻有一個,誰出這筆錢?


    研製一種全新槍彈,至少需要數千萬美元。


    在d&f公司出來攪局之前,h&k公司一直在跟美軍談判,五角大樓在原則上答應提供研製經費。


    當然,主要就是出多少錢。


    那麽,美軍在這個時候宣布d&f公司的6毫米槍彈更優秀,是不是為了向h&k公司施壓?


    果真如此,d&f公司在oic項目中勝出的概率就為零。


    很簡單,d&f公司提交的隻是測試用槍彈,而h&k公司在感受到威脅之後,很快就能按照美軍的要求設計出一種口徑更大的埋頭彈,用來參與第二輪測試,最終贏得五角大樓的訂單。


    其實,根本到不了那一天。


    在d&f公司把6毫米埋頭彈送去測試之後,就已經成了h&k公司的死敵,而h&k公司肯定會想方設法的對付d&f公司,讓d&f公司出局,最好的辦法,其實就是挖出d&f公司的背景。


    此事關係到北約集團未來幾十年的標準槍彈,肯定不是一家公司的事情。


    在此期間,王棟去了一趟沙特。


    槍械生產廠已經建成,生產線正在調試,幾個月之後就將取代愛丁堡的工廠,為沙特生產df762係列槍械。


    彈藥廠也已開始建造,隻是最快也要到明年才能建成投產。


    沙特當局一直在采購df762,大部分用來裝備沙特陸軍,少數援助給了巴基斯坦等友好國家。


    此外,沙特皇家兵工廠成立一個項目小組,設計開發df762的變型槍。


    關鍵就是,沙特皇家兵工廠成了df762係列槍械的經銷商,開始向阿聯酋、阿曼與科威特等海灣國家推銷。


    有沙特陸軍做榜樣,也是給沙特王室麵子,幾個海灣國家各采購了一批df762槍械。


    d&f沙特公司已經初具規模,至少已經具備獨立經營的能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最強軍火之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閃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閃爍並收藏最強軍火之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