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清明端午兩人手握著燕雲贈送的劍符,決定在去往北國之前,先去一趟藏劍峰。
實在是清明有了“去呀”以後整日在端午麵前晃晃悠悠,嘚瑟得不行,弄得端午也是羨慕的緊,隻是又不好意思討要過來玩幾天,隻得悶頭趕路,祈禱著快點到藏劍峰。
藏劍峰位於南朝晏洲,有河清海晏之意,此洲在大周未定的亂世時期,就是天下最為安定的地方,就是因為藏劍峰的存在。
是以在早些年紛亂四起之時,天下流民分為兩股,一是朝京都而去,而另一股便是來了晏洲。
若說青州是憑借豐富的礦產而聞名天下,經濟騰飛,那晏洲便是靠著藏劍峰一門之力,穩定數百年的和諧安寧而迎來舉洲之春。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晏洲尚武之風濃厚,幾乎人人家裏都有一柄兵器,每一處酒樓都有說書人在講江湖英雄事。
民間更是有天下俠客出晏洲的美談。
而這就不得不提晏洲的支柱產業,——鍛造。
當年藏劍峰的前身便是天下第一鍛造坊,藏劍山莊,所鍛名劍數不勝數,江湖人皆是以能持有藏劍山莊鍛造的兵器而自豪。
隻是後來藏劍山莊三位傳人產生分歧,一位遠赴邊關,一位前往了大周國都,一位則留下傳承技藝。
其中前往大周國都的留下的技藝造就了現如今的南朝國都鍛造坊,研究機關術,開發了無數國之重器。
去往邊關的那位卻是從此銷聲匿跡,再也沒人聽過他的消息。
最後留下來的那位則是將藏劍山莊更名為藏劍峰,從此再也不鍛兵器,隻傳劍術,但即便如此,藏劍山莊多年留下的底蘊也足以讓藏劍峰穩坐晏洲第一。
然而就在多年前,藏劍峰上一代傳人少陽,江湖有名的天之驕子,一下山便挑戰無數前輩,戰而勝之,一躍成為江湖上赫赫有名的新秀,甚至有傳言,他的劍術已然通神,被人稱為劍道未來開山之祖。
就是如此天驕,卻在一場沒有任何人知道的對決之中落敗,劍心破碎,迴到藏劍峰以後此生再也沒有下過山。
讓江湖人奇怪的是,沒有人知道對手是誰,隻是聽聞是一個年輕俠客,也是和少陽差不多的年紀。
關於這人,江湖上一直都有不少的猜測,有人懷疑此人是北方天策府的人,也有人說此人是修煉千年的妖怪。
隻是後來這個人再也沒有在江湖上出現過,隱居在藏劍峰的少陽也是對其三緘其口,自然就慢慢淡出了大家的視野。
……
清明端午沒有任何波折得踏入晏洲境內,便是明顯感受到與其他州縣不同。
雖然沒有到路不拾遺的程度,可路上往來之人多是腰佩長劍,作俠客打扮,行走山野叢林之地也不會有山匪攔路打劫。
就連街上那些滿臉橫肉的大漢,待人接物都和和氣氣的。
很快清明和端午便是抵達了藏劍峰山腳下的慈寧村,站在山腳下就可以看到遠處兩座如同長槍一般直聳入雲的山峰。
這兩座山峰被稱為劍指山,山如其名,遠遠看去就像是兩根手指並在一起作劍指狀。
半山腰上便是雲霧繚繞,山巔更是完全隱沒在雲端,仿佛神仙居住的道場。
順著山間蜿蜒的小道,兩人緩緩登山。
天邊正有細雨落下,為整座山帶來無邊涼意,已經發黃的樹葉遍地都是,混著泥濘的黃土,一層又一層得鋪在無人問津的道路兩旁。
清明和端午練武之後體格壯碩了不少,可此時依舊是忍不住打了個噴嚏。
“這山還挺陡。”
清明身後背著“去呀”,手上則是拿著一根撿來的筆直樹枝,津津有味得揮舞著。
端午抹了抹額頭上細密的汗珠,望著似乎永遠也接近不了的山峰。
“你說藏劍峰到底長什麽樣子啊!”
清明臉上滿是興奮。
端午悶頭趕路,並不答話。
“到時候我一定要挑一把最厲害的兵器!這樣我成為天下有名的俠客的時候,我的兵器也會是天下有名的兵器!”
清明滿臉期盼,一邊蹦蹦跳跳。
端午也是望著遠在雲端的藏劍峰,眼中充滿了希冀。
哪個少年心裏沒有白馬銀槍行走江湖的夢想呢。
就這樣走著走著,兩人麵前出現了兩條岔路。
清明迴頭問道:“我們走哪條?”
端午掏出堪輿圖,仔細得翻看以後,聳了聳肩:“上麵沒畫,先走一條,如果錯了再迴頭吧。”
清明四下張望了一下,並沒有看到路人,這才無奈道:“好吧,那就先走這條吧。”
說著,清明就走到左邊的那條道上,端午緊隨其後。
走了小半個時辰以後,兩人麵前再次出現了兩條岔路。
“這山上這麽多小路的麽?”
清明有些疑惑得撓了撓腦袋,又是毫不猶豫得走上了左邊那條道上。
端午則是細細打量路邊的樹木,一直到前方的清明傳來招唿聲,這才疾步跟上。
而沒過多久,兩人眼前居然又出現了兩條岔路。
這下就是清明也察覺到事情有點不對了。
端午則是撿起路上被踩踏過的樹葉,仔細得端詳起來。
“我們應該是碰到什麽東西了。”
清明迴過頭來疑惑得看著端午。
端午:“山腳下的黃泥因為踩踏的人多,偏硬,而剛剛我們走過的黃泥路,色澤更黃一些,更軟,也更容易粘在腳底。”
“而在這裏,我看到了山腳下色澤的淺色黃泥,還有剛剛我們經過那段路時顏色更濃的黃泥。”
清明一臉呆滯:“什麽意思?”
端午沒好氣道:“如果是正常經過剛剛兩個岔路口,那腳下的黃泥應該都是色澤更為濃的,不可能會有山腳下的淡色黃泥,而這裏有兩種色澤的黃泥,所以我們剛剛經過的幾個岔路口,其實都是一個岔路口。”
清明一副聽懂的樣子,點了點頭:“嗯,對,然後呢。”
端午愣了一下:“我也不知道……”
清明斜眼瞥了過去:“你不知道裝什麽大尾巴狼。”
端午:……
“既然走左邊行不通,那我們就走右邊吧!”
清明依舊是精氣十足。
端午想要叫住清明,可好像眼下除了繼續往前走,也沒有別的什麽辦法。
而就在這時,兩人都沒有注意到,清明背後的“去呀”,刀柄微微震顫了一下,一聲不易察覺的輕微響動之後,邊上樹木的枯黃葉片簌簌作響。
又是半刻鍾過去,獨自衝在前麵的清明停在了一段岔路口。
追趕上來的端午喘著粗氣把手搭在了清明的肩上:
“我,我早和你說了吧,光顧著往前走,是,是,誒?”
端午抬頭一看,發現在岔路口的右邊,遠遠已經能看到一座檀香嫋嫋的道觀,門口擺放的巨大香爐上還插著三根小臂粗細的檀香,並沒有受到細雨的影響,還在緩慢燃燒著。
清明一手扶起端午,朝著道觀走了過去。
“我們先進去歇個腳吧,身上都濕了。”
端午這才注意到自己身上不知不覺已經濕透了,分不清是雨水還是汗水。
走近一看,道觀門口寫著一對楹聯:
眾妙無門是謂玄之主
群魔盡掃是謂武之真
反而是道觀門頭的牌匾上空無一字。
“奇奇怪怪。”
清明打量了一下四周,評價道。
走進大門,入目之處便是端坐中央的真武大帝雕塑,栩栩如生,有一股不怒自威的壓迫感。
還沒等清明仔細打量裏麵的擺設,便有一道人迎了上來。
“貧道蓮花,不知兩位小居士來此所為何事?”
道人身著青色道袍,上麵還有繡有祥雲,手上托著一柄拂塵,烏黑的長發由一根發髻整整齊齊得固定在頭頂。
清明:“打擾打擾,就是來躲個雨,我們倆想要去藏劍峰,您知道怎麽走麽?”
蓮花道人端來茶水遞過去:“小居士先喝杯熱茶暖暖身子吧,觀這雨一時之間不會停了,至於藏劍峰,得先下山,去往另一邊登山。”
清明兩人飲下茶水之後也沒多言,就這麽坐在道觀的門檻上,靜靜得看著漸漸變大的雨勢。
蓮花道人也沒管他們,就端坐在蒲團之上,雙目緊閉,不知道在念誦著什麽。
而兩人卻在這嫋嫋檀香之中,悄悄得睡了過去。
這時蓮花道人雙目睜開,肉眼可見的青光在眼中閃過。
“妖孽。”
一聲低吟,蓮花道人快步走到清明麵前,一手高高揚起,對著清明天靈蓋狠狠劈了下來。
實在是清明有了“去呀”以後整日在端午麵前晃晃悠悠,嘚瑟得不行,弄得端午也是羨慕的緊,隻是又不好意思討要過來玩幾天,隻得悶頭趕路,祈禱著快點到藏劍峰。
藏劍峰位於南朝晏洲,有河清海晏之意,此洲在大周未定的亂世時期,就是天下最為安定的地方,就是因為藏劍峰的存在。
是以在早些年紛亂四起之時,天下流民分為兩股,一是朝京都而去,而另一股便是來了晏洲。
若說青州是憑借豐富的礦產而聞名天下,經濟騰飛,那晏洲便是靠著藏劍峰一門之力,穩定數百年的和諧安寧而迎來舉洲之春。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晏洲尚武之風濃厚,幾乎人人家裏都有一柄兵器,每一處酒樓都有說書人在講江湖英雄事。
民間更是有天下俠客出晏洲的美談。
而這就不得不提晏洲的支柱產業,——鍛造。
當年藏劍峰的前身便是天下第一鍛造坊,藏劍山莊,所鍛名劍數不勝數,江湖人皆是以能持有藏劍山莊鍛造的兵器而自豪。
隻是後來藏劍山莊三位傳人產生分歧,一位遠赴邊關,一位前往了大周國都,一位則留下傳承技藝。
其中前往大周國都的留下的技藝造就了現如今的南朝國都鍛造坊,研究機關術,開發了無數國之重器。
去往邊關的那位卻是從此銷聲匿跡,再也沒人聽過他的消息。
最後留下來的那位則是將藏劍山莊更名為藏劍峰,從此再也不鍛兵器,隻傳劍術,但即便如此,藏劍山莊多年留下的底蘊也足以讓藏劍峰穩坐晏洲第一。
然而就在多年前,藏劍峰上一代傳人少陽,江湖有名的天之驕子,一下山便挑戰無數前輩,戰而勝之,一躍成為江湖上赫赫有名的新秀,甚至有傳言,他的劍術已然通神,被人稱為劍道未來開山之祖。
就是如此天驕,卻在一場沒有任何人知道的對決之中落敗,劍心破碎,迴到藏劍峰以後此生再也沒有下過山。
讓江湖人奇怪的是,沒有人知道對手是誰,隻是聽聞是一個年輕俠客,也是和少陽差不多的年紀。
關於這人,江湖上一直都有不少的猜測,有人懷疑此人是北方天策府的人,也有人說此人是修煉千年的妖怪。
隻是後來這個人再也沒有在江湖上出現過,隱居在藏劍峰的少陽也是對其三緘其口,自然就慢慢淡出了大家的視野。
……
清明端午沒有任何波折得踏入晏洲境內,便是明顯感受到與其他州縣不同。
雖然沒有到路不拾遺的程度,可路上往來之人多是腰佩長劍,作俠客打扮,行走山野叢林之地也不會有山匪攔路打劫。
就連街上那些滿臉橫肉的大漢,待人接物都和和氣氣的。
很快清明和端午便是抵達了藏劍峰山腳下的慈寧村,站在山腳下就可以看到遠處兩座如同長槍一般直聳入雲的山峰。
這兩座山峰被稱為劍指山,山如其名,遠遠看去就像是兩根手指並在一起作劍指狀。
半山腰上便是雲霧繚繞,山巔更是完全隱沒在雲端,仿佛神仙居住的道場。
順著山間蜿蜒的小道,兩人緩緩登山。
天邊正有細雨落下,為整座山帶來無邊涼意,已經發黃的樹葉遍地都是,混著泥濘的黃土,一層又一層得鋪在無人問津的道路兩旁。
清明和端午練武之後體格壯碩了不少,可此時依舊是忍不住打了個噴嚏。
“這山還挺陡。”
清明身後背著“去呀”,手上則是拿著一根撿來的筆直樹枝,津津有味得揮舞著。
端午抹了抹額頭上細密的汗珠,望著似乎永遠也接近不了的山峰。
“你說藏劍峰到底長什麽樣子啊!”
清明臉上滿是興奮。
端午悶頭趕路,並不答話。
“到時候我一定要挑一把最厲害的兵器!這樣我成為天下有名的俠客的時候,我的兵器也會是天下有名的兵器!”
清明滿臉期盼,一邊蹦蹦跳跳。
端午也是望著遠在雲端的藏劍峰,眼中充滿了希冀。
哪個少年心裏沒有白馬銀槍行走江湖的夢想呢。
就這樣走著走著,兩人麵前出現了兩條岔路。
清明迴頭問道:“我們走哪條?”
端午掏出堪輿圖,仔細得翻看以後,聳了聳肩:“上麵沒畫,先走一條,如果錯了再迴頭吧。”
清明四下張望了一下,並沒有看到路人,這才無奈道:“好吧,那就先走這條吧。”
說著,清明就走到左邊的那條道上,端午緊隨其後。
走了小半個時辰以後,兩人麵前再次出現了兩條岔路。
“這山上這麽多小路的麽?”
清明有些疑惑得撓了撓腦袋,又是毫不猶豫得走上了左邊那條道上。
端午則是細細打量路邊的樹木,一直到前方的清明傳來招唿聲,這才疾步跟上。
而沒過多久,兩人眼前居然又出現了兩條岔路。
這下就是清明也察覺到事情有點不對了。
端午則是撿起路上被踩踏過的樹葉,仔細得端詳起來。
“我們應該是碰到什麽東西了。”
清明迴過頭來疑惑得看著端午。
端午:“山腳下的黃泥因為踩踏的人多,偏硬,而剛剛我們走過的黃泥路,色澤更黃一些,更軟,也更容易粘在腳底。”
“而在這裏,我看到了山腳下色澤的淺色黃泥,還有剛剛我們經過那段路時顏色更濃的黃泥。”
清明一臉呆滯:“什麽意思?”
端午沒好氣道:“如果是正常經過剛剛兩個岔路口,那腳下的黃泥應該都是色澤更為濃的,不可能會有山腳下的淡色黃泥,而這裏有兩種色澤的黃泥,所以我們剛剛經過的幾個岔路口,其實都是一個岔路口。”
清明一副聽懂的樣子,點了點頭:“嗯,對,然後呢。”
端午愣了一下:“我也不知道……”
清明斜眼瞥了過去:“你不知道裝什麽大尾巴狼。”
端午:……
“既然走左邊行不通,那我們就走右邊吧!”
清明依舊是精氣十足。
端午想要叫住清明,可好像眼下除了繼續往前走,也沒有別的什麽辦法。
而就在這時,兩人都沒有注意到,清明背後的“去呀”,刀柄微微震顫了一下,一聲不易察覺的輕微響動之後,邊上樹木的枯黃葉片簌簌作響。
又是半刻鍾過去,獨自衝在前麵的清明停在了一段岔路口。
追趕上來的端午喘著粗氣把手搭在了清明的肩上:
“我,我早和你說了吧,光顧著往前走,是,是,誒?”
端午抬頭一看,發現在岔路口的右邊,遠遠已經能看到一座檀香嫋嫋的道觀,門口擺放的巨大香爐上還插著三根小臂粗細的檀香,並沒有受到細雨的影響,還在緩慢燃燒著。
清明一手扶起端午,朝著道觀走了過去。
“我們先進去歇個腳吧,身上都濕了。”
端午這才注意到自己身上不知不覺已經濕透了,分不清是雨水還是汗水。
走近一看,道觀門口寫著一對楹聯:
眾妙無門是謂玄之主
群魔盡掃是謂武之真
反而是道觀門頭的牌匾上空無一字。
“奇奇怪怪。”
清明打量了一下四周,評價道。
走進大門,入目之處便是端坐中央的真武大帝雕塑,栩栩如生,有一股不怒自威的壓迫感。
還沒等清明仔細打量裏麵的擺設,便有一道人迎了上來。
“貧道蓮花,不知兩位小居士來此所為何事?”
道人身著青色道袍,上麵還有繡有祥雲,手上托著一柄拂塵,烏黑的長發由一根發髻整整齊齊得固定在頭頂。
清明:“打擾打擾,就是來躲個雨,我們倆想要去藏劍峰,您知道怎麽走麽?”
蓮花道人端來茶水遞過去:“小居士先喝杯熱茶暖暖身子吧,觀這雨一時之間不會停了,至於藏劍峰,得先下山,去往另一邊登山。”
清明兩人飲下茶水之後也沒多言,就這麽坐在道觀的門檻上,靜靜得看著漸漸變大的雨勢。
蓮花道人也沒管他們,就端坐在蒲團之上,雙目緊閉,不知道在念誦著什麽。
而兩人卻在這嫋嫋檀香之中,悄悄得睡了過去。
這時蓮花道人雙目睜開,肉眼可見的青光在眼中閃過。
“妖孽。”
一聲低吟,蓮花道人快步走到清明麵前,一手高高揚起,對著清明天靈蓋狠狠劈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