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些時候,楊威利迴到家裏,子衣依舊在等著他。
略躺了會,楊威利對子衣道:“那個檔案和年末宣傳的事情你就再跑一跑吧,應該問題不大。不過別想今天這跑出去一天不迴來。”
子衣點了點頭,她現在也是走一步看一步。
又交代幾句,楊威利便開始看新聞。子衣依舊沒有走。
“最近頒布實施的《壽限階梯波動》對帝國發展有什麽影響嗎?”子衣問道。
“怎麽會問起這個?我都還早,你急什麽。”楊威利有些奇怪。
“隻是對帝國的壽限政策有點疑惑。以前一刀切的時候也少見有什麽人因為壽限永久沉睡,難道他們都活不到300歲不成?現在這個《壽限階梯波動》按道理也是幾百年才變動一次的大動靜,怎麽才幾天功夫就已經見不到蹤影了?”不知道為什麽,子衣覺得帝國的壽限政策可能和銀狐或者大公主的舉動有關。
楊威利先是一愣,然後又笑了起來:“想不到子衣也到了關心政治的一天。長大了嘛。”
“怎麽說呢,一般到達壽限的人隻有兩種選擇。一種是永久沉睡,附屬財物統統都要繼承下去。當然,皇室成員到了壽限是要火葬的。另一種則是選擇外逃。”楊威利開始解釋。
最早光明皇開始實施壽限政策時,不論皇室還是平民,到了壽限就要火化,自那時起就不斷有接近壽限的人外逃到帝國外了。
最早帝國與這些外逃者的衝突非常劇烈,兩者的衝突直接導致了1200年前,光明四世事情合眾聯邦與圖特加自由港的出現。也是那個時候,帝國第一次對壽限削減做出讓步,一般平民和男爵既以下貴族可以用永久沉睡代替死亡。
至於蘇醒的日期,帝國給出的答案是再一次發展到無需為物質資源擔心時會喚醒他們,但常識告訴我們,文明越發達,對物質的需求也就越大。
當然,更多的人還是選擇外逃,他們都想活生生的活著。慢慢的,這些外逃者已經和帝國有了默契,外逃者以淨身出戶為代價,換取聯邦或圖特加的第二次生命。
他們認為,以自己的才能,東山再起是很容易的事情。但事實恰恰相反,離開帝國的人很少能重迴高位,甚至平均線以上的都不多。
究其原因,很多人認為是這些外來者受到了本土勢力的打壓,畢竟長生者越少越好。當然也有人認為,是帝國的環境成就了他們,所以當他們脫離帝國,就像魚兒離開了水。
聽了楊威利的解釋,子衣點了點頭,她又問道:“如果那些掌握了秘密科技的人也要外逃怎麽辦?那樣不就泄密了嗎?”
楊威利聽完哈哈一笑:“帝國實施的是研究所製度,所有科研人員都需要到研究所掛職,通過三步原則選取自己的研究課題。他們入職時迴簽署協議,如無許可終身不得離開帝國。”
所謂三步原則,第一步即是科研人員提出方向與具體領域或課題。第二步,帝國根據第一步的範圍給出具體課題,第三步科研人員選擇第二步給出的具體課題進行研究。這樣既能保證全國科研一盤棋,也能讓科研力量盡可能向帝國靠攏。
“當然,私底下的科學研究活著研究人員叛逃還是有的,因此而引發的衝突雖然沒有貿易衝突多,卻更為重要。”楊威利繼續解釋。
子衣又點了點頭,帝國和聯邦之間最近的兩次大戰都是科技戰爭,第一次是600年前的自增長開拓模板戰爭,第二次則是200年前的分身藥劑與通感藥劑戰爭。
“可惜你對科研沒什麽感覺,不然當一名研究人員多好,你想去王畿那個研究所我都能想辦法。”楊威利感慨道。
“您提這個幹嘛,我可不想每天麵對一堆堆數字……”子衣有些無奈,她天生不是搞科研的料,當初看著艾用個人終端瞎鼓搗就已經犯困得不行了。
“那麽《壽限階梯波動》對帝國有什麽影響呢?”子衣問道。
“目前還看不出多大的影響,不過夏蘭那邊已經在整理相關的文件了,明天你可以去看看。”楊威利道:“怎麽說呢,這個《壽限階梯波動》對帝國的影響肯定是很大的,而且實施越久影響越大。
人的精力是人最有價值的地方,帝國以前的壽限政策讓每個人的精力都差不多,所有帝國的資源調配最科學,社會階層最為扁平,王公和平民沒有高下之分。這種政策能讓無窮星域運行起來順暢無比就像一部遵守統一標準的精密機器,從遠疆到腹地,無不響應帝國的號召,遵從帝國的法令。
但《壽限階梯波動》無疑迴擴大這部機器的誤差,最終更容易讓機器出現問題。”楊威利進一步解釋道。
“可這樣的好處是什麽呢?如果沒有好處,帝國肯定不會這樣做的。”子衣問道。吃虧的買賣不做,這是古往今來不變的道理。
“可能和帝國增速放緩有關吧。”楊威利道:“有人推測,可能是因為帝國的發展太快了,現有疆域內的資源產出不能滿足帝國發展的需要,不得不放緩。”
這倒讓子衣有些意外,帝國自光明皇帝開始便一直在科學道路上高歌猛進,一直是整個銀河中最強大的,發展也是最快的,聯邦和圖特加和一塊都不夠帝國打。這說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自聯邦成立以來,帝國和聯邦的差距一直在加大。
可如今卻聽說是因為資源供給不足而不得不放緩腳步,是帝國的發展戰略出了問題嗎?子衣暗想。
但子衣又覺得《壽限階梯波動》的秘密不止於此,一定還有什麽她沒有發現的地方。銀狐和婧的行為很可能與此有關。
子衣甚至懷疑可能自己也與此有關,但她始終是被蒙在鼓裏的那個,最為被動的那個。
默默迴到房間裏想了想,子衣決定明天主動出擊,去看看能不能發現點什麽。
略躺了會,楊威利對子衣道:“那個檔案和年末宣傳的事情你就再跑一跑吧,應該問題不大。不過別想今天這跑出去一天不迴來。”
子衣點了點頭,她現在也是走一步看一步。
又交代幾句,楊威利便開始看新聞。子衣依舊沒有走。
“最近頒布實施的《壽限階梯波動》對帝國發展有什麽影響嗎?”子衣問道。
“怎麽會問起這個?我都還早,你急什麽。”楊威利有些奇怪。
“隻是對帝國的壽限政策有點疑惑。以前一刀切的時候也少見有什麽人因為壽限永久沉睡,難道他們都活不到300歲不成?現在這個《壽限階梯波動》按道理也是幾百年才變動一次的大動靜,怎麽才幾天功夫就已經見不到蹤影了?”不知道為什麽,子衣覺得帝國的壽限政策可能和銀狐或者大公主的舉動有關。
楊威利先是一愣,然後又笑了起來:“想不到子衣也到了關心政治的一天。長大了嘛。”
“怎麽說呢,一般到達壽限的人隻有兩種選擇。一種是永久沉睡,附屬財物統統都要繼承下去。當然,皇室成員到了壽限是要火葬的。另一種則是選擇外逃。”楊威利開始解釋。
最早光明皇開始實施壽限政策時,不論皇室還是平民,到了壽限就要火化,自那時起就不斷有接近壽限的人外逃到帝國外了。
最早帝國與這些外逃者的衝突非常劇烈,兩者的衝突直接導致了1200年前,光明四世事情合眾聯邦與圖特加自由港的出現。也是那個時候,帝國第一次對壽限削減做出讓步,一般平民和男爵既以下貴族可以用永久沉睡代替死亡。
至於蘇醒的日期,帝國給出的答案是再一次發展到無需為物質資源擔心時會喚醒他們,但常識告訴我們,文明越發達,對物質的需求也就越大。
當然,更多的人還是選擇外逃,他們都想活生生的活著。慢慢的,這些外逃者已經和帝國有了默契,外逃者以淨身出戶為代價,換取聯邦或圖特加的第二次生命。
他們認為,以自己的才能,東山再起是很容易的事情。但事實恰恰相反,離開帝國的人很少能重迴高位,甚至平均線以上的都不多。
究其原因,很多人認為是這些外來者受到了本土勢力的打壓,畢竟長生者越少越好。當然也有人認為,是帝國的環境成就了他們,所以當他們脫離帝國,就像魚兒離開了水。
聽了楊威利的解釋,子衣點了點頭,她又問道:“如果那些掌握了秘密科技的人也要外逃怎麽辦?那樣不就泄密了嗎?”
楊威利聽完哈哈一笑:“帝國實施的是研究所製度,所有科研人員都需要到研究所掛職,通過三步原則選取自己的研究課題。他們入職時迴簽署協議,如無許可終身不得離開帝國。”
所謂三步原則,第一步即是科研人員提出方向與具體領域或課題。第二步,帝國根據第一步的範圍給出具體課題,第三步科研人員選擇第二步給出的具體課題進行研究。這樣既能保證全國科研一盤棋,也能讓科研力量盡可能向帝國靠攏。
“當然,私底下的科學研究活著研究人員叛逃還是有的,因此而引發的衝突雖然沒有貿易衝突多,卻更為重要。”楊威利繼續解釋。
子衣又點了點頭,帝國和聯邦之間最近的兩次大戰都是科技戰爭,第一次是600年前的自增長開拓模板戰爭,第二次則是200年前的分身藥劑與通感藥劑戰爭。
“可惜你對科研沒什麽感覺,不然當一名研究人員多好,你想去王畿那個研究所我都能想辦法。”楊威利感慨道。
“您提這個幹嘛,我可不想每天麵對一堆堆數字……”子衣有些無奈,她天生不是搞科研的料,當初看著艾用個人終端瞎鼓搗就已經犯困得不行了。
“那麽《壽限階梯波動》對帝國有什麽影響呢?”子衣問道。
“目前還看不出多大的影響,不過夏蘭那邊已經在整理相關的文件了,明天你可以去看看。”楊威利道:“怎麽說呢,這個《壽限階梯波動》對帝國的影響肯定是很大的,而且實施越久影響越大。
人的精力是人最有價值的地方,帝國以前的壽限政策讓每個人的精力都差不多,所有帝國的資源調配最科學,社會階層最為扁平,王公和平民沒有高下之分。這種政策能讓無窮星域運行起來順暢無比就像一部遵守統一標準的精密機器,從遠疆到腹地,無不響應帝國的號召,遵從帝國的法令。
但《壽限階梯波動》無疑迴擴大這部機器的誤差,最終更容易讓機器出現問題。”楊威利進一步解釋道。
“可這樣的好處是什麽呢?如果沒有好處,帝國肯定不會這樣做的。”子衣問道。吃虧的買賣不做,這是古往今來不變的道理。
“可能和帝國增速放緩有關吧。”楊威利道:“有人推測,可能是因為帝國的發展太快了,現有疆域內的資源產出不能滿足帝國發展的需要,不得不放緩。”
這倒讓子衣有些意外,帝國自光明皇帝開始便一直在科學道路上高歌猛進,一直是整個銀河中最強大的,發展也是最快的,聯邦和圖特加和一塊都不夠帝國打。這說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自聯邦成立以來,帝國和聯邦的差距一直在加大。
可如今卻聽說是因為資源供給不足而不得不放緩腳步,是帝國的發展戰略出了問題嗎?子衣暗想。
但子衣又覺得《壽限階梯波動》的秘密不止於此,一定還有什麽她沒有發現的地方。銀狐和婧的行為很可能與此有關。
子衣甚至懷疑可能自己也與此有關,但她始終是被蒙在鼓裏的那個,最為被動的那個。
默默迴到房間裏想了想,子衣決定明天主動出擊,去看看能不能發現點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