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季這會剛打完電話就聽到方言在問他。


    他還有些莫名其妙。


    轉過頭看到方言手裏拿著的照片,他才反應過來:


    “哦,你說甘肅那邊的黑鬆驛啊。”


    “沒錯。”方言點點頭。


    畢竟是專業方麵的,老季略微思索了下後,說道:


    “那地方是河西走廊東端,漢代是長鬆縣城所在地,漢唐以來都是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文化遺跡很多,現在一直都在保護性挖掘,每年都有新的文物出土。”


    方言問道:


    “城東陳家台子古墓附近也在挖?”


    老季點點頭說道:


    “在挖啊,好幾個挖掘小隊呢,有的是漢朝的古墓,有的是唐朝的古墓,還有十六國後涼的古墓,近的還有明朝的古墓,反正這裏古墓挺多,什麽狀元崖,小坡村墓群、穀家平灘遺址,陳家台子古墓……”


    說著他來到方言身邊,拿起那張照片說道:


    “1953年9月份的時候,那地方修蘭新鐵路,黑鬆驛農民在城東陳家河台子挖到了各種各樣的青銅、黃銅箭頭,陶罐,後來甘肅文物管理委員會,派出的文物勘察清理組征收,確認這裏有古墓,然後通知了我們。”


    “當時我們派了兩隊人前去挖掘,沒怎麽費力就發現了更多的漢代彩陶,石坊輪這些文物。”


    “其中有一件青銅器古物最是厲害,圓筒形,有底,口底相等,兩邊各有一柄,一柄有補痕,另一柄刻有小篆銘文‘大司農平斛建武十一年正月造。’根據銘文我們知道這是一件量器,然後將其命名為漢代大司農平斛。”


    說罷老季頓了頓,問道:


    “大司農你知道吧?”


    方言說道:


    “《後漢書.百官三》記載,“大司農,掌錢穀金帛諸貨幣”,為九卿之一,類似於後世戶部尚書,是掌管財政稅務的高級官員。”


    本來還想炫一波的老季愣住了,然後驚訝道:


    “你不是學醫的嗎?這都知道?”


    方言雖然這方麵知識少,但是這塊可是專門找資料看過的,哪可能不知道?


    他對著老季說道:


    “不要這麽驚訝吧,畢竟我們中醫也要讀仲景,了解下漢代也很正常吧?”


    老季這才反應過來。


    他點點頭,然後就說起了大司農平斛,這是東漢時期的標準量器,實測容積為19600毫升,折算1升合196毫升,和王莽所製的王莽斛基本一致。


    其實這些方言都知道了。


    他還知道大司農平斛是劉秀收複河西走廊,征討四川公孫述勝利在望的時候,認為全國統一指日可待,他為了統一度量衡政策,穩固政權恢複經濟樹立權威性,而頒發的。


    而和它出土距離差不了多遠的河邊,就埋著能夠證實漢代與現代重量單位準確換算關係的大司農銅權。


    銅權這個大稱砣是衡量物體重量的標準器具,它是東漢光和二年鑄造的,也就是和司馬懿,龐統,法正是同一年出世。


    也不知道這兩件差這麽久的東西,到底是怎麽埋到一起的。


    方言對著老季問道:


    “那邊古墓那麽多,你們就沒想著原有位置上擴大下規模?沒準就在附近挖到什麽東西了。”


    老季擺擺手說道:


    “嗐,挖掘工作一直在進行,土裏麵也不知道埋了多少,而且當地河裏還有沙金,偷偷淘金的人在河裏還撿到過很多青銅,黃銅的東西,當時我們就懷疑河裏都有古墓。”


    “還真是懷疑對了……”方言嘀咕道。


    “嗯?”老季一怔。


    方言迴過神來說道:


    “我的意思是,既然他們在水裏都能撿到青銅器,那還用懷疑嗎?肯定是有啊!”


    老季說道:


    “不,也可能是其他地方衝過來的,水流的力量還是很大的,因為後來我們也在附近河邊挖過,沒有發現。”


    “……”方言無語了。


    原來考古隊也挖過周圍了。


    隻是他們沒有碰到。


    看來按照正常的情況,還真得1981年才能挖的出來了……


    方言陷入了沉思中,要不要高考完過去一趟?


    但是自己過去能找到準確位置嗎?


    銅權也就是個襯坨大小,真要找還是挺費勁的。


    而且那地方都是墓葬,自己要挖還真是不好挖,風水太好到處都埋了東西,大概率過去是找不到的。


    這時候老季也注意到方言好像有些過分關注了,他問道:


    “你好像對這個很感興趣啊?”


    想到方言的玄學屬性,老季追問道:


    “莫不是你什麽感覺?靈感?”


    他們這行,還是很信這種東西的。


    方言聽到老季的話,頓時靈光一閃。


    這是給自己遞梯子了啊!


    方言當即就順著話說道:


    “說起來你可能不信,我總感覺你們這地方的河邊有大墓。”


    老季問道:


    “你說……城東陳家台子古墓附近?”


    方言點點頭,然後說道:


    “不過我也就是感覺,也說不準。”


    老季笑著說道:


    “哈哈哈……有時候我經常有這種感覺。”


    “……”方言無語。


    好吧,果然專家不是那麽容易忽悠的。


    本來自己還想影響一下老季,讓他去改變下曆史,將注意力轉移到河邊去。


    現在看來是自己想多了。


    老季說罷,對著方言道:


    “行了,工廠那邊我電話已經通知了,他們大概十點半就能到。”


    方言點點頭對著老季道:


    “謝謝,那我就先迴去,不打擾你了。”


    老季應了一聲,然後將方言送出了門。


    沒讓他下樓,方言就讓他迴去就行了。


    自己則是下樓朝著家的方向而去。


    他決定還是先把高考考好,拿下狀元再說。


    大司農銅權的事兒,就暫時放到一邊去好了。


    來日方長嘛,就算是按照既定曆史,1981年它也總歸是要出現的。


    這次迴去方言沒走路,而是選擇坐公交。


    就在方言坐上公交車後,老季站在窗戶後麵,看著遠去的公交車,叼著煙陷入了沉思。


    最終他還是來到了電話邊,撥通了一個電話:


    “喂,幫我接一下甘肅文物管理部……”


    ps:更完這章還欠大家18000字,筆記本出亂碼,在網吧裏通宵碼字。


    今天冇了,明天請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1977大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鳳山鶴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鳳山鶴鳴並收藏重生1977大時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