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公公往後挪了幾步:
“嗯,好,那就再等等。”
眾人又聊了會兒、笑了會兒,終於哄得露兒高興了,這才張羅迴家。
完完全全、徹徹底底把京城來的內官、代表皇上傳旨的陳公公一夥給忘了。
那護衛真是鼓足勇氣、壯起膽子,才敢輕聲喚了句:
“公子、小姐,請,請留步啊……”
魏無心迴頭:
“直,把這不豬不狗的給忘了。”
“說吧,你他娘的要幹什麽?”
“他奶奶的!”陳飛雪一手握著刀,朝陳公公走去:
“你怎麽還在這?”
陳公公見魏無心一步三搖奔自己來,狀如惡狼。
陳飛雪拖著腳朝自己走,形似猛虎。
嚇得他將個錦盒放在地上,打開來,露出其中聖旨,然後領著護衛,拔腿就跑:
“聖旨啊,聖旨!”
“你們自己看吧,雜家告退。”
陳飛雪拾起地上聖旨:
“什麽東西?”
“上麵都是字,姑奶奶不認字!”
三淑見她看自己,尷尬一笑:
“嗬嗬,我認的字也不多。”
趙凝霜瞥了眼,顏色倒是金光閃閃的。
但耳朵一聽,輕而薄,燒火都著不了多久,認定是不值錢的,所以不稀罕:
“反正是給奄王的,與我們無關。”
“走,迴家去。”
提起奄王,陳飛雪就有氣,將聖旨往溝渠裏一扔。
結果她力大,聖旨躍過溝渠,飛入草叢中:
“姑奶奶還要伺候他麽?”
“他想看,自己來取吧。”
三淑慌慌張張去草叢裏找,可荒草茂盛,聖旨落入草叢中,如同根針掉進大海,還去哪裏尋:
“這可是聖旨啊!”
孟清霞對奄王也有氣,將三淑從草叢裏拉了出去:
“姐兒,不要管了,讓他自己去尋。”
眾人剛剛走上夾道,聽到大路上傳來一個洪亮的聲音:
“這不是陳公公?”
“末將見過陳公公。”
隔著圍牆,眾人看不到來者是誰,但趙凝霜一聽就知:
“大勇哥兒來了!”
眾人一起朝大路走去。
到了南邊圍牆的豁口處,果然見鄭大勇騎著高頭大馬過來,一臉的喜色:
“王爺呢?”
“我有幾樁好事,特來稟報王爺。”
三淑見他麵有喜色,再看看落荒而逃的陳公公。
將兩件事聯係到一起,試著猜測:
“哎呀,難道我家老兒從京城迴來了?”
鄭大勇笑著指了指後麵:
“哈哈,就在後麵,馬上到。”
三淑仰著臉問:
“哥兒,看你這樣高興,莫非皇上果然給他升官了?”
鄭大勇故意賣關子,不肯迴答:
“等會兒他來了,你自己問他。”
四賢關心的卻是:
“哥兒,聽說京城有許多好吃的,不知爹有沒有給我帶些迴來?”
一邊和三淑、四賢說些閑話,鄭大勇打馬到了石棺旁:
“王爺,您果然算的沒錯。”
“謝您吉言!謝您吉言!哈哈哈。”
奄王早已經坐在棺材板兒上等待,裝的人模狗樣:
“嗯,免禮。”
鄭大勇根本也沒施禮,甚至都沒下馬,探頭探腦的看大路。
過了一會兒,他笑道:
“王爺,我爹來了。”
眾人齊齊朝夾道看。
鄭同知領著些護衛打馬而來。
無心看他臉上也是一團喜色,估計三淑猜的沒錯:
“老兒,你當真升官了麽?”
“看來程英那廝果然沒有忘恩負義,他定是在皇上麵前替你說了許多好話。”
鄭同知笑而不語。
到了石棺旁,他跳下馬背,剛要施禮。
奄王率先開口:
“鄭浩,幾時啟程?”
鄭同知慌忙答:
“明日便啟程。”
三淑不解,皺著眉頭問:
“老兒,啟程去哪?”
鄭同知瞥了她一眼,責備道:
“不見我和王爺說話?你休要插嘴。”
雖然責備,卻還是補充一句,迴答了她的問題:
“去捕魚兒海。”
三淑當時就不樂意了:
“果真要去捕魚兒海!?”
“我不去!”
眾人皆火冒三丈,因為他們記得這鬼主意是奄王想出來的。
當時就是他告訴程英:
“蘇雨和齊眉雖將蒙古人趕出捕魚兒海。但蘇雨要迴遼國,齊眉要歸武仙府。捕魚兒海,亟需一個精明能幹的人駐守,防備蒙古人再次作亂。”
“你迴去之後,宜向皇上建言,鄭浩文武雙全,可堪大用。”
加上露兒的事兒,此時兩件事並做一件算。
陳飛雪一把揪住奄王衣領,魏無心薅住了他頭發。
趙凝霜在旁邊罵:
“誰不知道捕魚兒海緊挨著蒙古,從來不安生,你讓鄭大人去那裏,不是害他麽?”
“你堂堂一個王爺,怎麽一肚子壞水呀?”
“害完了這個,又要害那個!”
“為奴兒著想,我勸你積點德吧!”
奄王裝腔作勢的罵:
“一群無禮的東西!”
“鄭浩,統統拉出去砍了!”
鄭同知隻記得,自己數次遭難,皆是無心等出手相助,可沒見奄王露過一次麵。
自然在他心裏,無心等才是恩人。
至於奄王,不過看他是個王爺,不得不以禮相待罷了。
所以他是絕不能把恩人拖出去砍了的,頂多出言勸說:
“是皇上命我戊守捕魚兒海,與王爺何幹?”
“你們幾個,快快住手,我還有話說。”
適才鄭大勇也說,有幾樁好事,特來稟報王爺。
眾人想聽聽到底什麽好事,這才停止對奄王的毆打。
奄王擦了擦鼻血,理了理頭發,跟沒事兒人一樣,繼續裝腔作勢:
“鄭浩,還有什麽話,一一說來。”
鄭同知剛要開口,於滿柱領著幾個人從北山那邊跑了過來。
離著老遠就喊:
“妹妹、兄弟,大哥有個好消息要告訴你們!”
眾人看他身後那幾個族人都捧著錦盒,而他自己則捧著個聖旨。
錦盒共計六個,一大五小。
到了近前,他逐個打開。
五個小盒裏,分別裝著一個印、一張紙、一條緋羅綬、一塊銀腰牌、一頂帽子。
細長的大盒裏,則是一身衣服。
他指著這些東西,興高采烈說:
“妹妹、兄弟,剛才來了一個內官……”
奄王咳嗽一聲:
“是敕書、官印、冠帶、官衣和腰牌,有什麽大驚小怪?”
眾人紛紛圍上去:
“大哥,是內官給你的?他為何給你這麽許多東西?”
趙凝霜一把拿起銀腰牌,聽了聽:
“這不是純銀的呀,隻是外麵鍍了層銀。”
“嗯,好,那就再等等。”
眾人又聊了會兒、笑了會兒,終於哄得露兒高興了,這才張羅迴家。
完完全全、徹徹底底把京城來的內官、代表皇上傳旨的陳公公一夥給忘了。
那護衛真是鼓足勇氣、壯起膽子,才敢輕聲喚了句:
“公子、小姐,請,請留步啊……”
魏無心迴頭:
“直,把這不豬不狗的給忘了。”
“說吧,你他娘的要幹什麽?”
“他奶奶的!”陳飛雪一手握著刀,朝陳公公走去:
“你怎麽還在這?”
陳公公見魏無心一步三搖奔自己來,狀如惡狼。
陳飛雪拖著腳朝自己走,形似猛虎。
嚇得他將個錦盒放在地上,打開來,露出其中聖旨,然後領著護衛,拔腿就跑:
“聖旨啊,聖旨!”
“你們自己看吧,雜家告退。”
陳飛雪拾起地上聖旨:
“什麽東西?”
“上麵都是字,姑奶奶不認字!”
三淑見她看自己,尷尬一笑:
“嗬嗬,我認的字也不多。”
趙凝霜瞥了眼,顏色倒是金光閃閃的。
但耳朵一聽,輕而薄,燒火都著不了多久,認定是不值錢的,所以不稀罕:
“反正是給奄王的,與我們無關。”
“走,迴家去。”
提起奄王,陳飛雪就有氣,將聖旨往溝渠裏一扔。
結果她力大,聖旨躍過溝渠,飛入草叢中:
“姑奶奶還要伺候他麽?”
“他想看,自己來取吧。”
三淑慌慌張張去草叢裏找,可荒草茂盛,聖旨落入草叢中,如同根針掉進大海,還去哪裏尋:
“這可是聖旨啊!”
孟清霞對奄王也有氣,將三淑從草叢裏拉了出去:
“姐兒,不要管了,讓他自己去尋。”
眾人剛剛走上夾道,聽到大路上傳來一個洪亮的聲音:
“這不是陳公公?”
“末將見過陳公公。”
隔著圍牆,眾人看不到來者是誰,但趙凝霜一聽就知:
“大勇哥兒來了!”
眾人一起朝大路走去。
到了南邊圍牆的豁口處,果然見鄭大勇騎著高頭大馬過來,一臉的喜色:
“王爺呢?”
“我有幾樁好事,特來稟報王爺。”
三淑見他麵有喜色,再看看落荒而逃的陳公公。
將兩件事聯係到一起,試著猜測:
“哎呀,難道我家老兒從京城迴來了?”
鄭大勇笑著指了指後麵:
“哈哈,就在後麵,馬上到。”
三淑仰著臉問:
“哥兒,看你這樣高興,莫非皇上果然給他升官了?”
鄭大勇故意賣關子,不肯迴答:
“等會兒他來了,你自己問他。”
四賢關心的卻是:
“哥兒,聽說京城有許多好吃的,不知爹有沒有給我帶些迴來?”
一邊和三淑、四賢說些閑話,鄭大勇打馬到了石棺旁:
“王爺,您果然算的沒錯。”
“謝您吉言!謝您吉言!哈哈哈。”
奄王早已經坐在棺材板兒上等待,裝的人模狗樣:
“嗯,免禮。”
鄭大勇根本也沒施禮,甚至都沒下馬,探頭探腦的看大路。
過了一會兒,他笑道:
“王爺,我爹來了。”
眾人齊齊朝夾道看。
鄭同知領著些護衛打馬而來。
無心看他臉上也是一團喜色,估計三淑猜的沒錯:
“老兒,你當真升官了麽?”
“看來程英那廝果然沒有忘恩負義,他定是在皇上麵前替你說了許多好話。”
鄭同知笑而不語。
到了石棺旁,他跳下馬背,剛要施禮。
奄王率先開口:
“鄭浩,幾時啟程?”
鄭同知慌忙答:
“明日便啟程。”
三淑不解,皺著眉頭問:
“老兒,啟程去哪?”
鄭同知瞥了她一眼,責備道:
“不見我和王爺說話?你休要插嘴。”
雖然責備,卻還是補充一句,迴答了她的問題:
“去捕魚兒海。”
三淑當時就不樂意了:
“果真要去捕魚兒海!?”
“我不去!”
眾人皆火冒三丈,因為他們記得這鬼主意是奄王想出來的。
當時就是他告訴程英:
“蘇雨和齊眉雖將蒙古人趕出捕魚兒海。但蘇雨要迴遼國,齊眉要歸武仙府。捕魚兒海,亟需一個精明能幹的人駐守,防備蒙古人再次作亂。”
“你迴去之後,宜向皇上建言,鄭浩文武雙全,可堪大用。”
加上露兒的事兒,此時兩件事並做一件算。
陳飛雪一把揪住奄王衣領,魏無心薅住了他頭發。
趙凝霜在旁邊罵:
“誰不知道捕魚兒海緊挨著蒙古,從來不安生,你讓鄭大人去那裏,不是害他麽?”
“你堂堂一個王爺,怎麽一肚子壞水呀?”
“害完了這個,又要害那個!”
“為奴兒著想,我勸你積點德吧!”
奄王裝腔作勢的罵:
“一群無禮的東西!”
“鄭浩,統統拉出去砍了!”
鄭同知隻記得,自己數次遭難,皆是無心等出手相助,可沒見奄王露過一次麵。
自然在他心裏,無心等才是恩人。
至於奄王,不過看他是個王爺,不得不以禮相待罷了。
所以他是絕不能把恩人拖出去砍了的,頂多出言勸說:
“是皇上命我戊守捕魚兒海,與王爺何幹?”
“你們幾個,快快住手,我還有話說。”
適才鄭大勇也說,有幾樁好事,特來稟報王爺。
眾人想聽聽到底什麽好事,這才停止對奄王的毆打。
奄王擦了擦鼻血,理了理頭發,跟沒事兒人一樣,繼續裝腔作勢:
“鄭浩,還有什麽話,一一說來。”
鄭同知剛要開口,於滿柱領著幾個人從北山那邊跑了過來。
離著老遠就喊:
“妹妹、兄弟,大哥有個好消息要告訴你們!”
眾人看他身後那幾個族人都捧著錦盒,而他自己則捧著個聖旨。
錦盒共計六個,一大五小。
到了近前,他逐個打開。
五個小盒裏,分別裝著一個印、一張紙、一條緋羅綬、一塊銀腰牌、一頂帽子。
細長的大盒裏,則是一身衣服。
他指著這些東西,興高采烈說:
“妹妹、兄弟,剛才來了一個內官……”
奄王咳嗽一聲:
“是敕書、官印、冠帶、官衣和腰牌,有什麽大驚小怪?”
眾人紛紛圍上去:
“大哥,是內官給你的?他為何給你這麽許多東西?”
趙凝霜一把拿起銀腰牌,聽了聽:
“這不是純銀的呀,隻是外麵鍍了層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