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景在臨時落腳的地方歇了好幾天才緩過勁兒來。
期間父子三人都沒有再去幹活,陳文景想想也是後怕,如果當天兩個孩子下去救自己,豈不是父子三人都要命喪異鄉。
想來想去陳文景做了一個重大決定,迴家!
隻要餓不死人,一家人還是應該齊齊整整的都在才好,陳文景帶著兩個兒子買了酒和點心來到碼頭,找到船老板感謝他的救命之恩。
船老板很爽快的收下了,“老弟,你這是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啊,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咱們江湖再見!”
陳文景帶著學武學民迴到聖城,看到家中井然有序,兩個女兒乖巧懂事,心裏十分安慰。
全家人坐在一起商議了很久,最後決定將長生離開後一直荒著的兩畝地接著種起來,畢竟祖上就是種地出身,雖然辛苦了些,但隻要打下糧食,全家人的生活便有了著落。
說幹就幹,陳文景將身上剩下的錢去縣種子公司買了些小麥種子,全家人齊上陣,先除草後耕地,多年不幹農活,陳文景一時不得要領,時間又不等人,陳文景心裏急的火騰騰的。
全家正在地裏折騰,就見地頭遠遠走來一個人,陳文景定睛一看,原來是城西生產大隊的支書陳若其。
陳文景在大隊幹會計的時候就深得陳支書的賞識,對於他的遭遇,陳若其也很無奈,聽說文景在外麵混了兩年差點連命都丟了,現在又迴到老家種地了,陳若其心裏記掛著他就來看看。
“陳書記!您怎麽來了?”陳文景趕緊把手在衣服上擦了幾下,上前握住了陳若其的手。
“聽說你又從頭幹起了,這是好事兒啊,我就是來看看你還記不記得怎樣種地?”陳若其拍著文景的肩膀。
“唉!不怕書記您笑話,我已經很多年沒有摸過鋤把子了,還真是生疏了,感覺有點兒不上手啊!”陳文景慚愧的說道。
“哈哈哈,我就知道!來!我來教你!”
陳若其就蹲在田間地頭,從耕地到施肥,從浸種到栽種,一步步的教著陳文景,要說這陳文景腦子就是好使,幾句話一點撥,立馬掌握了精髓。
“誒呀,陳書記!多虧了您來指導我,不然的話,按我自己的想法這種子算是白瞎了!”
“現在你知道種地有多不容易了吧?我們的農民兄弟呀,用自己的雙手養活了全國人民,他們是最偉大的人,也是最不容易的人!”陳若其語重心長的說道。
陳文景一個勁兒的點頭,送走了陳若其,陳文景卷起袖子,心裏充滿了幹勁兒,他一邊指揮一邊教孩子們,全家人在田裏忙碌著。
學珍學勤沒啥力氣,隻能迴家做好飯送到田裏,再幫著清理一下雜草,秋耕過去後,全家老少都像扒了層皮,陳文景更加深刻理解了陳若其說過的話,做個農民太不容易了!
第二年的春天,在陳若其的協調下,學武通過招工考試,去縣公交公司上班了。
陳文景非常高興,拉住陳若其的手千恩萬謝,晚上迴家好好的喝醉了一迴。
雖然學文在北大荒已經上班三年了,偶爾還能寄錢迴家,但從小就離開父母,陳文景對最大的兒子已經很陌生了,反而感覺學武倒像長子一樣。
兒子參加工作自然是高興的,陳文景命令學珍每天一早什麽都別幹,也要給學武準備午飯帶著。
說是午飯,最好的也就是炒個青菜,大多數時間就是個鹹菜疙瘩,用鋁飯盒裝了,再用布袋裝兩個黑饅頭或是兩個地瓜麵窩頭,中午得空在車上掏出來吃了,就是一頓飯。
一開始給師傅當學徒,每月工資隻有25塊,這在當時的陳家已經是筆巨款了,學武從小就是個老實孩子,在單位也是本本分分守規矩,深得師傅喜歡。
學武勤快,休息的時候,他就讓師傅在一邊抽隻煙歇息,自己拿著抹布和拖把,把車廂打掃的幹幹淨淨,玻璃擦得鋥亮,再給師傅的大茶缸裏衝上熱茶。
帶他的師傅叫孔慶林,快50歲了,是公交公司的勞動模範,自從帶了學武,便逢人就誇,自己帶了一個好徒弟。
其實學武腦筋並不靈光,但勝在勤快好學,有些事情記不住,他就用笨辦法把師傅說的每句話記在本子上,想不起來就翻開看看,時間長了,學的並不比別人差。
這天收車以後,學武照例讓師傅端著茶缸先去休息室歇著,自己開始整理車廂,打掃衛生。
打掃到最後一排,學武在座位底下發現了一個提包,他依稀記得是個中年男人提著上車的,當時因為這個提包顏色很特別,他還多看了幾眼。
不記得他是在哪裏下的車,學武不敢怠慢,趕緊拿著提包去找師傅,請示該怎麽辦?
孔慶林一看有乘客落了東西,也很著急,兩人拿著提包來到公交公司安全部門,和負責人一起將提包打開。
提包裏裝的全是手電筒,大大小小的全新手電筒,裏麵還有一個小黑包,是一些票據和供銷介紹信,原來這個中年男人是手電筒廠家派來的業務員,來縣供銷社洽談業務合作的。
有了線索就好辦了,安全部負責人立刻電話聯係了縣供銷社和縣招待所,u看書 ww.ukanshuom 很快找到了這名業務員。
中年男人接過手提包,握著孔師傅和學武的手,感激不盡,自己千裏迢迢來到聖城,要是把樣品丟了,那才真是笑話。
洽談完業務已是幾天後了,中年男人專門找人製作了錦旗,寫了正式的感謝信,送到公交公司,一時間學武師徒二人雙雙成了模範標兵。
北大荒。
自從那年冬天張春山表白玉慧之後,過完年便迴部隊了。
這一年多,張春山每月都給玉慧寫信,匯報自己的學習生活,每每在開頭寫著:
玉慧同誌你好!
我就是那個讓你生氣,給你煩惱的張春山……
後麵便是囉囉嗦嗦七八頁內容,大事小事,有趣的事,生氣的事,事無巨細全都匯報一遍。
玉慧從來都不迴信,看完便放在抽屜裏,她也不知道為什麽沒有把信燒掉,就那麽在抽屜裏堆著,越來越多。
張春山並不是玉慧欣賞的那一類人,有點愣頭青,又有點搞笑,雖然從高中上學那會兒就對她有了意思,但她卻從來沒有正眼看過他。
玉慧欣賞的是李明釗這樣的落難才子,滿腹經綸卻無處施展,眼神常常飽含憂鬱,讓玉慧忍不住想去保護他,照顧他。
李明釗大事小事都要來跟玉慧商量,這一年多生了幾次病也都是玉慧來照顧他,兩個人雖然沒有捅破窗戶紙,但在大家眼裏,他們儼然已是一對戀人。
可是很快,現實無情的像冬日裏潑了盆涼水一樣,澆醒了玉慧!
https://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頂點小說手機版閱讀網址:
期間父子三人都沒有再去幹活,陳文景想想也是後怕,如果當天兩個孩子下去救自己,豈不是父子三人都要命喪異鄉。
想來想去陳文景做了一個重大決定,迴家!
隻要餓不死人,一家人還是應該齊齊整整的都在才好,陳文景帶著兩個兒子買了酒和點心來到碼頭,找到船老板感謝他的救命之恩。
船老板很爽快的收下了,“老弟,你這是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啊,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咱們江湖再見!”
陳文景帶著學武學民迴到聖城,看到家中井然有序,兩個女兒乖巧懂事,心裏十分安慰。
全家人坐在一起商議了很久,最後決定將長生離開後一直荒著的兩畝地接著種起來,畢竟祖上就是種地出身,雖然辛苦了些,但隻要打下糧食,全家人的生活便有了著落。
說幹就幹,陳文景將身上剩下的錢去縣種子公司買了些小麥種子,全家人齊上陣,先除草後耕地,多年不幹農活,陳文景一時不得要領,時間又不等人,陳文景心裏急的火騰騰的。
全家正在地裏折騰,就見地頭遠遠走來一個人,陳文景定睛一看,原來是城西生產大隊的支書陳若其。
陳文景在大隊幹會計的時候就深得陳支書的賞識,對於他的遭遇,陳若其也很無奈,聽說文景在外麵混了兩年差點連命都丟了,現在又迴到老家種地了,陳若其心裏記掛著他就來看看。
“陳書記!您怎麽來了?”陳文景趕緊把手在衣服上擦了幾下,上前握住了陳若其的手。
“聽說你又從頭幹起了,這是好事兒啊,我就是來看看你還記不記得怎樣種地?”陳若其拍著文景的肩膀。
“唉!不怕書記您笑話,我已經很多年沒有摸過鋤把子了,還真是生疏了,感覺有點兒不上手啊!”陳文景慚愧的說道。
“哈哈哈,我就知道!來!我來教你!”
陳若其就蹲在田間地頭,從耕地到施肥,從浸種到栽種,一步步的教著陳文景,要說這陳文景腦子就是好使,幾句話一點撥,立馬掌握了精髓。
“誒呀,陳書記!多虧了您來指導我,不然的話,按我自己的想法這種子算是白瞎了!”
“現在你知道種地有多不容易了吧?我們的農民兄弟呀,用自己的雙手養活了全國人民,他們是最偉大的人,也是最不容易的人!”陳若其語重心長的說道。
陳文景一個勁兒的點頭,送走了陳若其,陳文景卷起袖子,心裏充滿了幹勁兒,他一邊指揮一邊教孩子們,全家人在田裏忙碌著。
學珍學勤沒啥力氣,隻能迴家做好飯送到田裏,再幫著清理一下雜草,秋耕過去後,全家老少都像扒了層皮,陳文景更加深刻理解了陳若其說過的話,做個農民太不容易了!
第二年的春天,在陳若其的協調下,學武通過招工考試,去縣公交公司上班了。
陳文景非常高興,拉住陳若其的手千恩萬謝,晚上迴家好好的喝醉了一迴。
雖然學文在北大荒已經上班三年了,偶爾還能寄錢迴家,但從小就離開父母,陳文景對最大的兒子已經很陌生了,反而感覺學武倒像長子一樣。
兒子參加工作自然是高興的,陳文景命令學珍每天一早什麽都別幹,也要給學武準備午飯帶著。
說是午飯,最好的也就是炒個青菜,大多數時間就是個鹹菜疙瘩,用鋁飯盒裝了,再用布袋裝兩個黑饅頭或是兩個地瓜麵窩頭,中午得空在車上掏出來吃了,就是一頓飯。
一開始給師傅當學徒,每月工資隻有25塊,這在當時的陳家已經是筆巨款了,學武從小就是個老實孩子,在單位也是本本分分守規矩,深得師傅喜歡。
學武勤快,休息的時候,他就讓師傅在一邊抽隻煙歇息,自己拿著抹布和拖把,把車廂打掃的幹幹淨淨,玻璃擦得鋥亮,再給師傅的大茶缸裏衝上熱茶。
帶他的師傅叫孔慶林,快50歲了,是公交公司的勞動模範,自從帶了學武,便逢人就誇,自己帶了一個好徒弟。
其實學武腦筋並不靈光,但勝在勤快好學,有些事情記不住,他就用笨辦法把師傅說的每句話記在本子上,想不起來就翻開看看,時間長了,學的並不比別人差。
這天收車以後,學武照例讓師傅端著茶缸先去休息室歇著,自己開始整理車廂,打掃衛生。
打掃到最後一排,學武在座位底下發現了一個提包,他依稀記得是個中年男人提著上車的,當時因為這個提包顏色很特別,他還多看了幾眼。
不記得他是在哪裏下的車,學武不敢怠慢,趕緊拿著提包去找師傅,請示該怎麽辦?
孔慶林一看有乘客落了東西,也很著急,兩人拿著提包來到公交公司安全部門,和負責人一起將提包打開。
提包裏裝的全是手電筒,大大小小的全新手電筒,裏麵還有一個小黑包,是一些票據和供銷介紹信,原來這個中年男人是手電筒廠家派來的業務員,來縣供銷社洽談業務合作的。
有了線索就好辦了,安全部負責人立刻電話聯係了縣供銷社和縣招待所,u看書 ww.ukanshuom 很快找到了這名業務員。
中年男人接過手提包,握著孔師傅和學武的手,感激不盡,自己千裏迢迢來到聖城,要是把樣品丟了,那才真是笑話。
洽談完業務已是幾天後了,中年男人專門找人製作了錦旗,寫了正式的感謝信,送到公交公司,一時間學武師徒二人雙雙成了模範標兵。
北大荒。
自從那年冬天張春山表白玉慧之後,過完年便迴部隊了。
這一年多,張春山每月都給玉慧寫信,匯報自己的學習生活,每每在開頭寫著:
玉慧同誌你好!
我就是那個讓你生氣,給你煩惱的張春山……
後麵便是囉囉嗦嗦七八頁內容,大事小事,有趣的事,生氣的事,事無巨細全都匯報一遍。
玉慧從來都不迴信,看完便放在抽屜裏,她也不知道為什麽沒有把信燒掉,就那麽在抽屜裏堆著,越來越多。
張春山並不是玉慧欣賞的那一類人,有點愣頭青,又有點搞笑,雖然從高中上學那會兒就對她有了意思,但她卻從來沒有正眼看過他。
玉慧欣賞的是李明釗這樣的落難才子,滿腹經綸卻無處施展,眼神常常飽含憂鬱,讓玉慧忍不住想去保護他,照顧他。
李明釗大事小事都要來跟玉慧商量,這一年多生了幾次病也都是玉慧來照顧他,兩個人雖然沒有捅破窗戶紙,但在大家眼裏,他們儼然已是一對戀人。
可是很快,現實無情的像冬日裏潑了盆涼水一樣,澆醒了玉慧!
https://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頂點小說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