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小道張兮
穿越大唐:縱橫家不好當 作者:聚散流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北邙山,上清宮,丹爐紅火,藥煙縹緲。
北邙山乃位於長安城與洛陽城之間的道家名山。
十多年前,唐玄宗覺得自己日漸衰老,心力不足,於是從武當山將道家大師玄真子請來長安城,為其煉丹問藥。
玄真子說,煉製丹藥,需要契合天時地利,風水運勢。於是為求長生,唐玄宗下令在洛陽城北邙山翠雲峰建立上清宮,命玄真子主持,開始求仙問道,煉製長生不老藥。
其後,玄真子的師弟張兮也從武當下山曆練,後在玄真子的上清宮掛單。
玄真子眉頭大皺地盯著那個巨大的煉丹爐,歎息道:“還是不行嗎!問題到底出在哪裏?難道真的要一絲不變還原當日徐福的作法現場才行?”
張兮在一旁嬉嬉笑著道:“師兄,我覺得還是因為你心不夠誠。你這煉丹的功利心也太強了些,老天爺估計都看不過眼。”
玄真子不耐煩地道:“你一個小屁孩,懂什麽,此長生不老丹的煉丹藥方乃秦朝國師徐福留下來的。當年秦始皇命徐福出海尋仙,覓得瀛洲仙島,將此藥方帶迴中土。隻可惜還沒等仙丹煉成,秦始皇便歸西了。他臨死前交代將徐福出海尋仙等人連同煉丹的器具通通陪葬。他自己得不到長生,也不許別人得到長生。”
張兮說道:“徐福會聽他的?”
玄真子說道:“但徐福還是偷偷將藥方默寫下來,傳於後世,後來被咱們師祖李淳風得到,加以改進,應該沒有問題才對。師祖臨終前,還念念不忘要將長生不老藥煉出,皇上那邊也是再三催促。”
張兮齜牙咧嘴道:“若是人人長生不老,那這世間會變成什麽樣?皇帝還是那個皇帝,父母還是那個父母,輪迴不再輪迴,自然不再自然,道變成了不可道,豈不是太無趣。這可是打我們祖師爺老子的臉,他老人家可是說了的,道可道,非常道……自然之道,不可打破,否則會遭天譴的。”
玄真子悶哼一聲道:“你這小子,滿嘴歪理,一點都不像我道家中人。你別來煩我了,該幹嘛幹嘛去。師傅也真是的,自己受不了你煩,就派你來我這上清宮掛單煩我。”
張兮笑嘻嘻道:“你是我師兄,我從武當山來到這長安城,舉目無親,隻能投靠你了。”
玄真子不耐煩地道:“師傅不是囑托你下山找《太玄經》嗎,你倒是去找呀,別整天待在我這上清宮,騷擾女香客。”
張兮齜牙咧嘴道:“我那是給他們傳道解惑。”
玄真子嗤之以鼻,不屑道:“傳道解惑哪有專挑女香客的。再說了,你那是解惑嗎,你那是赤裸裸的調戲。我可提醒你啊,《太玄經》可不會平白無故從天上掉下來,你趕緊尋去。還有啊,我聽說當年李太白並沒有將《太玄經》偷出來,而是在藏書閣裏麵藏起來了。”
張兮聳肩攤手道:“翰林院的藏書閣我都不知道裏裏外外找了多少遍了,始終沒有找到。再說了,就算真的被藏在裏麵,以藏書閣之大,如果沒有具體線索,也是大海撈針。我總不能扛把鋤頭去藏書閣掘地三尺吧?”
玄真子心中煩悶,不耐煩地哼道:“怎麽找《太玄經》是你的事,反正你不能煩著我煉丹。算師兄我求求你了,你該幹嘛幹嘛去吧。”
張兮笑道:“你這個鬼迷心竅的煉丹瘋子,甚是沒趣,我才懶得理你呢。我隻是覺得你煉丹房的瓶瓶罐罐好玩而已。”
玄真子眉頭大皺道:“你就是想偷吃我的丹藥。那些丹藥五花八門,有好有壞,小心吃死你。”
張兮咧嘴道:“不就是些破丹藥嗎,小爺我百毒不侵,全吃了也無礙。”
玄真子啞口無言道:“你……果然是師傅派來折磨我的。”
師兄弟兩人都沒有什麽好臉色,各自拂袖而去。
……
……
張兮從玄真子的煉丹房出來,正拿著一個桃子坐在上清宮正殿的台階上吃。隻見他斜靠在漆紅大柱,悠然自得,一邊笑嘻嘻地嚼著桃子,一邊還不忘給進出的香客們打兩句讖語。
徐承中擺攤算命的生意被易林搶了十之八九,找易林討說法又爭辯不過,所以隻能灰頭土臉跑迴上清宮。
徐承中一見到張兮,仿佛見到了救命稻草,哐啷一聲就在他麵前跪地不起。
“小師叔啊,你可要為弟子做主啊。”徐承中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地道。
這徐承中年過半百,而張兮卻還是個十多歲的年輕小子,這一老一少,一跪一站,畫麵滑稽非常。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孫子欺負爺爺呢。
“徐師侄,你這是怎麽了?”張兮問道。
徐承中將如何在長安城西市擺攤算命,如何成為徐半仙,又如何被易林這個油嘴滑舌的小白臉搶去生意,等等過程一五一十地說道出來,七情上麵,委屈非常。
張兮捧腹哈哈笑道:“徐師侄,這要怪就怪你學藝不精。隻要你算得夠準,任他再能說會道,又怎麽能夠搶掉你的生意呢。”
徐承中唉聲歎氣道:“小師叔你是有所不知,他氣焰囂張得很,說我胡亂揣測天意,什麽徐半仙,上清宮,不在乎是故弄玄虛,欺世盜名,不得道家精髓。”
張兮嚼著口中的蘋果,伸了個懶腰道:“喲嗬,這家夥,的確囂張,看來得有人給他點教訓。”
徐承中大喜過望,重重點頭道:“就是嘛。不然別人還真以為我上清宮無人呢。”
張兮把吃剩的蘋果蒂隨手一扔,笑嘻嘻地道:“道家中人,即使坑蒙拐騙,也絕不欺世盜名。”
徐承中聽了錯愕一愣,哭笑不得道:“師叔,你這是自嘲呢還是自誇!”
張兮笑道:“我這是自知之明。明日帶我去會一會這個算命書生。我倒要看看到底是誰浪得虛名。”
……
……
長安城,西市偏街。
徐承中興衝衝地領著張兮來到易林的攤位前,叫囂道:“小兔崽子,我把我師叔請過來了,要給你點顏色瞧瞧。”
易林看著端坐桌前的張兮,目瞪口呆道:“他是你師叔!?”
徐承中一愣,怒道:“以貌取人,迂腐,迂腐。我師叔年紀雖小,但輩分高,天分好,豈是你等凡夫俗子所能理解的。”
張兮笑嘻嘻地道:“這位兄台,聽說你在此擺攤,不單止搶走我師侄的客人,還要詆毀我道家英明。可是有些過分了。”
易林擺手道:“不敢不敢,我在此擺攤隻是為了賺點錢吃飯住店逛……嘿,咱們對街而擺,互不幹涉,但你這師侄卻三次四次來找麻煩,我氣不過才說道說道他一下。我是儒家子弟,能講道理是絕對不會動粗的。”
徐承中怒目而視道:“怎麽沒有動粗,那日你擒住我的手腕,也不知使了什麽妖法,弄得我真氣蕩然無存,軟癱在地。我當眾出醜,丟人現眼死了。”
易林苦笑不得道:“那是道長您先動的手。您要來拆我的攤子,這可是我吃飯的家夥,我總不能逆來順受吧。”
張兮一副沒睡醒的樣子,打了個哈欠,懶洋洋地道:“不管如何,既然我今天來了,就沒有拍拍屁股走人的道理。我這個師侄學藝不精,那就讓我來會會你這位易小神算吧。”
易林苦笑道:“那都是坊間的笑言,不敢當,不敢當。”
張兮也不理易林謙虛,直接了當地道:“那我先來,聽說你測字很準,那我來請你測個字。”
說著,張兮拿起桌麵上的筆,筆走龍蛇,在宣紙上寫下了一個“玄”字。寫此玄字的時候,張兮心裏想的是《太玄經》,他受師傅所托下山尋找《太玄經》,這都一年半載過去了,卻一點眉目都沒有,在這樣下去,隻怕師傅老死,他也迴不了武當山。
易林盯著那個“玄”字,剛柔並重,仿佛一個太極一搬,嚴謹非常,不漏半點破綻。
旁邊的徐承中也是嚇了一大跳,眼前這個玄字,鋒芒內斂,暗藏大道,怎麽看都不像出自十多歲的小子手筆。
易林看了一眼徐承中,隻見他一臉凝重,而張兮卻始終笑意淫淫。
易林一本正經地道:“敢問小道長尊姓大名?”
張兮漫不經心道:“小道姓張名兮,修的是自如隨性,求的是問心無愧。此次被師傅遣下山曆練,目前在師兄玄真子的上清宮掛單。”
易林緩緩說道:“張兮道長,失敬失敬。我猜,此次道長下山應該是在尋什麽東西,不知是否已經尋得?”
張兮懶散一笑道:“你少來套我的話。算出什麽來了,你直說就是。”
易林見套近乎不管用,隻好一本正經地說道:“我見道長年紀輕輕,明明是道童的年紀,但輩分卻高得出奇,就連這位年過半百的徐道長都要叫你一聲師叔,可見你天賦異稟,被你師傅破例收入門下。一般來說,你師父年事已高,肯定是想弟子陪伴身邊,而且你又還如此年輕,更是不會隨便遣你下山。既然遣你下山了,曆練最多也隻是個借口,肯定還有別的事情要囑托你辦。我猜,張兮道長之所以心中煩悶,肯定是在尋找什麽東西,而且毫無頭緒,始終沒找到,而這樣東西和道家有關,也和這玄字有關。能讓武當山的老道長感興趣的,不外乎丟失已久的道家寶典《太玄經》。但是這尋找《太玄經》的人士,數不勝數,然而這麽多年,始終沒有人找到,我想張兮道長你一時半會也是找不到的。”
張兮忽然眼光發亮,一掃困意,盯著易林道:“喲,你這書生還有點水平。雖然你說的十之八九準確,但你這也隻是懂得點算命之皮毛,隻不過比較會察言觀色而已。你糊弄得了我這個師侄,可騙不過我。你是猜,多於算。”
易林無奈苦笑道:“我隻是個書生,易經八卦不甚通曉,所以算命之事,自然不入道長法眼。如此一來,我也隻能依靠察言觀色,妄自猜測一下了。”
張兮忽然神色嚴肅地指著易林道:“你這攤子寫著:觀掌中日月,預兇測吉斷禍福;看掛裏乾坤,卜命轉運判陰陽,好大的口氣。卜卦算命可不是那麽簡單的。我來給你算一卦如何?就算你的命。”
易林剛想出言婉拒,張兮不知何時已經掏出一枚銅錢,往半空一拋,銅錢嘀嗒一聲掉落在桌麵上,叮當作響,翻轉落定。此枚銅錢極其老舊,鏽綠間,竟然已經難以分清正反麵。
徐承中目瞪口呆地看著,他知道自己的這位小師叔要露絕活了。一般的道士卜卦,都得同時拋好幾枚銅錢,才能形成卦象,但張兮卻隻用一枚銅錢便能做到。他說,拋的銅錢越多,卦象的可能性就越多,越容易理解偏差,一枚銅錢,便能減少許多變化,預測也就更加的準確。所謂算命,不過是算命者試圖預測某些事實上極不可能預測的事情,那麽這樣的話,幹擾因素越少越好。
易林盯著那枚銅錢,陷入了沉思。因為他也看過些道家卦象之類的書,對卦象解義也略懂一二,但眼前這枚銅錢,他完全看不出來有任何的卦象之意,不就是一枚普普通通生鏽了的銅錢麽。
張兮詭異一笑道:“我這是道家祖傳的卜卦相術,能從一枚銅錢中領悟天地乾坤,精奇匪誇,包羅萬象。你信不信?”
易林苦笑道“道家的易經八卦,風水秘術,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不敢妄論。道長算出了什麽,說便是了。”
張兮齜牙咧嘴道:“你是察言觀色,而我這是實打實的算命。所謂天機不可泄露,我道行還不夠,這卦象含義,我也隻能領悟大概而已。卦象顯示,你這一生背負使命,命途多舛,苦苦追尋最後卻不過是一場鏡花水月。”
易林苦笑道:“如果我說道長說的完全是危言聳聽、子虛烏有呢。”
張兮不以為意地聳肩道:“生死有命,信不信由你。道爺我隻負責算,至於是真是假就看聽者有心還是無意了。”
易林哭笑不得道:“年紀小小倒是老氣橫秋。”
張兮大大咧咧一笑道:“喔,對了,還有便是,你要小心女人,因為卦裏暗藏桃花劫,若是不警惕,你很可能會毀在女人手裏。”
易林哈哈哈道:“桃花劫中死,做鬼也風流。值了。那我接下來是不是應該問一下應該如何化解?”
張兮意味深長地笑道:“天意難違。我隻知道算,可不懂化解之道,你自求多福便是了。你小子,很有意思……”
易林指著自己,苦笑道:“我小子?!小道士你才多大……”
還沒等易林說完,張兮頭也不迴地領著徐承中離開了。這一少一老,一前一後,穿梭在人群中,身影遠去……
易林朝著他離開的方向,哭笑不得地碎罵道:“你才是小子好吧!老氣橫秋的小子!”
北邙山乃位於長安城與洛陽城之間的道家名山。
十多年前,唐玄宗覺得自己日漸衰老,心力不足,於是從武當山將道家大師玄真子請來長安城,為其煉丹問藥。
玄真子說,煉製丹藥,需要契合天時地利,風水運勢。於是為求長生,唐玄宗下令在洛陽城北邙山翠雲峰建立上清宮,命玄真子主持,開始求仙問道,煉製長生不老藥。
其後,玄真子的師弟張兮也從武當下山曆練,後在玄真子的上清宮掛單。
玄真子眉頭大皺地盯著那個巨大的煉丹爐,歎息道:“還是不行嗎!問題到底出在哪裏?難道真的要一絲不變還原當日徐福的作法現場才行?”
張兮在一旁嬉嬉笑著道:“師兄,我覺得還是因為你心不夠誠。你這煉丹的功利心也太強了些,老天爺估計都看不過眼。”
玄真子不耐煩地道:“你一個小屁孩,懂什麽,此長生不老丹的煉丹藥方乃秦朝國師徐福留下來的。當年秦始皇命徐福出海尋仙,覓得瀛洲仙島,將此藥方帶迴中土。隻可惜還沒等仙丹煉成,秦始皇便歸西了。他臨死前交代將徐福出海尋仙等人連同煉丹的器具通通陪葬。他自己得不到長生,也不許別人得到長生。”
張兮說道:“徐福會聽他的?”
玄真子說道:“但徐福還是偷偷將藥方默寫下來,傳於後世,後來被咱們師祖李淳風得到,加以改進,應該沒有問題才對。師祖臨終前,還念念不忘要將長生不老藥煉出,皇上那邊也是再三催促。”
張兮齜牙咧嘴道:“若是人人長生不老,那這世間會變成什麽樣?皇帝還是那個皇帝,父母還是那個父母,輪迴不再輪迴,自然不再自然,道變成了不可道,豈不是太無趣。這可是打我們祖師爺老子的臉,他老人家可是說了的,道可道,非常道……自然之道,不可打破,否則會遭天譴的。”
玄真子悶哼一聲道:“你這小子,滿嘴歪理,一點都不像我道家中人。你別來煩我了,該幹嘛幹嘛去。師傅也真是的,自己受不了你煩,就派你來我這上清宮掛單煩我。”
張兮笑嘻嘻道:“你是我師兄,我從武當山來到這長安城,舉目無親,隻能投靠你了。”
玄真子不耐煩地道:“師傅不是囑托你下山找《太玄經》嗎,你倒是去找呀,別整天待在我這上清宮,騷擾女香客。”
張兮齜牙咧嘴道:“我那是給他們傳道解惑。”
玄真子嗤之以鼻,不屑道:“傳道解惑哪有專挑女香客的。再說了,你那是解惑嗎,你那是赤裸裸的調戲。我可提醒你啊,《太玄經》可不會平白無故從天上掉下來,你趕緊尋去。還有啊,我聽說當年李太白並沒有將《太玄經》偷出來,而是在藏書閣裏麵藏起來了。”
張兮聳肩攤手道:“翰林院的藏書閣我都不知道裏裏外外找了多少遍了,始終沒有找到。再說了,就算真的被藏在裏麵,以藏書閣之大,如果沒有具體線索,也是大海撈針。我總不能扛把鋤頭去藏書閣掘地三尺吧?”
玄真子心中煩悶,不耐煩地哼道:“怎麽找《太玄經》是你的事,反正你不能煩著我煉丹。算師兄我求求你了,你該幹嘛幹嘛去吧。”
張兮笑道:“你這個鬼迷心竅的煉丹瘋子,甚是沒趣,我才懶得理你呢。我隻是覺得你煉丹房的瓶瓶罐罐好玩而已。”
玄真子眉頭大皺道:“你就是想偷吃我的丹藥。那些丹藥五花八門,有好有壞,小心吃死你。”
張兮咧嘴道:“不就是些破丹藥嗎,小爺我百毒不侵,全吃了也無礙。”
玄真子啞口無言道:“你……果然是師傅派來折磨我的。”
師兄弟兩人都沒有什麽好臉色,各自拂袖而去。
……
……
張兮從玄真子的煉丹房出來,正拿著一個桃子坐在上清宮正殿的台階上吃。隻見他斜靠在漆紅大柱,悠然自得,一邊笑嘻嘻地嚼著桃子,一邊還不忘給進出的香客們打兩句讖語。
徐承中擺攤算命的生意被易林搶了十之八九,找易林討說法又爭辯不過,所以隻能灰頭土臉跑迴上清宮。
徐承中一見到張兮,仿佛見到了救命稻草,哐啷一聲就在他麵前跪地不起。
“小師叔啊,你可要為弟子做主啊。”徐承中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地道。
這徐承中年過半百,而張兮卻還是個十多歲的年輕小子,這一老一少,一跪一站,畫麵滑稽非常。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孫子欺負爺爺呢。
“徐師侄,你這是怎麽了?”張兮問道。
徐承中將如何在長安城西市擺攤算命,如何成為徐半仙,又如何被易林這個油嘴滑舌的小白臉搶去生意,等等過程一五一十地說道出來,七情上麵,委屈非常。
張兮捧腹哈哈笑道:“徐師侄,這要怪就怪你學藝不精。隻要你算得夠準,任他再能說會道,又怎麽能夠搶掉你的生意呢。”
徐承中唉聲歎氣道:“小師叔你是有所不知,他氣焰囂張得很,說我胡亂揣測天意,什麽徐半仙,上清宮,不在乎是故弄玄虛,欺世盜名,不得道家精髓。”
張兮嚼著口中的蘋果,伸了個懶腰道:“喲嗬,這家夥,的確囂張,看來得有人給他點教訓。”
徐承中大喜過望,重重點頭道:“就是嘛。不然別人還真以為我上清宮無人呢。”
張兮把吃剩的蘋果蒂隨手一扔,笑嘻嘻地道:“道家中人,即使坑蒙拐騙,也絕不欺世盜名。”
徐承中聽了錯愕一愣,哭笑不得道:“師叔,你這是自嘲呢還是自誇!”
張兮笑道:“我這是自知之明。明日帶我去會一會這個算命書生。我倒要看看到底是誰浪得虛名。”
……
……
長安城,西市偏街。
徐承中興衝衝地領著張兮來到易林的攤位前,叫囂道:“小兔崽子,我把我師叔請過來了,要給你點顏色瞧瞧。”
易林看著端坐桌前的張兮,目瞪口呆道:“他是你師叔!?”
徐承中一愣,怒道:“以貌取人,迂腐,迂腐。我師叔年紀雖小,但輩分高,天分好,豈是你等凡夫俗子所能理解的。”
張兮笑嘻嘻地道:“這位兄台,聽說你在此擺攤,不單止搶走我師侄的客人,還要詆毀我道家英明。可是有些過分了。”
易林擺手道:“不敢不敢,我在此擺攤隻是為了賺點錢吃飯住店逛……嘿,咱們對街而擺,互不幹涉,但你這師侄卻三次四次來找麻煩,我氣不過才說道說道他一下。我是儒家子弟,能講道理是絕對不會動粗的。”
徐承中怒目而視道:“怎麽沒有動粗,那日你擒住我的手腕,也不知使了什麽妖法,弄得我真氣蕩然無存,軟癱在地。我當眾出醜,丟人現眼死了。”
易林苦笑不得道:“那是道長您先動的手。您要來拆我的攤子,這可是我吃飯的家夥,我總不能逆來順受吧。”
張兮一副沒睡醒的樣子,打了個哈欠,懶洋洋地道:“不管如何,既然我今天來了,就沒有拍拍屁股走人的道理。我這個師侄學藝不精,那就讓我來會會你這位易小神算吧。”
易林苦笑道:“那都是坊間的笑言,不敢當,不敢當。”
張兮也不理易林謙虛,直接了當地道:“那我先來,聽說你測字很準,那我來請你測個字。”
說著,張兮拿起桌麵上的筆,筆走龍蛇,在宣紙上寫下了一個“玄”字。寫此玄字的時候,張兮心裏想的是《太玄經》,他受師傅所托下山尋找《太玄經》,這都一年半載過去了,卻一點眉目都沒有,在這樣下去,隻怕師傅老死,他也迴不了武當山。
易林盯著那個“玄”字,剛柔並重,仿佛一個太極一搬,嚴謹非常,不漏半點破綻。
旁邊的徐承中也是嚇了一大跳,眼前這個玄字,鋒芒內斂,暗藏大道,怎麽看都不像出自十多歲的小子手筆。
易林看了一眼徐承中,隻見他一臉凝重,而張兮卻始終笑意淫淫。
易林一本正經地道:“敢問小道長尊姓大名?”
張兮漫不經心道:“小道姓張名兮,修的是自如隨性,求的是問心無愧。此次被師傅遣下山曆練,目前在師兄玄真子的上清宮掛單。”
易林緩緩說道:“張兮道長,失敬失敬。我猜,此次道長下山應該是在尋什麽東西,不知是否已經尋得?”
張兮懶散一笑道:“你少來套我的話。算出什麽來了,你直說就是。”
易林見套近乎不管用,隻好一本正經地說道:“我見道長年紀輕輕,明明是道童的年紀,但輩分卻高得出奇,就連這位年過半百的徐道長都要叫你一聲師叔,可見你天賦異稟,被你師傅破例收入門下。一般來說,你師父年事已高,肯定是想弟子陪伴身邊,而且你又還如此年輕,更是不會隨便遣你下山。既然遣你下山了,曆練最多也隻是個借口,肯定還有別的事情要囑托你辦。我猜,張兮道長之所以心中煩悶,肯定是在尋找什麽東西,而且毫無頭緒,始終沒找到,而這樣東西和道家有關,也和這玄字有關。能讓武當山的老道長感興趣的,不外乎丟失已久的道家寶典《太玄經》。但是這尋找《太玄經》的人士,數不勝數,然而這麽多年,始終沒有人找到,我想張兮道長你一時半會也是找不到的。”
張兮忽然眼光發亮,一掃困意,盯著易林道:“喲,你這書生還有點水平。雖然你說的十之八九準確,但你這也隻是懂得點算命之皮毛,隻不過比較會察言觀色而已。你糊弄得了我這個師侄,可騙不過我。你是猜,多於算。”
易林無奈苦笑道:“我隻是個書生,易經八卦不甚通曉,所以算命之事,自然不入道長法眼。如此一來,我也隻能依靠察言觀色,妄自猜測一下了。”
張兮忽然神色嚴肅地指著易林道:“你這攤子寫著:觀掌中日月,預兇測吉斷禍福;看掛裏乾坤,卜命轉運判陰陽,好大的口氣。卜卦算命可不是那麽簡單的。我來給你算一卦如何?就算你的命。”
易林剛想出言婉拒,張兮不知何時已經掏出一枚銅錢,往半空一拋,銅錢嘀嗒一聲掉落在桌麵上,叮當作響,翻轉落定。此枚銅錢極其老舊,鏽綠間,竟然已經難以分清正反麵。
徐承中目瞪口呆地看著,他知道自己的這位小師叔要露絕活了。一般的道士卜卦,都得同時拋好幾枚銅錢,才能形成卦象,但張兮卻隻用一枚銅錢便能做到。他說,拋的銅錢越多,卦象的可能性就越多,越容易理解偏差,一枚銅錢,便能減少許多變化,預測也就更加的準確。所謂算命,不過是算命者試圖預測某些事實上極不可能預測的事情,那麽這樣的話,幹擾因素越少越好。
易林盯著那枚銅錢,陷入了沉思。因為他也看過些道家卦象之類的書,對卦象解義也略懂一二,但眼前這枚銅錢,他完全看不出來有任何的卦象之意,不就是一枚普普通通生鏽了的銅錢麽。
張兮詭異一笑道:“我這是道家祖傳的卜卦相術,能從一枚銅錢中領悟天地乾坤,精奇匪誇,包羅萬象。你信不信?”
易林苦笑道“道家的易經八卦,風水秘術,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不敢妄論。道長算出了什麽,說便是了。”
張兮齜牙咧嘴道:“你是察言觀色,而我這是實打實的算命。所謂天機不可泄露,我道行還不夠,這卦象含義,我也隻能領悟大概而已。卦象顯示,你這一生背負使命,命途多舛,苦苦追尋最後卻不過是一場鏡花水月。”
易林苦笑道:“如果我說道長說的完全是危言聳聽、子虛烏有呢。”
張兮不以為意地聳肩道:“生死有命,信不信由你。道爺我隻負責算,至於是真是假就看聽者有心還是無意了。”
易林哭笑不得道:“年紀小小倒是老氣橫秋。”
張兮大大咧咧一笑道:“喔,對了,還有便是,你要小心女人,因為卦裏暗藏桃花劫,若是不警惕,你很可能會毀在女人手裏。”
易林哈哈哈道:“桃花劫中死,做鬼也風流。值了。那我接下來是不是應該問一下應該如何化解?”
張兮意味深長地笑道:“天意難違。我隻知道算,可不懂化解之道,你自求多福便是了。你小子,很有意思……”
易林指著自己,苦笑道:“我小子?!小道士你才多大……”
還沒等易林說完,張兮頭也不迴地領著徐承中離開了。這一少一老,一前一後,穿梭在人群中,身影遠去……
易林朝著他離開的方向,哭笑不得地碎罵道:“你才是小子好吧!老氣橫秋的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