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有兩三個婆子往前來,但梨花旁邊沈昭姝的人亦往前跨了幾步,那幾個婆子就不太敢了,在那躊躇不前。
梨花道:“我被贖身出來後可是自由民,你哪來的勇氣可以草菅人命?
欠債還錢,可是常理,這是搶了我們家姑娘的東西不打算還嗎?
我這輩子不打算嫁人的,倒是三姑娘的媒人換了幾個了,幫著尋摸親事,有兩年多了吧,有哪個男人看上姑娘了?
榮國府的名聲就憑這樣對下人又能好到哪裏去?姑娘還是先顧著自己吧。”
未了轉身從那床頭的梳妝盒裏翻揀了幾樣首飾拿在手上,對她們說道:“這幾樣東西就抵了布料錢,你就是脫下來,也不是新的完好的布料,我們也沒法用了。
別的你們拿走的東西,可別當我們姑娘送了。我家姑娘可沒發話呢,若是什麽時候想起來再來一趟,要這些沒算完的賬。
到時候要麽交得出完完好好的東西,要麽拿得出銀錢,不然可別怪我為三姑娘的名聲錦上添花。”
說著帶著這十幾個人拿著鮫夜紗走了。
上了馬車對沈鈺道:“小姐,今天真解氣!”
沈鈺看著馬車駛離榮國府,這是自己待了大半輩子的地方,耗盡了她最好的年華,對梨花歎口氣道:“老了,你還叫我小姐,叫我姑娘。”
梨花道:“從小姐半年前提和離起,奴婢就改口了,小姐就是到了八十歲,也還是我的小姐啊。”
沈鈺道:“是我耽誤了你。她們仨個都嫁了,倒把你留下了。”
梨花道:“哪裏是小姐耽誤的,奴婢自己不想嫁的。
她們仨個找到了中意的,可我家給我找的那門親事不好。
我去看過了,那個男人打老婆,他前麵那個就是被他打跑的,可他看起來謙和有禮的樣子,又有手藝,他把他家撐起來成了富戶,我父母就覺得他好。
我父母說哪個男人不打老婆,忍一忍就好了。男人在外麵出大力賺錢養家,迴來你順著點,別惹他生氣就好了。
我一直覺得我父母對我很好,可那次他們逼著我嫁。
我把我當丫頭攢下來的錢全給了他們,讓他們蓋房買田,給弟弟娶媳婦,說我報了父母恩了,以後我就沒迴去過。
也不是不想他們,就是他們永遠讓我嫁人,後麵見過幾次都不歡而散,總說我不嫁人讓他們在村裏抬不起頭來,哭天抹淚的,我想了想,就讓他們當我死了。
小姐,以後的日子才是好日子,我會一直陪著您。奴婢如今覺得這日子可有盼頭呢!”
沈鈺被她感染也笑道:“是的,好日子在後頭!”
沒想到將那十幾個人還給沈昭姝的時候,卻被沈昭姝笑著潑了冷水:“千裏之行始於足下,這才走了第一步,要和離隻怕還是千難萬難的。
不過今天這事倒是辦得漂亮。”
初初安頓好之後,沈鈺又請了沈昭姝來,將如今自己的東西與嫁妝底單對了一遍,雖然搶迴來好些東西,名單上又可以劃掉不少。
但還是少了許多,畢竟榮國府花掉的錢也不少,各房騙走在外頭置了鋪子和田地的也有不少。
沈鈺道:“妹妹,這些嫁妝可還有辦法要迴來?說起來,我的這些嫁妝中不少都是嫡母的嫁妝,本來是你和昭明的。
因著大哥的死,父親一怒之下逼迫母親讓出四成自己的嫁妝為我添妝,後來因為昭明不歸,他那三成也被我迴娘家要的七七八八所剩無幾。
你出嫁時帶走的三成又被父親拿了一成來貼補給我用。
這些嫁妝若是都能要迴來,母親的這些,我願意都還到你手上,我隻要永定侯府父親為我準備的那部分就可以了,說實話那些也很多了,足夠我養老了。
錢再多也是被我那無良的夫君,不孝的兒子緊緊盯著,若是最後落到了他們手裏,還不如都還到你手裏。”
沈昭姝心道:直到看到菡萏夫人手上的那兩箱東西,總覺得眼熟,後來才忽然意識到母親的嫁妝其實也是先帝替她準備的,確實都是好東西,價值也不菲,可如今能不能要迴來,也隻能另外再想辦法。
沈昭姝道:“一件件要迴來,尤其是已經散落在各房手裏的,又已經轉手的,隻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這樣一點一點的去要終歸不是個辦法,等我再琢磨琢磨吧。
你這樣走了,少不得榮國公和你兒子都會上門來找麻煩,趕緊把自己的家丁護院和仆人都招買起來,如今這是你自己的家了可得看好了。”
沈鈺在自己宅院裏住了半個多月,榮國公還真上門了。
榮國公迴府總覺得府裏有點空空蕩蕩的,各房的人也來告狀,才知道兒子幫著沈鈺搬家走人了。
去沈鈺的院子一看,那也是人去樓空,於是把兒子叫來大罵了一頓,自己帶著人氣勢洶洶的就要來搶東西。
這半個多月沈鈺雖然招了仆人,但兩邊如果真的幹起來,沈鈺心裏總怯,擔心自己這邊還是會吃虧。
於是和梨花商量之後,先從鏢局裏雇了十幾個漢子來做臨時的護院,這鏢局在走鏢的空檔裏接個大活也是願意的。
靠著這十幾個人有功夫又兇神惡煞的樣子,再加上沈鈺招買的一些仆人倒是也將榮國公帶的人攔在了院外。
梨花看了半天道:“小姐,那些人也不傻,也不是真的要為榮國公賣命。”
沈鈺也明白,長此下去總不是辦法,即使報了京兆尹,因他們是夫妻,也很難攔著榮國公。
和離是必須要馬上辦的,不然這個男人和這個不孝子總會糾纏於她,日子也沒法過下去。
可男子若要休棄女子還有七出可以循例,女子若要與男子和離,丈夫不同意,那就是千難萬難。
沈鈺琢磨了一夜,也沒想出來如何讓榮國公痛痛快快地同意和離,並讓她把嫁妝都帶走。
於是隻得又去找沈昭姝商量,沈昭姝聽了便道:“少不得圍魏救趙吧,你那夫君如今在乎的是那外室和外室子。”
梨花道:“我被贖身出來後可是自由民,你哪來的勇氣可以草菅人命?
欠債還錢,可是常理,這是搶了我們家姑娘的東西不打算還嗎?
我這輩子不打算嫁人的,倒是三姑娘的媒人換了幾個了,幫著尋摸親事,有兩年多了吧,有哪個男人看上姑娘了?
榮國府的名聲就憑這樣對下人又能好到哪裏去?姑娘還是先顧著自己吧。”
未了轉身從那床頭的梳妝盒裏翻揀了幾樣首飾拿在手上,對她們說道:“這幾樣東西就抵了布料錢,你就是脫下來,也不是新的完好的布料,我們也沒法用了。
別的你們拿走的東西,可別當我們姑娘送了。我家姑娘可沒發話呢,若是什麽時候想起來再來一趟,要這些沒算完的賬。
到時候要麽交得出完完好好的東西,要麽拿得出銀錢,不然可別怪我為三姑娘的名聲錦上添花。”
說著帶著這十幾個人拿著鮫夜紗走了。
上了馬車對沈鈺道:“小姐,今天真解氣!”
沈鈺看著馬車駛離榮國府,這是自己待了大半輩子的地方,耗盡了她最好的年華,對梨花歎口氣道:“老了,你還叫我小姐,叫我姑娘。”
梨花道:“從小姐半年前提和離起,奴婢就改口了,小姐就是到了八十歲,也還是我的小姐啊。”
沈鈺道:“是我耽誤了你。她們仨個都嫁了,倒把你留下了。”
梨花道:“哪裏是小姐耽誤的,奴婢自己不想嫁的。
她們仨個找到了中意的,可我家給我找的那門親事不好。
我去看過了,那個男人打老婆,他前麵那個就是被他打跑的,可他看起來謙和有禮的樣子,又有手藝,他把他家撐起來成了富戶,我父母就覺得他好。
我父母說哪個男人不打老婆,忍一忍就好了。男人在外麵出大力賺錢養家,迴來你順著點,別惹他生氣就好了。
我一直覺得我父母對我很好,可那次他們逼著我嫁。
我把我當丫頭攢下來的錢全給了他們,讓他們蓋房買田,給弟弟娶媳婦,說我報了父母恩了,以後我就沒迴去過。
也不是不想他們,就是他們永遠讓我嫁人,後麵見過幾次都不歡而散,總說我不嫁人讓他們在村裏抬不起頭來,哭天抹淚的,我想了想,就讓他們當我死了。
小姐,以後的日子才是好日子,我會一直陪著您。奴婢如今覺得這日子可有盼頭呢!”
沈鈺被她感染也笑道:“是的,好日子在後頭!”
沒想到將那十幾個人還給沈昭姝的時候,卻被沈昭姝笑著潑了冷水:“千裏之行始於足下,這才走了第一步,要和離隻怕還是千難萬難的。
不過今天這事倒是辦得漂亮。”
初初安頓好之後,沈鈺又請了沈昭姝來,將如今自己的東西與嫁妝底單對了一遍,雖然搶迴來好些東西,名單上又可以劃掉不少。
但還是少了許多,畢竟榮國府花掉的錢也不少,各房騙走在外頭置了鋪子和田地的也有不少。
沈鈺道:“妹妹,這些嫁妝可還有辦法要迴來?說起來,我的這些嫁妝中不少都是嫡母的嫁妝,本來是你和昭明的。
因著大哥的死,父親一怒之下逼迫母親讓出四成自己的嫁妝為我添妝,後來因為昭明不歸,他那三成也被我迴娘家要的七七八八所剩無幾。
你出嫁時帶走的三成又被父親拿了一成來貼補給我用。
這些嫁妝若是都能要迴來,母親的這些,我願意都還到你手上,我隻要永定侯府父親為我準備的那部分就可以了,說實話那些也很多了,足夠我養老了。
錢再多也是被我那無良的夫君,不孝的兒子緊緊盯著,若是最後落到了他們手裏,還不如都還到你手裏。”
沈昭姝心道:直到看到菡萏夫人手上的那兩箱東西,總覺得眼熟,後來才忽然意識到母親的嫁妝其實也是先帝替她準備的,確實都是好東西,價值也不菲,可如今能不能要迴來,也隻能另外再想辦法。
沈昭姝道:“一件件要迴來,尤其是已經散落在各房手裏的,又已經轉手的,隻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這樣一點一點的去要終歸不是個辦法,等我再琢磨琢磨吧。
你這樣走了,少不得榮國公和你兒子都會上門來找麻煩,趕緊把自己的家丁護院和仆人都招買起來,如今這是你自己的家了可得看好了。”
沈鈺在自己宅院裏住了半個多月,榮國公還真上門了。
榮國公迴府總覺得府裏有點空空蕩蕩的,各房的人也來告狀,才知道兒子幫著沈鈺搬家走人了。
去沈鈺的院子一看,那也是人去樓空,於是把兒子叫來大罵了一頓,自己帶著人氣勢洶洶的就要來搶東西。
這半個多月沈鈺雖然招了仆人,但兩邊如果真的幹起來,沈鈺心裏總怯,擔心自己這邊還是會吃虧。
於是和梨花商量之後,先從鏢局裏雇了十幾個漢子來做臨時的護院,這鏢局在走鏢的空檔裏接個大活也是願意的。
靠著這十幾個人有功夫又兇神惡煞的樣子,再加上沈鈺招買的一些仆人倒是也將榮國公帶的人攔在了院外。
梨花看了半天道:“小姐,那些人也不傻,也不是真的要為榮國公賣命。”
沈鈺也明白,長此下去總不是辦法,即使報了京兆尹,因他們是夫妻,也很難攔著榮國公。
和離是必須要馬上辦的,不然這個男人和這個不孝子總會糾纏於她,日子也沒法過下去。
可男子若要休棄女子還有七出可以循例,女子若要與男子和離,丈夫不同意,那就是千難萬難。
沈鈺琢磨了一夜,也沒想出來如何讓榮國公痛痛快快地同意和離,並讓她把嫁妝都帶走。
於是隻得又去找沈昭姝商量,沈昭姝聽了便道:“少不得圍魏救趙吧,你那夫君如今在乎的是那外室和外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