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熙竟然一點不留手,朱厚輝吃痛,本能的伸手護頭,李熙一棍砸在朱厚輝的小臂上,朱厚輝本能的運氣格擋,一下子就把李熙的文明棍,給格飛了!
文明棍脫手,李熙虎口辣痛!
朱厚輝見李熙捂著手,一臉痛苦模樣,一時嚇得不知所措,趕忙惶恐的湊上前:“東翁……你的手,沒事吧……我……”
“沒事!”李熙喝道,然後狠狠的瞪了朱厚輝一眼。
朱厚輝雙手伸伸縮縮,想拉過李熙的手看看,終還是不敢。定了定神,走到牆邊,為李熙撿迴文明棍,雙手呈給李熙:“東翁,我知錯了,請東翁責罰,厚輝決不會再擋一下。”
李熙接過文明棍,朱厚輝低下頭,準備著挨一頓劈頭蓋腦的好揍。
可李熙,卻沒有再舉起文明棍砸向朱厚輝,反倒是把他的手帕,遞了出來,示意朱厚輝把手帕捂在頭上。
李熙之前有一棍,砸在朱厚輝的額角上,打破頭了。他知這點小傷,對朱厚輝這種武林高手來說,隻是小意思,但這人畢竟是他最忠誠的心腹,跟隨他多年,彼此間已有家人一樣的感情。
朱厚輝對自己忠誠到什麽程度?李熙相信,朱厚輝是個把他李熙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人,即使是自己把他給賣了,他也會極認真的幫他數好錢,恭敬的交到他手裏,然後才委曲的跟著新買主離開。
朱厚輝心頭一暖,感激又慚愧的接過手帕,捂在頭上。
李熙在沙發上坐下,雙手交疊的放在文明棍的棍頭上,眼睛盯著雙手,好半天,都不言語。
朱厚輝見主子鬱悶,想開解幾句,又怕打擾了主子的思緒,便不說話,隻是站在一邊,陪著。
良久,李熙終於幽幽的道:“厚輝,你知道,我是個家庭主義者,而善德,我視他如已出……”
朱厚輝點頭,輕聲道:“我明白。”
這是李熙在解釋,剛才為什麽,用文明棍劈頭蓋臉打他。作為東主,肯作出、能作出這樣的解釋,說明他顧及自己的感受。朱厚輝雖然挨了打,心裏對李熙,仍然感恩。
李熙歎口氣,疲憊的靠在沙發的背上:“你也知道,這幾年,我為什麽總寵著他,又在煩些什麽……”
是的,朱厚輝知道!
朱厚輝之所以忠心耿耿,不是因為李熙每月給他極高的薪水,而是因為李熙,給予了他知己的地位和最大的信任,視他如親人,李熙有什麽心事,朱厚輝大多數都知道。
“我知道!”朱厚輝知道李熙的心事,李熙一直想把誌遠過繼為子,但阻力不小,外有族人反對限製,內有誌遠與海山父子情深,不願意有人分薄了他對海山的孝心,是一件很棘手的事。
過繼又稱過房,是指自己無子而以兄弟或他人之子為子,在宗族,立繼是大事,特別是李氏這種祖上出過封疆大吏的名門望族,偏偏李熙還是族裏最有錢的一個,隻有四個女兒,沒有兒子,沒有兒子就是“無後”,多少族人在覬覦他的財產,族裏一夥別有用心的人,合著夥兒逼李熙過繼某人的兒子已經很久了。
李熙當然不會就範。
或者由女兒“姑子歸宗”,或者由自己另立繼子,反正他要選妥當之人,確保自己的女兒們能繼承自己的產業,將來仍能過著優渥的生活。
這個“妥當之人”,就是杜誌遠。
這不但是“鐵嘴神算”老陳算出來的,也是李熙心之所屬,因為,這杜誌遠,人品高貴,即使李熙立繼他為兒子,他也不會侵占李熙女兒們應繼承的部分,並且會在將來,好好的照顧她們。
李熙原來,一心隻是想著招誌遠為女婿,將來“姑子歸宗”,可那老陳,卻“鐵嘴”斷定:此乃子,非婿。
到誌遠追隨李熙,李熙的幾位姑娘,都很喜歡誌遠,可誌遠卻與她們刻意的保持距離,問他,才知道是海山說的,他不能早婚,且受紅毛丹的影響,婚後很可能會生畸胎,他怕因此害了“姐姐”或“妹妹”,所以隻能是兄弟,不可為丈夫。至此李熙才算是真心服了老陳,果然是鐵嘴神算,因為就算誌遠的人才人品再出色,他也不會用女兒的一生幸福去冒險,誌遠可以是他的兒子,但不會是他李熙的女婿了。
既然鐵嘴神算斷言“此乃子”,李熙又極愛誌遠這個人,招為女婿這條路走不通,李熙就一門心思的,想把誌遠立繼為自己的兒子。
立繼分為兩種:一種是“應繼”,其程序為由親及疏,即首先應選擇親兄弟之子。要是沒有親侄兒,再從同一祖父或曾祖父的堂兄弟中去選擇。另一種是“愛繼”,就是立繼者撇開應繼程序,來挑選特別鍾愛的子侄甚至是外姓人為繼子。
在過去有些宗族中,立繼者可以自主地決定實行應繼還是愛繼,但相當一部分宗族不允許愛繼,或對愛繼做出一定的限製。有些宗族雖然允許愛繼,但也禁止擇立外姓人為繼子。
富家立繼,因為牽扯到太多的利益,宗族裏都是看得很緊的,李熙是獨子,並沒有親侄兒,他的立繼,早被族裏一夥子人算計著,這些人見李熙身邊多了個誌遠,這個人還被李熙按族譜取名為李納,與李熙的四個女兒李純、李緯、李緓、李綰同為“糸”字輩,立即就警覺起來,以防止異姓亂宗為名,明裏暗裏,都表達出如果李熙敢愛繼誌遠,他們一定會強烈反對。
李熙是個看透世態的人,他知道自己被族裏的一大夥人盯著,為維護宗族的和氣與麵子,他也是願意做出妥協的,對族中長輩,李熙曾經婉轉表示過,隻要他們不阻攔自己自由立繼,他願意拿出十分之一的家產,來作為宗族的公產,並會對覬覦他財產的人,有所照顧,讓他們多少得到一些實際的好處,以免這夥子人憤憤不平,致生事端。
然而那些人太過貪婪,總想著要一口吞,以防止異姓亂宗為名,強烈反對“愛繼”,總還是勸說李熙盡快“應繼”他們中某人的兒子,將來由他繼承李熙的產業。
既然談不攏,就不談了!李熙可不是軟柿子,哪有那麽好捏!先是把老婆孩子接到大連住,後又在長春安家,北平的老宅很少迴去住了,來個眼不見心不煩。
朱厚輝知道,那些人雖然煩,但也不是那麽難對付,他們不仁,東翁就可以不義,現在隻是看李熙的意思,一旦李熙再不把他們當成是“族人”,他的主子,可不是什麽善茬,有的是招數,分化離間他們,在族裏形成對自己立繼有利的局麵,並且乘機,對挑事者給予打擊。
朱厚輝則早已暗中收集情報,著手準備,多次對李熙表示,隻要李熙一點頭,他立即就可以安排人“做事”,保證讓他那些挑事者,這輩子都不敢再惹李熙。
然而,李熙寧願自己避走關外,也沒有“點”這個頭。
“唉……都是同一個祖宗的血胤,同一宗祠,父母墳塋,也在家族墓地,能不撕破臉還是不要撕破臉,以後再說吧……”李熙不肯輕易動手,但默許朱厚輝進行“準備”!
而誌遠這頭,可就真的有點難了。
難在誌遠心裏,他爹杜海山一人獨大!反正是天大地大,也沒有他爹杜海山大!
更難在李熙對誌遠,始終都不願意硬來,不願意使橫手。
杜誌遠至今堅守著對杜海山的忠誠,不肯叫李熙“爸”,雖然他名下所有的生意資產,名屬都是“李納”,但他心裏,卻從來不認為自己姓“李”,要不是為這個,朱厚輝今天也不會因為替李熙委曲、不值,把他打得那麽傷,打得誌遠內傷吐血。
誌遠不是個不知好歹的人,李熙視他如已出,他不可能不感動,他唯一一次叫李熙“爸”,是李熙被族裏那群別有用心的人圍攻逼迫的時候,那時李熙不好明說要過繼誌遠,隻是提出或許日後會由長女李純“姑子歸宗”繼承家業,就差不點被那些人的口水給淹死,誌遠挺身而出,力駁那些人說姑子歸宗不成理的種種怪論,讚揚“大姐(即李純)”雖是一介女流,但獨立自主,敢於孤身一人遠渡重洋去英國留學,蕙質蘭心、精明能幹,完全能肩負起李家資產的管理之責,還當著那些壞人的麵,第一次叫李熙“爸”,說將來自己必盡全力,協助大姐當家,誰敢欺負大姐,他就和誰拚了!
朱厚輝記得當時,東翁看著誌遠,眼睛裏亮晶晶的。
可惜李熙白激動了,誌遠的那一聲“爸”,隻是為了滅那些人的威風、長自己老師的麵子,叫給那些人聽的,那些人一走,他對李熙的稱唿,就又迴複到了“老師”。
誌遠在錢財上也一向拎得清,李熙送他資產,他從來不要,且隻要是李熙出的本,賺多少都是李家的,他出人出力,任李熙驅使差遣,但不要一分錢。去年初他為他爹海山,把渾河堡的杜家房子整飾一新,東廂改成兩層小洋樓,作杜家醫館專用,土坯的院牆改成了青磚琉璃瓦的,還修了闊氣的洋灰水泥揚門臉的門樓,就完全用的是他自己生意上賺來的錢。改建計劃早就有了,“光大杜家門楣”一直是誌遠的心願,之前李熙給他大筆的錢,讓他把杜家好好改建整飾一番,可誌遠堅辭不受,非要等自己的生意賺到錢了,才用自己的錢去做。
這一切,無不透露著誌遠心裏的戒備,雖然李熙從來沒有當他麵,說想將他立繼,但誌遠那麽聰明,不會不懂,雖不明說,但卻用他的行動,表明著自己的態度:他的心裏,隻有海山這一個爹!
李熙自然懂誌遠的意思,私下裏甚至灰心到想放棄和海山爭奪兒子,而退一步,隻求誌遠同時兼祧他和海山兩家就算了,畢竟,誌遠是杜海山的獨子,奪人獨子,李熙心裏,總感覺過意不去。(注:兼祧,即在一些子侄較少的宗族裏,有些子弟可以同時做為其父和另一位長輩的繼承人,這叫作“兼祧”或“雙祧”。兼祧後,這位繼承人,就有了兩位地位平等的父親。)
在朱厚輝看來,他的東翁李熙,是完全不用這麽委曲自己的,沒錯誌遠心裏隻有杜海山,但,如果杜海山死了呢?
那杜誌遠就是孤兒!除了他的老師,他還能依靠誰?!當他為杜海山傷心欲絕時,抱著他安慰他的人,肯定隻會是東翁李熙!
到時,收誌遠為子,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雖然杜海山名頭不小,本領高強,表麵上決不是李熙這樣的學者、教授能陰得了的,但事實上是,李熙絕對有能力把這事做得滴水不漏!朱厚輝甚至為此,做了充分的“準備”。
文明棍脫手,李熙虎口辣痛!
朱厚輝見李熙捂著手,一臉痛苦模樣,一時嚇得不知所措,趕忙惶恐的湊上前:“東翁……你的手,沒事吧……我……”
“沒事!”李熙喝道,然後狠狠的瞪了朱厚輝一眼。
朱厚輝雙手伸伸縮縮,想拉過李熙的手看看,終還是不敢。定了定神,走到牆邊,為李熙撿迴文明棍,雙手呈給李熙:“東翁,我知錯了,請東翁責罰,厚輝決不會再擋一下。”
李熙接過文明棍,朱厚輝低下頭,準備著挨一頓劈頭蓋腦的好揍。
可李熙,卻沒有再舉起文明棍砸向朱厚輝,反倒是把他的手帕,遞了出來,示意朱厚輝把手帕捂在頭上。
李熙之前有一棍,砸在朱厚輝的額角上,打破頭了。他知這點小傷,對朱厚輝這種武林高手來說,隻是小意思,但這人畢竟是他最忠誠的心腹,跟隨他多年,彼此間已有家人一樣的感情。
朱厚輝對自己忠誠到什麽程度?李熙相信,朱厚輝是個把他李熙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人,即使是自己把他給賣了,他也會極認真的幫他數好錢,恭敬的交到他手裏,然後才委曲的跟著新買主離開。
朱厚輝心頭一暖,感激又慚愧的接過手帕,捂在頭上。
李熙在沙發上坐下,雙手交疊的放在文明棍的棍頭上,眼睛盯著雙手,好半天,都不言語。
朱厚輝見主子鬱悶,想開解幾句,又怕打擾了主子的思緒,便不說話,隻是站在一邊,陪著。
良久,李熙終於幽幽的道:“厚輝,你知道,我是個家庭主義者,而善德,我視他如已出……”
朱厚輝點頭,輕聲道:“我明白。”
這是李熙在解釋,剛才為什麽,用文明棍劈頭蓋臉打他。作為東主,肯作出、能作出這樣的解釋,說明他顧及自己的感受。朱厚輝雖然挨了打,心裏對李熙,仍然感恩。
李熙歎口氣,疲憊的靠在沙發的背上:“你也知道,這幾年,我為什麽總寵著他,又在煩些什麽……”
是的,朱厚輝知道!
朱厚輝之所以忠心耿耿,不是因為李熙每月給他極高的薪水,而是因為李熙,給予了他知己的地位和最大的信任,視他如親人,李熙有什麽心事,朱厚輝大多數都知道。
“我知道!”朱厚輝知道李熙的心事,李熙一直想把誌遠過繼為子,但阻力不小,外有族人反對限製,內有誌遠與海山父子情深,不願意有人分薄了他對海山的孝心,是一件很棘手的事。
過繼又稱過房,是指自己無子而以兄弟或他人之子為子,在宗族,立繼是大事,特別是李氏這種祖上出過封疆大吏的名門望族,偏偏李熙還是族裏最有錢的一個,隻有四個女兒,沒有兒子,沒有兒子就是“無後”,多少族人在覬覦他的財產,族裏一夥別有用心的人,合著夥兒逼李熙過繼某人的兒子已經很久了。
李熙當然不會就範。
或者由女兒“姑子歸宗”,或者由自己另立繼子,反正他要選妥當之人,確保自己的女兒們能繼承自己的產業,將來仍能過著優渥的生活。
這個“妥當之人”,就是杜誌遠。
這不但是“鐵嘴神算”老陳算出來的,也是李熙心之所屬,因為,這杜誌遠,人品高貴,即使李熙立繼他為兒子,他也不會侵占李熙女兒們應繼承的部分,並且會在將來,好好的照顧她們。
李熙原來,一心隻是想著招誌遠為女婿,將來“姑子歸宗”,可那老陳,卻“鐵嘴”斷定:此乃子,非婿。
到誌遠追隨李熙,李熙的幾位姑娘,都很喜歡誌遠,可誌遠卻與她們刻意的保持距離,問他,才知道是海山說的,他不能早婚,且受紅毛丹的影響,婚後很可能會生畸胎,他怕因此害了“姐姐”或“妹妹”,所以隻能是兄弟,不可為丈夫。至此李熙才算是真心服了老陳,果然是鐵嘴神算,因為就算誌遠的人才人品再出色,他也不會用女兒的一生幸福去冒險,誌遠可以是他的兒子,但不會是他李熙的女婿了。
既然鐵嘴神算斷言“此乃子”,李熙又極愛誌遠這個人,招為女婿這條路走不通,李熙就一門心思的,想把誌遠立繼為自己的兒子。
立繼分為兩種:一種是“應繼”,其程序為由親及疏,即首先應選擇親兄弟之子。要是沒有親侄兒,再從同一祖父或曾祖父的堂兄弟中去選擇。另一種是“愛繼”,就是立繼者撇開應繼程序,來挑選特別鍾愛的子侄甚至是外姓人為繼子。
在過去有些宗族中,立繼者可以自主地決定實行應繼還是愛繼,但相當一部分宗族不允許愛繼,或對愛繼做出一定的限製。有些宗族雖然允許愛繼,但也禁止擇立外姓人為繼子。
富家立繼,因為牽扯到太多的利益,宗族裏都是看得很緊的,李熙是獨子,並沒有親侄兒,他的立繼,早被族裏一夥子人算計著,這些人見李熙身邊多了個誌遠,這個人還被李熙按族譜取名為李納,與李熙的四個女兒李純、李緯、李緓、李綰同為“糸”字輩,立即就警覺起來,以防止異姓亂宗為名,明裏暗裏,都表達出如果李熙敢愛繼誌遠,他們一定會強烈反對。
李熙是個看透世態的人,他知道自己被族裏的一大夥人盯著,為維護宗族的和氣與麵子,他也是願意做出妥協的,對族中長輩,李熙曾經婉轉表示過,隻要他們不阻攔自己自由立繼,他願意拿出十分之一的家產,來作為宗族的公產,並會對覬覦他財產的人,有所照顧,讓他們多少得到一些實際的好處,以免這夥子人憤憤不平,致生事端。
然而那些人太過貪婪,總想著要一口吞,以防止異姓亂宗為名,強烈反對“愛繼”,總還是勸說李熙盡快“應繼”他們中某人的兒子,將來由他繼承李熙的產業。
既然談不攏,就不談了!李熙可不是軟柿子,哪有那麽好捏!先是把老婆孩子接到大連住,後又在長春安家,北平的老宅很少迴去住了,來個眼不見心不煩。
朱厚輝知道,那些人雖然煩,但也不是那麽難對付,他們不仁,東翁就可以不義,現在隻是看李熙的意思,一旦李熙再不把他們當成是“族人”,他的主子,可不是什麽善茬,有的是招數,分化離間他們,在族裏形成對自己立繼有利的局麵,並且乘機,對挑事者給予打擊。
朱厚輝則早已暗中收集情報,著手準備,多次對李熙表示,隻要李熙一點頭,他立即就可以安排人“做事”,保證讓他那些挑事者,這輩子都不敢再惹李熙。
然而,李熙寧願自己避走關外,也沒有“點”這個頭。
“唉……都是同一個祖宗的血胤,同一宗祠,父母墳塋,也在家族墓地,能不撕破臉還是不要撕破臉,以後再說吧……”李熙不肯輕易動手,但默許朱厚輝進行“準備”!
而誌遠這頭,可就真的有點難了。
難在誌遠心裏,他爹杜海山一人獨大!反正是天大地大,也沒有他爹杜海山大!
更難在李熙對誌遠,始終都不願意硬來,不願意使橫手。
杜誌遠至今堅守著對杜海山的忠誠,不肯叫李熙“爸”,雖然他名下所有的生意資產,名屬都是“李納”,但他心裏,卻從來不認為自己姓“李”,要不是為這個,朱厚輝今天也不會因為替李熙委曲、不值,把他打得那麽傷,打得誌遠內傷吐血。
誌遠不是個不知好歹的人,李熙視他如已出,他不可能不感動,他唯一一次叫李熙“爸”,是李熙被族裏那群別有用心的人圍攻逼迫的時候,那時李熙不好明說要過繼誌遠,隻是提出或許日後會由長女李純“姑子歸宗”繼承家業,就差不點被那些人的口水給淹死,誌遠挺身而出,力駁那些人說姑子歸宗不成理的種種怪論,讚揚“大姐(即李純)”雖是一介女流,但獨立自主,敢於孤身一人遠渡重洋去英國留學,蕙質蘭心、精明能幹,完全能肩負起李家資產的管理之責,還當著那些壞人的麵,第一次叫李熙“爸”,說將來自己必盡全力,協助大姐當家,誰敢欺負大姐,他就和誰拚了!
朱厚輝記得當時,東翁看著誌遠,眼睛裏亮晶晶的。
可惜李熙白激動了,誌遠的那一聲“爸”,隻是為了滅那些人的威風、長自己老師的麵子,叫給那些人聽的,那些人一走,他對李熙的稱唿,就又迴複到了“老師”。
誌遠在錢財上也一向拎得清,李熙送他資產,他從來不要,且隻要是李熙出的本,賺多少都是李家的,他出人出力,任李熙驅使差遣,但不要一分錢。去年初他為他爹海山,把渾河堡的杜家房子整飾一新,東廂改成兩層小洋樓,作杜家醫館專用,土坯的院牆改成了青磚琉璃瓦的,還修了闊氣的洋灰水泥揚門臉的門樓,就完全用的是他自己生意上賺來的錢。改建計劃早就有了,“光大杜家門楣”一直是誌遠的心願,之前李熙給他大筆的錢,讓他把杜家好好改建整飾一番,可誌遠堅辭不受,非要等自己的生意賺到錢了,才用自己的錢去做。
這一切,無不透露著誌遠心裏的戒備,雖然李熙從來沒有當他麵,說想將他立繼,但誌遠那麽聰明,不會不懂,雖不明說,但卻用他的行動,表明著自己的態度:他的心裏,隻有海山這一個爹!
李熙自然懂誌遠的意思,私下裏甚至灰心到想放棄和海山爭奪兒子,而退一步,隻求誌遠同時兼祧他和海山兩家就算了,畢竟,誌遠是杜海山的獨子,奪人獨子,李熙心裏,總感覺過意不去。(注:兼祧,即在一些子侄較少的宗族裏,有些子弟可以同時做為其父和另一位長輩的繼承人,這叫作“兼祧”或“雙祧”。兼祧後,這位繼承人,就有了兩位地位平等的父親。)
在朱厚輝看來,他的東翁李熙,是完全不用這麽委曲自己的,沒錯誌遠心裏隻有杜海山,但,如果杜海山死了呢?
那杜誌遠就是孤兒!除了他的老師,他還能依靠誰?!當他為杜海山傷心欲絕時,抱著他安慰他的人,肯定隻會是東翁李熙!
到時,收誌遠為子,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雖然杜海山名頭不小,本領高強,表麵上決不是李熙這樣的學者、教授能陰得了的,但事實上是,李熙絕對有能力把這事做得滴水不漏!朱厚輝甚至為此,做了充分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