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 東北狼煙(4)


    11月26日淩晨1時35分,武藤信義大將收到了深入遼陽的神田正種少將的電報,電文大體內容為:


    “茲報武藤司令長官閣下,昨日我皇軍發起全麵突擊以來,敵軍在皇軍浴血奮戰視死如歸之猛烈攻勢下節節敗退,我大日本皇軍目前已經徹底占領遼陽,鄙部官兵幸不辱命於今日淩晨0時50分攻占張學良在遼陽之地下指揮部,職正坐於原張學良所在指揮室位置向司令長官閣下特此致電。目前已遭重創之張學良所部已全部敗退至遼陽以北向沈陽逃竄,另有少數東北軍部隊與我軍尚在激戰中。我軍遼陽攻略即已大獲全勝。”


    看到這封電報,武藤信義頓時覺得心懷大開,胸中巨石落地,多日來的一直被沉重的負擔壓迫的緊緊的肩上似乎一下子輕鬆了。


    終於拿下了這座頑強的城市!一行人在神田少將的迎接下移步至原張學良的指揮所後望著源源不斷湧入城內的日軍部隊武藤既有重擔卸下的少許輕鬆也卻同時升起了一種莫名的悵然感覺,不由隨即自我嘲笑道自己這段日子真是太過於緊張了。現在自己終於有底氣向東京匯報東北戰事的結果了,付出的代價是大,但是自己還有東京起碼現在都有了一塊自我安慰的遮羞布,這一切都是心照不宣的事情。自己應該在這個時候因為“身體不佳”原因體麵地迴國“修養”了,接下來的戰事就交給軍部還有下一任關東軍總司令長官操心吧。


    就在武藤信義連下了好幾個命令讓部隊穩穩控製住這座城市後,連續大半個多月沒有好好休息的大將來不及慶祝“勝利”正欲倒在行軍榻上好好地休息一下的時候,比較謹慎的二宮治重中將前來報告了幾個意外的現象。就是東北軍與其說是“被擊潰敗逃”,還不如說是“有秩序的邊戰邊撤”,因為占領遼陽後二宮中將細心地發現東北軍的傷員、物資等統統被帶走了,如果是倉促敗逃根本不可能還能如此周全。“東北軍應該是主動放棄了這座城市。”最後二宮中將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對於略有點疑神疑鬼的二宮中將的疑惑和擔憂,武藤信義倒不是很放在心上,戰局必敗之時張學良當然要盡全力將保留住更多的部隊好去保衛東北最後的戰略要地——沈陽了,所以當遼陽堅持不住的時候主動放棄城市邊戰邊撤也不是意外的事情。最重要的是,現實已經擺明,皇軍才是遼陽會戰的戰勝者,這座城市現在已經完全處於皇軍的控製下,現在皇軍一個多師團已經進入城內,有如此雄厚的兵力就不信張學良還能反撲迴來。揮揮手讓二宮中將下去後武藤很快就陷入熟睡之中。


    淩晨3時許,遼陽以北十多公裏望水台一帶。


    這一連片數個村鎮已經成為了一個不折不扣的大兵營,東北軍“潰退”下來的數個師主力部隊101師和107師等部士兵已經擠滿了這裏。房梁走廊、大街小巷等地方都密密麻麻悄無聲息站滿了荷槍實彈的東北軍官兵。官兵們的身後是五十多門各部集中起來的炮口指向遼陽的大炮,在炮兵們的操縱下都已經處於裝填完畢隨時可以發射的狀態。


    而此時部隊的核心人員——張學良、於學忠、榮臻等人立於村口一處突起的峭石上,幾個人通過望遠鏡觀察著遠處篝火點點的遼陽城。夜風習習,拂動著張學良皮大衣衣襟,一時間倒讓他頗有幾分“揮斥方遒、指點江山”的豪傑風範。


    “為驅日寇,自焚其城——”榮臻滿臉堪堪的苦澀。


    “功過是非,一切由後人評判吧!”於學忠卻頗為豪邁地接道。


    張學良左右環顧身邊這兩個得力的左右手,決絕地揮手道:“隻要能最大限度地消滅日軍,即使和魔鬼合作我也在所不惜!龍雲峰!”


    第101師副師長龍雲峰上前應道:“有!”


    “準備的怎麽樣?”


    “報告少帥!城內一共135處著火點,俱已準備就緒!炮兵部隊和空軍大隊也一切就緒!”


    “萬事俱備,隻欠東風!現在風速多大?”


    “報告少帥!現在風速7級,8.7米每秒!”張學良身邊的副官譚海道。


    張學良看了一眼手表——3點27分,距離計劃開始還有3分鍾。眾人一時間都不說話,靜靜地看著遠方夜幕中的遼陽城,數萬軍隊寂靜無聲,隻有唿唿寒風和軍旗獵獵飄揚聲音。


    3點30分整,張學良沉聲道:”我命令!‘祝融’計劃啟動!”話語中蘊含著逼人的殺氣。


    刹那間,遼陽北部一百多處堆滿幹柴汽油的著火點被同時引燃;與此同時,集結在望水台一帶的東北軍數個重炮團一起萬炮齊鳴,炮聲震天一排排燃燒炮彈唿嘯著飛向遼陽。北風淩厲中,一條條火蛇迅速火隨風勢擴大蔓延開來。夜色下的遼陽,股股火龍由北向南肆意狂舞而起。


    烈火初起之時候,武藤信義就迅速接到了報告,一開始他還沒有放在心上認為隻是少數官兵生火取暖做飯不小心失的火,但是遼陽北部各地紛紛著火的報告一連串地飛馬流星般送到了他的手上,武藤信義和眾日軍高層將領這才意識到不妙慌忙出去觀看,頓時一個個大驚失色,隻見城市北部火光衝天而起,大片大片的民房熊熊燃燒著,半邊夜空都被火光照亮,風壯火勢火助風威,衝天的烈火順著唿嘯的狂風向南部漫延開來。武藤信義頓時如墜深淵,他這才明白:張學良東北軍是故意敗退撤離的,目的就是引誘自己的部隊進入城中然後縱火焚城犧牲整個遼陽來消滅自己。武藤信義這才後悔莫及深恨沒有聽取二宮中將的話。此時日軍進入城中的部隊人數已經超過了兩個師團的兵力,想到這裏武藤信義嘶聲力竭道:“命令部隊!全速離開遼陽!全速離開遼陽!”為了加快部隊撤離的速度,武藤下令部隊官兵拋棄一切重裝備全力離開。但是為時已晚,滔天的火龍夾雜著滾燙炙熱的熱浪鋪天蓋地如絕提洪水般席卷著整個遼陽城,大批大批的日軍來不及逃跑被大火吞噬,一群群渾身大火的日軍士兵在地上滾來滾去拚命徒勞地想撲滅身上的火苗,但是鬼哭狼嚎般的慘叫聲哀嚎聲都被烈火巨大的燃燒聲給蓋了下去。


    急瘋了的武藤信義下令城外的炮兵聯隊和航空兵部隊全力出動完全不顧誤傷己方部隊轟炸遼陽試圖給被大火圍困的日軍炸開一條通道,一時間武藤能用上的滅火方法全都用上,差點就要放毒氣“以毒攻毒”了,但是這一切都收效甚微,在日軍轟炸大火的時候東北軍炮兵卻火上澆油地往城內發射燃燒彈,同時東北軍空軍戰機也成批出動如一群群夜梟般飛至遼陽上空往在大火裏麵掙紮的日軍頭上投下大批的白磷炸彈以壯火勢。從高空俯視,遼陽如同一座火城,整個夜間遼陽城都在兇猛燃燒著。


    滔天烈火狂潮一直持續到早上8點多,占整個遼陽五分之四的太子河以北的城區全部燃燒殆盡。由於冰河的阻擋,被燒得死傷累累逃退到南區的日軍才勉強得以存活,看著殘煙餘火中滿目數不清被燒的千奇百怪死狀的部下,武藤信義陡然心髒病突發,當場猝死(曆史上武藤信義是在參加慶祝關東軍占領東北的酒席上興奮過頭導致心髒病突發猝死的),接任武藤信義的二宮治重中將立刻下令全軍撤退。


    張學良的一場大火,不但讓五分之四的遼陽城區三萬多棟房屋盡數焚毀,一起化為焦炭的還有大量的日軍。從東北軍拖死狗般從焦黑的殘垣斷壁中拖出來的日軍燒焦的屍體數目粗粗估計,日軍被燒死者數目在一萬兩千人以上。後來從日本軍部解密的檔案人們才知道,這場讓日本軍隊喪膽的“遼陽大火”中日軍被燒死燒傷和失蹤者加起來共計15800餘人,大致相當於日軍一個整編乙級師團的人數。


    11月26日上午,東北軍開始對潰逃的日軍開始大規模反擊追殲。毫無鬥誌的日軍拚命往旅順逃竄,東北軍以吳鬆林部第5獨立騎兵旅為先頭部隊充分發揮騎兵的快速優勢對倉惶的日軍毫不留情進行追殺。中午時分日軍勉強逃至青岩,宛如末日降臨般絕望的日軍給這裏來不及撤離的數千傷兵注射酒精和空氣進血管內加速他們的死亡,傷殘的日軍直接互相用步槍自殺或者圍聚在一起拉動手榴彈。在傷兵死亡降臨時候痛苦的哀號中,一些日軍士兵直接精神崩潰倒在地上唿天搶地大小便失禁,日軍來不及徹底破壞青岩的設施便留下遍地屍體在東北軍隆隆震地的馬蹄聲匆匆撤往鞍山。


    “報告旅座!鬼子把機場倉庫醫院等基本都破壞幹淨了還放了不少火,他們的傷兵都自己解決了,鬼子的糧食都也燒沒了!”第5騎兵旅先頭部隊第18騎兵團團長王山虎縱馬向前和趕來的吳鬆林報告道,“大哥,嘿嘿,弟兄們還抓了三百多個來不及跑的鬼子護士,你看咋辦?”


    聽王山虎這親熱的一聲“大哥”,吳鬆林就知道這家夥打起那些護士的主意了。這家夥膽識非凡作戰勇猛又耍的一手好馬刀但就是好色的毛病改不了。也罷,反正都是日本女人,想到這裏吳鬆林一臉正色:“這些我都不知道,你自己看著辦。但是有兩點,第一不要讓弟兄們得病;第二不許一口氣全上去,弄死了太多我向少帥沒法交代!”


    “好的大哥!”王山虎喜滋滋地轉身而去。


    27日淩晨錦州王樹常部奉命連夜急行軍橫插日軍逃脫路線,一口氣將日軍第8師團和第9師團兩股殘缺不全的日軍師團攔腰圍困在了鞍山。第8、第9師團師團長稻葉四郎和渡邊澱太郎都已經在遼陽戰役中戰死,兩個師團部隊傷亡大半且一路丟盔棄甲幾乎沒有什麽重裝備,但是士氣低迷的第8、第9師團仍然妄圖在鞍山頑抗和東北軍打巷戰。


    讓張學良大鬆了一口氣的是,此時國內外整體大局勢一片大好於東北軍。國內蔣介石嫡係中央軍在對中共紅軍的第五次“圍剿”雖然使的由於共產黨內博古、張國燾等領導人的指揮路線錯誤的紅軍一路敗退損失嚴重,但是在接下來的萬裏長征中中共紅軍卻仍然牽製了一百多萬的國民黨蔣介石嫡係中央軍,與東北軍在綏化等地對峙的十多個中央軍精銳師也紛紛被抽調繼續“圍剿”紅軍,從而使的東北軍承受的壓力大減。至於國民黨其他派係像閻錫山、韓複渠等人則是在蔣介石的逼迫下才不得不擺著和東北軍逼近的姿勢做做樣子,但是這些派係部隊在中原大戰中都吃過東北軍的苦頭領教過東北軍的厲害,此時基本都是擺著樣子給老蔣看,真正的前線眾將領哪裏還敢進攻去招惹東北軍這尊“瘟神”,有些地方兩軍對峙了幾十天都感到無聊甚至開展聯誼活動互相“增進感情”了。


    至於外部國際上的局勢,那些歐美所謂的正義人士“唿籲和平、反對中日戰爭”的幹嚎聲張學良直接是無視(正義隻對勝利者而言,弱者是沒有資格討要正義的)。最主要的還是蘇聯的態度,在東北戰事開啟之時,斯大林確實曾經想配合日軍瓜分東北從而為蘇聯在遠東地區的安定獲得一片軍事緩衝區,但是斟酌再三以及在東北政府和親東北的德國希特勒政府的壓力下最終還是取消了這個打算。因為斯大林清楚地意識到此時的“社會主義蘇聯”在西方世界眼裏一直是“世界的威脅”,假如蘇聯紅軍出軍東北,那這一**裸的侵略行為就為以上這個“共產主義威脅論”提供了事實依據,那麽西方社會也就有了正當的理由對還在發展中的蘇聯進行經濟、外交等方麵的製裁和封鎖。所以對東北的軍事行動將不利於蘇聯的生存和發展,後來再看到東北軍越戰越勇漸漸進入對日軍的反攻階段後,蘇聯政府立刻借坡下驢跟著德國政府一起通電世界,聲稱“強烈譴責日本政府對中國東北的粗暴侵略,支持東北軍和東北人民驅逐日寇保衛家園”這一正義行為。


    沒有了外部的壓力,張學良立刻抽調了熱河、察哈爾、綏遠、黑龍江四省精銳部隊開拔至遼寧參加對敗退日軍的追擊行為,同時調遣民兵部隊填補以上戍邊部隊的空缺。眼見日軍敗局已定,多日來一直生活在緊張中的張學良竟然在布置完各部隊追擊任務的會議上陷入沉睡中。


    損兵折將丟盔棄甲的日軍此時還有4個殘破不全的師團和1個獨立混成旅團,雖然仍可以與東北軍一拚,但是已經兵敗如山倒,最高統帥的猝死和兩名中將的陣亡更加讓日軍士氣衰竭。毫無鬥誌的日軍部隊在東北軍空軍部隊的輪番轟炸和東北軍數個騎兵旅的追擊下拚命向尚處在關東軍控製下的旅順港口逃竄。武藤信義暴死後,東北戰事一直被壓製的不利消息紛紛被傳送到東京,日本內閣和軍部大吃一驚。此時被東北軍圍死在鞍山的第8第9兩個師團被全殲的結局已經注定,日本政府不能再忍受剩下的4個常設師團也盡葬東北的命運。11月28日,日本海軍主力在山本五十六中將的指揮下盡數出動,再次以“赤誠”、“加賀”兩艘重型航空母艦以及四艘“金剛”級重型戰列艦為主的包括近百艘驅逐艦和運輸艦的龐大艦隊奔赴旅順口救援日軍殘部撤離東北。


    至30日,侵奉日軍已經全部被擠壓在了旅順靠近海口一帶,東北軍後續部隊源源不斷湧入旅順與日軍爭奪旅順口。為了給困在海邊的部隊爭取更多的撤離時間,二宮治重中將抽調主力部隊全力守城抵擋東北軍的攻勢,東北軍與日軍在旅順口展開猛烈的巷戰。甲午戰爭中被清軍不戰而棄後遭日軍屠城死難兩萬民眾的“東亞第一要塞”旅順再次迎來了血火浴城。此時當初從旅順奔赴遼陽“皇威赫赫”的日軍已經處於垂死掙紮狀態,大批日軍丟棄武器鋼盔不等登船命令就跳入海中遊向軍艦。海灘上毫無秩序拚命向軍艦上擁擠的日軍密集度驚人之高,在東北軍重炮團猛烈轟擊下死傷慘重。隨著前線部隊的步步推進,也越來越接近港口的東北軍炮兵部隊越發猛烈地向擁擠在海灘上的日軍射出複仇的炮火,數千發的榴彈炮彈在大炮的怒吼中從天而降在日軍頭上,直炸的日軍血肉橫飛鬼哭狼嚎,整個海灘也被炸得坑坑窪窪沙土飛揚,被炮彈彈片撕碎的日軍肢體殘骸四麵八方飛濺,迸濺出來的汩汩腥血和腦漿內髒甚至將沙灘染成了大片大片的暗紅色。為了加快撤離速度,二宮治重中將下令丟棄所有的傷兵和殘疾士兵優先讓完整無缺的士兵和少佐以上軍官登船。一圈圈被拋棄的日軍官兵圍聚作一團在絕望的哭號聲中拉響發給他們用以“玉碎”的手榴彈。在炮兵部隊猛烈轟擊日軍同時,東北軍空軍部隊主力也傾巢而出唿嘯在旅順港口上空將一批批炸彈毫不留情地丟在日軍頭上,同時猛烈轟炸掃射在海麵上掙紮的日軍和日軍運輸艦艇。由於日軍密集度奇高,戰機投下去的炸彈基本每發必中,在航空炸彈爆炸掀起的滔天海浪中,滿載日軍逃命官兵的日本海軍小中型艦艇一個個連續不斷被炸傷炸沉,連同上麵的日軍一起在哀嚎中掙紮著沉沒在渤海灣的滾滾濁流中。有的小型運輸艦艇直接被炸彈命中四分五裂,乘坐在上麵的日軍官兵統統被炸成肉塊,鮮血迸濺染紅大片大片海域。整個旅順港口和海麵猶如修羅屠宰場般血腥殘酷,被炸死的日軍官兵屍體殘缺不全到處鋪滿灘頭飄滿海麵,內髒腦漿斷手斷腳遍布地麵,狼藉不堪。另外在12月1日夜間,日軍第二師團師團長多門二郎中將的乘船鬼使神差般不偏不巧被一架被日軍高射炮火擊落的東北軍戰機撞上,右手受傷不便的中將在逃離過程中被大火嚴重燒傷,沒有迴到國內便不治而亡。


    12月2日下午,東北軍先遣部隊第101師一部突破日軍阻擊殺上旅順口,幾十輛東北軍t-28和雷諾-17坦克駛上灘頭碾壓掃射著來不及逃跑的日軍官兵,直殺的日軍屍橫遍野,殺紅眼的東北軍官兵們為了給當初來不及撤到北岸而被日軍殘酷虐殺的那些南岸傷兵們報仇,也以牙還牙將港口上癱瘓倒地不能動的日軍傷兵統統用刺刀虐殺捅死。此時已經處於東北軍重炮射程內的日軍艦隊慌忙草草結束持續四天多的援救陸軍行動便駛往朝鮮仁川,在東北軍岸防炮和戰機的炮彈炸彈歡送下僅僅撤走了四萬餘的陸軍官兵。同時這一日被圍困在鞍山的第八第九師團殘部在多日斷糧陷入饑餓中後被攻入城中的東北軍110師111師官兵在隨後數日的戰鬥中盡數全殲(兩個師團的指揮官在下令焚燒掉師團軍旗後俱剖腹自盡)。殘存在遼東半島和旅順的日軍阻擊部隊也都逐步被東北軍一一剿殺。12月5日這一天,日俄戰爭後日本在中國東北根深蒂固盤踞的關東軍勢力終於在此時被徹底鏟除。多日苦戰換來的勝利帶來的喜悅充斥著所有官兵的心裏,遙望著海麵遠方狼狽逃去的日軍艦隊,港口的東北軍官兵們瘋狂地唿喊著口號將身上最後的子彈向空中海麵盡情狂飆射擊宣泄著心中的狂喜——勝利了!終於勝利了!


    東北軍戰勝的捷報很快通過廣播、報紙等迅速傳遍關內關外、大江南北。此次東北會戰共計消滅日軍10萬多人,全殲日軍第8、第9兩個常設師團並且擊斃日軍三名中將級軍官、5名少將級軍官和12名大佐軍官(其中7人戰死,另5人則是死於東北軍特種部隊的狙擊暗殺),另外俘虜日軍1275人,輝煌戰果可以說是前所未有。不但對日軍造成了近代以來最沉重的打擊,挫敗了日本妄圖吞並東北的野心,更重要的是這一振奮人心的戰報讓千千萬萬的中國人重拾了國民的自尊和自信心。自甲午戰爭後的中國一直被日本這個“一衣帶水的千年文明友邦”欺辱壓榨,日本軍隊屢屢侵犯中國國土肆無忌憚屠殺中國國民搶奪中國財富礦藏,霸占中國琉球、台灣等領土,踐踏中國主權,強迫曆屆中國政府簽訂一個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甚至妄圖竊取中華神器,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近四十年來中國一直屈服於這個曾經臣服中華千年、文明禮節無不來自中華的日本!國家氣節、國民自尊早已經蕩然無存!可是今日,忍無可忍的中國,忍無可忍的中國東北軍憑著一己之力終於爆發了中華民族壓抑了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積累的憤怒!讓醜陋的東瀛倭國感受到了華夏民族的怒火!


    東北沸騰了!四千萬東北人民沸騰了!自戰勝之日起,東北遼寧、吉林、黑龍江、察哈爾、熱河、綏遠六省和北平、天津二市便陷入了瘋狂的歡慶中。東北各大城市以及廣袤的農村紛紛用最熱烈的方式來慶祝自己的子弟兵浴血奮戰換來的勝利。各大商店的煙花爆竹被搶購一空,整個東北日日夜夜鞭炮齊鳴、煙火騰空;各個城鎮鄉村的戲院劇台紛紛開幕演出擠滿了群情激昂的人群一起用東北傳統的戲劇歌舞歡慶勝利;各大城市主要大街和鄉村廣場上,人們歡欣鼓舞敲鑼打鼓載歌載舞。遊行狂歡人群甚至讓東北的城市交通陷入癱瘓,數百萬東北平民湧上街頭匯聚成歡慶的龐大隊伍,彩旗氣球飄揚、鮮花標語漫天飛舞,熱血沸騰的群眾熱烈地高唿震耳欲聾的口號——“東北軍萬歲!”“張少帥萬歲!”“勝利萬歲!”震天聲響直衝雲霄;報紙廣播上,東北社會各界向張學良和東北軍發來的祝賀歌頌文章、電報雪片般鋪天蓋地飛來,光是張學良的帥府每天收到的祝賀電報書信就多達數百公斤;而東北各界民眾寄往東北各參戰各部隊的慰問品更加是堆積如山。人們在慶祝勝利的時候也沒有忘記了為了勝利而英勇捐軀在遼南前線的東北軍殉國官兵,此戰東北軍也付出極大的代價,參戰部隊三個方麵軍十多個師俱傷亡過半,其中106師幾乎損失殆盡,全師參戰前15800餘人此時僅剩一個營不到900人,109師、107師、101師等部隊傷亡率都在75%以上,其中牛元峰(少將)和張宗昌(中將)兩名師長殉國,包括黃顯聲還有4名師長在戰鬥中受傷,團級軍官傷亡19人,總體統計東北軍傷亡人數達到115000餘人,其中陣亡7萬5800餘人。大批的平民自願者紛紛前往前線戰場請求參加收斂犧牲官兵遺體和救治傷兵事宜;東北各家各戶不約而同素燭鮮花祭奠陣亡官兵英靈,一些地區民眾還自發捐款修建紀念碑;沈陽等大城市市中心廣場燭光點點,白紗飄揚,香火繚繞,寄托著圍聚默哀的人們對陣亡將士的哀思。


    盡管南京國民政府或多或少采取了一些阻擾手段,但是關內廣大國統區的人民還是獲知了東北軍戰勝的消息,熱血的青年學生和愛國群眾也紛紛用各地特有的慶祝方式來歡慶東北軍的勝利。祝賀電文和慰問信如雪片般飛向東北,各界慰問團攜帶著各種慰問品,甚至趕著豬牽著羊奔赴河北國統區和東北之間的交通軍事關卡。《大公報》報道:“此次暴日侵我東北,舉國公憤,張學良將軍保土衛民,孤軍血戰,忠勇義烈,欽佩莫名,尚祈整飭軍旅,繼續奮鬥,還我河山。”上海《生活周刊》道:“張學良少帥和東北邊防軍眾將士奮勇抗戰,義薄雲霄,全國感泣,人心振奮。”著名教育家和詩人陶行知賦詩《敬贈張學良少帥》頌道:


    神武將軍天上來,浩然正氣係興衰;手拋日球歸常軌,十二金牌召不迴。


    國際上的反響更加是掀起滔天巨浪,積弱近百年的中國僅僅一支地方武裝便將已經躋身世界列強的日本打的慘敗這一消息讓各大國政府先是持懷疑態度後又經過確認不得不承認東北軍的戰績。這場會戰也極大提高了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同時也大大改變了很多國家對中國的態度和立場以及外交策略,一批批各國軍事觀察家和外交人員也如過江之鯽般前往沈陽和南京了解情況傳達各國政府的表態。


    德國《人民觀察家報》:中國東北軍英勇作戰的頑強精神值得德國軍隊的學習


    美國《華盛頓報》:東北會戰讓日本軍隊遭受到近代以來最沉重的打擊


    意大利《羅馬報》:清帝國破碎後的中國正在悄悄崛起


    英國《泰晤士報》:中國東北軍——遠東新升起的一顆軍事新星


    法國《法蘭西報》:中國東北軍和日本,誰才是東亞真正的霸主?


    蘇聯《真理報》:中國東北軍取得了保衛家園的巨大勝利


    德國戰地記者wolfgang·markus在他後來的迴憶錄《遠東第一聲炮火—遼陽會戰》中是這樣描述他於1935年底在遼陽的經曆的:


    10月底東北軍和日本軍隊的戰爭快要打響的時候,我們在沈陽的各國記者包括來自中國國內南方的記者都突然被沈陽的東北軍憲兵部隊給限製了自由。我們被軟禁在了沈陽新聞發布中心的招待所,這裏大概有300多名來自歐洲美國和南美洲等國的記者、新聞攝影師等等。後來我們才知道不僅沈陽,東北的其他地方像北平、天津、長春、哈爾濱等等地方的外籍人士也都被東北憲兵部隊給控製起來了。據稱這一措施源於張少帥的直接命令,是為了防止我們中有同情日本或者被收買的人向日本人提供東北軍的情報。盡管我們對此表示嚴重抗議但是我們仍然被監視起來,客觀地講我們在這段時間內的生活上還是得到了人道主義待遇的。但是我們之間的幾名日本記者就沒有那麽幸運了,他們被荷槍實彈的東北軍憲兵很不客氣地羈押囚禁到了其他地方,估計其他地方的日本記者也是這種待遇,具體接下來他們的情況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12月1日上午,就在我們越來越迫切思念家人並且擔憂不能迴家過聖誕節的時候,幾名東北軍軍人突然來見我們,他們臉上都掛著掩抑不住的喜色。為首的一名英氣勃勃的上尉很和氣地說:“各位外國朋友和國內的南方朋友,從現在開始你們恢複自由了。現在你們可以去東北的任何地方進行你們喜歡的采訪了。”


    我們都很意外和驚愕,一名意大利記者用蹩腳的漢語問道:“戰爭結束了?”


    “是的!結束了!”那名上尉背著手朗聲道,“我們勝利了!”隨著他充滿自豪的迴答,他身後的幾名士兵也紛紛驕傲地挺起胸膛,向我們顯示出了勝利者才有的神情和姿態。


    隨後我們見到了一名更加高級的東北軍軍官,他的軍銜是一名中校。首先他對這一個月以來對我們的人身自由限製表示歉意,為了補償我們,當天中午我們享受到了一份豐盛的午餐。用餐的時候我們從這名杜中校這裏知道此時進攻東北的日本軍隊的主力已經被擊潰,總指揮武藤信義大將也突然死亡,現在日本軍隊正在二宮治重中將的帶領下往旅順口通過日本海軍向朝鮮撤退,而東北軍正在全力追擊中。


    我們都很懷疑,雖然我們這段時間也從東北政府的官方報紙上屢屢看到日軍節節敗退的消息,因為據我們所知日本軍隊不但在東方甚至在世界上都算的上是一支強大的軍隊,怎麽會中國東北軍打的這麽慘敗呢?杜中校覺察到我們的懷疑後,他用一句很有哲理的話解釋道——鐵被砸爛不是因為它不夠硬,而是因為它碰到了更硬的鋼。


    吃過午飯後,有少部分記者去聯係本國駐東北的領事館離開這片被戰火洗禮的土地,但是絕大部分記者和我一樣選擇留下來,作為記者的我們當然要抓住這個機會前往前線收集新聞素材。在杜中校的安排下,我們一行人順利拿到了前往戰事中心遼陽的火車票。


    在出了沈陽新聞發布中心到大街上的時候,我們都被外麵由人組成的汪洋大海給驚呆了,起碼十萬以上的沈陽居民在大街上歡慶勝利,到處都是飄揚的紅旗和標語,各種彩色氣球在天上到處飛來飛去,每個人臉上都寫著喜悅兩個字,人們手拉手跳舞喝酒,高唿“張學良少帥萬歲”這種略顯得有點熱情過頭的口號,鞭炮聲和歡唿聲震耳欲聾。街上人多的真像中國的一句古成語“摩肩接踵”,把我們這一隊人直衝的歪歪扭扭差點失散開來。在火車站我買了一瓶飲料,當我付錢的時候那個老板看了看我黃色的頭發和藍色的眼睛,然後問我是哪裏人。


    “我來自柏林,先生。”我迴答道。


    他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然後喜笑顏開地使勁拍拍我的肩膀:“哦,你是德國人!德國人是我們東北人的朋友!”他推開我手中的鈔票熱情道,“這瓶果汁不要你的錢!今天是歡慶的日子,就算我請客!”說著他又往我手裏塞了一包瓜子,這真讓我受寵若驚。


    火車站內每一列準備出發的火車的車皮上也掛滿了彩旗和紅豔豔的標語,車上擠滿了人,大部分是原先遼陽的居民,現在戰役結束了他們爭相著要返迴家鄉,另外還有很多來自遼寧省北部地方的誌願者,他們誌願前往遼陽幫助軍隊打掃戰場救治傷兵等事宜。我們由於有沈陽憲兵部隊長官的批條所以特例獨占了一個車廂,使得我們很舒服地去往遼陽。


    從沈陽越接近遼陽,路邊的景色也越來越慘淡,我們也見到了越來越多的戰爭的痕跡——一處處燃燒的廢墟,還有被擊落的飛機殘骸。在路上我們還見到了一列傾覆的火車,周圍圍聚了很多的東北士兵和醫務人員,那是一列運載東北軍傷兵後撤的火車,但是在途中遭到了日本飛機的襲擊而被炸翻,上麵很多的傷兵都因為火車翻地而喪命。


    大概一個小時的顛簸後,當到達遼陽的時候,我望向窗外不由倒吸了一口氣,我的上帝,這裏哪裏還是什麽城市!到處是焦黑的斷牆,寸草不生。放眼望去根本看不到一個兩層以上的建築,甚至還有一縷縷黑煙在這已經化為廢墟的城市中升起,很多地方還燃著火苗。在我記憶中原先宏偉的遼陽市火車站此時也隻剩下了一堵烏黑的牆壁,上麵還被東北軍士兵用木炭塗抹著一排排濃黑粗獷的大字:“將日寇徹底趕出去!”之類的標語。


    被安排接待我們的是一個矮小結實的東北軍少校,他因為作戰勇敢(據說他炸毀了一輛日本軍隊的坦克並且擊斃了超過十名的日本士兵)而從上尉剛剛直接升為少校,他先自我介紹他姓“曹”。曹少校的右邊半張臉宛如烏龜殼般破裂布滿傷痕,右手也包紮著厚厚的繃帶,他解釋道這是因為在一次激烈的街道遭遇戰鬥中一枚日本士兵投擲的手榴彈在他右側爆炸開來的緣故。曹顯得很疲憊,在他的帶領下我們緩步進入遼陽戰場的腹地,我看見被炸彈炸的坑坑窪窪布滿斷裂的磚塊的遼陽街道上到處是三五成群的東北軍士兵,他們滿臉倦色但是仍然充滿精神地拖著大量的戰利品——成打成打的三八式步槍、一挺挺油亮亮的“11”式輕機槍和“92”式重機槍、鋒利的日本武士刀、成堆的日本罐頭,還有一遝遝太陽旗等等。一輛輛滿載著戰利品的東北軍軍用卡車也艱難地在遍地碎磚上行駛著駛向集結地點。除了這些,遼陽遍地觸目驚心都是雙方交戰陣亡士兵的屍體,粗粗估計大概有十五萬士兵倒在了這座堪比歐洲戰爭時候“凡爾賽絞肉機”的城市內。由於天氣寒冷,這些屍體才沒有腐爛發臭導致瘟疫疾病產生。千奇百怪死狀的雙方士兵屍體交雜混合在一起,有的士兵屍體還保持著緊緊扭打抱在一起的最後戰鬥姿勢,善後的東北軍士兵和誌願者們很小心地在軍犬引導下把埋藏在倒塌牆壁下的己方官兵的遺體挖掘運送走,而留下的大量日軍官兵直接拖到一起集中挖個坑掩埋。在遼陽郊區我看到了很多這樣的大坑,一輛輛東北軍的卡車運載著一車子的日本士兵的屍體駛來然後像倒垃圾般傾倒進去,最後用推土機掩埋,每個大坑起碼都埋葬了一千具以上的日軍屍體。一開始我還不知道為什麽有大量的日軍士兵屍體都被燒的焦黑難辨,後來才知道戰役的後期張學良將軍下令全體東北軍撤離遼陽讓日本軍隊占領後又縱火焚城,從而燒死了大量的日本士兵。得知了這個後我才又明白為什麽遼陽城北部不但全是殘垣斷壁而且還上麵還覆蓋著大量的煙塵了。


    中途我又來到了當初雙方交戰重點的太子河,我再次被這裏慘烈的景象嚇的目瞪口呆,這條已經被寒冰冰封的河流的冰麵上密密麻麻鋪蓋滿了屍體,一具具都被寒風凍得僵硬;厚厚的堅冰中也凍結著戰死的雙方士兵,透過冰麵我還能看見下麵渾濁的河水裏麵也隱隱約約浮動著大量的死屍。大量的工人和工兵正在忙著用力鑿開冰塊打撈陣亡的東北軍士兵遺體;除了人的屍體冰麵上還有大量雙方騎兵戰死的死馬。太子河上那座著名的雲虹大橋雖然已經打掃幹淨,但是從上麵停著的一輛輛日本坦克殘骸和那一根根嚴重變形彎曲的橋欄鋼條以及大片大片被血跡染紅的橋麵,我仍然可以感覺到這裏曾經發生的殘酷戰鬥。這時我還注意到一個細節情況——很多陣亡日軍官兵被子彈貫穿的傷口都很出乎意料地恐怖,中彈部位都是前麵的傷口隻是一個小孔但是後麵卻撕開了拳頭大的傷洞,有的陣亡日軍士兵的內髒都從脊背後的巨大創傷口內流了出來。通過問曹少校,我才知道,那是由於日本軍隊在攻進城後殘酷虐殺來不及撤離的東北軍傷兵,很多仇恨的東北軍部隊官兵就將手中步槍子彈的彈頭磨平製成國際《戰爭法》明令禁止使用的“達姆彈”射殺日本士兵以複仇。這一切都讓我深深地感覺到戰爭是多麽的殘酷。——以上段落摘自《遠東第一聲炮火》第14節(第275頁)


    “曆史已經被我徹底改變了,這種改變雖然我不知道以後會怎麽樣,也不知道會帶來什麽樣的後果,但是這樣的改變總會讓中華民族的命運好一點了吧!”當外界一片喜慶的時候,整個東北最高領袖張學良在自己的書房內靜靜地對著牆壁上巨大的東亞地圖默默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東北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星騎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星騎士並收藏我的東北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