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林一直聽老羅的內心獨白沒有打斷,讓他把自己心裏的苦水一股腦地倒了出來。
他們一直把照顧的重點放在了羅老師的身上,沒人在乎過這位看似開朗的小老頭,隻知道他每天老神在在地在家裏和醫院之間來迴溜達,像個甩手掌櫃一樣什麽都不用管。
甚至陳林還一度羨慕他,年紀大了什麽事情不用自己親力親為,隻要肯花錢自然有人幫忙。
沒想到人家看似輕鬆的外表下還有這麽多想法。
一般女人心思比較細膩一些才會想得很多,原來男人,而且是老齡男青年也會有這種九曲十八彎的心思。
也可能是人生遭逢巨變,不得不想這麽多吧。
陳林:“叔叔,通常這種情況下,人們會說你的心情我理解,但你經曆了這麽多事情,我們年輕人肯定是無法感同身受的。既然無法體會到你的痛苦,那我又怎麽安慰你呢?可能你隻是想找人說說心裏話、吐吐苦水,但是我知道你現在情緒起伏很大,有喜悅、有焦慮、有壓力、有不安。那從醫學的角度上其實也可以解釋,叫男性產後抑鬱症。”
老羅:“啊?產後抑鬱症?那不是隻有女人才有的麽?你還說過什麽懷孕激素紊亂造成的。”
陳林:“對,女人會有,男人也會有。有研究發現,十分之一的男人在孩子出生後也會有抑鬱症傾向。主要的症狀就是高度精神緊張、煩躁易怒、焦慮內疚、疲憊不堪等等。不信我給你找找網上的介紹,你看看符不符合你現在的狀態。”
老羅:“你別說,好像真有這些症狀,你快給我搜搜是不是真有這種說法。”
於是陳林拿出手機,開始搜索起“男性產後抑鬱症”的詞條。
老羅趕快拿出老花鏡,緊盯著他的手機屏幕。
果然在網上搜出了相關信息。
陳林按照百度上麵的描述跟他介紹:“男性產後抑鬱症總是會持續性心情低落,可能會悶悶不樂、悲痛欲絕,嚴重的可能會出現幻覺和精神妄想症等症狀。如果出現以下症狀中的4種且時間不少於兩周,就可以確診。”
老羅:“兩周?我這都好幾個月了,肯定不止兩周,都什麽症狀?”
陳林:“1、情緒低落,早上重晚上輕,就是白天的時候感覺到情緒低落,晚上一下就高漲,可能有日夜顛倒的情況。2、大腦反應慢,思維遲緩,記憶力減退,語言表達混亂經常詞不達意。3、活動量明顯減少,喜歡獨處,不願意社交,不想見人,幾乎對所有事情都失去興趣,覺得生活索然無味,活著等於受罪。4、經常感到焦慮或者內疚,覺得會給家庭增加負擔,對自己缺乏自信,經常感到自卑。5、失眠睡不著覺,失眠障礙,睡不好的話身體也覺得很疲憊虛弱。6、自暴自棄,厭世甚至想自殺。乏力、心悸、胸悶、便秘,最後是性功能減退。”
老羅猛拍大腿:“好家夥,這哪是4個症狀,我這是所有症狀都集齊了,全中!你說這病是不是就照著我寫的?寫這東西的人是不是半夜鑽我床底下了?它怎麽說的就那麽對呢!我還以為年紀大了人不行了,沒想到這也算是一種病啊。哎呦吼!嚇得我這個小心髒啊,快嘎了!”
本來以為自己胡思亂想,原來真的有這樣一種病,老頭似乎找到了一個宣泄口,感覺一下子放鬆了一些。
陳林一聽老爺子說的話就知道他平時沒少上網刷短視頻。
老羅:“可是我們男的又沒有孕激素,也不會紊亂,為什麽會得這種病?”
陳林其實也不太清楚:“大概是壓力太大?咱看看網上怎麽說。”
他又讀起網上的介紹:“國外研究發現男性這些症狀並不像女性是由體內激素引起的,而是因為初為人父的壓力,包括夫妻之間的關係、養育孩子的費用和承擔父親的責任等,甚至可能家族遺傳。遺傳?這玩意還能遺傳?難道您父親當年也會有產後抑鬱?”
老羅撇了撇嘴:“你可算了吧,就我爹那個死驢臉還抑鬱,天天跟人家欠了他二五八萬一樣。活著的時候每天小手一背到處瞎溜達,指不定和哪個小寡婦下象棋呢,他抑鬱個屁。”
提起自己親爹,老羅似乎嗤之以鼻,陳林聽到他描述自己爸爸小手一背的畫麵不就是在說他自己麽,隻能強行憋笑。
老羅推了推眼鏡:“那你幫我看看這個病要怎麽治療?需不需要吃藥?”
陳林:“大概就是心理上的調節,比如過和家人朋友溝通,放平心態,也可以找他人求助。國外心理學會推薦的自行調節7種方式:1、不要自責,如果覺得自己需要幫助,就積極尋求治療。2、不要氣餒,恢複情緒需要一定時間,不要著急,相信自己會好起來。3、簡化生活,適當改變不好的生活方式,不需要逼迫自己去做一些難度大的事情。4、參與活動,可以參加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不要把自己封閉起來,哪怕隻是當個旁觀者也可以,保持和他人的溝通交流。5、認可小的進步,哪怕隻是一點小小的改善也是一種進步,要學會肯定自己,療愈自己,不要否定自己。6、病情嚴重需尋求專業醫生的治療,不要諱疾忌醫,定期就診,服用處方藥。7、防止複發,遵循醫生製定的治療計劃,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心情。”
老羅聽了這麽多沒說話,想先消化一會兒。
陳林:“情緒上生病也是病,很多抑鬱症也是可以通過吃藥來調理的。不過我看叔叔你可以先自己調整一下心態,然後再決定要不要看心理醫生。咱們放平心態,盡量調節情緒積極麵對,大風大浪都經曆過了還有什麽大不了的。你看人家羅老師生孩子那麽辛苦都挺過來了,咱們老爺們難道還有什麽想不開?”
老羅點點頭:“嗯,和她相比,我這點毛病算不上大問題,到不了要看醫生的程度。這麽長時間了,我從來沒和人說過這麽多話,感覺說出來就好多了。以後家裏還有你媽和林陽幫忙,我可以跟小林聊天,等出了月子再找保姆育兒嫂,估計到時候為了照顧孩子就沒時間想這些亂七八糟的了。哎,不想了!又有了三個小崽子也算是老天爺照顧我,讓我後繼有人,好事,大好事!咱們就不要怨天尤人,我要感謝老天爺,感謝羅老師!”
陳林看著小老頭來得快去得也快的情緒總算鬆了口氣。
他們一直把照顧的重點放在了羅老師的身上,沒人在乎過這位看似開朗的小老頭,隻知道他每天老神在在地在家裏和醫院之間來迴溜達,像個甩手掌櫃一樣什麽都不用管。
甚至陳林還一度羨慕他,年紀大了什麽事情不用自己親力親為,隻要肯花錢自然有人幫忙。
沒想到人家看似輕鬆的外表下還有這麽多想法。
一般女人心思比較細膩一些才會想得很多,原來男人,而且是老齡男青年也會有這種九曲十八彎的心思。
也可能是人生遭逢巨變,不得不想這麽多吧。
陳林:“叔叔,通常這種情況下,人們會說你的心情我理解,但你經曆了這麽多事情,我們年輕人肯定是無法感同身受的。既然無法體會到你的痛苦,那我又怎麽安慰你呢?可能你隻是想找人說說心裏話、吐吐苦水,但是我知道你現在情緒起伏很大,有喜悅、有焦慮、有壓力、有不安。那從醫學的角度上其實也可以解釋,叫男性產後抑鬱症。”
老羅:“啊?產後抑鬱症?那不是隻有女人才有的麽?你還說過什麽懷孕激素紊亂造成的。”
陳林:“對,女人會有,男人也會有。有研究發現,十分之一的男人在孩子出生後也會有抑鬱症傾向。主要的症狀就是高度精神緊張、煩躁易怒、焦慮內疚、疲憊不堪等等。不信我給你找找網上的介紹,你看看符不符合你現在的狀態。”
老羅:“你別說,好像真有這些症狀,你快給我搜搜是不是真有這種說法。”
於是陳林拿出手機,開始搜索起“男性產後抑鬱症”的詞條。
老羅趕快拿出老花鏡,緊盯著他的手機屏幕。
果然在網上搜出了相關信息。
陳林按照百度上麵的描述跟他介紹:“男性產後抑鬱症總是會持續性心情低落,可能會悶悶不樂、悲痛欲絕,嚴重的可能會出現幻覺和精神妄想症等症狀。如果出現以下症狀中的4種且時間不少於兩周,就可以確診。”
老羅:“兩周?我這都好幾個月了,肯定不止兩周,都什麽症狀?”
陳林:“1、情緒低落,早上重晚上輕,就是白天的時候感覺到情緒低落,晚上一下就高漲,可能有日夜顛倒的情況。2、大腦反應慢,思維遲緩,記憶力減退,語言表達混亂經常詞不達意。3、活動量明顯減少,喜歡獨處,不願意社交,不想見人,幾乎對所有事情都失去興趣,覺得生活索然無味,活著等於受罪。4、經常感到焦慮或者內疚,覺得會給家庭增加負擔,對自己缺乏自信,經常感到自卑。5、失眠睡不著覺,失眠障礙,睡不好的話身體也覺得很疲憊虛弱。6、自暴自棄,厭世甚至想自殺。乏力、心悸、胸悶、便秘,最後是性功能減退。”
老羅猛拍大腿:“好家夥,這哪是4個症狀,我這是所有症狀都集齊了,全中!你說這病是不是就照著我寫的?寫這東西的人是不是半夜鑽我床底下了?它怎麽說的就那麽對呢!我還以為年紀大了人不行了,沒想到這也算是一種病啊。哎呦吼!嚇得我這個小心髒啊,快嘎了!”
本來以為自己胡思亂想,原來真的有這樣一種病,老頭似乎找到了一個宣泄口,感覺一下子放鬆了一些。
陳林一聽老爺子說的話就知道他平時沒少上網刷短視頻。
老羅:“可是我們男的又沒有孕激素,也不會紊亂,為什麽會得這種病?”
陳林其實也不太清楚:“大概是壓力太大?咱看看網上怎麽說。”
他又讀起網上的介紹:“國外研究發現男性這些症狀並不像女性是由體內激素引起的,而是因為初為人父的壓力,包括夫妻之間的關係、養育孩子的費用和承擔父親的責任等,甚至可能家族遺傳。遺傳?這玩意還能遺傳?難道您父親當年也會有產後抑鬱?”
老羅撇了撇嘴:“你可算了吧,就我爹那個死驢臉還抑鬱,天天跟人家欠了他二五八萬一樣。活著的時候每天小手一背到處瞎溜達,指不定和哪個小寡婦下象棋呢,他抑鬱個屁。”
提起自己親爹,老羅似乎嗤之以鼻,陳林聽到他描述自己爸爸小手一背的畫麵不就是在說他自己麽,隻能強行憋笑。
老羅推了推眼鏡:“那你幫我看看這個病要怎麽治療?需不需要吃藥?”
陳林:“大概就是心理上的調節,比如過和家人朋友溝通,放平心態,也可以找他人求助。國外心理學會推薦的自行調節7種方式:1、不要自責,如果覺得自己需要幫助,就積極尋求治療。2、不要氣餒,恢複情緒需要一定時間,不要著急,相信自己會好起來。3、簡化生活,適當改變不好的生活方式,不需要逼迫自己去做一些難度大的事情。4、參與活動,可以參加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不要把自己封閉起來,哪怕隻是當個旁觀者也可以,保持和他人的溝通交流。5、認可小的進步,哪怕隻是一點小小的改善也是一種進步,要學會肯定自己,療愈自己,不要否定自己。6、病情嚴重需尋求專業醫生的治療,不要諱疾忌醫,定期就診,服用處方藥。7、防止複發,遵循醫生製定的治療計劃,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心情。”
老羅聽了這麽多沒說話,想先消化一會兒。
陳林:“情緒上生病也是病,很多抑鬱症也是可以通過吃藥來調理的。不過我看叔叔你可以先自己調整一下心態,然後再決定要不要看心理醫生。咱們放平心態,盡量調節情緒積極麵對,大風大浪都經曆過了還有什麽大不了的。你看人家羅老師生孩子那麽辛苦都挺過來了,咱們老爺們難道還有什麽想不開?”
老羅點點頭:“嗯,和她相比,我這點毛病算不上大問題,到不了要看醫生的程度。這麽長時間了,我從來沒和人說過這麽多話,感覺說出來就好多了。以後家裏還有你媽和林陽幫忙,我可以跟小林聊天,等出了月子再找保姆育兒嫂,估計到時候為了照顧孩子就沒時間想這些亂七八糟的了。哎,不想了!又有了三個小崽子也算是老天爺照顧我,讓我後繼有人,好事,大好事!咱們就不要怨天尤人,我要感謝老天爺,感謝羅老師!”
陳林看著小老頭來得快去得也快的情緒總算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