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媽媽眉頭緊皺,眼中的不屑更濃了,剛要開口說話。
許爸爸察覺到氣氛不對,趕忙用手肘碰了碰許媽媽,笑著打圓場:“哎呀,年輕人嘛,剛出身社會,將來機會多的很,現在知道努力就好。來,莎莎,別光說話,多吃點菜。”說著,夾了一筷子菜放到杜莎莎碗裏。
杜莎莎感激地看向許爸爸,輕聲說道:“謝謝叔叔。”她夾起那道菜放入口中,努力擠出一絲笑容,可心裏依舊像壓了塊石頭般沉重。
許晨光有些著急,他拉著許媽媽的手,撒嬌道:“媽,您就別操心啦,莎莎她真的很努力,以後肯定會越來越好的。您看您一直這麽嚴肅,莎莎都緊張了。”
許媽媽看著兒子殷切的眼神,心中的不滿稍稍緩解,但語氣仍有些生硬:“我這不是擔心你們以後的日子嘛。行,不說這些了。”
杜莎莎見狀,鼓起勇氣說道:“阿姨,我知道您是為晨光好,也為我們好。我會證明自己的,不會讓您失望。”
許媽媽微微點頭,沒再多說什麽。
接下來的飯桌上,大家有意避開敏感話題,許晨光和許爸爸你一言我一語地聊著家常,盡力營造輕鬆的氛圍。
慢慢地,杜莎莎也逐漸放鬆了些,偶爾能自然地插上幾句話,這場看似“艱難”的家庭聚餐,也在這樣微妙的氛圍中繼續著。
飯後,杜莎莎剛準備伸手收拾碗筷,許晨光趕忙製止:“莎莎,不用你動手,讓我爸媽收拾就行!”
杜莎莎愣了一下,隨即說道:“沒事的,叔叔阿姨做飯忙乎了那麽久,太辛苦了。洗碗這點小事,我來就行。”說著,便利落地端起盤子碗筷,徑直往廚房走去。
許媽媽和許爸爸一看這姑娘還挺會來事,挺勤快的。心裏倒是好感度加了一分。
不過,許媽媽還是拿著其他碗筷跟著進了廚房,扭頭對許爸爸說:“他爸,把桌子擦一下。”
進了廚房後,許媽媽說道:“好了,莎莎,你是客人,哪能讓你第一次來就洗碗呢!你快出去休息會兒吧!”說著就搶過杜莎莎手裏的碗,把杜莎莎推出了廚房。
杜莎莎臉上閃過一絲尷尬,嘴上忙不迭說道:“沒事的,阿姨,我在家也常幫我媽洗碗,早就習慣啦。”
許媽媽卻依舊堅持,卻不容拒絕:“真不用了,你快出去吧!”
緊接著,她提高音量喊起來:“晨光,你快點,帶著莎莎去休息會兒,哪能讓客人洗碗呢。”
許晨光聽到母親的唿喊,立刻跑過來,拉住杜莎莎的手就往外走,嘴裏念叨著:“莎莎,我都說了別管這些,走吧,我帶你在我家好好轉轉。”
杜莎莎拗不過,隻得跟著許晨光,在屋子裏四處參觀起來。
杜莎莎自從來了以後,就在客廳待著沒走動過。
客廳裏,中式風格的實木沙發古樸大氣,搭配著素雅的靠墊,散發著沉穩的韻味。沙發對麵,是一個同樣木質的電視櫃,上麵擺放著幾盆精致的中式盆景,為空間增添了幾分自然生機。背景牆上,一幅意境深遠的山水畫卷,仿佛將人引入空靈的詩意之境。
杜莎莎忍不住讚歎:“晨光,這個裝修風格一定是叔叔阿姨喜歡的吧?”
許晨光得意地笑了笑:“對,我爸媽選的,他們就喜歡這種中式風格。”
穿過客廳,他們來到書房。書房內,一排古色古香的書架占據了整麵牆,擺滿了各類書籍。書房還放著一個單人床。
隨後,許晨光推開主臥的門,雕花的木質大床,搭配著中式床幃,盡顯典雅。中式的衣櫃立在牆的一邊。主臥還帶著一個衛生間。一個大大的陽台!每一處都打理的井井有條,看得出來,許媽媽是個幹淨利落的女人!
許晨光說道:“莎莎,這是我爸媽的房間。走,帶你去看看我的房間。”
杜莎莎隨著許晨光的步伐又推開另一間同樣是陽麵的房間,走進房間,隻見屋內整體以沉穩的軍綠色與深棕色為主色調,彰顯著硬朗與堅毅。實木地板紋理清晰,散發著淡淡的木質香氣。
一張寬大的床鋪靠牆擺放,深灰色的床品簡約而整潔,整個房間一塵不染,不難看出,即便主人不在家,這裏每天也會被悉心打理。
房間一側,是一組深棕色的木質衣櫃,櫃門嚴絲合縫,線條筆直剛硬。旁邊的書桌上,擺放著整齊的書籍和一些軍事模型,模型做工精細,每一個細節都彰顯著主人對軍事的熱愛。
而最引人注目的,是牆上掛著許晨光的軍人照片。
照片裏的許晨光身著戎裝,身姿挺拔,眼神堅毅而銳利,帽簷下的臉龐洋溢著青春的朝氣與軍人的威嚴,仿佛在訴說著曾經的熱血與榮耀。
杜莎莎走到照片前,凝視許久,輕聲說:“晨光,原來你以前是這樣的英姿颯爽啊。”
許晨光撓撓頭,略帶羞澀地笑道:“現在也不差吧!這些都是過去啦,不過那段經曆確實難忘。”
杜莎莎轉過身,目光中滿是崇拜,感慨道:“這段經曆對你意義肯定非凡。我一直特別羨慕當兵的,要是我也能有一段當兵的經曆,那該多好!”
許晨光寵溺地摸摸她的頭,說道:“都說當兵後悔三年,不當兵後悔一輩子。我當兵時,義務兵是兩年,後來又留隊當了三年士官 。”
杜莎莎眼睛亮晶晶的,追問道:“晨光,我覺得部隊的經曆是你一輩子都忘不了的談資。”
許晨光滿眼溫柔地看著杜莎莎,輕聲說道:“好了,不說我那些事兒了。以後這兒就是你的家,要是有喜歡的,咱倆一起添置。”
杜莎莎的臉色瞬間黯淡下來,憂慮道:“晨光,我感覺你爸媽對我不太滿意。從剛才的種種,我都能察覺到。”
她頓了頓,接著說:“不然我還是搬出去住吧,我打算先找份工作,為了你,我願意留在這兒。在工作生活中,咱們也能更了解彼此。”
許爸爸察覺到氣氛不對,趕忙用手肘碰了碰許媽媽,笑著打圓場:“哎呀,年輕人嘛,剛出身社會,將來機會多的很,現在知道努力就好。來,莎莎,別光說話,多吃點菜。”說著,夾了一筷子菜放到杜莎莎碗裏。
杜莎莎感激地看向許爸爸,輕聲說道:“謝謝叔叔。”她夾起那道菜放入口中,努力擠出一絲笑容,可心裏依舊像壓了塊石頭般沉重。
許晨光有些著急,他拉著許媽媽的手,撒嬌道:“媽,您就別操心啦,莎莎她真的很努力,以後肯定會越來越好的。您看您一直這麽嚴肅,莎莎都緊張了。”
許媽媽看著兒子殷切的眼神,心中的不滿稍稍緩解,但語氣仍有些生硬:“我這不是擔心你們以後的日子嘛。行,不說這些了。”
杜莎莎見狀,鼓起勇氣說道:“阿姨,我知道您是為晨光好,也為我們好。我會證明自己的,不會讓您失望。”
許媽媽微微點頭,沒再多說什麽。
接下來的飯桌上,大家有意避開敏感話題,許晨光和許爸爸你一言我一語地聊著家常,盡力營造輕鬆的氛圍。
慢慢地,杜莎莎也逐漸放鬆了些,偶爾能自然地插上幾句話,這場看似“艱難”的家庭聚餐,也在這樣微妙的氛圍中繼續著。
飯後,杜莎莎剛準備伸手收拾碗筷,許晨光趕忙製止:“莎莎,不用你動手,讓我爸媽收拾就行!”
杜莎莎愣了一下,隨即說道:“沒事的,叔叔阿姨做飯忙乎了那麽久,太辛苦了。洗碗這點小事,我來就行。”說著,便利落地端起盤子碗筷,徑直往廚房走去。
許媽媽和許爸爸一看這姑娘還挺會來事,挺勤快的。心裏倒是好感度加了一分。
不過,許媽媽還是拿著其他碗筷跟著進了廚房,扭頭對許爸爸說:“他爸,把桌子擦一下。”
進了廚房後,許媽媽說道:“好了,莎莎,你是客人,哪能讓你第一次來就洗碗呢!你快出去休息會兒吧!”說著就搶過杜莎莎手裏的碗,把杜莎莎推出了廚房。
杜莎莎臉上閃過一絲尷尬,嘴上忙不迭說道:“沒事的,阿姨,我在家也常幫我媽洗碗,早就習慣啦。”
許媽媽卻依舊堅持,卻不容拒絕:“真不用了,你快出去吧!”
緊接著,她提高音量喊起來:“晨光,你快點,帶著莎莎去休息會兒,哪能讓客人洗碗呢。”
許晨光聽到母親的唿喊,立刻跑過來,拉住杜莎莎的手就往外走,嘴裏念叨著:“莎莎,我都說了別管這些,走吧,我帶你在我家好好轉轉。”
杜莎莎拗不過,隻得跟著許晨光,在屋子裏四處參觀起來。
杜莎莎自從來了以後,就在客廳待著沒走動過。
客廳裏,中式風格的實木沙發古樸大氣,搭配著素雅的靠墊,散發著沉穩的韻味。沙發對麵,是一個同樣木質的電視櫃,上麵擺放著幾盆精致的中式盆景,為空間增添了幾分自然生機。背景牆上,一幅意境深遠的山水畫卷,仿佛將人引入空靈的詩意之境。
杜莎莎忍不住讚歎:“晨光,這個裝修風格一定是叔叔阿姨喜歡的吧?”
許晨光得意地笑了笑:“對,我爸媽選的,他們就喜歡這種中式風格。”
穿過客廳,他們來到書房。書房內,一排古色古香的書架占據了整麵牆,擺滿了各類書籍。書房還放著一個單人床。
隨後,許晨光推開主臥的門,雕花的木質大床,搭配著中式床幃,盡顯典雅。中式的衣櫃立在牆的一邊。主臥還帶著一個衛生間。一個大大的陽台!每一處都打理的井井有條,看得出來,許媽媽是個幹淨利落的女人!
許晨光說道:“莎莎,這是我爸媽的房間。走,帶你去看看我的房間。”
杜莎莎隨著許晨光的步伐又推開另一間同樣是陽麵的房間,走進房間,隻見屋內整體以沉穩的軍綠色與深棕色為主色調,彰顯著硬朗與堅毅。實木地板紋理清晰,散發著淡淡的木質香氣。
一張寬大的床鋪靠牆擺放,深灰色的床品簡約而整潔,整個房間一塵不染,不難看出,即便主人不在家,這裏每天也會被悉心打理。
房間一側,是一組深棕色的木質衣櫃,櫃門嚴絲合縫,線條筆直剛硬。旁邊的書桌上,擺放著整齊的書籍和一些軍事模型,模型做工精細,每一個細節都彰顯著主人對軍事的熱愛。
而最引人注目的,是牆上掛著許晨光的軍人照片。
照片裏的許晨光身著戎裝,身姿挺拔,眼神堅毅而銳利,帽簷下的臉龐洋溢著青春的朝氣與軍人的威嚴,仿佛在訴說著曾經的熱血與榮耀。
杜莎莎走到照片前,凝視許久,輕聲說:“晨光,原來你以前是這樣的英姿颯爽啊。”
許晨光撓撓頭,略帶羞澀地笑道:“現在也不差吧!這些都是過去啦,不過那段經曆確實難忘。”
杜莎莎轉過身,目光中滿是崇拜,感慨道:“這段經曆對你意義肯定非凡。我一直特別羨慕當兵的,要是我也能有一段當兵的經曆,那該多好!”
許晨光寵溺地摸摸她的頭,說道:“都說當兵後悔三年,不當兵後悔一輩子。我當兵時,義務兵是兩年,後來又留隊當了三年士官 。”
杜莎莎眼睛亮晶晶的,追問道:“晨光,我覺得部隊的經曆是你一輩子都忘不了的談資。”
許晨光滿眼溫柔地看著杜莎莎,輕聲說道:“好了,不說我那些事兒了。以後這兒就是你的家,要是有喜歡的,咱倆一起添置。”
杜莎莎的臉色瞬間黯淡下來,憂慮道:“晨光,我感覺你爸媽對我不太滿意。從剛才的種種,我都能察覺到。”
她頓了頓,接著說:“不然我還是搬出去住吧,我打算先找份工作,為了你,我願意留在這兒。在工作生活中,咱們也能更了解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