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帆負手立於淩霄派那雲霧氤氳的山巔,極目遠眺,層巒疊嶂的山川在雲霧中若隱若現,宛如一幅水墨畫卷徐徐鋪展。山風凜冽,唿嘯著撲麵而來,肆意撩動他的衣袂烈烈作響。遠處,瀑布仿若銀河倒懸,從陡峭的崖壁飛瀉而下,磅礴的水流砸落在深潭之中,濺起層層雪浪般的水花,在陽光的折射下,幻化成五彩斑斕的霓虹,如夢似幻。
然而,這般如詩如畫的仙境景致,卻絲毫無法慰藉林帆的內心,他的眼眸中滿是揮之不去的愁緒,心頭那沉甸甸的陰霾猶如鉛雲,厚重而壓抑。不久前,淩霄派掌門神色凝重,將他緊急召至密室,鄭重地交付給他一項足以改寫他修行軌跡的艱巨任務——前往衛國,輔佐衛靈公的太子。
掌門目光深邃,語重心長地叮囑道:“林帆,此去衛國,責任重於泰山。那衛靈公太子性情乖張,德行難測。你若能巧妙引導,輔佐得當,不僅能為淩霄派揚威立名,更能造福衛國萬千百姓,功在社稷;但倘若稍有差池,一步踏錯,不僅自身性命堪憂,甚至可能牽累整個門派,引發無盡災禍。”林帆聽聞,心中一震,深知此事幹係重大,生死攸關。可身為淩霄派的弟子,身負師門的期許與使命,又怎能臨陣退縮?他牙關緊咬,雙膝跪地,毅然領命,盡管心中被對未知的恐懼與忐忑填得滿滿當當。
林帆駕馭仙劍,風馳電掣般穿越連綿起伏的崇山峻嶺,一路風塵仆仆,終於抵達了衛國的都城。城中車水馬龍,熱鬧非凡,大街小巷熙熙攘攘,叫賣聲、談笑聲交織成一片。可林帆卻無心欣賞這繁華喧囂的市井景象,他心急如焚,徑直朝著蘧伯玉的府邸奔去。蘧伯玉乃衛國賢達之士,智慧超群,聲名遠揚,林帆滿心期許能從他那裏求得錦囊妙計,化解自己心中的重重憂慮。
踏入蘧伯玉的府邸,隻見庭院內花草繁茂,綠植錯落有致,處處洋溢著寧靜雅致的氣息。蘧伯玉早已在廳中靜候,他麵容和藹慈祥,目光如淵深邃,舉手投足間透著一股洞悉世事的睿智。林帆見狀,急忙上前恭敬行禮,言辭懇切地說道:“晚輩林帆,來自淩霄派。此番承蒙掌門重托,奉命輔佐衛靈公太子,然而心中惶恐不安,毫無頭緒,不知從何下手,特來向先生求教,還望先生不吝賜教。”
蘧伯玉微微點頭,抬手示意林帆坐下,而後緩緩開口:“聽聞那太子性情古怪,德行欠佳,的確是個極難應付的角色。你且詳細說說,具體有哪些顧慮和擔憂?”林帆長歎一聲,神色憂慮,眉頭擰成了一個“川”字,雙手不自覺地緊握成拳,額頭上也滲出了細密的汗珠,眼神中滿是焦慮與迷茫,緩緩說道:“先生有所不知,若我與太子相處時,對他不加約束,放任他肆意妄為,恐怕會禍亂衛國朝堂,危及社稷安危;可若是我對他嚴加管束,以正道加以引導,又生怕觸怒於他,給自己招來殺身之禍,危及自身性命。這太子雖說聰慧過人,卻隻能敏銳察覺他人的過錯,對自己的問題卻渾然不知,毫無自省之心。麵對這樣的人,我究竟該如何應對才好呢?”
蘧伯玉站起身來,雙手背於身後,在廳中緩緩踱步,沉吟片刻後,語重心長地說道:“你此番處境確實艱難萬分,如履薄冰。對待這樣的人,首先要做到內心真誠純粹,堅守自己的原則底線,不為外界所動搖;外表則要柔順恭順,避免正麵衝突,激怒於他。切不可輕易展露鋒芒,也切勿急於糾正他的過錯,以免適得其反。”
林帆若有所思,輕輕點了點頭,可心中仍存疑慮,追問道:“先生所言極是,令晚輩茅塞頓開。可具體該如何操作呢?倘若太子做出明顯的錯誤行徑,我難道隻能佯裝不見,坐視不理嗎?”蘧伯玉停下腳步,目光堅定地看向林帆,說道:“當然不是。你可以采用委婉含蓄的方式加以引導,比如借助一些生動有趣的比喻、寓意深刻的故事,讓他自己從中領悟道理。就像你可以給他講述曆史上那些因昏庸無道、荒淫無度而導致國家滅亡、身敗名裂的故事,讓他引以為戒,汲取教訓,但注意切莫直接指責批判,以免引起他的反感和抵觸。”
林帆聽後,心中豁然開朗,猶如撥雲見日,連忙起身,再次恭敬行禮,感激地說道:“多謝先生悉心教誨,晚輩真是受益匪淺。”蘧伯玉微微一笑,溫和地說道:“你也不必過於憂心忡忡,隻要用心去做,隨機應變,或許會有轉機出現。但你也要做好最壞的打算,時刻警惕,保護好自己。”
林帆告別蘧伯玉後,便懷著忐忑的心情前往太子府。遠遠望去,太子府氣勢恢宏,朱紅色的大門莊嚴肅穆,緊閉著,仿佛一座威嚴的堡壘。門口的侍衛身披厚重鎧甲,手持長槍,威風凜凜地站立著,散發出一股令人膽寒的氣息。林帆深吸一口氣,平複了一下緊張的心情,上前遞上拜帖。
片刻之後,門緩緩打開,一位仆人將他引入府中。林帆見到太子時,太子正慵懶地斜躺在榻上,百無聊賴地把玩著手中的玉佩,眼神中透著一絲傲慢與不羈,對林帆的到來顯得漫不經心。林帆恭敬地行禮,說道:“太子殿下,在下林帆,受淩霄派之托,前來輔佐殿下,願為殿下效犬馬之勞。”太子斜眼瞥了他一下,嘴角泛起一絲不屑的冷笑,冷哼道:“就你?能有多大能耐?”林帆麵色平靜如水,不卑不亢地說道:“殿下,在下雖才疏學淺,能力有限,但定會傾盡全力,為殿下排憂解難,不負所托。”
在隨後相處的日子裏,林帆時刻牢記蘧伯玉的諄諄教誨,謹小慎微地與太子周旋。一日,太子突發奇想,心血來潮想要在城中舉辦一場規模盛大的狩獵活動。他全然不顧百姓的死活,強行征調民力,隻為滿足自己一時的玩樂私欲。林帆得知此事後,心急如焚,他深知這樣的行為不僅勞民傷財,會給百姓帶來沉重的負擔和苦難,還極易引發民怨,危及國家的穩定。
林帆瞅準一個時機,來到太子麵前,恭敬地說道:“殿下,聽聞您即將舉辦狩獵活動,想必屆時場麵定會十分精彩壯觀,令人期待。不過,在下近日聽聞一個故事,覺得頗有意思,不知殿下可有興致一聽?”太子一聽,頓時來了興致,挑眉說道:“哦?什麽故事,說來聽聽,可別無趣得很。”林帆清了清嗓子,緩緩說道:“從前,有一個國家的君主,為了舉辦一場奢華無比的宴會,大肆搜刮民脂民膏,百姓們苦不堪言,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後來,百姓們忍無可忍,紛紛揭竿而起,最終推翻了這個君主的統治。這個君主本想貪圖一時的享樂,卻沒想到因此失去了整個國家,落得個悲慘的下場。”
太子聽後,臉色微微一變,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悅,質問道:“你這是什麽意思?莫不是在含沙射影,暗指本太子?”林帆見狀,連忙跪地,誠惶誠恐地說道:“殿下恕罪,在下絕無此意。隻是覺得殿下若能以百姓的福祉為重,此次狩獵活動稍加節製,既能盡情享受狩獵的樂趣,又能贏得百姓的衷心愛戴和擁護,如此一來,豈不是兩全其美,皆大歡喜?”太子沉默了許久,冷冷地說道:“哼,暫且依你所言。若下次再敢這般拐彎抹角,出言暗示,休怪本太子翻臉無情。”
林帆暗自鬆了一口氣,可他心裏明白,這不過是暫時的緩和,問題並未得到根本解決。隨著時間的推移,太子的本性愈發暴露無遺,他不僅愈發貪圖享樂,生活奢靡無度,而且行事愈發肆意妄為,目中無人,對朝中大臣也多有不敬,時常出言羞辱,甚至隨意懲處,朝堂上下人心惶惶。林帆多次委婉勸諫,苦口婆心,卻收效甚微,太子依舊我行我素,絲毫沒有收斂的跡象。
一日,太子與朝中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因政見不合發生激烈爭執,太子竟一時衝動,當場拔劍相向,場麵劍拔弩張,一觸即發。林帆見狀,心中大驚失色,毫不猶豫地衝上前去,擋在老臣身前,大聲喊道:“殿下,萬萬不可衝動!”太子怒目圓睜,雙眼仿佛要噴出火來,惡狠狠地吼道:“你竟敢阻攔本太子?活得不耐煩了嗎?”林帆麵色蒼白如紙,但眼神卻異常堅定,毫無懼色地說道:“殿下,老臣乃國之棟梁,朝中柱石,若殿下傷了他,恐怕會寒了眾臣之心,令朝堂上下人心離散,於國家的穩定和發展極為不利啊。”太子手中的劍微微顫抖,眼中滿是憤怒與不甘,可僵持片刻後,最終還是緩緩收了迴去,冷哼一聲:“今日看在你的麵子上,暫且饒他一命。”
經過此事,林帆深知自己的處境愈發危險,猶如置身於風口浪尖,稍有不慎便會粉身碎骨。他迴到住處,無力地坐在窗前,望著窗外漆黑如墨的夜空,心中滿是無奈、迷茫與彷徨。他不禁想起蘧伯玉的諄諄告誡,又想起自己肩負的使命和責任,心中暗自下定決心:無論前路多麽艱難險阻,荊棘叢生,都要堅守正道,秉持初心,竭盡全力輔佐太子,哪怕要付出生命的代價,也絕不退縮。
然而,事情並未如林帆所願朝著好的方向發展。太子對他的怨恨與日俱增,變本加厲。終於在一次宴會上,太子蓄意刁難林帆,當眾要求他表演仙法,還揚言若不能令眾人滿意,便要治他的罪。林帆心裏清楚,這是太子的蓄意報複,可他別無選擇,隻能硬著頭皮上。
林帆強壓心中的緊張與屈辱,深吸一口氣,施展仙法。刹那間,廳中光芒四射,瑞彩千條,絢麗的光芒交織變幻,如夢如幻,眾人紛紛驚歎不已,目瞪口呆。可太子卻故意找茬,滿臉不屑地說道:“這有什麽稀奇的?不過是些不值一提的雕蟲小技罷了,根本配不上淩霄派的赫赫威名。”林帆心中悲憤交加,猶如萬箭穿心,但他隻能默默忍受,將屈辱和憤怒深埋心底。
就在林帆感到絕望,以為自己的命運即將陷入深淵之時,衛國邊境突然傳來敵軍進犯的緊急消息。太子頓時慌了神,方寸大亂,他自幼養尊處優,從未經曆過如此嚴峻的場麵,一時之間手足無措,不知該如何應對。林帆見狀,挺身而出,慷慨激昂地說道:“殿下,此時正是國家危難之際,急需用人之時,在下願為殿下出謀劃策,與將士們並肩作戰,抵禦外敵,保衛家國。”太子猶豫了一下,眼神中閃過一絲猶豫和懷疑,但最終還是點了點頭。
林帆憑借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在淩霄派所學的戰略知識,廢寢忘食,日夜操勞,與將士們深入探討,共同商議禦敵之策。他不辭辛勞,奔波於軍營之間,親自鼓舞士兵們的士氣,激勵他們奮勇殺敵。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衛國軍隊眾誌成城,同仇敵愾,成功擊退了敵軍,保衛了國家的安全。
經此一役,太子對林帆的態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轉變。他終於開始意識到林帆的價值和能力,也逐漸收斂了自己的行為,不再肆意妄為。林帆敏銳地抓住這個機會,更加用心地輔佐太子,循循善誘,引導他走上正道。
時光悠悠流轉,在林帆的悉心輔佐和耐心引導下,太子終於脫胎換骨,成長為一個有擔當、有作為的儲君。林帆圓滿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他獨自站在衛國的城牆上,俯瞰著城中安居樂業的百姓,街道上車水馬龍,一片祥和繁榮的景象。他的心中充滿了欣慰與自豪,這段充滿艱辛與挑戰的靈途,不僅讓他成功幫助了太子,改變了衛國的命運,也讓自己在磨礪中得到了巨大的成長和曆練。
林帆深知,這段經曆將成為他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他決定返迴淩霄派,將這段難忘的經曆化作前行的動力,繼續在漫長的仙俠之路上堅定地走下去,追尋更高的修行境界,探索生命的真諦 。
顏闔將傅衛靈公大子,而問於蘧伯玉曰;“有人於此,其德天殺。與之為無方則危吾國,與之為有方則危吾身。其知適足以知人之過,而不知其所以過。若然者,吾奈之何?”
顏闔將被請去做衛國太子的師傅,他向衛國賢大夫蘧伯玉求教:“如今有這樣一個人,他的德行生就兇殘嗜殺。跟他朝夕與共如果不符合法度與規範,勢必危害自己的國家;如果合乎法度和規範,那又會危害自身。他的智慧足以了解別人的過失,卻不了解別人為什麽會出現過錯。像這樣的情況,我將怎麽辦呢?”
然而,這般如詩如畫的仙境景致,卻絲毫無法慰藉林帆的內心,他的眼眸中滿是揮之不去的愁緒,心頭那沉甸甸的陰霾猶如鉛雲,厚重而壓抑。不久前,淩霄派掌門神色凝重,將他緊急召至密室,鄭重地交付給他一項足以改寫他修行軌跡的艱巨任務——前往衛國,輔佐衛靈公的太子。
掌門目光深邃,語重心長地叮囑道:“林帆,此去衛國,責任重於泰山。那衛靈公太子性情乖張,德行難測。你若能巧妙引導,輔佐得當,不僅能為淩霄派揚威立名,更能造福衛國萬千百姓,功在社稷;但倘若稍有差池,一步踏錯,不僅自身性命堪憂,甚至可能牽累整個門派,引發無盡災禍。”林帆聽聞,心中一震,深知此事幹係重大,生死攸關。可身為淩霄派的弟子,身負師門的期許與使命,又怎能臨陣退縮?他牙關緊咬,雙膝跪地,毅然領命,盡管心中被對未知的恐懼與忐忑填得滿滿當當。
林帆駕馭仙劍,風馳電掣般穿越連綿起伏的崇山峻嶺,一路風塵仆仆,終於抵達了衛國的都城。城中車水馬龍,熱鬧非凡,大街小巷熙熙攘攘,叫賣聲、談笑聲交織成一片。可林帆卻無心欣賞這繁華喧囂的市井景象,他心急如焚,徑直朝著蘧伯玉的府邸奔去。蘧伯玉乃衛國賢達之士,智慧超群,聲名遠揚,林帆滿心期許能從他那裏求得錦囊妙計,化解自己心中的重重憂慮。
踏入蘧伯玉的府邸,隻見庭院內花草繁茂,綠植錯落有致,處處洋溢著寧靜雅致的氣息。蘧伯玉早已在廳中靜候,他麵容和藹慈祥,目光如淵深邃,舉手投足間透著一股洞悉世事的睿智。林帆見狀,急忙上前恭敬行禮,言辭懇切地說道:“晚輩林帆,來自淩霄派。此番承蒙掌門重托,奉命輔佐衛靈公太子,然而心中惶恐不安,毫無頭緒,不知從何下手,特來向先生求教,還望先生不吝賜教。”
蘧伯玉微微點頭,抬手示意林帆坐下,而後緩緩開口:“聽聞那太子性情古怪,德行欠佳,的確是個極難應付的角色。你且詳細說說,具體有哪些顧慮和擔憂?”林帆長歎一聲,神色憂慮,眉頭擰成了一個“川”字,雙手不自覺地緊握成拳,額頭上也滲出了細密的汗珠,眼神中滿是焦慮與迷茫,緩緩說道:“先生有所不知,若我與太子相處時,對他不加約束,放任他肆意妄為,恐怕會禍亂衛國朝堂,危及社稷安危;可若是我對他嚴加管束,以正道加以引導,又生怕觸怒於他,給自己招來殺身之禍,危及自身性命。這太子雖說聰慧過人,卻隻能敏銳察覺他人的過錯,對自己的問題卻渾然不知,毫無自省之心。麵對這樣的人,我究竟該如何應對才好呢?”
蘧伯玉站起身來,雙手背於身後,在廳中緩緩踱步,沉吟片刻後,語重心長地說道:“你此番處境確實艱難萬分,如履薄冰。對待這樣的人,首先要做到內心真誠純粹,堅守自己的原則底線,不為外界所動搖;外表則要柔順恭順,避免正麵衝突,激怒於他。切不可輕易展露鋒芒,也切勿急於糾正他的過錯,以免適得其反。”
林帆若有所思,輕輕點了點頭,可心中仍存疑慮,追問道:“先生所言極是,令晚輩茅塞頓開。可具體該如何操作呢?倘若太子做出明顯的錯誤行徑,我難道隻能佯裝不見,坐視不理嗎?”蘧伯玉停下腳步,目光堅定地看向林帆,說道:“當然不是。你可以采用委婉含蓄的方式加以引導,比如借助一些生動有趣的比喻、寓意深刻的故事,讓他自己從中領悟道理。就像你可以給他講述曆史上那些因昏庸無道、荒淫無度而導致國家滅亡、身敗名裂的故事,讓他引以為戒,汲取教訓,但注意切莫直接指責批判,以免引起他的反感和抵觸。”
林帆聽後,心中豁然開朗,猶如撥雲見日,連忙起身,再次恭敬行禮,感激地說道:“多謝先生悉心教誨,晚輩真是受益匪淺。”蘧伯玉微微一笑,溫和地說道:“你也不必過於憂心忡忡,隻要用心去做,隨機應變,或許會有轉機出現。但你也要做好最壞的打算,時刻警惕,保護好自己。”
林帆告別蘧伯玉後,便懷著忐忑的心情前往太子府。遠遠望去,太子府氣勢恢宏,朱紅色的大門莊嚴肅穆,緊閉著,仿佛一座威嚴的堡壘。門口的侍衛身披厚重鎧甲,手持長槍,威風凜凜地站立著,散發出一股令人膽寒的氣息。林帆深吸一口氣,平複了一下緊張的心情,上前遞上拜帖。
片刻之後,門緩緩打開,一位仆人將他引入府中。林帆見到太子時,太子正慵懶地斜躺在榻上,百無聊賴地把玩著手中的玉佩,眼神中透著一絲傲慢與不羈,對林帆的到來顯得漫不經心。林帆恭敬地行禮,說道:“太子殿下,在下林帆,受淩霄派之托,前來輔佐殿下,願為殿下效犬馬之勞。”太子斜眼瞥了他一下,嘴角泛起一絲不屑的冷笑,冷哼道:“就你?能有多大能耐?”林帆麵色平靜如水,不卑不亢地說道:“殿下,在下雖才疏學淺,能力有限,但定會傾盡全力,為殿下排憂解難,不負所托。”
在隨後相處的日子裏,林帆時刻牢記蘧伯玉的諄諄教誨,謹小慎微地與太子周旋。一日,太子突發奇想,心血來潮想要在城中舉辦一場規模盛大的狩獵活動。他全然不顧百姓的死活,強行征調民力,隻為滿足自己一時的玩樂私欲。林帆得知此事後,心急如焚,他深知這樣的行為不僅勞民傷財,會給百姓帶來沉重的負擔和苦難,還極易引發民怨,危及國家的穩定。
林帆瞅準一個時機,來到太子麵前,恭敬地說道:“殿下,聽聞您即將舉辦狩獵活動,想必屆時場麵定會十分精彩壯觀,令人期待。不過,在下近日聽聞一個故事,覺得頗有意思,不知殿下可有興致一聽?”太子一聽,頓時來了興致,挑眉說道:“哦?什麽故事,說來聽聽,可別無趣得很。”林帆清了清嗓子,緩緩說道:“從前,有一個國家的君主,為了舉辦一場奢華無比的宴會,大肆搜刮民脂民膏,百姓們苦不堪言,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後來,百姓們忍無可忍,紛紛揭竿而起,最終推翻了這個君主的統治。這個君主本想貪圖一時的享樂,卻沒想到因此失去了整個國家,落得個悲慘的下場。”
太子聽後,臉色微微一變,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悅,質問道:“你這是什麽意思?莫不是在含沙射影,暗指本太子?”林帆見狀,連忙跪地,誠惶誠恐地說道:“殿下恕罪,在下絕無此意。隻是覺得殿下若能以百姓的福祉為重,此次狩獵活動稍加節製,既能盡情享受狩獵的樂趣,又能贏得百姓的衷心愛戴和擁護,如此一來,豈不是兩全其美,皆大歡喜?”太子沉默了許久,冷冷地說道:“哼,暫且依你所言。若下次再敢這般拐彎抹角,出言暗示,休怪本太子翻臉無情。”
林帆暗自鬆了一口氣,可他心裏明白,這不過是暫時的緩和,問題並未得到根本解決。隨著時間的推移,太子的本性愈發暴露無遺,他不僅愈發貪圖享樂,生活奢靡無度,而且行事愈發肆意妄為,目中無人,對朝中大臣也多有不敬,時常出言羞辱,甚至隨意懲處,朝堂上下人心惶惶。林帆多次委婉勸諫,苦口婆心,卻收效甚微,太子依舊我行我素,絲毫沒有收斂的跡象。
一日,太子與朝中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因政見不合發生激烈爭執,太子竟一時衝動,當場拔劍相向,場麵劍拔弩張,一觸即發。林帆見狀,心中大驚失色,毫不猶豫地衝上前去,擋在老臣身前,大聲喊道:“殿下,萬萬不可衝動!”太子怒目圓睜,雙眼仿佛要噴出火來,惡狠狠地吼道:“你竟敢阻攔本太子?活得不耐煩了嗎?”林帆麵色蒼白如紙,但眼神卻異常堅定,毫無懼色地說道:“殿下,老臣乃國之棟梁,朝中柱石,若殿下傷了他,恐怕會寒了眾臣之心,令朝堂上下人心離散,於國家的穩定和發展極為不利啊。”太子手中的劍微微顫抖,眼中滿是憤怒與不甘,可僵持片刻後,最終還是緩緩收了迴去,冷哼一聲:“今日看在你的麵子上,暫且饒他一命。”
經過此事,林帆深知自己的處境愈發危險,猶如置身於風口浪尖,稍有不慎便會粉身碎骨。他迴到住處,無力地坐在窗前,望著窗外漆黑如墨的夜空,心中滿是無奈、迷茫與彷徨。他不禁想起蘧伯玉的諄諄告誡,又想起自己肩負的使命和責任,心中暗自下定決心:無論前路多麽艱難險阻,荊棘叢生,都要堅守正道,秉持初心,竭盡全力輔佐太子,哪怕要付出生命的代價,也絕不退縮。
然而,事情並未如林帆所願朝著好的方向發展。太子對他的怨恨與日俱增,變本加厲。終於在一次宴會上,太子蓄意刁難林帆,當眾要求他表演仙法,還揚言若不能令眾人滿意,便要治他的罪。林帆心裏清楚,這是太子的蓄意報複,可他別無選擇,隻能硬著頭皮上。
林帆強壓心中的緊張與屈辱,深吸一口氣,施展仙法。刹那間,廳中光芒四射,瑞彩千條,絢麗的光芒交織變幻,如夢如幻,眾人紛紛驚歎不已,目瞪口呆。可太子卻故意找茬,滿臉不屑地說道:“這有什麽稀奇的?不過是些不值一提的雕蟲小技罷了,根本配不上淩霄派的赫赫威名。”林帆心中悲憤交加,猶如萬箭穿心,但他隻能默默忍受,將屈辱和憤怒深埋心底。
就在林帆感到絕望,以為自己的命運即將陷入深淵之時,衛國邊境突然傳來敵軍進犯的緊急消息。太子頓時慌了神,方寸大亂,他自幼養尊處優,從未經曆過如此嚴峻的場麵,一時之間手足無措,不知該如何應對。林帆見狀,挺身而出,慷慨激昂地說道:“殿下,此時正是國家危難之際,急需用人之時,在下願為殿下出謀劃策,與將士們並肩作戰,抵禦外敵,保衛家國。”太子猶豫了一下,眼神中閃過一絲猶豫和懷疑,但最終還是點了點頭。
林帆憑借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在淩霄派所學的戰略知識,廢寢忘食,日夜操勞,與將士們深入探討,共同商議禦敵之策。他不辭辛勞,奔波於軍營之間,親自鼓舞士兵們的士氣,激勵他們奮勇殺敵。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衛國軍隊眾誌成城,同仇敵愾,成功擊退了敵軍,保衛了國家的安全。
經此一役,太子對林帆的態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轉變。他終於開始意識到林帆的價值和能力,也逐漸收斂了自己的行為,不再肆意妄為。林帆敏銳地抓住這個機會,更加用心地輔佐太子,循循善誘,引導他走上正道。
時光悠悠流轉,在林帆的悉心輔佐和耐心引導下,太子終於脫胎換骨,成長為一個有擔當、有作為的儲君。林帆圓滿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他獨自站在衛國的城牆上,俯瞰著城中安居樂業的百姓,街道上車水馬龍,一片祥和繁榮的景象。他的心中充滿了欣慰與自豪,這段充滿艱辛與挑戰的靈途,不僅讓他成功幫助了太子,改變了衛國的命運,也讓自己在磨礪中得到了巨大的成長和曆練。
林帆深知,這段經曆將成為他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他決定返迴淩霄派,將這段難忘的經曆化作前行的動力,繼續在漫長的仙俠之路上堅定地走下去,追尋更高的修行境界,探索生命的真諦 。
顏闔將傅衛靈公大子,而問於蘧伯玉曰;“有人於此,其德天殺。與之為無方則危吾國,與之為有方則危吾身。其知適足以知人之過,而不知其所以過。若然者,吾奈之何?”
顏闔將被請去做衛國太子的師傅,他向衛國賢大夫蘧伯玉求教:“如今有這樣一個人,他的德行生就兇殘嗜殺。跟他朝夕與共如果不符合法度與規範,勢必危害自己的國家;如果合乎法度和規範,那又會危害自身。他的智慧足以了解別人的過失,卻不了解別人為什麽會出現過錯。像這樣的情況,我將怎麽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