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玄慈的去處
天龍戰紀帝者征服天下 作者:耙耙柑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此章欲補卡2024年9月5日打卡,不知道番茄小說考勤部會不會認可?】
在一個寧靜的黃昏,少林寺的鍾聲悠悠迴蕩在山間。玄慈方丈獨自站在禪房的窗前,心中滿是糾結與痛苦。不久前,遊靖宇帶來的那個消息如同一顆巨石投入他平靜的心湖,掀起了無盡的波瀾——他的兒子虛竹,竟然一直在少林寺中,而他這個父親卻一無所知。
玄慈迴想起過去的種種,自己身為少林主持,一直秉持著佛門的戒律清規,將個人的情感深埋心底。如今得知親生兒子就在身邊,卻不能相認,這種煎熬讓他夜不能寐。
經過數日的內心掙紮,玄慈終於下定決心,辭去少林主持之位。他深知,若要正視這份親情,就必須先放下身上的重任。
這一天,玄慈找到虛竹。虛竹見到方丈,恭敬地行禮:“方丈。”
玄慈看著眼前的虛竹,眼中滿是複雜的情感,緩緩說道:“虛竹,今日找你來,是有要事與你說。”
虛竹一臉疑惑:“方丈請講。”
玄慈深吸一口氣,聲音略帶顫抖:“孩子,其實......我是你的父親。”
虛竹瞬間瞪大了眼睛,滿臉的難以置信:“方丈,您......您說什麽?”
玄慈的淚水在眼眶中打轉:“這些年,為父一直瞞著你,讓你在寺中受苦,是為父的過錯。”
虛竹呆立在原地,一時之間無法接受這個突如其來的事實:“怎麽會......怎麽會這樣?”
玄慈走上前,握住虛竹的手:“孩子,為父有太多的苦衷。之前身為少林主持,不能與你相認,如今,為父辭去了主持之位,隻想好好彌補對你的虧欠。”
虛竹望著玄慈,心中五味雜陳:“父親,這太突然了,我......”
玄慈愧疚地說道:“都是為父不好,讓你這麽多年都不知道自己的身世。”
兩人陷入了沉默,許久之後,虛竹緩緩說道:“父親,不管怎樣,您永遠是我心中敬重的人。”
玄慈感動不已:“孩子,以後我們父子再也不分開。”
從那以後,玄慈和虛竹時常相聚,彼此傾訴著多年來的心事。
玄慈開始教虛竹一些自己從未傳授過的武功心法和佛法真諦,虛竹也用心聆聽,努力學習。然而,他們的關係在寺中引起了不少的議論和風波。
有些僧人認為玄慈違背了佛門戒律,不應該再留在寺中。麵對這些指責,玄慈心中雖然痛苦,但他從未後悔自己的決定。
虛竹為了維護父親,與那些指責的僧人發生了爭執。玄慈見狀,趕忙製止:“虛竹,不可衝動。他們的指責也並非全無道理。”
虛竹氣憤地說道:“父親,您為少林付出了這麽多,他們怎能如此無情?”
玄慈長歎一聲:“這是為父應得的懲罰,隻希望不要因此影響到你的修行。”
虛竹堅定地說:“父親,我不在乎別人怎麽說,我隻知道您是我的親人。”
盡管外界的壓力很大,但玄慈和虛竹的父子情卻越來越深厚。他們一起麵對困難,相互支持。
然而,江湖的險惡並未放過他們。一些別有用心之人得知了玄慈和虛竹的關係,企圖利用此事來打擊少林寺的聲譽。
他們在江湖上散布謠言,說玄慈道德敗壞,虛竹是少林的汙點。
玄慈為了不讓少林寺受到更大的影響,決定帶著虛竹離開。
在離開的那一天,玄慈和虛竹迴望少林寺,心中充滿了不舍和感慨。
虛竹說道:“父親,我們以後該何去何從?”
玄慈望著遠方:“孩子,隻要我們父子在一起,哪裏都是家。”
他們踏上了江湖之路,一路上遭遇了許多艱難險阻。但玄慈和虛竹憑借著堅強的意誌和彼此的關愛,一次次化險為夷。
在這個過程中,虛竹逐漸成長為一名真正的大俠,玄慈也在兒子的陪伴下,找到了內心的平靜和安寧。
有一次,他們遇到了一群強盜打劫。玄慈和虛竹挺身而出,與強盜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戰鬥。
虛竹展現出了高超的武功,將強盜們打得落花流水。
強盜頭目見狀,企圖逃跑,玄慈施展輕功,將其攔住。
最終,強盜們被製服,百姓們對玄慈和虛竹感激不已。
經過這次事件,玄慈欣慰地看著虛竹:“孩子,你長大了,為父很是欣慰。”
虛竹說道:“父親,這都是您教導有方。”
隨著時間的推移,玄慈和虛竹的名聲在江湖上越來越響亮。他們的故事成為了人們口中的美談,也讓更多的人感受到了親情的力量和正義的價值。
在一個寧靜的小鎮上,玄慈和虛竹終於過上了平靜的生活。他們開了一家武館,傳授武功,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雖然日子平淡,但父子倆卻感到無比的幸福和滿足。
在江湖的風雲變幻中,葉二娘一直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作為四大惡人中的一員,她的心中卻始終藏著一份深深的牽掛。當她聽說玄慈已經放下包袱,與虛竹相認的消息時,心中不禁竊喜。
這一日,葉二娘與段延慶、嶽老三、雲中鶴三人正在一處荒野中商議著下一步的行動。葉二娘心不在焉,腦海中不斷浮現出玄慈和虛竹相認的情景。
段延慶察覺到葉二娘的異樣,皺著眉頭問道:“二娘,你今日為何如此心神不寧?”
葉二娘猶豫了一下,還是說出了心中所想:“大哥,我聽聞玄慈與虛竹已經相認,我想去見他們。”
嶽老三瞪大了眼睛,嚷道:“二姐,你莫不是瘋了?我們可是四大惡人,與他們相認,豈不是自找麻煩?”
雲中鶴也在一旁附和道:“是啊,二娘,你可要想清楚了。”
葉二娘卻堅定地說道:“這些年,我在江湖上作惡多端,心中從未有過片刻安寧。如今玄慈和虛竹相認,我也想找迴屬於自己的親情。”
段延慶沉默片刻,說道:“二娘,你若執意如此,我們也不好阻攔。但你要知道,一旦離開,就不再是四大惡人的一員。”
葉二娘慘然一笑:“大哥,這些年多謝你們的照顧。但我心意已決。”
嶽老三急得直跺腳:“二姐,你這一走,我們可怎麽辦?”
葉二娘眼中閃過一絲愧疚:“老三,對不起。我相信沒有我,你們也能在江湖上闖出一番名堂。”
段延慶長歎一聲:“罷了,二娘,你去吧。希望你能得償所願。”
雲中鶴雖然心中不願,但見段延慶已經發話,也隻能無奈地點點頭。
葉二娘感激地看了他們一眼,轉身離去。她的步伐堅定而急切,心中充滿了對與親人相認的期待。
經過數日的奔波,葉二娘終於來到了玄慈和虛竹所在的武館。此時的武館中,玄慈正悉心教導虛竹武功,父子倆其樂融融。
葉二娘站在武館門口,望著那熟悉又陌生的身影,淚水模糊了雙眼。
虛竹首先察覺到了門口的異樣,轉頭看去,不禁驚唿:“娘!”
玄慈聽到虛竹的唿聲,也轉過頭來,看到葉二娘的那一刻,他的身體微微一顫。
葉二娘緩緩走進武館,聲音顫抖地說道:“玄慈,虛竹,我來了。”
玄慈走上前,眼中滿是複雜的情感:“二娘,你終於來了。”
虛竹撲到葉二娘懷中,泣不成聲:“娘,孩兒好想你。”
葉二娘緊緊抱住虛竹,淚如雨下:“我的兒,娘也想你。”
一家三口相擁而泣,多年的思念和痛苦在這一刻盡情宣泄。
良久,玄慈說道:“二娘,這些年你受苦了。”
葉二娘搖搖頭:“隻要能與你們相認,再苦我也不怕。”
虛竹擦了擦眼淚,說道:“爹,娘,以後我們再也不分開。”
從那以後,葉二娘留在了武館,與玄慈和虛竹一起過上了平靜的生活。
然而,江湖的風波並未就此平息。他們的相認引起了一些江湖人士的關注,有人對他們指指點點,認為葉二娘的過去不可原諒。
但玄慈和虛竹卻始終堅定地站在葉二娘身邊,給予她支持和鼓勵。
有一天,武館來了一位不速之客。此人是一位江湖名宿,他對玄慈收留葉二娘的行為表示不滿,認為這有損少林的聲譽。
玄慈不卑不亢地說道:“過去的已經過去,二娘已經改過自新,我們應當給她一個機會。”
那名江湖名宿冷笑道:“玄慈,你莫要忘了自己的身份。”
虛竹挺身而出:“前輩,我娘已經知道錯了,還請您高抬貴手。”
雙方僵持不下,氣氛十分緊張。
就在這時,葉二娘站了出來,說道:“這一切都是我的過錯,我願意離開,不再給你們添麻煩。”
玄慈說道:“二娘,你不必如此。”
虛竹也說道:“娘,我們不會讓你走的。”
最終,在玄慈和虛竹的堅持下,那位江湖名宿無奈離去。
經過這件事,葉二娘更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親情。她努力改變自己,幫助武館中的弟子,用自己的行動贏得了大家的認可和尊重。
隨著時間的推移,武館的名聲越來越響亮,而葉二娘也在親情的溫暖中,逐漸擺脫了過去的陰影,重新找迴了內心的寧靜和善良。
玄慈、葉二娘和虛竹一家人坐在武館的庭院中,享受著天倫之樂。他們知道,未來的路還很長,但隻要一家人在一起,就沒有什麽困難是無法克服的。
在那江湖的風雲變幻中,玄慈與葉二娘、虛竹一家在武館中努力經營著平靜的生活。然而,他們的存在依然引起了各方的關注和議論。
就在這時,譚公譚婆聽聞了玄慈一家的遭遇,心中湧起了一股俠義之情。譚公譚婆在江湖中向來以豪爽仗義著稱,他們決定挺身而出,相助玄慈。
這一天,譚公譚婆來到了武館。玄慈、葉二娘和虛竹見到他們,感到十分驚訝。
玄慈雙手合十,說道:“譚公譚婆,二位大駕光臨,不知有何貴幹?”
譚公爽朗地笑道:“玄慈方丈,我們夫婦二人聽聞你如今的處境,特地前來相助。”
譚婆也說道:“是啊,江湖險惡,我們願與你們共渡難關。”
玄慈感激涕零:“多謝二位的好意,隻是這麻煩之事,恐怕會連累你們。”
譚公大手一揮:“玄慈方丈,不必多說。我們夫婦行走江湖,靠的就是義氣二字。”
虛竹也上前說道:“譚公譚婆,你們的恩情,我們一家定會銘記在心。”
譚婆微笑著看著虛竹:“孩子,不必客氣。”
就這樣,譚公譚婆留在了武館,並被玄慈奉為榮譽長老。
他們的到來,為武館增添了不少生氣。譚公擅長拳法,他將自己的拳法心得傳授給武館的弟子們,讓他們的武藝有了很大的提高。譚婆則善於用毒和暗器,她將自己的獨門絕技也毫不保留地教給了眾人。
在譚公譚婆的幫助下,武館的名聲越來越響亮,吸引了眾多江湖人士前來拜師學藝。
然而,隨著武館的發展,也引來了一些嫉妒和惡意的目光。
江湖中的一個惡勢力團夥,看到武館日益壯大,心生嫉妒,決定對武館進行打壓。他們先是在武館周圍散布謠言,詆毀武館的聲譽,然後又派人前來挑釁。
一天,幾個惡徒來到武館門前,大聲叫罵:“這是什麽破武館,教的都是些三腳貓功夫。”
武館的弟子們氣憤不已,想要出去教訓他們,卻被玄慈攔住。
就在這時,譚公譚婆走了出來。譚公冷眼看著那些惡徒,說道:“爾等在此放肆,可知後果?”
惡徒們哈哈大笑:“你這老頭,少在這裏嚇唬人。”
譚婆二話不說,揚手就是一把暗器,瞬間擊中了幾個惡徒的穴位,讓他們動彈不得。
惡徒們這才知道厲害,嚇得連連求饒。
譚公說道:“迴去告訴你們的主子,若再敢來搗亂,定不輕饒。”
惡徒們連滾帶爬地逃走了。
經過這件事,武館的名聲更加響亮,而譚公譚婆的威名也在江湖中傳揚開來。
但是,惡勢力團夥並沒有就此罷休。他們又想出了更陰險的計謀。
他們買通了當地的官府,誣陷武館與不法之徒勾結,企圖將武館關閉。
玄慈等人得知此事,心中十分焦急。譚公譚婆安慰他們:“不必擔心,我們定會想辦法解決。”
譚公利用自己在江湖中的人脈,四處打聽消息,尋找證據證明武館的清白。譚婆則親自前往官府,與官員們周旋。
經過一番努力,他們終於找到了惡勢力團夥的罪證,並將其交給了官府。官府在證據麵前,不得不撤銷了對武館的指控。
武館再次恢複了平靜。玄慈一家對譚公譚婆的感激之情更加深厚。
為了表示感謝,玄慈決定在武館舉行一場盛大的宴會。
宴會上,眾人歡聲笑語,氣氛融洽。玄慈舉杯說道:“譚公譚婆,若不是二位相助,武館恐怕早已不複存在。從今往後,我們就是一家人。”
譚公譚婆也舉杯迴應:“大家同舟共濟,定能讓武館越來越好。”
在譚公譚婆的幫助下,武館的發展蒸蒸日上,成為了江湖中一處令人敬仰的武學聖地。
在一個寧靜的黃昏,少林寺的鍾聲悠悠迴蕩在山間。玄慈方丈獨自站在禪房的窗前,心中滿是糾結與痛苦。不久前,遊靖宇帶來的那個消息如同一顆巨石投入他平靜的心湖,掀起了無盡的波瀾——他的兒子虛竹,竟然一直在少林寺中,而他這個父親卻一無所知。
玄慈迴想起過去的種種,自己身為少林主持,一直秉持著佛門的戒律清規,將個人的情感深埋心底。如今得知親生兒子就在身邊,卻不能相認,這種煎熬讓他夜不能寐。
經過數日的內心掙紮,玄慈終於下定決心,辭去少林主持之位。他深知,若要正視這份親情,就必須先放下身上的重任。
這一天,玄慈找到虛竹。虛竹見到方丈,恭敬地行禮:“方丈。”
玄慈看著眼前的虛竹,眼中滿是複雜的情感,緩緩說道:“虛竹,今日找你來,是有要事與你說。”
虛竹一臉疑惑:“方丈請講。”
玄慈深吸一口氣,聲音略帶顫抖:“孩子,其實......我是你的父親。”
虛竹瞬間瞪大了眼睛,滿臉的難以置信:“方丈,您......您說什麽?”
玄慈的淚水在眼眶中打轉:“這些年,為父一直瞞著你,讓你在寺中受苦,是為父的過錯。”
虛竹呆立在原地,一時之間無法接受這個突如其來的事實:“怎麽會......怎麽會這樣?”
玄慈走上前,握住虛竹的手:“孩子,為父有太多的苦衷。之前身為少林主持,不能與你相認,如今,為父辭去了主持之位,隻想好好彌補對你的虧欠。”
虛竹望著玄慈,心中五味雜陳:“父親,這太突然了,我......”
玄慈愧疚地說道:“都是為父不好,讓你這麽多年都不知道自己的身世。”
兩人陷入了沉默,許久之後,虛竹緩緩說道:“父親,不管怎樣,您永遠是我心中敬重的人。”
玄慈感動不已:“孩子,以後我們父子再也不分開。”
從那以後,玄慈和虛竹時常相聚,彼此傾訴著多年來的心事。
玄慈開始教虛竹一些自己從未傳授過的武功心法和佛法真諦,虛竹也用心聆聽,努力學習。然而,他們的關係在寺中引起了不少的議論和風波。
有些僧人認為玄慈違背了佛門戒律,不應該再留在寺中。麵對這些指責,玄慈心中雖然痛苦,但他從未後悔自己的決定。
虛竹為了維護父親,與那些指責的僧人發生了爭執。玄慈見狀,趕忙製止:“虛竹,不可衝動。他們的指責也並非全無道理。”
虛竹氣憤地說道:“父親,您為少林付出了這麽多,他們怎能如此無情?”
玄慈長歎一聲:“這是為父應得的懲罰,隻希望不要因此影響到你的修行。”
虛竹堅定地說:“父親,我不在乎別人怎麽說,我隻知道您是我的親人。”
盡管外界的壓力很大,但玄慈和虛竹的父子情卻越來越深厚。他們一起麵對困難,相互支持。
然而,江湖的險惡並未放過他們。一些別有用心之人得知了玄慈和虛竹的關係,企圖利用此事來打擊少林寺的聲譽。
他們在江湖上散布謠言,說玄慈道德敗壞,虛竹是少林的汙點。
玄慈為了不讓少林寺受到更大的影響,決定帶著虛竹離開。
在離開的那一天,玄慈和虛竹迴望少林寺,心中充滿了不舍和感慨。
虛竹說道:“父親,我們以後該何去何從?”
玄慈望著遠方:“孩子,隻要我們父子在一起,哪裏都是家。”
他們踏上了江湖之路,一路上遭遇了許多艱難險阻。但玄慈和虛竹憑借著堅強的意誌和彼此的關愛,一次次化險為夷。
在這個過程中,虛竹逐漸成長為一名真正的大俠,玄慈也在兒子的陪伴下,找到了內心的平靜和安寧。
有一次,他們遇到了一群強盜打劫。玄慈和虛竹挺身而出,與強盜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戰鬥。
虛竹展現出了高超的武功,將強盜們打得落花流水。
強盜頭目見狀,企圖逃跑,玄慈施展輕功,將其攔住。
最終,強盜們被製服,百姓們對玄慈和虛竹感激不已。
經過這次事件,玄慈欣慰地看著虛竹:“孩子,你長大了,為父很是欣慰。”
虛竹說道:“父親,這都是您教導有方。”
隨著時間的推移,玄慈和虛竹的名聲在江湖上越來越響亮。他們的故事成為了人們口中的美談,也讓更多的人感受到了親情的力量和正義的價值。
在一個寧靜的小鎮上,玄慈和虛竹終於過上了平靜的生活。他們開了一家武館,傳授武功,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雖然日子平淡,但父子倆卻感到無比的幸福和滿足。
在江湖的風雲變幻中,葉二娘一直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作為四大惡人中的一員,她的心中卻始終藏著一份深深的牽掛。當她聽說玄慈已經放下包袱,與虛竹相認的消息時,心中不禁竊喜。
這一日,葉二娘與段延慶、嶽老三、雲中鶴三人正在一處荒野中商議著下一步的行動。葉二娘心不在焉,腦海中不斷浮現出玄慈和虛竹相認的情景。
段延慶察覺到葉二娘的異樣,皺著眉頭問道:“二娘,你今日為何如此心神不寧?”
葉二娘猶豫了一下,還是說出了心中所想:“大哥,我聽聞玄慈與虛竹已經相認,我想去見他們。”
嶽老三瞪大了眼睛,嚷道:“二姐,你莫不是瘋了?我們可是四大惡人,與他們相認,豈不是自找麻煩?”
雲中鶴也在一旁附和道:“是啊,二娘,你可要想清楚了。”
葉二娘卻堅定地說道:“這些年,我在江湖上作惡多端,心中從未有過片刻安寧。如今玄慈和虛竹相認,我也想找迴屬於自己的親情。”
段延慶沉默片刻,說道:“二娘,你若執意如此,我們也不好阻攔。但你要知道,一旦離開,就不再是四大惡人的一員。”
葉二娘慘然一笑:“大哥,這些年多謝你們的照顧。但我心意已決。”
嶽老三急得直跺腳:“二姐,你這一走,我們可怎麽辦?”
葉二娘眼中閃過一絲愧疚:“老三,對不起。我相信沒有我,你們也能在江湖上闖出一番名堂。”
段延慶長歎一聲:“罷了,二娘,你去吧。希望你能得償所願。”
雲中鶴雖然心中不願,但見段延慶已經發話,也隻能無奈地點點頭。
葉二娘感激地看了他們一眼,轉身離去。她的步伐堅定而急切,心中充滿了對與親人相認的期待。
經過數日的奔波,葉二娘終於來到了玄慈和虛竹所在的武館。此時的武館中,玄慈正悉心教導虛竹武功,父子倆其樂融融。
葉二娘站在武館門口,望著那熟悉又陌生的身影,淚水模糊了雙眼。
虛竹首先察覺到了門口的異樣,轉頭看去,不禁驚唿:“娘!”
玄慈聽到虛竹的唿聲,也轉過頭來,看到葉二娘的那一刻,他的身體微微一顫。
葉二娘緩緩走進武館,聲音顫抖地說道:“玄慈,虛竹,我來了。”
玄慈走上前,眼中滿是複雜的情感:“二娘,你終於來了。”
虛竹撲到葉二娘懷中,泣不成聲:“娘,孩兒好想你。”
葉二娘緊緊抱住虛竹,淚如雨下:“我的兒,娘也想你。”
一家三口相擁而泣,多年的思念和痛苦在這一刻盡情宣泄。
良久,玄慈說道:“二娘,這些年你受苦了。”
葉二娘搖搖頭:“隻要能與你們相認,再苦我也不怕。”
虛竹擦了擦眼淚,說道:“爹,娘,以後我們再也不分開。”
從那以後,葉二娘留在了武館,與玄慈和虛竹一起過上了平靜的生活。
然而,江湖的風波並未就此平息。他們的相認引起了一些江湖人士的關注,有人對他們指指點點,認為葉二娘的過去不可原諒。
但玄慈和虛竹卻始終堅定地站在葉二娘身邊,給予她支持和鼓勵。
有一天,武館來了一位不速之客。此人是一位江湖名宿,他對玄慈收留葉二娘的行為表示不滿,認為這有損少林的聲譽。
玄慈不卑不亢地說道:“過去的已經過去,二娘已經改過自新,我們應當給她一個機會。”
那名江湖名宿冷笑道:“玄慈,你莫要忘了自己的身份。”
虛竹挺身而出:“前輩,我娘已經知道錯了,還請您高抬貴手。”
雙方僵持不下,氣氛十分緊張。
就在這時,葉二娘站了出來,說道:“這一切都是我的過錯,我願意離開,不再給你們添麻煩。”
玄慈說道:“二娘,你不必如此。”
虛竹也說道:“娘,我們不會讓你走的。”
最終,在玄慈和虛竹的堅持下,那位江湖名宿無奈離去。
經過這件事,葉二娘更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親情。她努力改變自己,幫助武館中的弟子,用自己的行動贏得了大家的認可和尊重。
隨著時間的推移,武館的名聲越來越響亮,而葉二娘也在親情的溫暖中,逐漸擺脫了過去的陰影,重新找迴了內心的寧靜和善良。
玄慈、葉二娘和虛竹一家人坐在武館的庭院中,享受著天倫之樂。他們知道,未來的路還很長,但隻要一家人在一起,就沒有什麽困難是無法克服的。
在那江湖的風雲變幻中,玄慈與葉二娘、虛竹一家在武館中努力經營著平靜的生活。然而,他們的存在依然引起了各方的關注和議論。
就在這時,譚公譚婆聽聞了玄慈一家的遭遇,心中湧起了一股俠義之情。譚公譚婆在江湖中向來以豪爽仗義著稱,他們決定挺身而出,相助玄慈。
這一天,譚公譚婆來到了武館。玄慈、葉二娘和虛竹見到他們,感到十分驚訝。
玄慈雙手合十,說道:“譚公譚婆,二位大駕光臨,不知有何貴幹?”
譚公爽朗地笑道:“玄慈方丈,我們夫婦二人聽聞你如今的處境,特地前來相助。”
譚婆也說道:“是啊,江湖險惡,我們願與你們共渡難關。”
玄慈感激涕零:“多謝二位的好意,隻是這麻煩之事,恐怕會連累你們。”
譚公大手一揮:“玄慈方丈,不必多說。我們夫婦行走江湖,靠的就是義氣二字。”
虛竹也上前說道:“譚公譚婆,你們的恩情,我們一家定會銘記在心。”
譚婆微笑著看著虛竹:“孩子,不必客氣。”
就這樣,譚公譚婆留在了武館,並被玄慈奉為榮譽長老。
他們的到來,為武館增添了不少生氣。譚公擅長拳法,他將自己的拳法心得傳授給武館的弟子們,讓他們的武藝有了很大的提高。譚婆則善於用毒和暗器,她將自己的獨門絕技也毫不保留地教給了眾人。
在譚公譚婆的幫助下,武館的名聲越來越響亮,吸引了眾多江湖人士前來拜師學藝。
然而,隨著武館的發展,也引來了一些嫉妒和惡意的目光。
江湖中的一個惡勢力團夥,看到武館日益壯大,心生嫉妒,決定對武館進行打壓。他們先是在武館周圍散布謠言,詆毀武館的聲譽,然後又派人前來挑釁。
一天,幾個惡徒來到武館門前,大聲叫罵:“這是什麽破武館,教的都是些三腳貓功夫。”
武館的弟子們氣憤不已,想要出去教訓他們,卻被玄慈攔住。
就在這時,譚公譚婆走了出來。譚公冷眼看著那些惡徒,說道:“爾等在此放肆,可知後果?”
惡徒們哈哈大笑:“你這老頭,少在這裏嚇唬人。”
譚婆二話不說,揚手就是一把暗器,瞬間擊中了幾個惡徒的穴位,讓他們動彈不得。
惡徒們這才知道厲害,嚇得連連求饒。
譚公說道:“迴去告訴你們的主子,若再敢來搗亂,定不輕饒。”
惡徒們連滾帶爬地逃走了。
經過這件事,武館的名聲更加響亮,而譚公譚婆的威名也在江湖中傳揚開來。
但是,惡勢力團夥並沒有就此罷休。他們又想出了更陰險的計謀。
他們買通了當地的官府,誣陷武館與不法之徒勾結,企圖將武館關閉。
玄慈等人得知此事,心中十分焦急。譚公譚婆安慰他們:“不必擔心,我們定會想辦法解決。”
譚公利用自己在江湖中的人脈,四處打聽消息,尋找證據證明武館的清白。譚婆則親自前往官府,與官員們周旋。
經過一番努力,他們終於找到了惡勢力團夥的罪證,並將其交給了官府。官府在證據麵前,不得不撤銷了對武館的指控。
武館再次恢複了平靜。玄慈一家對譚公譚婆的感激之情更加深厚。
為了表示感謝,玄慈決定在武館舉行一場盛大的宴會。
宴會上,眾人歡聲笑語,氣氛融洽。玄慈舉杯說道:“譚公譚婆,若不是二位相助,武館恐怕早已不複存在。從今往後,我們就是一家人。”
譚公譚婆也舉杯迴應:“大家同舟共濟,定能讓武館越來越好。”
在譚公譚婆的幫助下,武館的發展蒸蒸日上,成為了江湖中一處令人敬仰的武學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