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出現的一切,都無法占有,隻能經曆。”……張永寧


    ……


    農曆十月底,魔都崇明島。


    島上的風越來越清冷了,這讓島上的幸存者們越發覺得不適應了。


    馬立群,一名基層社區的主任辦事員,鬼使神差地成了這處幸存者聚集地的名義上帶頭人。


    當然,這得益於他長期在基層工作,善於處理普通群眾的家長裏短。一件件的實事兒辦下來,得到了一定的擁護。


    隨著末日裏越來越多的幸存者選擇抱團取暖,各個小團體聚集起來,人抬人之下,他也隨之水漲船高。


    可今天,馬立群卻有些心神不寧。沒有像往常一樣趕往臨時辦事處辦公,反倒是站在自己居住的這處住宅陽台上吹著冷風,目光一直不離山舟方向。


    小區裏的幸存者們倒還秩序井然,人們開始陸續起來了,或收拾衛生,或外出覓食。悉悉索索的腳步聲漸漸大了起來。


    馬立群想起災難前在基層工作的日子。剛踏入工作崗位的時候,他年輕有激情,跟著前輩一起走街串巷,要麽調解鄰裏糾紛,要麽接到上級通知約一些重點戶喝個茶談談心。


    前一日接待來自灣區的部隊領導,其實他有些提心吊膽的。為此,他甚至動員起各個蝸居小區的幸存者們捐獻出一批綠化帶裏小心種植的蔬菜。


    他從來沒有這麽覺得自己無能過,尤其是當那個麵相比自己要年輕不少的部隊首長問出為什麽沒有開辟農場的時候。


    他也想問自己,這裏怕是集中了魔都最後的十幾萬幸存者了。這麽多人,怎麽就開辟不出來一處農場呢?


    是的,他們曾經都是自詡陽春白雪的城裏人,不識農活,可種花種草還是會的。不然也不會在各個小區都開辟出一個個的小菜地。


    是的,他們沒有土地,城市化讓他們遠離了鬆軟的土壤,這十幾萬人怕是多數連蚯蚓都不曾見到過。


    是的,他們還沒有經驗,災難爆發的太突然,能熬過最初幸存下來的多半都是青壯年。別說上了年紀有過上山下鄉農事經驗的老者了,就是貓貓狗狗都被‘感染者’捕食得渣都不剩了。


    可這些是理由嗎?馬立群質疑著自己,十幾萬人,自己的工作如果能更細致一些,總能找出一批從農村進城務工的幸存者的吧?


    ‘熬過這個冬天吧……明年,還是要好好規劃一下。’他如此對自己說著,又一次放過了生活對自己的煎熬。


    馬立群腦子混沌著走出了住處,來到辦事處的食堂。“又是白粥嗎?真想念滋滋冒油的香煎包啊……”


    “嗬嗬,誰不想?”食堂的師傅遞上一小碟鹽漬小黃瓜,笑著調侃道:“馬主任拿好了,別灑出來。我還想念我那個兇巴巴的黃臉婆呢。”


    “唉……誰說不是呢。”馬立群端了早餐,不再糾纏於大師傅的調侃,徑直找了一張有人的餐桌擠著坐下了。


    “老吳早來啦?”馬立群看向餐桌上的一個男人,打了個招唿。


    “我也是剛到。”被稱作老吳的男人客套地迴著話,“老馬,我也不知道咋了,自打昨天那個小張司令走了,我這心裏一直空落落的。”


    老吳全名吳奇文,之前是一名證券分析師,算是行業裏的香餑餑。憑著自己對數據統計方麵的本事倒也在魔都新政府裏有著一席之地。


    見馬立群隻是點頭沒有迴應,吳奇文又說道:“你說他昨天算是答應咱們的請求了嗎?援助的物資能有戲嗎?”


    “老吳啊,你就把心放進肚裏吧。”馬立群嘴裏嚼得小黃瓜‘嘎嘣’脆響,又貼著碗沿兒吸溜一口白粥,算是迴應了吳奇文的擔心。


    “小張司令雖說年紀不大,但是我能看得出,他是有責任心的人。這裏十幾萬的幸存群眾,他不會不管的。隻是……”


    “隻是什麽?”吳奇文見老馬說了一半又開始喝粥了,有些耐不住性子,趕緊追問。


    “隻是物資援助的方式……怕是不會那麽容易!”


    “他還提了什麽條件不成?這都什麽時候了!北方都下雪了吧?tmd,他也不看看這裏這麽多人每天都吃的什麽,早一頓白粥,晚一頓白粥。一個禮拜能有一個罐頭都算好的了。”


    馬立群見吳奇文又激動了,趕緊出口勸道:“老吳!稍安勿躁,我什麽時候說他提條件了?你呀……真是以前天天想著賺快錢搞習慣了,都這時候了,還是那麽浮躁!”


    “呃……”吳奇文被老馬這麽一數落,倒是冷靜下來,稍一琢磨,又開口了:“你說的對,是我太急躁了。老馬,那是你看出了什麽嗎?”


    馬立群對吳奇文的態度還算滿意,也就願意給他分析分析:“也不是看出什麽,昨天接待的時候你也在。你就沒發現,咱們拿出求助清單的時候,小張司令的表情變化嗎?”


    “我倒是沒注意這個。”吳奇文迴憶了一下,搖搖頭說道:“怎麽?他還覺得不合理了嗎?自打魔都建市以來,可都是這麽供給物資的,我們不也付出了代價的嗎?”


    “你覺得理所當然?”


    “嗯?什麽意思?”


    “此一時彼一時啊老吳……”馬立群喝完了最後一口粥,擦擦嘴繼續說道:“以前那是因為我們對國家經濟建設至關重要!可現在呢?


    你有留意過咱們這些幸存者的職業構成嗎?搞金融的、外貿的、傳媒的、it的,還有開皮包公司的……哪個是對現在的生活有幫助的?


    說實話,我也是真到了這時候才意識到,我們求活的本事還不如咱們食堂的大師傅。”


    “可我們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沒有我們,社會還怎麽進步?”


    “你又鑽牛角尖了!老馬!我不是說我們沒有用,現在的問題是,我們麵臨的主要矛盾是生存需求和物資獲取能力不匹配!這麽說,你懂了嗎?”


    吳奇文若有所思,半晌兒才又說道:“是啊,老馬。這兩天我也注意到了,入海口越來越多的‘感染者’屍體順流而下了。內陸怕是很嚴峻啊。這個時候我們提的清單,好像確實有點多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末日永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正月貳拾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正月貳拾捌並收藏末日永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