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一家子蠢材聚一堆了
剛重生就和離,全京城替寶寶找爹 作者:素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偏殿中一時陷入了沉默,好半晌,國公夫人才怒道:“貴妃娘娘,明明是她管家時的失誤,倘若是別人也如此提走銀子,那公府還有何規矩?”
“……”
她大概氣得失心瘋了,又或者太想將這些虧空都賴在沈清綰身上了,居然說出這樣的話來。
明郡王妃當時就笑道:“貴妃娘娘,臣婦今兒可真是開了眼了,國公夫人這臉皮厚的我一個外人都不好意思在這兒待著了。”
沈清綰見她今日數次聲援她,不禁扭頭向她行了一禮,“多謝郡王妃,您真是說了句公道話。”
連薛貴妃都有些無語,本來今兒她是想給寧國公府這個麵子的,隻要她們能拿出一點證據來,就讓沈清綰賠付她們一大筆銀子。
之前聽她們說的信誓旦旦,也派人查過她們府裏的賬目,的確虧空了許多,還以為都是沈清綰虧空的,沒想到賊喊捉賊,全是她自己將錢簍進了腰包。
但凡聰明點簍錢時別留下任何證據也行,卻偏偏都被沈清綰留了字據蓋了印鑒,如今她哪怕想拉偏架都不成,真是蠢死得了。
薛貴妃臉色也難看了起來,本來她就想要拉攏明郡王妃,今兒特意宣她進宮來說話,不想白雪凝和國公夫人也遞了牌子進來,她大張旗鼓的想替她們撐腰,搞這麽一出,卻白白讓人看了笑話,還將她也拖累了。
她猶豫了一會兒瞅了國公夫人一眼道:“寧夫人,先前你也沒和本宮說明白,害的本宮還以為公府虧空了那麽多銀子,都被沈小姐和離時套走了。”
“本來本宮還想為你們主持公道,嚴懲沈小姐,如今看來,是你欺瞞了本宮,並未說真話,沈小姐那裏證據確鑿,錢都是你和世子夫人貪墨下了,為何還要誣陷沈小姐,讓她替你們背負罪責?”
薛貴妃就是想替她們圓這個謊也圓不上,畢竟白紙黑字寫了下來還蓋了印鑒,任你再能狡辯胡攪蠻纏都無用,所以此時隻能丟卒保帥,為了自己的顏麵轉而支持沈清綰。
寧夫人見薛貴妃疾言厲色,忙起身拉著白雪凝跪了下去,驚慌失措的道:“貴妃娘娘,臣婦實在是氣不過,所以才將虧空的事怪到她身上,因為她和離的事鬧得滿城風雨,連老夫人也被人詬病,如今都被氣病了。”
“臣婦也是情急之下才有了這樣的念頭,還望貴妃娘娘恕罪。”
薛貴妃都說她在欺瞞她了,這若是怪罪下來罪名也不小,所以此時她才下跪祈求原諒。
沈清綰卻冷笑道:“求貴妃娘娘主持公道,倘若臣婦當時沒有留下這些字據,沒有國公夫人的印鑒,今兒豈不是就被她們汙蔑了?這樣的罪名臣婦如何擔得起?”
她們汙蔑的是她,如今汙蔑不成被她反擊打臉,她們卻求貴妃放過?
薛貴妃歎了口氣看著沈清綰道:“沈小姐,的確是她們汙蔑了你,你想讓本宮如何處置她們?”
沈清綰正要說話,外麵一個小太監奔了進來,氣喘籲籲的跪下說道:“啟稟貴妃,寧世子和雪衣侯在殿外求見。”
偏殿中幾人都是一驚,怎麽寧子鈺和裴冠雪來了?
薛貴妃也愣了一下,不禁皺眉道:“雪衣侯來本宮這裏做什麽?”
他們平日裏又不和,裴冠雪怎麽忽然來她宮裏了?
小太監搖了搖頭道:“奴才不知。”
薛貴妃猶豫片刻道:“罷了,讓他們都進來吧。”
那小太監又奔了出去,不一會兒,寧子鈺和裴冠雪就一前一後走了進來,裴冠雪手裏拿著個托盤。
到了跟前,二人都向薛貴妃行禮,“臣見過貴妃。”
“寧世子和雪衣侯怎麽來了?”
薛貴妃淡淡問了一句,卻拿眼看著裴冠雪,主要是問他。
寧子鈺瞥了一眼自家母親和白雪凝,臉色很不好看。
裴冠雪卻道:“今兒是我生辰,我進宮和皇上一起用膳,順道給貴妃送了些糕點來。”
說著就將手裏的托盤交給小太監,小太監忙接過來給薛貴妃呈了上去。
薛貴妃這才麵色一鬆笑道:“原來如此,倒是本宮忘了,既然今兒是你生辰,怎麽不在宮裏擺一桌宴席慶賀慶賀?”
她看了一眼托盤上的糕點,知道這是裴冠雪平日裏隻給皇上才做的,語氣也緩和了不少。
“娘娘知道我的習慣,平日裏不喜熱鬧,今兒進宮給皇上請安,迴去時聽說沈小姐在這兒,特意過來瞧她。”
裴冠雪直接就說了自己的目的,薛貴妃頓時一怔,沒想到他和沈清綰這麽相熟,還特意過來瞧她?
心念電轉下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難道裴冠雪居然和將軍府勾連到一起了?否則他怎麽可能和沈清綰相熟,說是過來瞧她,大概是怕她在她宮裏受委屈,來給她撐腰的吧?
宮裏的人誰不知道他雖然古怪不著調,經常將皇上惹的大怒,甚至拿著拂塵到處追著他打,但其實是皇上心尖上的人,連幾個皇子都沒他得寵。
他來給她送糕點恐怕也是托詞吧?
幾下一想她的心都提起來了,裴冠雪和將軍府勾連在一起是想做什麽?
正思慮著,寧子鈺卻沉聲問道:“母親和雪凝怎麽來了貴妃這裏?可是有什麽事?”
他之前迴府時剛好看見沈清綰跟著崔嬤嬤進了宮,迴府後就聽說母親和白雪凝進宮求見薛貴妃去了,頓時聯想到她們進宮可能和沈清綰有關,便又折返進宮求見薛貴妃。
到了這裏果然見她們都在,而且裴冠雪也明顯是為沈清綰而來,心中便氣惱起來。
沈清綰冷哼了一聲,將方才大殿裏發生的事給他和裴冠雪又講了一遍。
之後才說,“既然國公夫人和世子夫人汙蔑我虧空了公府的財產,今兒我也求貴妃娘娘主持公道,嚴懲她們。”
裴冠雪卻撇了撇嘴,眼神似嘲似諷的瞅著寧子鈺,“寧世子,你家老夫人和你娘都是蠢笨無恥之人,沒想到你娶了個新婦也步了她們後塵,和她們一樣蠢,真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這下可全乎了,一家子蠢材聚一堆兒了。”
“……”
她大概氣得失心瘋了,又或者太想將這些虧空都賴在沈清綰身上了,居然說出這樣的話來。
明郡王妃當時就笑道:“貴妃娘娘,臣婦今兒可真是開了眼了,國公夫人這臉皮厚的我一個外人都不好意思在這兒待著了。”
沈清綰見她今日數次聲援她,不禁扭頭向她行了一禮,“多謝郡王妃,您真是說了句公道話。”
連薛貴妃都有些無語,本來今兒她是想給寧國公府這個麵子的,隻要她們能拿出一點證據來,就讓沈清綰賠付她們一大筆銀子。
之前聽她們說的信誓旦旦,也派人查過她們府裏的賬目,的確虧空了許多,還以為都是沈清綰虧空的,沒想到賊喊捉賊,全是她自己將錢簍進了腰包。
但凡聰明點簍錢時別留下任何證據也行,卻偏偏都被沈清綰留了字據蓋了印鑒,如今她哪怕想拉偏架都不成,真是蠢死得了。
薛貴妃臉色也難看了起來,本來她就想要拉攏明郡王妃,今兒特意宣她進宮來說話,不想白雪凝和國公夫人也遞了牌子進來,她大張旗鼓的想替她們撐腰,搞這麽一出,卻白白讓人看了笑話,還將她也拖累了。
她猶豫了一會兒瞅了國公夫人一眼道:“寧夫人,先前你也沒和本宮說明白,害的本宮還以為公府虧空了那麽多銀子,都被沈小姐和離時套走了。”
“本來本宮還想為你們主持公道,嚴懲沈小姐,如今看來,是你欺瞞了本宮,並未說真話,沈小姐那裏證據確鑿,錢都是你和世子夫人貪墨下了,為何還要誣陷沈小姐,讓她替你們背負罪責?”
薛貴妃就是想替她們圓這個謊也圓不上,畢竟白紙黑字寫了下來還蓋了印鑒,任你再能狡辯胡攪蠻纏都無用,所以此時隻能丟卒保帥,為了自己的顏麵轉而支持沈清綰。
寧夫人見薛貴妃疾言厲色,忙起身拉著白雪凝跪了下去,驚慌失措的道:“貴妃娘娘,臣婦實在是氣不過,所以才將虧空的事怪到她身上,因為她和離的事鬧得滿城風雨,連老夫人也被人詬病,如今都被氣病了。”
“臣婦也是情急之下才有了這樣的念頭,還望貴妃娘娘恕罪。”
薛貴妃都說她在欺瞞她了,這若是怪罪下來罪名也不小,所以此時她才下跪祈求原諒。
沈清綰卻冷笑道:“求貴妃娘娘主持公道,倘若臣婦當時沒有留下這些字據,沒有國公夫人的印鑒,今兒豈不是就被她們汙蔑了?這樣的罪名臣婦如何擔得起?”
她們汙蔑的是她,如今汙蔑不成被她反擊打臉,她們卻求貴妃放過?
薛貴妃歎了口氣看著沈清綰道:“沈小姐,的確是她們汙蔑了你,你想讓本宮如何處置她們?”
沈清綰正要說話,外麵一個小太監奔了進來,氣喘籲籲的跪下說道:“啟稟貴妃,寧世子和雪衣侯在殿外求見。”
偏殿中幾人都是一驚,怎麽寧子鈺和裴冠雪來了?
薛貴妃也愣了一下,不禁皺眉道:“雪衣侯來本宮這裏做什麽?”
他們平日裏又不和,裴冠雪怎麽忽然來她宮裏了?
小太監搖了搖頭道:“奴才不知。”
薛貴妃猶豫片刻道:“罷了,讓他們都進來吧。”
那小太監又奔了出去,不一會兒,寧子鈺和裴冠雪就一前一後走了進來,裴冠雪手裏拿著個托盤。
到了跟前,二人都向薛貴妃行禮,“臣見過貴妃。”
“寧世子和雪衣侯怎麽來了?”
薛貴妃淡淡問了一句,卻拿眼看著裴冠雪,主要是問他。
寧子鈺瞥了一眼自家母親和白雪凝,臉色很不好看。
裴冠雪卻道:“今兒是我生辰,我進宮和皇上一起用膳,順道給貴妃送了些糕點來。”
說著就將手裏的托盤交給小太監,小太監忙接過來給薛貴妃呈了上去。
薛貴妃這才麵色一鬆笑道:“原來如此,倒是本宮忘了,既然今兒是你生辰,怎麽不在宮裏擺一桌宴席慶賀慶賀?”
她看了一眼托盤上的糕點,知道這是裴冠雪平日裏隻給皇上才做的,語氣也緩和了不少。
“娘娘知道我的習慣,平日裏不喜熱鬧,今兒進宮給皇上請安,迴去時聽說沈小姐在這兒,特意過來瞧她。”
裴冠雪直接就說了自己的目的,薛貴妃頓時一怔,沒想到他和沈清綰這麽相熟,還特意過來瞧她?
心念電轉下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難道裴冠雪居然和將軍府勾連到一起了?否則他怎麽可能和沈清綰相熟,說是過來瞧她,大概是怕她在她宮裏受委屈,來給她撐腰的吧?
宮裏的人誰不知道他雖然古怪不著調,經常將皇上惹的大怒,甚至拿著拂塵到處追著他打,但其實是皇上心尖上的人,連幾個皇子都沒他得寵。
他來給她送糕點恐怕也是托詞吧?
幾下一想她的心都提起來了,裴冠雪和將軍府勾連在一起是想做什麽?
正思慮著,寧子鈺卻沉聲問道:“母親和雪凝怎麽來了貴妃這裏?可是有什麽事?”
他之前迴府時剛好看見沈清綰跟著崔嬤嬤進了宮,迴府後就聽說母親和白雪凝進宮求見薛貴妃去了,頓時聯想到她們進宮可能和沈清綰有關,便又折返進宮求見薛貴妃。
到了這裏果然見她們都在,而且裴冠雪也明顯是為沈清綰而來,心中便氣惱起來。
沈清綰冷哼了一聲,將方才大殿裏發生的事給他和裴冠雪又講了一遍。
之後才說,“既然國公夫人和世子夫人汙蔑我虧空了公府的財產,今兒我也求貴妃娘娘主持公道,嚴懲她們。”
裴冠雪卻撇了撇嘴,眼神似嘲似諷的瞅著寧子鈺,“寧世子,你家老夫人和你娘都是蠢笨無恥之人,沒想到你娶了個新婦也步了她們後塵,和她們一樣蠢,真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這下可全乎了,一家子蠢材聚一堆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