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的民眾原本對於修路非常厭煩,因為他們知道修路又苦又累,有的甚至要累死。


    現在官府修路,不僅給錢,而且還管吃,有肉。


    一開始很多人不相信,但有的百姓窮苦,實在過不下去了,過來試試。


    這一試,不僅吃飽喝好,而且每天還有二十文錢,或者可以帶迴去三斤米。


    幹一天,賺得錢或者米麵夠一家子人吃的。


    一傳十,十傳百。


    很多老百姓積極地過來報名修路,修水利。


    趙玉華在城中開設女學堂,招收了二十多人。


    都是普通窮苦人家的姑娘,過不下去了,衝著這邊包吃住過來的。


    趙靈芝有更為重要的事情,她培育的良種,三個月之後就有了成果。


    水稻的產量大大提升,耕田的犁也大大改進,還有水車。


    大大提高了當地的生產,老百姓增收,吃飽了,還能進作坊做工掙錢。


    出門的路好了,因為修了水利,也不經常發大水了。


    不用每隔兩年屋子就被淹一次,還得逃荒。


    原本這些南越國的民眾十分排斥大周的將士,也十分排斥大周的王爺,王妃。


    可安南王和王妃跟那些將士粗暴的手段大相徑庭。


    王妃發下來良種,派來工匠改良他們的工具。


    現在田裏的產出比往年多了一倍,他們賣了糧食就可以去縣城裏,購買食鹽油還有布料。


    再對比他們在南越國統治之下,不僅每年產出的東西六成上交,現在隻需要三成,再加上產出翻倍,他們得到的東西比以前大大增加。


    老百姓心裏有杆秤,或許不懂大道理,但他們認準誰讓他們過好日子,誰就是好主子,好人。


    至於是南越國的百姓,還是大周的百姓,他們反倒不在乎。


    雲越十五城也開設學堂,教化學子,逐漸贏得百姓擁戴。


    趙靈芝再來到雲月城,半年之後,已經和傅景瑞完全穩定住這邊的局勢。


    麵對一年三熟的良種,沒有人能夠拒絕。


    當地人不僅吃飽穿暖,還把剩餘的糧食賣出去。


    雲越十五城不斷地把糧食運出去到外地售賣,還用糧食釀酒。


    趙靈芝提供的釀酒方子,釀出來的酒,厚重醇香,遠銷北方各城。


    四海鏢局現在擴大,不僅押送糧食還押送這些酒以及紡織出來的絲綢,細膩的麻布,運往其他城池。


    唐家的商隊,幫忙運作,分出去一成利潤。


    半年的時間就賺了二三十萬兩銀子,利潤豐厚。


    因為在當地收的商稅和農稅,也非常多。


    原本那些以為傅景瑞和趙靈芝到了雲越十五城會過苦日子的皇子們,頓時傻眼了。


    沒想到安南王能夠幹出來這樣的一番事業。


    不過他們現在根本就沒有時間染指雲越十五城,都忙著在各處爭權奪利,爭取皇位。


    隻有傅景瑞把兩種和改良的農具,還有土水泥的方法上交給周武帝。


    周武帝拿到這些之後,沉默良久。


    這才讓公布的人開始推廣,造福百姓。


    原本周武帝的身體看著很好,但是頂多隻能活三五年。


    可經過趙靈芝的藥之後,我也越發覺得自己身體輕便,就連太醫也非常震驚。


    陛下的身體好轉很多,多的不說,十年壽命沒問題。


    周武帝覺得自己還能活很長時間,又有了這些良種和農具,雄心大展,一邊收拾那些隻會爭權奪力的兒子,一邊推廣這些利國利民的東西。


    一時間,民間到處稱頌周武帝為千古一帝。


    周武帝頗為自得,對那些兒子的手段也更加嚴厲。


    尤其是大皇子,二皇子那些手握權力,門客很多,利益糾葛牽扯也很多。


    眼看著周武帝對朝廷的掌控越來越大,逐漸架空這些皇子的手中權力。


    已經嚐到大權在握的感覺,怎麽可能願意讓出去呢?


    於是在幾年間,大皇子,二皇子造反,直接被圈禁。


    上麵的老兄弟們被圈禁了,下麵的兄弟蹦打得更厲害,他們的行事更加過分,根本就不顧及下麵的百姓。


    有的貪腐賑災銀兩,有的身邊的門客,草菅人命。


    他們的行事越來越不擇手段,沒有底線。


    不僅如此,他們可能覺得上麵的老皇帝活得太久了,甚至買通太醫給老皇帝下毒。


    周武帝對朝廷的掌控超乎這些人的想象。


    在那些人下毒之時,周武帝已經知道了。


    這樣的生活足足過了十年。


    除了身體不好的兩個兒子,上麵的年紀大的成年兒子,一個個都被周武帝圈禁,或者被貶斥。


    周武帝手中的權力達到了空前的集中。


    隻是他也知道,人總是會老會死。


    他現在明顯感覺到身體不像以前那樣輕便。


    在他七十大壽這一年,所有在外藩王,都要迴京賀壽。


    那些皇子們都被皇帝玩廢了,現在一聽說皇帝要過壽,他們趕緊收了好東西,帶著進京。


    趙靈芝和傅景瑞也是如此,他們從京城迴來整整十年沒有迴去。


    在他們到雲越十五城一年之後,趙老太在孫子和仆人的陪同之下,一起過來。


    吳謙和死了,東陽郡主死了。


    吳家上下,不成氣候,不足為慮,趙誌猛可以對付。


    看到趙靈芝這邊一切順利,趙老太放心了,在趙靈芝生完孩子,坐完月子之後,趙老太堅持迴去。


    兒女平安,子孫成才,趙老太沒有任何遺憾。


    她要迴到四姓村,迴到那個全心全意愛著她的那個人憨厚男人身邊。


    雖然那個男人死了,但趙老太也想距離老頭子近一些,安度晚年。


    趙誌勇在家裏和後來娶的媳婦,一起孝敬趙老太。


    外麵的子孫這才放心,不再勸說老太太過來。


    王博誌是四姓村王裏長的兒子,考上進士之後,要求來到雲越做官。趙家的那些小兄弟,也有一些一起過來,協助大姐。


    不過,有的留在京城,有的下放到其他地方,非常低調務實。


    王博誌之所以想過來,不僅是因為有安南王妃的照應,更是因為他喜歡趙玉華。


    現在考上進士了,終於敢追求趙玉華。


    王博誌在這裏做了三年的縣令,終於抱得美人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門福妃名動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米花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米花花並收藏農門福妃名動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