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陰城縣,同福客棧。
月上中天,寧安坐在桌邊看著青兒送來的信,寧王站在她身後,解下她的發髻,拿篦子細細的篦著。“青兒寫了什麽?”
寧安放下一頁信紙,一邊看一邊道,“大事倒是沒有,瑣碎的小事不斷,他煩的很。”她輕點桌上信箋,“他那妻子敖為儀,久久無孕,見妹妹與纓兒一個接著一個的生,生了嫉妒,竟然找來了娘家,以娘家脅迫青兒對她專房專寵,她一日無孕無子,便不可見其他女子。”
寧王道,“青兒能受一個女人脅迫?”青兒這些年做事越發狠辣了,其為人處事不像寧朗,不像元杞冉,也不像小安。
“自然不會。”她微微仰頭看他,“說句真心話,我其實不太願意敖為儀為青兒生子。”她心底認為,自己的弟弟能配得上世間最美的女子。敖為儀雖算不上醜,五官端正亦顯清秀,但同敖蔚、公羊纓一比便差了不少。莫說是敖蔚、公羊纓了,便是她同阿朱、阿紫站在一起,也稍顯遜色。
寧王調笑道,“以貌取人。”他將寧安的頭發打散,以手沾了牡丹花蕊與薄荷搗出的汁,輕柔的為她按摩頭皮。
寧安舒服的輕歎一聲,微微仰頭配合著他。“以貌取人不可取,可涉及與我有關的人,便總會自私起來。”她不滿為儀,不僅僅隻因她的相貌,更是因為儀雖被敖家夫人親自養在身邊,親自教養長大,為人處事卻差了敖蔚不少。“我也說不出什麽來,總歸就是喜歡不來。”他們還在錢塘時,敖蔚隨著青兒來,她那時便在想,如果以後她的苗苗娶了一個這樣的妻子,她作為母親是否會滿意。她甚至因為想著苗苗未來的妻子,半夜睡不著,起來列出了為儀的優點與缺點,最後列的自己越來越煩。“你若說我以貌取人,藍姑姑相貌也不出眾,顴骨高聳,小嘴薄唇,乍一看有些刻薄,接觸下來卻不討人厭。”敖為儀恰恰相反。
寧安放下信,迴身攬住寧王的腰,貼在他的腰腹上。“青兒要休她,招提閣十三功臣家族,來了七八家勸說。估計青兒也就是這麽一說,哪能說休妻就休妻。”
寧王輕撫了她的發,心中暗道,這可不好說。青兒看似溫和,實則兇悍跋扈,任性刁蠻,與他姐像的很。他低頭親吻寧安的發頂,他這個小妻子啊,若是事事順著她的心意,她便溫寧和善,若是什麽不合了她的心意,違逆了她的心意,她便成了一頭護崽的母狼,兇悍狡詐,心狠手辣,毫不留情。
寧安靜靜的靠了他一會兒,“你幫我把頭發編起來,不然睡覺時又會壓著。”
“你不向我懷裏滾,便不會壓著。”他握住她的頭發,利落有快速的給她編起了辮子。
寧安笑道,“我若不往你懷裏滾,你該不開心了。”夫妻十幾年了,他們彼此早已習慣了彼此的唿吸,更是習慣相擁而眠,無論誰不在身邊,都會整夜難以入眠。夫妻十幾年,也足夠了解彼此。一個動作,一個眼神,便知對方所思所想。
“不早了,睡吧。”
吹熄了桌上的燭台,隻在床腳處留了一盞昏暗的油燈。寧安枕在他的胸口,“咱們什麽時候去應州?”
寧王拉高被子,將寧安整個人裹進去。“湖陰城縣有不少好吃的,咱們在這呆兩三天再走。”豌豆麵,玉米黏糕,臘排骨,各種鮓菜,還有燒肉的滋味也極其的好。“有一道菜,用的是長在湖底的水草做的,鮮嫩順滑,若是兌了麵粉,做成餅子,香脆鮮甜,是京中吃不到的。”水草離水至多保存半個時辰,半個時辰後便會枯如幹枝。也有人采了水草後浸在湖水中,可這水草對於水質要求極高,非活水,依然活不過半個時辰。
“比晚飯時的臘腸還好吃?”晚餐時的臘腸,又辣又鹹又甜,是她不曾嚐過的滋味,一小片便能吃下一大碗米飯。那些米飯是加了青豆、栗子、榛子蒸的。明明都是前一年的陳貨,吃起來卻是又糯又粉。想想,口水就要下來了。
“這裏幹燥,臘腸臘肉更易保存,生長的紅薯,栗子也更香甜。”同時,這裏也缺水。每每旱季,大家為了田地作物,便不得不從口糧上省水。可若說它幹旱不適宜人居住,這裏的幹旱又並非整年,而是隻在夏秋兩季。應州與西涼交界的峽穀,沒到夏秋便會斷流,立冬之後,水流隨時會兇猛湧下。“等咱們到了應州,讓寧朗給你做叫花雞。”
“叫花雞我吃過。”比之尋常的烤雞多了些樂趣,荷葉味更為濃鬱。
“寧朗做的叫花雞不一樣。”他像想到了什麽,突然笑出聲。“我少時剛入軍營時,壓根不服寧朗,對他一忍再忍,完全是看在他做的叫花雞的麵子上。”寧朗做的叫花雞,去內髒,去頭去爪,內裏塞滿了山珍與栗子白果等,雞上隻塗一層黑醬,便裹上油紙放入炭火中燜烤。“他拆雞骨幾乎無人能及,他可以不破壞雞身,抽調所有雞骨。”要不了一刻鍾,便雞是雞,雞骨架是雞骨架。
“黑醬是什麽?”
“醬塊的一種,可以用來釀醬油,也可以用來釀成大醬。”應州人擅製醬,擅製碳。
昏昏欲睡間,突然傳來一聲尖利的唿救聲,寧安一瞬間驚醒,下意識往寧王懷裏鑽。
“沒事,不怕。”寧王輕拍著寧安。
又是一聲尖叫,伴隨著哄鳴雷聲,很快淹沒在瓢潑大雨聲下。“夫君,這聲音好像咱們在廟中遇到的魏姑娘。”
“是又如何,與咱們無關。”
寧安抱緊了他,低低應“嗯”了一聲。
譚劍也聽到了聲音,他睜眼看了一眼睡在旁邊床鋪上的師兄,閉上眼,轉了身。即便是魏櫻出了什麽事,也是自食惡果。
旁邊的床鋪上傳來咯吱聲,譚劍推測蕭師兄不是翻身便是坐了起來。他還記得他剛加入師門時,蕭師兄還不是這樣沉默寡言。當時的蕭師兄很熱心,為了讓他盡快適應,沒事就同他說師門師兄弟的來曆。有富裕人家的子侄,也有窮苦人家的孩子。蕭師兄告訴他,魏櫻是同他一起入的師門,兩人算是同村人,一個住在村頭一個住在村尾,魏櫻家中窮,家中姐妹每天都像餓死鬼一樣,誰家若是可憐了她們,施舍一些飯菜給她們,她們便會如同蝗蟲一般,過境寸草不生。後來,村子裏的人也不敢施舍她們了。魏家的姐妹中,魏櫻的腦子最好,也是能吃到最多食物的人,家中母親姐妹,以及村子裏的人都叫她賊賤丫。她一直沒名字,櫻這個字還是入門後掌門給取的。
師兄與魏櫻有何恩怨他不清楚,隻是知曉魏櫻事事針對師兄,師兄也並非一再忍讓,每每惹得師兄氣急,他便會叫她賊賤丫。一開始魏櫻還會向師傅、掌門告狀,借由他們懲罰師兄。後來久了,師傅、掌門也懶得管了。師傅有一次甚至對魏櫻說,“賊賤丫是你入門前的名字,便是不好聽,也代表著你的家鄉、家人,你的曾經,你怎能一提起就如此氣惱。”師傅將手放在她肩膀上,一半勸說,一半警告。“你可不能做了忘恩負義的小人。”
旁邊傳來一聲若有似無的冷嗤,“賊賤丫就是賊賤丫,入了名門,穿上了華服,也改變不了骨子裏的東西。”
睡在大堂守店的客棧小二也聽到了唿救怒罵聲,聲音若有似無,加之大雨,他一時竟區分不出聲音傳來的位置,隻是隱隱聽出是今日下午來住店的黃裳姑娘。
店小二披衣起身,端著油燈,敲響了蔡蘭蘭的房門。蔡蘭蘭隔著門問,“誰啊。”
“姑娘,我是店中小二,外麵雷雨大,兩位姑娘可需要加被子?”
蔡蘭蘭低聲問了一聲“師妹,你要添被子嗎?”,她似乎下床了,屋內亮起微弱的油燈光亮,腳步聲傳來。“我師妹睡下了,不用了。”房間裏總歸隻住了兩個姑娘,大晚上便是冷,也不願讓他送被子來。
小二心下稍鬆,“打擾了。”
小二離開後,蔡蘭蘭也吹熄了油燈。她坐在床邊很久才適應了黑暗,黑暗中,不大的房間中貼牆擺放著兩張床,一張被子掀起,床架上掛著外衣。還有一張,整整齊齊,無人用。她走到床邊,一手掀開了被子,又弄亂了床單。
第二天一早寧安醒來,見藍姑姑他們將行李都收拾好了,有些不解。“不是說多住幾天嗎?”
藍姑姑一邊給她梳頭一邊道,“爺在這裏有套宅子,昨兒差人收拾出來了,早飯後咱們就搬過去。”
寧安問,“夫君是不是在哪兒都有宅子?”
藍姑姑應道,“隻要是爺去過的地方,都有。”爺不喜歡住客棧,像湖陰城縣這種他少來偏遠的地方,便花上七八十兩買一套帶小院的小宅。平時就由當地人或是賣出者看著,十天半個月打掃一次。
藍姑姑手很巧,笑著為寧安挽起發髻。“便是沒有,爺為了讓夫人住的舒服,也會去買一套的。”住客棧總歸沒有住自己的宅子安全。
“娘!”禾苗從門外探出頭。
寧安伸手招唿他們進來,自京中出來,禾禾就是做男裝打扮。她與苗苗身高一樣,身形背影也幾乎一樣,加之還年幼,一路走來,竟無一人認出她是個姑娘家。
“娘!”想想也跑了進來,她昨夜退燒了,吃了粥又睡了一覺,精神的很,早早就起來了。天還不亮就來鬧爹娘,被寧王帶出去騎馬,跑了好大一圈。
幾個孩子身體都好,不像寧安,不是這不舒服便是那不好的。他們生病少,便是病了,喝了藥睡一覺也能大好,一點不讓人操心。
“娘,爹爹帶我去吃糕糕了,糕糕好吃。”
寧安見她嘴角還沾著芝麻,拿手帕給她擦掉,笑道,“小饞貓。”她將想想抱起,讓她坐在自己膝蓋上。小胖墩沉的很,她都快抱不動了。“有沒有帶些迴來給哥哥姐姐?”
想想點頭,“有。”她張開手,“爹爹買了好多。”
梳洗好,換好衣裳,寧安牽著想想到大堂用早膳,禾苗跟在她身邊,唧唧喳喳同她說著話。同福客棧住店一日包一餐早飯,按人頭算,包子與麵任選其一。
他們下來時,廳堂中的桌子上已經擺滿了小菜。藍姑姑笑道,“這裏無論何處的早餐鋪子都會提供至少六樣小菜,哪怕隻花一文錢喝碗稀粥,小菜也是任吃的。”醃蘿卜,醃蘿卜纓子,涼拌粉絲,油炒榨菜,豆腐乳,涼拌豆渣。這六樣是這裏的鋪子、攤位常供的小菜。有些比較大的酒樓,或者是家中有什麽喜事的,還會加一道炒魚餅嘶或雞蛋香煎魚餅。
“魚餅?”
“就是將魚連同魚骨碾碎,細細的磨好幾遍,直到摸不到魚刺魚骨,然後調上鹹淡,對上麵粉或者土豆粉,做成薄薄的餅。能夠長時間保存,吃的時候拿出一張來,炒也行,燉湯也行。”這裏雖有湖,但魚少,多見的白魚靈活,身形靈活,棲息在湖中最深處,不好抓。他們吃魚,要麽是從應州一戶養魚戶那裏買來,要麽便是從冬日裏來的商人那裏買來凍魚,做成魚餅或魚糕。
櫃台旁,蔡蘭蘭與譚劍正在同掌櫃的說著什麽,滿臉焦急。蕭諫諍坐在不遠處的桌前吃著麵,神色平靜如常。
小二端著兩碗熱氣騰騰的麵從後廚走來,將麵上給客人後,才道,“幾位客官,這幾日縣城裏不太平,您這人丟了一夜才找,如何能找到,還是趕快報官吧。”他說著便看向蔡蘭蘭,“我昨夜子時去問這位姑娘,人不是還在嗎,怎麽就突然沒了?”他就守在廳裏,要是人走了,他不至於什麽都不知道。他偷偷打量著他們,一身江湖人士的打扮,還帶著劍,誰知道是不是偷偷翻窗從後門走了。
小二看到寧安等人,忙又端著笑迎了上去。“幾位客官,要吃什麽,包子還是麵條?”
寧安選了一個靠窗的角落坐下,“包子是什麽餡兒的,麵條又是什麽麵?”
“包子是白菜豆腐的,麵條就是陽春麵。”免費的早飯,能有多好,放一點豬油,有點葷腥就行了。
“兩籠包子,兩碗麵。”
小二應了一聲,“好嘞,馬上給您上。”
“爺出去辦事了,夫人先吃。”阿朱提著茶壺從後廚走來,將茶壺放在桌子上,拿出帕子將桌子仔仔細細擦了一遍。“夫人,這裏的茶不好,這是您喝慣的茉莉龍井,八分熱的水。”她拿起桌上的杯子看了看,用熱水涮了一下才給她倒了一杯茶。
下巴微揚,寧安問阿朱。“他們是怎麽了?”
阿朱輕瞥了一眼蔡蘭蘭等人,“沒什麽大事,昨日衝撞夫人的那位黃裳姑娘丟了。”她唇角微壓,“那位姑娘囂張跋扈,估計記恨昨日無人向著她,故意走開嚇他們。”
小二端著包子走來,“諸位不知曉,咱們這最近不是很太平,一個姑娘家大晚上的因為賭氣出去,若是出了事可該怎麽辦?”包子是剛出鍋的,蓋子一揭,熱氣蒸騰。一籠十二個包子,每一個都皮薄餡大,緊緊擠在一起。
“因何不太平?”寧安夾起一個包子,放在唇邊輕吹著,吹去表麵熱氣後才給想想,“自己拿著慢慢吃,小心燙。”說罷,又給禾苗一人夾了一個,也是細心叮嚀,“慢點吃,小心燙。”
禾苗與想想捧著包子小口的咬著,一邊吃一邊好奇的看著小二。小二看著他們三個孩子歡喜,笑中多了些真誠。“也不知從哪兒來了一批賊寇,縣丞差人剿了兩次,都沒抓到,如今也不知躲哪兒去了,聽說是躲在城外,誰知道呢?”
“他們作惡不斷嗎?”
小二搖了搖頭,“倒也算不上做惡,搶了幾個為富不仁的大戶,暫時沒鬧出人命。”頗有些劫富濟貧的意思。隻是再劫富濟貧,那也是賊寇,暫時未傷人命,誰知日後會如何?能剿還是得剿了。他說完便去忙了。
寧安打開桌麵上乘裝著小菜的瓷盅,用小盅旁的夾子,分別夾了些小菜出來。同福客棧是八份小菜,除了大家都有的,還有一份香辣小魚幹,一份醬黑豆。
寧安掰開一隻包子,白菜鮮脆,豆腐香軟,加上掌櫃親自釀的香醋油辣子,雖簡單卻其味無窮。
不一會兒,麵也上來了,簡單的手切麵,滿滿一大碗,醬油打底,一勺豬油,兩根不知是什麽的青翠小菜,上麵還臥著荷包蛋。小二笑道,“我們廚子說了,夫人您家有孩子,這蛋是他送給孩子的。”
寧安笑了笑,“代我向你家廚子道謝。”
蔡蘭蘭與譚劍詢問掌櫃無果後,兩人討論該怎麽辦。小二上了麵,他們很自然的拿起筷子,配著小菜吃了起來。
寧安看著他們,輕輕搖了搖頭。昨日便知魏櫻雖看似說一不二,卻不得其餘三人喜歡,他們甚至各自懷有各自的心思,如今看來,倒是印證了。若真擔心小師妹,又如何能吃得下飯呢?
月上中天,寧安坐在桌邊看著青兒送來的信,寧王站在她身後,解下她的發髻,拿篦子細細的篦著。“青兒寫了什麽?”
寧安放下一頁信紙,一邊看一邊道,“大事倒是沒有,瑣碎的小事不斷,他煩的很。”她輕點桌上信箋,“他那妻子敖為儀,久久無孕,見妹妹與纓兒一個接著一個的生,生了嫉妒,竟然找來了娘家,以娘家脅迫青兒對她專房專寵,她一日無孕無子,便不可見其他女子。”
寧王道,“青兒能受一個女人脅迫?”青兒這些年做事越發狠辣了,其為人處事不像寧朗,不像元杞冉,也不像小安。
“自然不會。”她微微仰頭看他,“說句真心話,我其實不太願意敖為儀為青兒生子。”她心底認為,自己的弟弟能配得上世間最美的女子。敖為儀雖算不上醜,五官端正亦顯清秀,但同敖蔚、公羊纓一比便差了不少。莫說是敖蔚、公羊纓了,便是她同阿朱、阿紫站在一起,也稍顯遜色。
寧王調笑道,“以貌取人。”他將寧安的頭發打散,以手沾了牡丹花蕊與薄荷搗出的汁,輕柔的為她按摩頭皮。
寧安舒服的輕歎一聲,微微仰頭配合著他。“以貌取人不可取,可涉及與我有關的人,便總會自私起來。”她不滿為儀,不僅僅隻因她的相貌,更是因為儀雖被敖家夫人親自養在身邊,親自教養長大,為人處事卻差了敖蔚不少。“我也說不出什麽來,總歸就是喜歡不來。”他們還在錢塘時,敖蔚隨著青兒來,她那時便在想,如果以後她的苗苗娶了一個這樣的妻子,她作為母親是否會滿意。她甚至因為想著苗苗未來的妻子,半夜睡不著,起來列出了為儀的優點與缺點,最後列的自己越來越煩。“你若說我以貌取人,藍姑姑相貌也不出眾,顴骨高聳,小嘴薄唇,乍一看有些刻薄,接觸下來卻不討人厭。”敖為儀恰恰相反。
寧安放下信,迴身攬住寧王的腰,貼在他的腰腹上。“青兒要休她,招提閣十三功臣家族,來了七八家勸說。估計青兒也就是這麽一說,哪能說休妻就休妻。”
寧王輕撫了她的發,心中暗道,這可不好說。青兒看似溫和,實則兇悍跋扈,任性刁蠻,與他姐像的很。他低頭親吻寧安的發頂,他這個小妻子啊,若是事事順著她的心意,她便溫寧和善,若是什麽不合了她的心意,違逆了她的心意,她便成了一頭護崽的母狼,兇悍狡詐,心狠手辣,毫不留情。
寧安靜靜的靠了他一會兒,“你幫我把頭發編起來,不然睡覺時又會壓著。”
“你不向我懷裏滾,便不會壓著。”他握住她的頭發,利落有快速的給她編起了辮子。
寧安笑道,“我若不往你懷裏滾,你該不開心了。”夫妻十幾年了,他們彼此早已習慣了彼此的唿吸,更是習慣相擁而眠,無論誰不在身邊,都會整夜難以入眠。夫妻十幾年,也足夠了解彼此。一個動作,一個眼神,便知對方所思所想。
“不早了,睡吧。”
吹熄了桌上的燭台,隻在床腳處留了一盞昏暗的油燈。寧安枕在他的胸口,“咱們什麽時候去應州?”
寧王拉高被子,將寧安整個人裹進去。“湖陰城縣有不少好吃的,咱們在這呆兩三天再走。”豌豆麵,玉米黏糕,臘排骨,各種鮓菜,還有燒肉的滋味也極其的好。“有一道菜,用的是長在湖底的水草做的,鮮嫩順滑,若是兌了麵粉,做成餅子,香脆鮮甜,是京中吃不到的。”水草離水至多保存半個時辰,半個時辰後便會枯如幹枝。也有人采了水草後浸在湖水中,可這水草對於水質要求極高,非活水,依然活不過半個時辰。
“比晚飯時的臘腸還好吃?”晚餐時的臘腸,又辣又鹹又甜,是她不曾嚐過的滋味,一小片便能吃下一大碗米飯。那些米飯是加了青豆、栗子、榛子蒸的。明明都是前一年的陳貨,吃起來卻是又糯又粉。想想,口水就要下來了。
“這裏幹燥,臘腸臘肉更易保存,生長的紅薯,栗子也更香甜。”同時,這裏也缺水。每每旱季,大家為了田地作物,便不得不從口糧上省水。可若說它幹旱不適宜人居住,這裏的幹旱又並非整年,而是隻在夏秋兩季。應州與西涼交界的峽穀,沒到夏秋便會斷流,立冬之後,水流隨時會兇猛湧下。“等咱們到了應州,讓寧朗給你做叫花雞。”
“叫花雞我吃過。”比之尋常的烤雞多了些樂趣,荷葉味更為濃鬱。
“寧朗做的叫花雞不一樣。”他像想到了什麽,突然笑出聲。“我少時剛入軍營時,壓根不服寧朗,對他一忍再忍,完全是看在他做的叫花雞的麵子上。”寧朗做的叫花雞,去內髒,去頭去爪,內裏塞滿了山珍與栗子白果等,雞上隻塗一層黑醬,便裹上油紙放入炭火中燜烤。“他拆雞骨幾乎無人能及,他可以不破壞雞身,抽調所有雞骨。”要不了一刻鍾,便雞是雞,雞骨架是雞骨架。
“黑醬是什麽?”
“醬塊的一種,可以用來釀醬油,也可以用來釀成大醬。”應州人擅製醬,擅製碳。
昏昏欲睡間,突然傳來一聲尖利的唿救聲,寧安一瞬間驚醒,下意識往寧王懷裏鑽。
“沒事,不怕。”寧王輕拍著寧安。
又是一聲尖叫,伴隨著哄鳴雷聲,很快淹沒在瓢潑大雨聲下。“夫君,這聲音好像咱們在廟中遇到的魏姑娘。”
“是又如何,與咱們無關。”
寧安抱緊了他,低低應“嗯”了一聲。
譚劍也聽到了聲音,他睜眼看了一眼睡在旁邊床鋪上的師兄,閉上眼,轉了身。即便是魏櫻出了什麽事,也是自食惡果。
旁邊的床鋪上傳來咯吱聲,譚劍推測蕭師兄不是翻身便是坐了起來。他還記得他剛加入師門時,蕭師兄還不是這樣沉默寡言。當時的蕭師兄很熱心,為了讓他盡快適應,沒事就同他說師門師兄弟的來曆。有富裕人家的子侄,也有窮苦人家的孩子。蕭師兄告訴他,魏櫻是同他一起入的師門,兩人算是同村人,一個住在村頭一個住在村尾,魏櫻家中窮,家中姐妹每天都像餓死鬼一樣,誰家若是可憐了她們,施舍一些飯菜給她們,她們便會如同蝗蟲一般,過境寸草不生。後來,村子裏的人也不敢施舍她們了。魏家的姐妹中,魏櫻的腦子最好,也是能吃到最多食物的人,家中母親姐妹,以及村子裏的人都叫她賊賤丫。她一直沒名字,櫻這個字還是入門後掌門給取的。
師兄與魏櫻有何恩怨他不清楚,隻是知曉魏櫻事事針對師兄,師兄也並非一再忍讓,每每惹得師兄氣急,他便會叫她賊賤丫。一開始魏櫻還會向師傅、掌門告狀,借由他們懲罰師兄。後來久了,師傅、掌門也懶得管了。師傅有一次甚至對魏櫻說,“賊賤丫是你入門前的名字,便是不好聽,也代表著你的家鄉、家人,你的曾經,你怎能一提起就如此氣惱。”師傅將手放在她肩膀上,一半勸說,一半警告。“你可不能做了忘恩負義的小人。”
旁邊傳來一聲若有似無的冷嗤,“賊賤丫就是賊賤丫,入了名門,穿上了華服,也改變不了骨子裏的東西。”
睡在大堂守店的客棧小二也聽到了唿救怒罵聲,聲音若有似無,加之大雨,他一時竟區分不出聲音傳來的位置,隻是隱隱聽出是今日下午來住店的黃裳姑娘。
店小二披衣起身,端著油燈,敲響了蔡蘭蘭的房門。蔡蘭蘭隔著門問,“誰啊。”
“姑娘,我是店中小二,外麵雷雨大,兩位姑娘可需要加被子?”
蔡蘭蘭低聲問了一聲“師妹,你要添被子嗎?”,她似乎下床了,屋內亮起微弱的油燈光亮,腳步聲傳來。“我師妹睡下了,不用了。”房間裏總歸隻住了兩個姑娘,大晚上便是冷,也不願讓他送被子來。
小二心下稍鬆,“打擾了。”
小二離開後,蔡蘭蘭也吹熄了油燈。她坐在床邊很久才適應了黑暗,黑暗中,不大的房間中貼牆擺放著兩張床,一張被子掀起,床架上掛著外衣。還有一張,整整齊齊,無人用。她走到床邊,一手掀開了被子,又弄亂了床單。
第二天一早寧安醒來,見藍姑姑他們將行李都收拾好了,有些不解。“不是說多住幾天嗎?”
藍姑姑一邊給她梳頭一邊道,“爺在這裏有套宅子,昨兒差人收拾出來了,早飯後咱們就搬過去。”
寧安問,“夫君是不是在哪兒都有宅子?”
藍姑姑應道,“隻要是爺去過的地方,都有。”爺不喜歡住客棧,像湖陰城縣這種他少來偏遠的地方,便花上七八十兩買一套帶小院的小宅。平時就由當地人或是賣出者看著,十天半個月打掃一次。
藍姑姑手很巧,笑著為寧安挽起發髻。“便是沒有,爺為了讓夫人住的舒服,也會去買一套的。”住客棧總歸沒有住自己的宅子安全。
“娘!”禾苗從門外探出頭。
寧安伸手招唿他們進來,自京中出來,禾禾就是做男裝打扮。她與苗苗身高一樣,身形背影也幾乎一樣,加之還年幼,一路走來,竟無一人認出她是個姑娘家。
“娘!”想想也跑了進來,她昨夜退燒了,吃了粥又睡了一覺,精神的很,早早就起來了。天還不亮就來鬧爹娘,被寧王帶出去騎馬,跑了好大一圈。
幾個孩子身體都好,不像寧安,不是這不舒服便是那不好的。他們生病少,便是病了,喝了藥睡一覺也能大好,一點不讓人操心。
“娘,爹爹帶我去吃糕糕了,糕糕好吃。”
寧安見她嘴角還沾著芝麻,拿手帕給她擦掉,笑道,“小饞貓。”她將想想抱起,讓她坐在自己膝蓋上。小胖墩沉的很,她都快抱不動了。“有沒有帶些迴來給哥哥姐姐?”
想想點頭,“有。”她張開手,“爹爹買了好多。”
梳洗好,換好衣裳,寧安牽著想想到大堂用早膳,禾苗跟在她身邊,唧唧喳喳同她說著話。同福客棧住店一日包一餐早飯,按人頭算,包子與麵任選其一。
他們下來時,廳堂中的桌子上已經擺滿了小菜。藍姑姑笑道,“這裏無論何處的早餐鋪子都會提供至少六樣小菜,哪怕隻花一文錢喝碗稀粥,小菜也是任吃的。”醃蘿卜,醃蘿卜纓子,涼拌粉絲,油炒榨菜,豆腐乳,涼拌豆渣。這六樣是這裏的鋪子、攤位常供的小菜。有些比較大的酒樓,或者是家中有什麽喜事的,還會加一道炒魚餅嘶或雞蛋香煎魚餅。
“魚餅?”
“就是將魚連同魚骨碾碎,細細的磨好幾遍,直到摸不到魚刺魚骨,然後調上鹹淡,對上麵粉或者土豆粉,做成薄薄的餅。能夠長時間保存,吃的時候拿出一張來,炒也行,燉湯也行。”這裏雖有湖,但魚少,多見的白魚靈活,身形靈活,棲息在湖中最深處,不好抓。他們吃魚,要麽是從應州一戶養魚戶那裏買來,要麽便是從冬日裏來的商人那裏買來凍魚,做成魚餅或魚糕。
櫃台旁,蔡蘭蘭與譚劍正在同掌櫃的說著什麽,滿臉焦急。蕭諫諍坐在不遠處的桌前吃著麵,神色平靜如常。
小二端著兩碗熱氣騰騰的麵從後廚走來,將麵上給客人後,才道,“幾位客官,這幾日縣城裏不太平,您這人丟了一夜才找,如何能找到,還是趕快報官吧。”他說著便看向蔡蘭蘭,“我昨夜子時去問這位姑娘,人不是還在嗎,怎麽就突然沒了?”他就守在廳裏,要是人走了,他不至於什麽都不知道。他偷偷打量著他們,一身江湖人士的打扮,還帶著劍,誰知道是不是偷偷翻窗從後門走了。
小二看到寧安等人,忙又端著笑迎了上去。“幾位客官,要吃什麽,包子還是麵條?”
寧安選了一個靠窗的角落坐下,“包子是什麽餡兒的,麵條又是什麽麵?”
“包子是白菜豆腐的,麵條就是陽春麵。”免費的早飯,能有多好,放一點豬油,有點葷腥就行了。
“兩籠包子,兩碗麵。”
小二應了一聲,“好嘞,馬上給您上。”
“爺出去辦事了,夫人先吃。”阿朱提著茶壺從後廚走來,將茶壺放在桌子上,拿出帕子將桌子仔仔細細擦了一遍。“夫人,這裏的茶不好,這是您喝慣的茉莉龍井,八分熱的水。”她拿起桌上的杯子看了看,用熱水涮了一下才給她倒了一杯茶。
下巴微揚,寧安問阿朱。“他們是怎麽了?”
阿朱輕瞥了一眼蔡蘭蘭等人,“沒什麽大事,昨日衝撞夫人的那位黃裳姑娘丟了。”她唇角微壓,“那位姑娘囂張跋扈,估計記恨昨日無人向著她,故意走開嚇他們。”
小二端著包子走來,“諸位不知曉,咱們這最近不是很太平,一個姑娘家大晚上的因為賭氣出去,若是出了事可該怎麽辦?”包子是剛出鍋的,蓋子一揭,熱氣蒸騰。一籠十二個包子,每一個都皮薄餡大,緊緊擠在一起。
“因何不太平?”寧安夾起一個包子,放在唇邊輕吹著,吹去表麵熱氣後才給想想,“自己拿著慢慢吃,小心燙。”說罷,又給禾苗一人夾了一個,也是細心叮嚀,“慢點吃,小心燙。”
禾苗與想想捧著包子小口的咬著,一邊吃一邊好奇的看著小二。小二看著他們三個孩子歡喜,笑中多了些真誠。“也不知從哪兒來了一批賊寇,縣丞差人剿了兩次,都沒抓到,如今也不知躲哪兒去了,聽說是躲在城外,誰知道呢?”
“他們作惡不斷嗎?”
小二搖了搖頭,“倒也算不上做惡,搶了幾個為富不仁的大戶,暫時沒鬧出人命。”頗有些劫富濟貧的意思。隻是再劫富濟貧,那也是賊寇,暫時未傷人命,誰知日後會如何?能剿還是得剿了。他說完便去忙了。
寧安打開桌麵上乘裝著小菜的瓷盅,用小盅旁的夾子,分別夾了些小菜出來。同福客棧是八份小菜,除了大家都有的,還有一份香辣小魚幹,一份醬黑豆。
寧安掰開一隻包子,白菜鮮脆,豆腐香軟,加上掌櫃親自釀的香醋油辣子,雖簡單卻其味無窮。
不一會兒,麵也上來了,簡單的手切麵,滿滿一大碗,醬油打底,一勺豬油,兩根不知是什麽的青翠小菜,上麵還臥著荷包蛋。小二笑道,“我們廚子說了,夫人您家有孩子,這蛋是他送給孩子的。”
寧安笑了笑,“代我向你家廚子道謝。”
蔡蘭蘭與譚劍詢問掌櫃無果後,兩人討論該怎麽辦。小二上了麵,他們很自然的拿起筷子,配著小菜吃了起來。
寧安看著他們,輕輕搖了搖頭。昨日便知魏櫻雖看似說一不二,卻不得其餘三人喜歡,他們甚至各自懷有各自的心思,如今看來,倒是印證了。若真擔心小師妹,又如何能吃得下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