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官何德何能?”萬俟卨忍不住苦笑起來。


    “你覺得呢?”黃潛善此時卻失去了笑意,隻是認真的盯著萬俟卨來看。


    而迎著黃相公的目光,萬俟卨突然間感覺身體一涼,頓時間就明白過來了。


    黃相公成為南京城的執政相公這麽久,而且在靖康元年大元帥府初立的時候就跟隨康王了,難道手底下沒有個心腹人物去做個侍禦史?


    怎麽可能!


    那為什麽會選他萬俟卨呢??


    因為他是東京方麵的使者!與東京方麵是有聯係的!!


    這些日子,張伯奮他們自由出入府邸根本不受限製,很能說明問題了!


    黃潛善選擇萬俟卨來做南京的侍禦史,就是看中了他能與東京保持聯絡的特點!


    是的,黃相公這是在給自己鋪後路,萬一康王真的敗了,一敗塗地的那種。他有著皇家身份的加持,不管怎麽說,最後總歸是能保住一條命的。


    但是應天府的官僚體係是需要有人為政爭失敗而負責的,開封府方麵也需要殺雞儆猴的來作處置,以彰顯自己的正統和正確性。


    這是任何一個成規模的官僚體係的基本訴求,是不以任何人的意誌為改變的基本規則。


    等到未來東京城真的收攏了南京城的官僚,總要處置一批人的!


    而他黃潛善就是頭一個!


    現在與東京城搭上關係,總歸是留下了一份香火情。真到了殺雞儆猴的那一天,這一份香火情說不得便是一份生機,乃至於是未來全新的局麵了。


    在朝堂上廝混的,誰真的要一條道走到黑把自己的路給走死啊?


    說起來,現在其實是黃潛善在求他萬俟卨……到了這個份上,其實隻要是有點兒頭腦的人都知道,南京城這邊麵對東京城,是真的敗多勝少。


    察覺到這一點後,萬俟卨忍不住問道:“一個月後,究竟會發生什麽?”


    眼見著這廝也是個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兒,黃潛善歎了一口氣,輕聲開口:


    “此番隨兩位金國公主前來南京城的隨從中,有一個仆役,姓完顏,嚴格說起來,算是兩位公主的堂兄……是屬於金太祖那一係的。”


    “他偽裝身份進入使者隊伍裏,是受到金國幾位大王的指派,來探查咱們的底細的。我與他密聊過一些事情。”


    “他跟隨使團迴到金國,再做出反應派人過來的話,大概也就一個月的時間……一個月後,到底會發生什麽,要看他們那邊的反應。”


    “總之,不管發生什麽,許多事情到時候……總歸是能有一份了結的。”


    萬俟卨先是疑惑,隨後恍然。


    緊接著,便是實實在在的驚異了。


    ……


    不管高層的動蕩會在政治和軍事層麵引起怎樣的風波。到了九月份,整個開封府,亦或者說整個大宋,乃至於整個天下,最重要的事情便是秋收、秋種。


    在這個時代,到底還是以農為本,就算是正經的天庭仙人,也是要吃飯的。


    當然,秋收這種事情,對於真正的高層官員來說,再怎麽忙也輪不到朝堂上的袞袞諸公親自下地幹活。


    從六月份開始,東京城的執政班子就開始了一係列的行政操作,盡快恢複東京城與周邊的各方麵聯絡,更是要建構全新的執政體係。


    而行政方麵的重點,在於土斷、軍屯、清減行政。


    在另一個時空中,後世無數人分析大宋朝的重重弊端,到了靖康年代,總少不了冗官、冗兵、冗費。


    究其根本,一方麵,士大夫們的地位太高,待遇太優厚。


    而為了限製各個層次的官員們的權利,各種各樣名目繁多的官僚機構太多太複雜,乃至於光是給那麽多的官員發工資就是一項沉重的負擔。


    仁宗朝時期,龍圖閣大學士領開封府尹包拯就曾經感歎:自己何德何能,居然要用一州賦稅來養?


    沒錯,到了包拯那份上,他們每年的工資堪比一個中小型的行政州所收上來的整體賦稅了!


    大宋總共也就四百多行政州!


    另一方麵,大宋的募兵製是可以世代相傳的,一個人當兵,那麽父死子繼,兒子孫子都能占著一份兵員的位置,領一份固定工資,算是某種程度上的鐵飯碗了。


    然而實際上宋軍中的貪腐問題極其嚴重,而且軍中自古以來的風氣就很有問題,軍官基本上如同山大王一樣將士卒視為奴仆。


    很多軍士們領到手的工資,和朝廷發給他們的根本不是一迴事。從太尉到都頭層層疊疊的需要孝敬和截流。


    軍官們靠著喝兵血而發財,這是百年弊病了。


    所以為什麽宋軍沒戰鬥力?這樣他媽的哪來的戰鬥力?每逢打仗,士卒們要是不趁機討要一些賞賜,平常根本沒機會拿到多少錢的!


    宋朝軍隊鼎盛時期總人數幾乎快要到兩百萬了,這是多麽誇張的數字?


    這就導致了,大宋朝雖然經濟發展的極其繁榮,每年的賦稅收上來都是一個極其可觀的數字。但是給官員和士兵發了工資後,一看,就沒剩多少了。


    大部分的錢都用來養那些官僚和軍官了!!!


    另一個最要命的問題,就是大宋朝並不抑製土地兼並,有宋一朝,土地兼並都是合法的。


    這就導致了許多大官僚大家族,名下的土地是跨州連郡的!


    而傳統士大夫在很多方麵都是有特權的,其中一個就是在繳稅的層麵上是有著額外的優待政策。


    他們占的土地最多,但是交的賦稅最少。有些甚至於根本從來不交稅。


    要不是文官們搞經濟的確是有一套,在商稅上有一份額外的進項,根本不用等到靖康之變,宋朝那些活不下去的農民們光是起義估計就早把趙家給推翻了。


    所以早在張相公的時代開始,趙恆對於東京城執政班子就提出了要求,土斷被作為東京城的基本政策給執行下來。


    靖康之變,金國兩次攻宋,打崩了一百多萬的宋軍,又把趙家連帶著一幫高官全都擄走,變相的算是清理了冗官冗兵。


    所以進行大規模的,至少是京畿之地周邊土地的清點與重新分配,是必要的。


    而張相公做到了執政相公的這個位子上,也明白這一點的重要性。其人果斷無比,直接拿自家開刀……把張家的土地賬目全都翻了出來做了一個清點和梳理。


    張家是官宦之家,張叔夜的曾祖便已經入朝為官,所以家族名下的土地真不少。


    老實說,真正的把家裏的賬目清點一番,張叔夜自己都嚇了一跳。他自己名下其實沒多少土地的,但是他們的家族,統合起來,總數目讓他都看不下去。


    而有了張相公的這番表態,東京城的官僚們又大都是在靖康和宣和年代不得誌的小官,自然也不會對於這種政策有什麽抵觸之心。


    後來宗相公到來,更是簡單。宗澤本是同進士出身,跟傳統士大夫根本就不是一路人,沒什麽家族勢力,年輕的時候根本就是一個混子。


    他也早想跟那群傳統士大夫階層好好的算算賬的。


    大宋養士百年!真到了國破家亡的時候,耗費了帝國百年膏血滋養出來的那些士大夫們,真正有幾個頂用的?


    而元佑太後迴京以後,以樂柒、樂舒、靜雪。還有一群都省的員外郎之類的官僚們,開始組織對於皇家土地的清點與分配工作。


    沒錯,土斷這種事兒,落到了皇室頭上。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個大宋,女妖好多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眼萬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眼萬念並收藏這個大宋,女妖好多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