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等了一會,看也沒有人繼續來了,就知道想要進山的就是這些人了。</p>


    雖然在大家的心裏,其實還有一些人適合進山,畢竟人多力量大,可是人各有誌,人家不願意去冒險,其他人也沒法逼著別人去,所以他們就決定出發了。</p>


    隊伍也沒有一個頭,畢竟都是零時走在了一起,全都是依靠一腔熱血,所以誰也沒想到需要一個頭目這件事。</p>


    餘飛跟在隊伍後麵,粗略數了一下,加上自己湊了二十八個人。</p>


    餘飛因為是外來戶,之前又是個傻子,恢複了智商之後,先去上學,最後又去經營蔬菜大棚去了,所以大家和他都不是很熟悉,也沒什麽人主動和他說話,至於之前在他家門口喊他的人,也隻是和劉傳誌關係不錯,不過也沒啥話可以和餘飛說。</p>


    餘飛也樂的清靜,就跟在大家的身後,一邊順著村裏的小路往後山走,一般觀察周圍的情況。</p>


    村裏的人建設住宅的時候,都是盡可能的往道路邊緣聚集,可是土地卻都在村後,甚至一些遠一點的土地,已經深入了大山裏麵。</p>


    據說這都是老一輩曾經餓怕了,社會穩定下來之後,不斷的拓荒得來的土地,經過多年的種植,已經成了熟地了。</p>


    村裏幾乎人均有五畝以上的土地,有些人家人口多,甚至種著四五十畝地,全家人都在地皮子裏麵討生活。</p>


    因為他們村偏僻,所以也沒啥其他的經濟來源,主要就是靠種地,現在莊稼被野豬禍害,自然一個個就仿佛祖墳被刨了一般,畢竟祖墳被刨了隻是尊嚴尊重的問題,莊稼被毀了那就是要命了,民以食為天,吃飽才是第一要務,吃都吃不飽的人,那是什麽都不講的。</p>


    餘飛跟在人群的後麵,長槍上麵劉傳誌紅布製作的槍穗十分的亮眼,雖然不知道為什麽古人都要這個東西,但是劉傳誌覺得一定有用,所以都加上了。</p>


    遠離了村子了,那兩個把武器用紅布包裹起來的村民終於打開了包裝,然後兩把槍展現在了眾人的眼前,很多人都好奇的湊上去看,還有人想要上手試試。</p>


    餘飛掃了一眼,就看明白了,真的是兩把老掉牙的搶,是最古老的那種土作坊製作出來的獵槍,需要自己填裝火藥,然後放入鋼筋或者鋼珠作為子彈發射。</p>


    這東西使用的話,危險性很高,據說很容易走火,或者炸膛,但是別說,近距離的威力十分的可怕,堪比散彈槍了,就是距離稍微遠一點,準頭就沒有了,威力也會直線降低。</p>


    兩把槍的主人,都隻是讓別人看,不讓別人真的上手,因為他們都裝填好的火藥,萬一誰一不小心擊發打中了人,那可就闖了大禍了。</p>


    餘飛掃了兩眼就心中有數了,這槍威力的確不錯,不過打一槍,清理槍膛重新裝填什麽的,老手也得至少十分鍾,所有也算是威力有限了,關鍵時刻用一下可以,要是依靠這個,還不如依靠其他的東西。</p>


    </p>


    就這樣吵吵嚷嚷的不斷走著,越靠近山裏,你會發現感覺就不一樣了,越發的清靜了,四周的山林都更茂密了。</p>


    餘飛終於見到了第一片被野豬禍害過的玉米地,大量的玉米被踩倒在地裏,可以看到玉米棒子上有明顯的被野豬啃過的痕跡,大量的野豬腳印清晰可見。</p>


    餘飛跟著走進地裏查看,發現有不少野豬的糞便,這些野豬真的是能禍害,踩倒的玉米,啃過的大概隻有五分之一,剩下的五分之四就白白浪費了,徹底的毀了。</p>


    大家一邊看一般罵,尤其是這片地的主人,氣的口無遮攔,各種本地名言不斷的從嘴裏蹦出來。</p>


    自從第一家出現之後,後麵就出現的越來越頻繁了,尤其是那些直接和山林僅靠的土地,被禍害的最嚴重。</p>


    真的是越看越氣,餘飛跟著劉傳誌也幹過活,知道自己家的地,當他看早自己都除過草的玉米地,被野豬幾乎全部踩平的時候,餘飛也無法淡定了。</p>


    整整三畝地的玉米,幾乎沒有幾根還立在原地的玉米了,剩下的都被全部踩倒了。</p>


    不過他們的地,還不算最深入大山的土地,所以大家又繼續向前,看到裏麵的土地更慘了,因為更加的方便野豬食用,所以野豬最喜歡光顧了。</p>


    不過他們也不是真的要進山去找野豬,進山找野豬就違背了初衷了,他們的目的是嚇唬野豬,讓野豬不敢再來,所以來到最嚴重的這片之後,大家就停下腳步,開始討論怎麽辦了。</p>


    有經驗的村民,已經找出來了野豬最常走的路線了,他們討論了一番,就打算在野豬出山的位置藏起來等著,野豬今晚隻要來,那他們就好好的給嚇唬一番。</p>


    其實這些村民是本地人,比餘飛要清楚野豬的恐怖,所以大家找到了野豬最長走的路線之後,走過去就各自迅速找起來了藏身的位置。</p>


    有人爬上了大樹,有人找到野豬上不去的陡峭土包。</p>


    還有人開始給野豬最常走的路線上開始布置捕獸夾,那些捕獸夾之前餘飛看到就覺得很恐怖,以內一個人最多背五六個,重量都很恐怖。</p>


    可是當他看到要打開捕獸夾布置陷阱,需要至少三個男人才可以的時候,終於意識到了這個東西的恐怖,三個成年男人一起玩命拉開的彈簧,積蓄的能量之分的恐怖,猛地一下收起來,餘飛相信任何人的腿隻要踩上去,肯定就沒了。</p>


    就是那捕獸夾看起來鏽跡斑斑,估計也是老獵人留下的東西了。</p>


    大家各顯神通了,有人還開始用很細的絲線繩子,製作起來了驅趕機關,一旦野豬走到某個位置,碰到了絲線繩子,背後的鈴鐺就會響起,收到驚嚇的野豬,隻能響沒有聲音傳來的地方跑。</p>


    餘飛找了一顆腰粗的樹,爬上去蹲在了一個樹幹上,這個樹幹有幾個分叉,還很平整,甚至可以盤膝坐下。</p>


    用腰間的砍柴刀,砍了寫細小的樹枝墊在下麵,頓時更舒服了,餘飛仿佛就坐在自家床上一般。</p>


    其他人各自都很快找好了位置,不過基本上都是三三兩兩聚在一起,還是習慣性抱團,也隻有餘飛是一個人選了一顆大樹。</p>


    餘飛注意觀察了一下兩個拿著獵槍的人,一個人找了個土坡,藏在了土坡的頂端,還有一個人,就在平底上,那個位置的地勢偏高,也可以射擊,背後就是一顆大樹,樹上有兩個人,在這個人的腰間係了繩子,關鍵時刻兩個人拉,他自己爬,上樹也就是幾下的事情。</p>


    果然是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路數,來之前都做過準備。</p>


    餘飛安心的藏在自己的樹上,自</p>


    己的武器都是近戰武器,說實話餘飛根本就沒打算和野豬要正麵對抗,今天就是來長長見識,滿足一下好奇心,要是讓他去處理這事,當然不是真的衝動之下,去找野生動物拚命。</p>


    大家藏好沒多久,太陽終於從山頭上麵垂落了下去,很快這樹林就昏暗了下來。</p>


    樹林要比外麵黑暗的快,餘飛還能看到遠處的玉米地,玉米地還能大概看清楚,可是樹林裏麵,普通人都要看不清楚了。</p>


    不過餘飛的視力根本不受黑夜的影響,倒是依舊看的清楚。</p>


    其他人卻隻能一動不動,不敢發出聲響了,雖然他們各自都帶了照明的設備,不過也沒有人使用,因為這會嚇走野豬。</p>


    就這樣沒有人發出來聲音,哪怕是老煙民,也忍耐著沒有抽煙。</p>


    餘飛雖然也現在身上帶煙,但是沒有情緒特別起伏很大的時候,也並不抽。</p>


    就這樣安靜的等待著,要是其他人來到這附近,肯定無法發現這裏藏著這麽多人。</p>


    時間過去了半個多小時,餘飛感覺有些人耐心都不夠了,開始小聲交流了起來,就在這時,餘飛的眼睛猛地看到了野豬的身影。</p>


    在山坳的盡頭,一群野豬搖搖晃晃的走了出來,帶頭的野豬,非常的巨大壯碩,一身鬃毛看起來都成了紅棕色,餘飛估摸了一下,起碼也有六七百斤,看來這就是這群野豬裏麵的野豬王了。</p>


    不過還沒有達到劉傳誌說的最厲害的野豬王的地步,那種接近千斤的野豬王,肯定要比這個恐怖。</p>


    當第一頭野豬出現之後,其他的野豬也陸續出現了,一些正常點的也有三四百斤,走起路來和家豬完全不同,野豬因為在野外生存,所以沒有一個臃腫,看起來都很健壯,走起來也十分的靈活,和大家印象中家豬笨重的模樣完全不同。</p>


    這個野豬群不小,大點的野豬走出來之後,餘飛看到還有小野豬走出來,估計都是今年生出來的家庭新成員,大大小小三十幾頭,看起來頗有幾分氣勢。</p>


    可是因為距離遠,村民看不到那麽遠,所以根本就不知道野豬群要來了。</p>


    “野豬群來了!”</p>


    不過野豬群還有些距離,餘飛隻好壓低聲音輕輕喊了一聲提醒大家。</p>


    樹林裏太安靜了,餘飛喊完所有人都安靜了下來,然後疑惑的看向餘飛的方向,心裏猜想餘飛是怎麽知道的。</p>


    不過無論餘飛為什麽知道,他們可不想壞了正事,所以竊竊私語的人也停了下來。</p>


    聽到大家都不說話了,餘飛這才放心了,野豬可是野生動物,聽覺也很敏銳,要是靠近了這些人還在說話,必然會聽到嚇走,所以餘飛隻能早早開口提醒。</p>


    幸好野豬還很遠,聽不到餘飛這麽遠的喊聲,植物有阻擋聲音的效果,山裏還吹著小風,樹葉沙沙響,都給餘飛提供了掩護。</p>


    餘飛盯著野豬群,不得不說有經驗的村民是真的有點本事,野豬真的向著他們埋伏的這邊走來了。</p>


    餘飛瞪大了眼睛,看著不斷走來的野豬群,說實話餘飛算是看出來了,這些村民,今晚隻要有機會,一定會對這些野豬動手,就是不知道收獲會如何,或者說會不會激怒野豬,而導致出現什麽危險。</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妙手神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夜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夜猛並收藏妙手神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