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德裏的動亂並沒有結束。
在印度總理宣布接受聯合國安理會調停,跟巴基斯坦進行停戰談判,並且下令讓前線部隊停止軍事行動之後,積累已久的矛盾全麵爆發,而且引發這個矛盾的,就是好高騖遠的印度總理。
其實,也可以說是鼠目寸光。
為啥?
死到臨頭,才答應進行談判,會有好的結果嗎?
更要命的是,印度總理在此之前,已經下令讓駐守在郊外的部隊入城,而且是去平定騷亂。
這會有什麽後果?
軍事政變!
沒錯!
要知道,擔心遭到清洗的,不止有前線的官兵,還有後方的官兵,甚至包括印軍的高級將領。
為啥?
等到局麵穩定下來,總理必然會推卸責任,而首先倒黴的就是高級將領。
理由嘛,也很簡單,指揮不力。
不管怎麽說,總理隻是負責內務,而指揮打仗是將領的事,沒有打贏,自然得由將領來承擔責任。
問題是,責任真的在將領身上?
要知道,印軍遭受的幾次慘敗,其實都跟總理的胡亂指揮有關,比如在拉合爾損失了幾乎所有精銳部隊。
當然,也沒有哪個將領想被清洗掉。
此外,在這個時候坐下來談判,等於是承認戰敗。
對於一部分仍然不死心的高級軍官,特別是有那麽點野心的將領來說,這依然是一個無法接受的結果。
要知道,在賈朗達爾,印軍仍然有十多個旅的裝甲部隊。
在這些軍官與將領看來,哪怕要跟巴基斯坦談判,也要在奪迴阿姆利則之後,而不是在此之前。
簡單的說,就是先打一場勝仗,再跟巴基斯坦進行談判。
當然,還有政治方麵的因素。
在這個時候跟巴基斯坦談判,必然會丟掉克什米爾地區,而且所能得到的,也就隻是讓巴基斯坦從阿姆利則撤軍。
或許,巴基斯坦還會拿阿姆利則做文章。
為啥?
就在過去的十多天裏,已經有超過400萬的***湧往阿姆利則,而且通過阿姆利則前往巴基斯坦。
此外,還有更多的***正在前往阿姆利則的路上。
雖然在印度,***是絕對少數,但是總共有一億多人,而且半數以上居住在與巴基斯坦相鄰的西北地區。
要知道,這可是幾千萬***!
如果這些***全都去了巴基斯坦,那還好說,畢竟對印度來說,損失幾千萬人口沒有多大的影響。
問題是,誰能保證巴基斯坦會接受他們?
其實,巴基斯坦也不可能一下接受數千萬來自印度的***,畢竟安置幾千萬人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
按照外界的推測,這些***,大部分將留在阿姆利則。
由此,也就產生了一個極為嚴峻的問題。
什麽問題?
這些***聚集在阿姆利則,就將以阿姆利則為家,然後在巴軍占領區內,就將出現一個由***占絕對所屬的獨立王國。
其實,這也是巴基斯坦放開限製,讓***去阿姆利則定局的關鍵所在。
隻要在該地區內,***占據了絕對多數,那麽在談判的時候,巴基斯坦就能提出,讓阿姆利則自治,從而讓阿姆利則成為拉合爾東麵的緩衝區,並且引爆印度國內本已非常嚴重的民族矛盾。
其實,這也正是印度當局之前反對向阿姆利則派遣維和部隊的關鍵所在。
現在,印度當局能夠在此事上做出讓步嗎?
顯然,印度總理答應跟巴基斯坦進行停戰談判,其實就等於承認了阿姆利則擁有高度自治權。
從政治的角度來看,這也是不可接受的。
結果就很簡單了。
印度總理在這一天之內所做的事情,把自己變成了軍隊與民眾的敵人,也就為軍事政變埋下了伏筆。
其實,這個結果並不奇怪。
早在戰爭爆發後不久,一些西方國家的新聞媒體就預測,如果印度戰敗,被迫跟巴基斯坦進行停戰談判,那麽印度就很有可能爆發政變,已經執政了數十年的印度民族主義正當必然垮台。
此外,美日等國也有類似的擔憂。
隻是,沒有人想到,會來得這麽快。
按照外界的預測,應該是在談判開始之後,也就是印度在談判桌上被迫向巴基斯坦妥協的時候,才會爆發政變。
畢竟,在此之前,印度還有迴旋的餘地。
別忘了,巴基斯坦的戰爭目的非常清楚,也已經通過軍事行動實現,沒有理由在談判中給印度太大的壓力。
說得直接一點,隻要印度默認巴基斯坦控製整個克什米爾,那麽巴基斯坦就很有可能會放棄在印度占領的領土。
至於印度國內的***問題,巴基斯坦或許隻會讓印度當局做出保證。
哪想到,就在當天,即開戰的第100天晚上,政變就爆發了。
來得非常突然,根本沒有任何征兆。
當政變軍隊衝進總理府的時候,印度總理正在跟外交部長、國防部長等主要官員商討談判的事情。
與此同時,政變軍隊控製了印度的國家電視台等主要新聞媒體。
隨後,政變軍隊還切斷了新德裏與外界的通信網絡。
當晚,新德裏城內多地發生了激烈交火。
雖然有不少軍隊仍然忠於總理,但是在此之前都被派去平定叛亂,根本沒有辦法應付突然爆發的軍事政變。
更重要的是,政變軍隊的兵力多得多,而且有大量的主戰裝備,戰鬥力也更加強大。
到天亮的時候,政變軍隊已經控製了新德裏。
雖然仍然有零星的戰鬥,但是忠於總理的軍隊已經全麵潰敗,少數還在堅持的部隊被趕出了市區。
到這個時候,外界才知道印度發生了政變。
當然,問題接踵而至。
通過政變奪權的軍事政府會承認印度總理之前做出的決定麽?
也就是會不會跟巴基斯坦進行停戰談判?
還有,印度的核武器控製權是否已經落到了政變者的手上?
如果軍事政府沒有打算跟巴基斯坦談判,那麽會不會在接下來的戰爭中,為了扭轉戰局使用核武器?
可以說,這場政變幾乎讓局勢徹底失控!
在印度總理宣布接受聯合國安理會調停,跟巴基斯坦進行停戰談判,並且下令讓前線部隊停止軍事行動之後,積累已久的矛盾全麵爆發,而且引發這個矛盾的,就是好高騖遠的印度總理。
其實,也可以說是鼠目寸光。
為啥?
死到臨頭,才答應進行談判,會有好的結果嗎?
更要命的是,印度總理在此之前,已經下令讓駐守在郊外的部隊入城,而且是去平定騷亂。
這會有什麽後果?
軍事政變!
沒錯!
要知道,擔心遭到清洗的,不止有前線的官兵,還有後方的官兵,甚至包括印軍的高級將領。
為啥?
等到局麵穩定下來,總理必然會推卸責任,而首先倒黴的就是高級將領。
理由嘛,也很簡單,指揮不力。
不管怎麽說,總理隻是負責內務,而指揮打仗是將領的事,沒有打贏,自然得由將領來承擔責任。
問題是,責任真的在將領身上?
要知道,印軍遭受的幾次慘敗,其實都跟總理的胡亂指揮有關,比如在拉合爾損失了幾乎所有精銳部隊。
當然,也沒有哪個將領想被清洗掉。
此外,在這個時候坐下來談判,等於是承認戰敗。
對於一部分仍然不死心的高級軍官,特別是有那麽點野心的將領來說,這依然是一個無法接受的結果。
要知道,在賈朗達爾,印軍仍然有十多個旅的裝甲部隊。
在這些軍官與將領看來,哪怕要跟巴基斯坦談判,也要在奪迴阿姆利則之後,而不是在此之前。
簡單的說,就是先打一場勝仗,再跟巴基斯坦進行談判。
當然,還有政治方麵的因素。
在這個時候跟巴基斯坦談判,必然會丟掉克什米爾地區,而且所能得到的,也就隻是讓巴基斯坦從阿姆利則撤軍。
或許,巴基斯坦還會拿阿姆利則做文章。
為啥?
就在過去的十多天裏,已經有超過400萬的***湧往阿姆利則,而且通過阿姆利則前往巴基斯坦。
此外,還有更多的***正在前往阿姆利則的路上。
雖然在印度,***是絕對少數,但是總共有一億多人,而且半數以上居住在與巴基斯坦相鄰的西北地區。
要知道,這可是幾千萬***!
如果這些***全都去了巴基斯坦,那還好說,畢竟對印度來說,損失幾千萬人口沒有多大的影響。
問題是,誰能保證巴基斯坦會接受他們?
其實,巴基斯坦也不可能一下接受數千萬來自印度的***,畢竟安置幾千萬人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
按照外界的推測,這些***,大部分將留在阿姆利則。
由此,也就產生了一個極為嚴峻的問題。
什麽問題?
這些***聚集在阿姆利則,就將以阿姆利則為家,然後在巴軍占領區內,就將出現一個由***占絕對所屬的獨立王國。
其實,這也是巴基斯坦放開限製,讓***去阿姆利則定局的關鍵所在。
隻要在該地區內,***占據了絕對多數,那麽在談判的時候,巴基斯坦就能提出,讓阿姆利則自治,從而讓阿姆利則成為拉合爾東麵的緩衝區,並且引爆印度國內本已非常嚴重的民族矛盾。
其實,這也正是印度當局之前反對向阿姆利則派遣維和部隊的關鍵所在。
現在,印度當局能夠在此事上做出讓步嗎?
顯然,印度總理答應跟巴基斯坦進行停戰談判,其實就等於承認了阿姆利則擁有高度自治權。
從政治的角度來看,這也是不可接受的。
結果就很簡單了。
印度總理在這一天之內所做的事情,把自己變成了軍隊與民眾的敵人,也就為軍事政變埋下了伏筆。
其實,這個結果並不奇怪。
早在戰爭爆發後不久,一些西方國家的新聞媒體就預測,如果印度戰敗,被迫跟巴基斯坦進行停戰談判,那麽印度就很有可能爆發政變,已經執政了數十年的印度民族主義正當必然垮台。
此外,美日等國也有類似的擔憂。
隻是,沒有人想到,會來得這麽快。
按照外界的預測,應該是在談判開始之後,也就是印度在談判桌上被迫向巴基斯坦妥協的時候,才會爆發政變。
畢竟,在此之前,印度還有迴旋的餘地。
別忘了,巴基斯坦的戰爭目的非常清楚,也已經通過軍事行動實現,沒有理由在談判中給印度太大的壓力。
說得直接一點,隻要印度默認巴基斯坦控製整個克什米爾,那麽巴基斯坦就很有可能會放棄在印度占領的領土。
至於印度國內的***問題,巴基斯坦或許隻會讓印度當局做出保證。
哪想到,就在當天,即開戰的第100天晚上,政變就爆發了。
來得非常突然,根本沒有任何征兆。
當政變軍隊衝進總理府的時候,印度總理正在跟外交部長、國防部長等主要官員商討談判的事情。
與此同時,政變軍隊控製了印度的國家電視台等主要新聞媒體。
隨後,政變軍隊還切斷了新德裏與外界的通信網絡。
當晚,新德裏城內多地發生了激烈交火。
雖然有不少軍隊仍然忠於總理,但是在此之前都被派去平定叛亂,根本沒有辦法應付突然爆發的軍事政變。
更重要的是,政變軍隊的兵力多得多,而且有大量的主戰裝備,戰鬥力也更加強大。
到天亮的時候,政變軍隊已經控製了新德裏。
雖然仍然有零星的戰鬥,但是忠於總理的軍隊已經全麵潰敗,少數還在堅持的部隊被趕出了市區。
到這個時候,外界才知道印度發生了政變。
當然,問題接踵而至。
通過政變奪權的軍事政府會承認印度總理之前做出的決定麽?
也就是會不會跟巴基斯坦進行停戰談判?
還有,印度的核武器控製權是否已經落到了政變者的手上?
如果軍事政府沒有打算跟巴基斯坦談判,那麽會不會在接下來的戰爭中,為了扭轉戰局使用核武器?
可以說,這場政變幾乎讓局勢徹底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