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盜比例40%,防盜時間三天~~ 0617像是得了焦躁症一樣在玄淵識海中轉來轉去,整隻係統無比癲狂:“怎麽辦怎麽辦怎麽辦啊!宿主你有把握嗎?你會試考了第一萬一殿試一落千丈怎麽辦?”
“閉嘴。”玄淵俊逸的麵容上波瀾不驚,依舊漠然平靜,“再聒噪我就把你鎮壓一百年。”
0617:……瑟瑟發抖並且不敢再說半句話。之前有一次惹煩了玄淵,被他直接用神識關了小黑屋,那刻骨銘心的經曆讓它至今沒有遺忘,再也不敢輕易去惹玄淵了。
委委屈屈的安靜下來,0617是一句話也不敢多說了,但是心中卻依舊擔心焦慮得很,宿主之前考會試可不是他真正的學識啊,現在當著這麽多人的麵考試,總不能還把“林英傑”的魂魄撈出來吧?
在年僅十二歲、滿臉稚氣的新帝按照流程表達了對諸位貢士的勉勵和期待後,殿試便正式開始,而這一次殿試的題目,由三位輔政大臣出題,問的卻是直接與國家大事掛鉤,直接便問西北之事當如何決斷。
可不要以為貢士們隻學四書五經不識兵法,大魏朝文武兼濟,每個能走到貢士這一步的學子,都是能跨馬作戰的將官,文武雙全二字,可非虛言,而是大魏朝遴選進士的標準。
這場殿試無疑考察的是他們這些士子對西北戰爭的立場,是主戰還是主和,又對於與西北匈奴這一場戰鬥有什麽提案和建議,根據這一場殿試策論,不僅能分出諸位貢士的學識,而且能看出他們的政治立場,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鋪好白紙,玄淵研磨潤筆,隻微一沉『吟』,便下筆如飛、一揮而就,他狀若思緒泉湧,書寫“策論”時行文流水、一氣嗬成,中間竟是半點沒有停頓,在旁人看來,顯然心中對於西北之事已有決斷,而且堅定異常。
落完最後一筆,玄淵看著滿紙大氣磅礴、蒼勁有力的字跡,又從頭到尾看了一遍自己所寫的“策論”,微一點頭便擱下『毛』筆,不再動筆,顯然是已經是寫好了,不打算再修改了。
殿試的時間還遠遠沒有結束,玄淵便闔上眼眸,閉目養神,即使身處金鑾寶殿中參加殿試,他依舊泰然自若,淡定從容。
“宿主你寫得什麽鬼東西啊啊啊啊!”玄淵想閉目養神,可惜0617並沒讓他如願,0617崩潰的在玄淵識海內大叫,整個係統都瘋癲了。
原來,玄淵一筆而成、下筆如有神的策論上分明寫著“0617是個聒噪笨蛋”這樣的字跡,整整一張紙上,滿滿的寫的都是這一句話!
0617快瘋了:“宿主你就算討厭人家聒噪也不要在這樣重要的場合寫這種東西吧qaq完了完了,宿主這一次隻怕是要落榜了,任務要失敗了~~o(>_<)o~~”
玄淵依舊波瀾不驚,隻眉頭輕輕一跳:“閉嘴。”依舊自顧自的閉目養神,似乎勝券在握。
“李大人,這便是你的外孫吧?可真是龍姿鳳采啊。”一位身著紫『色』官袍胸口繡孔雀的文官撫了撫須,微帶讚歎的誇了一句,他是正三品戶部尚書,乃是朝中實權大官,與李老大人關係一向不錯。
本來殿試中,陛下與諸位大臣都該四下巡視,看看這些貢士們的答題情況,但如今新帝年幼,隻端坐龍椅之上,其餘大臣也不好四下巡視、查看貢士們的策論,便隻能站在寶殿兩側私下竊語討論幾句。
李大人矜持的撫一撫須,故作不甚在意的說道:“不過小兒一個,當不得如此誇讚,隻是有些學識,還不算丟臉。”
“李大人可真是……會試第一還隻是有些學識,讓其他士子何以立足?”戶部尚書失笑一聲,他也知道這是李大人在隱晦的嘚瑟和炫耀,頓時忍不住無奈,李大人可真是老小孩。
殿試結束後,眾多貢士的策論均被小心整理好呈送給諸位主考官批閱,隻有被評為前十的策論才會呈給陛下,然後由皇上和諸位大臣一起商討後定下三甲及前十名的名次。
“這策論……”
“你怎麽看?”
“當為第一。”
“當為魁首。”
所有士子的策論都被整理好由主考官批閱後,他們時而竊竊私語討論,時而互相征詢意見,對於各個士子策論的名次評定持非常嚴肅的態度,這一年的科考曆經兩位帝皇,更是新帝第一科,無論如何都不能有差池。
而當諸位主考官看到一份策論後,頓時激動起來,交頭接耳、爭論不休,不過片刻,幾位主考官對於這份策論的評定就已經有了結果,眾位考官意見相合,十分統一。
等到主考官挑選出來的前十名的策論遞到年僅十二歲的新帝文淵帝麵前後,他裝模作樣的翻看了一下後,稚嫩的臉上『露』出嚴肅的表情,鄭重道:“這次殿試便以諸位大人的意見為準吧。”
也就是說,對於三甲和前十的名次,他不打算做出幹涉,這也是極聰明的做法了,畢竟他新登帝位,年紀尚小,此時應該多聽諸位大臣的意見,而不是貿然對自己不清楚的事情做出幹涉。
“宿主……我有預感,我們完了。”在玄淵隨著其他士子一起退出了金鑾寶殿,在內侍的帶領下離開皇宮時,0617蔫蔫的在玄淵腦海中說著,情緒無比低落。
玄淵沒理它,徑直大步朝著宮門走去,步履從容、大步流星,渾然不像其他士子那樣出了金鑾寶殿後便腳軟手軟,一副緊張過後的虛軟。
0617再接再厲:“宿主,我都看到了,你策論上寫的全是『亂』七八糟不相幹的話,完全狗屁一通,你肯定是要落榜了qaq”
“閉嘴。”玄淵微一挑眉,打斷0617沒有盡頭的絮絮叨叨,“拭目以待即可。”
0617:拭目以待什麽啊,等著宿主落榜嗎?
可是很快0617被狠狠打臉,一日後,殿試結果出爐,聖旨下來,林軒竹金榜題名,被點為金科狀元,且授職翰林院修撰,為從六品官員。
0617:wtf寫了罵我的話就能成為狀元啦?
陛下今年已是知天命的年齡,往常身體還算健朗,但是從半年前開始,龍體就開始欠安,而到了現在,更是連殿試都無法舉行,不得不下旨推延殿試的時間。
本來因著陛下龍體欠安,朝堂局勢就有些不穩,諸位朝臣們心中難免忐忑,一時竟有人心惶惶的局麵。
讓局麵變得更糟的卻是諸位禦使對太子的攻殲,這原本並不算什麽稀奇事,太子被人彈劾也不是一次兩次的,但問題在於,太子被人彈劾後,一向對太子多有維護的清流黨和保皇黨突然舍棄了太子。
沒有這兩個黨派的幫助,光憑著太/子/黨在朝中的勢力,是被禦使彈劾得節節敗退,而太子那些如狼似虎的兄弟們見到太子落得如此地步,自然不會手軟,紛紛落井下石起來,一時間太子的境況危矣。
最糟的是,陛下因為龍體欠安、精神不濟,即使有心拉太子一把重新維持朝堂平衡的局勢,卻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一時間太子竟落到人人喊打的地步,甚至連廢太子這樣的折子都已經擺到了禦桌上。
太子的地位不穩了,而且情況已經壞到了極致,這是所有朝臣們公認的,而在太子東宮,被『逼』到如此境地的太子雙眼充血的不斷在寢室內砸著各種瓷器擺設。
“到底為什麽清流那群老古板會突然舍棄我?還有孤的那些弟弟們,一個個都是虎豺之心,見到孤落難便落井下石,你們以為將孤扯下來你們就有機會登上皇位嗎?做夢!”
又狠狠摔了一個青花瓷的花瓶,太子氣喘籲籲的彎腰站在一片狼藉之中,渾身微微顫抖:“孤不會這樣認輸的,皇位是我的,我必將登基為皇!”
室內服侍的太監宮女們聽到太子這勘稱大逆不道的話,均是渾身顫抖,恨不得縮到角落裏讓人看不到,陛下還在呢,太子就說出這樣的話來,豈不是心存謀逆?他們恨不得聾了,也不想聽到這樣的話。
“閉嘴。”玄淵俊逸的麵容上波瀾不驚,依舊漠然平靜,“再聒噪我就把你鎮壓一百年。”
0617:……瑟瑟發抖並且不敢再說半句話。之前有一次惹煩了玄淵,被他直接用神識關了小黑屋,那刻骨銘心的經曆讓它至今沒有遺忘,再也不敢輕易去惹玄淵了。
委委屈屈的安靜下來,0617是一句話也不敢多說了,但是心中卻依舊擔心焦慮得很,宿主之前考會試可不是他真正的學識啊,現在當著這麽多人的麵考試,總不能還把“林英傑”的魂魄撈出來吧?
在年僅十二歲、滿臉稚氣的新帝按照流程表達了對諸位貢士的勉勵和期待後,殿試便正式開始,而這一次殿試的題目,由三位輔政大臣出題,問的卻是直接與國家大事掛鉤,直接便問西北之事當如何決斷。
可不要以為貢士們隻學四書五經不識兵法,大魏朝文武兼濟,每個能走到貢士這一步的學子,都是能跨馬作戰的將官,文武雙全二字,可非虛言,而是大魏朝遴選進士的標準。
這場殿試無疑考察的是他們這些士子對西北戰爭的立場,是主戰還是主和,又對於與西北匈奴這一場戰鬥有什麽提案和建議,根據這一場殿試策論,不僅能分出諸位貢士的學識,而且能看出他們的政治立場,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鋪好白紙,玄淵研磨潤筆,隻微一沉『吟』,便下筆如飛、一揮而就,他狀若思緒泉湧,書寫“策論”時行文流水、一氣嗬成,中間竟是半點沒有停頓,在旁人看來,顯然心中對於西北之事已有決斷,而且堅定異常。
落完最後一筆,玄淵看著滿紙大氣磅礴、蒼勁有力的字跡,又從頭到尾看了一遍自己所寫的“策論”,微一點頭便擱下『毛』筆,不再動筆,顯然是已經是寫好了,不打算再修改了。
殿試的時間還遠遠沒有結束,玄淵便闔上眼眸,閉目養神,即使身處金鑾寶殿中參加殿試,他依舊泰然自若,淡定從容。
“宿主你寫得什麽鬼東西啊啊啊啊!”玄淵想閉目養神,可惜0617並沒讓他如願,0617崩潰的在玄淵識海內大叫,整個係統都瘋癲了。
原來,玄淵一筆而成、下筆如有神的策論上分明寫著“0617是個聒噪笨蛋”這樣的字跡,整整一張紙上,滿滿的寫的都是這一句話!
0617快瘋了:“宿主你就算討厭人家聒噪也不要在這樣重要的場合寫這種東西吧qaq完了完了,宿主這一次隻怕是要落榜了,任務要失敗了~~o(>_<)o~~”
玄淵依舊波瀾不驚,隻眉頭輕輕一跳:“閉嘴。”依舊自顧自的閉目養神,似乎勝券在握。
“李大人,這便是你的外孫吧?可真是龍姿鳳采啊。”一位身著紫『色』官袍胸口繡孔雀的文官撫了撫須,微帶讚歎的誇了一句,他是正三品戶部尚書,乃是朝中實權大官,與李老大人關係一向不錯。
本來殿試中,陛下與諸位大臣都該四下巡視,看看這些貢士們的答題情況,但如今新帝年幼,隻端坐龍椅之上,其餘大臣也不好四下巡視、查看貢士們的策論,便隻能站在寶殿兩側私下竊語討論幾句。
李大人矜持的撫一撫須,故作不甚在意的說道:“不過小兒一個,當不得如此誇讚,隻是有些學識,還不算丟臉。”
“李大人可真是……會試第一還隻是有些學識,讓其他士子何以立足?”戶部尚書失笑一聲,他也知道這是李大人在隱晦的嘚瑟和炫耀,頓時忍不住無奈,李大人可真是老小孩。
殿試結束後,眾多貢士的策論均被小心整理好呈送給諸位主考官批閱,隻有被評為前十的策論才會呈給陛下,然後由皇上和諸位大臣一起商討後定下三甲及前十名的名次。
“這策論……”
“你怎麽看?”
“當為第一。”
“當為魁首。”
所有士子的策論都被整理好由主考官批閱後,他們時而竊竊私語討論,時而互相征詢意見,對於各個士子策論的名次評定持非常嚴肅的態度,這一年的科考曆經兩位帝皇,更是新帝第一科,無論如何都不能有差池。
而當諸位主考官看到一份策論後,頓時激動起來,交頭接耳、爭論不休,不過片刻,幾位主考官對於這份策論的評定就已經有了結果,眾位考官意見相合,十分統一。
等到主考官挑選出來的前十名的策論遞到年僅十二歲的新帝文淵帝麵前後,他裝模作樣的翻看了一下後,稚嫩的臉上『露』出嚴肅的表情,鄭重道:“這次殿試便以諸位大人的意見為準吧。”
也就是說,對於三甲和前十的名次,他不打算做出幹涉,這也是極聰明的做法了,畢竟他新登帝位,年紀尚小,此時應該多聽諸位大臣的意見,而不是貿然對自己不清楚的事情做出幹涉。
“宿主……我有預感,我們完了。”在玄淵隨著其他士子一起退出了金鑾寶殿,在內侍的帶領下離開皇宮時,0617蔫蔫的在玄淵腦海中說著,情緒無比低落。
玄淵沒理它,徑直大步朝著宮門走去,步履從容、大步流星,渾然不像其他士子那樣出了金鑾寶殿後便腳軟手軟,一副緊張過後的虛軟。
0617再接再厲:“宿主,我都看到了,你策論上寫的全是『亂』七八糟不相幹的話,完全狗屁一通,你肯定是要落榜了qaq”
“閉嘴。”玄淵微一挑眉,打斷0617沒有盡頭的絮絮叨叨,“拭目以待即可。”
0617:拭目以待什麽啊,等著宿主落榜嗎?
可是很快0617被狠狠打臉,一日後,殿試結果出爐,聖旨下來,林軒竹金榜題名,被點為金科狀元,且授職翰林院修撰,為從六品官員。
0617:wtf寫了罵我的話就能成為狀元啦?
陛下今年已是知天命的年齡,往常身體還算健朗,但是從半年前開始,龍體就開始欠安,而到了現在,更是連殿試都無法舉行,不得不下旨推延殿試的時間。
本來因著陛下龍體欠安,朝堂局勢就有些不穩,諸位朝臣們心中難免忐忑,一時竟有人心惶惶的局麵。
讓局麵變得更糟的卻是諸位禦使對太子的攻殲,這原本並不算什麽稀奇事,太子被人彈劾也不是一次兩次的,但問題在於,太子被人彈劾後,一向對太子多有維護的清流黨和保皇黨突然舍棄了太子。
沒有這兩個黨派的幫助,光憑著太/子/黨在朝中的勢力,是被禦使彈劾得節節敗退,而太子那些如狼似虎的兄弟們見到太子落得如此地步,自然不會手軟,紛紛落井下石起來,一時間太子的境況危矣。
最糟的是,陛下因為龍體欠安、精神不濟,即使有心拉太子一把重新維持朝堂平衡的局勢,卻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一時間太子竟落到人人喊打的地步,甚至連廢太子這樣的折子都已經擺到了禦桌上。
太子的地位不穩了,而且情況已經壞到了極致,這是所有朝臣們公認的,而在太子東宮,被『逼』到如此境地的太子雙眼充血的不斷在寢室內砸著各種瓷器擺設。
“到底為什麽清流那群老古板會突然舍棄我?還有孤的那些弟弟們,一個個都是虎豺之心,見到孤落難便落井下石,你們以為將孤扯下來你們就有機會登上皇位嗎?做夢!”
又狠狠摔了一個青花瓷的花瓶,太子氣喘籲籲的彎腰站在一片狼藉之中,渾身微微顫抖:“孤不會這樣認輸的,皇位是我的,我必將登基為皇!”
室內服侍的太監宮女們聽到太子這勘稱大逆不道的話,均是渾身顫抖,恨不得縮到角落裏讓人看不到,陛下還在呢,太子就說出這樣的話來,豈不是心存謀逆?他們恨不得聾了,也不想聽到這樣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