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大結局(一)
剛重生就和離,全京城替寶寶找爹 作者:素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上雖然前兩天就醒來了,卻一直不能動彈,直到今日才算完全解毒,清醒過來。
他此刻有種大病初愈的憔悴感,身體依然不怎麽能活動。
薛貴妃給皇帝下的是一種蠱,隻是她對這蠱不怎麽了解,她隻知道這蠱可以令人沉睡,慢慢四肢癱瘓,卻不知道這蠱會慢慢蠶食人的身體,令人越來越虛弱,而且對身體造成的損傷是不可逆轉的。
裴冠雪這幾日雖然夜夜給他針灸吃藥,將那蠱蟲逼到皮肉之處,開刀取出來,但這蠱也已經給他造成了傷害,以後他便不能像以前那樣行動自如了,需要借助拐杖或者行動遲緩。
這女人隻知道給個皇帝下了這蠱讓他沉睡,方便三皇子行事,卻不知道這些後遺症,也或許她知道卻也沒在意,她需要的隻是皇帝在她們成事後再醒來,按照流程寫下傳位詔書,功成身退便好。
皇帝坐在軟椅上,冷眼瞅向薛貴妃和三皇子,聲音冰冷的道:“蠢婦,朕看在薛家的份上數次提醒於你,想著有朝一日你能自己想明白,不想你居然犯下這等滔天大罪,不僅害了自己的兒子,還將朕的其他皇子也都害死,朕便是淩遲了你都不解恨。”
他說話有氣無力,卻字字如刀,一字一字刺進了薛貴妃體內,她渾身顫抖,又氣又恨,怒聲說道;“若不是皇上隻寵愛你那私生子,冷落了其他皇子,錚兒他又如何會爭奪這皇位?一切都要怪你。”
“當初朕隻是冷宮裏一名快要被餓死的皇子,生母已故,嫡母不慈,父皇不聞不問,任由朕在冷宮裏自生自滅,朕又何罪之有?”
“若不是遇到景之她娘,當初救下朕,又和朕在冷宮相依為命,一路扶持朕登上這皇位,哪裏有如今這樣的盛世輝煌?”
“朕心悅景之他娘,一心隻想守著她一輩子,像尋常人家那樣簡簡單單的過日子,並不想當皇帝,可終究身不由己,朕還是做了不願做之事,當了皇帝,迎了朝中眾臣的女兒進宮,負了她。”
“後來她生了景之,朕知道後也並沒有將他認迴來,隻是想讓他平安過完這一世,所以對他縱容些,想讓他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但對三個兒子卻嚴格要求,就是想從他們當中選出一位明君來托付大任,可惜……”
皇帝滿心失望,三個皇子沒有一個能勝任,原本三皇子聰明伶俐,他有心廢了太子,想將皇位傳給他,所以才寵愛貴妃,不想她們卻做出這樣的事來。
薛貴妃臉色大變,淒然笑道:“哼,終究是你心裏隻寵愛私生子,將其他三個兒子不放在眼裏引起的這場禍事。”
皇帝搖了搖頭,“本來朕是想將皇位傳給錚兒,但太子也無大錯,隻是剛愎自用了些,得慢慢籌謀,不想你們卻等不及,居然敢毒害朕,犯下如此滔天大禍,朕又豈能容你們將江山敗落了。”
三皇子在一旁聽著皇帝的話,頓時有些悔悟,卻又為時已晚,他已經覺得身體越來越僵,氣息越來越微弱,腦海中一片混沌,大概真的要死了。
就在皇帝說完話後,三皇子渙散的眼神突然聚集,猛地仰頭大喝了一聲:“父皇……”
之後便手臂垂落,身子癱在地上,再也沒了聲息。
薛貴妃見三皇子咽氣,不禁抱著他大聲哭嚎:“錚兒,錚兒……”
此時先前被三皇子派人去請的大臣們也都在宮門外等著,沈老將軍和沈清禮將宮外的叛軍絞殺後,便急速趕著進宮救援,碰到大臣們,便讓他們先在此等候。
如今三個皇子都已經死了,裴冠雪的盛世也被拿到明麵上來了,皇帝將大臣們叫了進來,吩咐禁衛軍查抄薛太傅家和安寧伯府以及三皇子的一眾黨羽。
劉瀟領命而去,吩咐完後,皇帝已經累的不行了,他擺了擺手,“眾位妃嬪都各迴各宮,等候吩咐,沈老將軍帶人將宮裏的屍體都清理幹淨,薛貴妃打入冷宮。”
眾人紛紛領命而去,沈老將軍上前稟道:“皇上,三位皇子的屍體……”
他猶豫著,不知該怎麽處置,對於皇帝來說,那三個也都是他的親生孩子,就算天家無情,他也應該不想看到事情變成這樣,畢竟喪子之痛對哪個當父親的來說都是一樣的難過。
皇帝聽到屍體兩個字,整個人精氣神都沒了,無力的擺了擺手道:“沈愛卿先將他們的屍體收殮了,待稍後朕再安排厚葬,無論如何,他們都是朕的兒子,這種事,朕也不想看到。”
果然,對於三個兒子的死亡,他心裏也是悲痛的。
之後,皇帝又被抬迴了寢宮,太後跟著進來,裴冠雪也受了傷,宣了太醫來,給他包紮處置了一番。
進了內殿後,皇帝便支撐不住了,劇烈的咳嗽起來。
太後見他如此,不禁上前問道:“皇帝,你怎麽樣了?哎,怎麽就會出這樣的禍事呢?”
皇帝搖了搖頭,被人扶著躺在床上,裴冠雪過來給他把了脈,不禁緊緊皺起眉頭來。
“景之,朕不行了,這都是朕的錯,沒有個明確的表態,讓他們覺得都有資格當皇帝,癡心妄想,最終禍起蕭牆,手足相殘。”
其實之前裴冠雪沒有阻止太子和二皇子三皇子內鬥,也是不得已。
皇帝那時還沒解毒,隻是醒過來卻還癱著,不能動彈說話也不利索,他得抓緊時間救治他,再者他那日從密道進宮時派墨青墨離秋竹幾人出去調兵辦事,需要調停聯絡的事諸多,一不小心便是丟性命的事,也根本無法阻止他們之間內鬥。
裴冠雪悄悄歎了口氣,這次下毒事件雖然薛貴妃認為不嚴重,但這破壞了皇帝身體裏的免疫係統,而且這些年他都是強行撐著才沒有倒下。
如今三個兒子都死了,他表麵上雖然沒表現出什麽來,但內心已經無法承受這種痛楚,他們畢竟也是他親生的,哪裏就會一點波瀾都沒有?
所以,皇帝如今的確已經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
當天晚上,皇帝又暈了過去,大臣們都跪在宮門外等待消息,不知道會是什麽情況。
此時太子和三皇子名下的士兵之間的爭鬥也已經平息,叛軍盡數收服,皇上命沈老將軍暫時接掌兵權。
沈老將軍和沈清禮二人很快就將歸順的軍隊全部整合在一起,又打亂次序重新分了陣營,將太子和三皇子名下的兵馬化整為零全部分割在了皇帝親衛軍的陣營裏。
這樣一來,他們就算有什麽異心也再難掀起風浪來了。
皇帝暈過去之後,裴冠雪帶著傷又不眠不休的為他診治了一日夜,他終於醒了過來。
這次他將大臣們都召進了宮,他的氣色看著還好,穿戴了龍袍在禦書房接見了眾臣。
眾臣之前他昏迷時在殿外跪了大半夜,後來裴冠雪吩咐他們迴去休息,直到今日才見到醒來的皇帝,頓時紛紛跪了下去。
皇帝拿出傳位詔書,當即就將皇位傳給了裴冠雪。
那日他在皇帝寢宮前自暴身份,如今三位皇子都死了,也隻有他是皇家血脈,皇位必須傳給他了。
裴冠雪接了詔書,群臣頓時跪下行禮,也都認了他為儲君的事。
“朕近日來身體不適,已不能上朝,從明天起,朕立即退位,讓欽天監查看吉日,景之擇日就登基。”
皇帝剛宣讀完詔書就立即宣布退位,他的確無法再上朝了,怕是得日日在宮裏靜心修養。
群臣齊齊應道:“謹遵皇上口諭,臣等定會全力扶持新皇登基。”
裴冠雪這個時候也隻能長歎一聲,接了詔書,打算繼位。
他的確無心皇位,這麽多年來也自由自在慣了,可現在幾位皇子都已身死,隻剩下他一人了,總不能將這位置讓給別人,讓天下易主,再生變故,以致生靈塗炭。
傳位的事終於定了下來,皇帝已經乏了,說話都有些不利索,裴冠雪忙讓人抬著他迴寢宮去了。
他當即就吩咐了大臣們幾件事,皇後母族周閣老跪下聲淚俱下的道:“小侯爺,老臣請求能厚葬先太子和其他兩位皇子,以示恩德。”
他失去了外孫,皇後也精神失常,整日在宮裏念念有詞,時而清醒,時而糊塗,周閣老的夫人進宮陪伴著她。
周閣老素聞裴冠雪瘋魔狠毒,怕他將三個哥哥的屍體隨意埋葬,便出聲請求。
裴冠雪看了他一眼道:“周閣老放心,我自有分寸,等欽天監測算了日子,便擇日厚葬三位皇子。”
他聽了後才鬆了口氣,既然當著這麽多大臣的麵應了,想必也不會再反悔了。
為今之計,還有幾件要緊事要辦,裴冠雪猶豫了一會兒又道:“此次謀逆之罪,安寧伯府和薛太師府罪無可恕,沈老將軍,明郡王,你們二人立即帶兵去查抄這兩家,先下獄,再做定論,還有……”
他一口氣又指出其他幾家和三皇子勾連的大臣,一律抄家下獄。
沈老將軍和明郡王忙應了下來,三皇子起事失敗後,安寧伯府和薛太傅家已經被士兵圍困起來,任何人都不得出入。
如今裴冠雪下了命令,便要抄家滅族了。
明郡王猶豫了一會兒道又道:“小侯爺,寧子鈺那日出逃,這幾日臣日日帶兵在城中搜尋,卻未見他的蹤影。”
裴冠雪點了點頭,猶豫片刻說道:“先辦其他事吧,追捕寧子鈺也不能放棄,城門處嚴加排查。”
明郡王頓時應道:“是。”
之後大臣們便退出,各行其事,開始整頓京城各處,畢竟一朝天子一朝臣,裴冠雪要登基為帝,肯定要先進行一番大清洗,不會留著隱患在朝中。
送走大臣後,裴冠雪便迴了皇帝寢宮,沈清綰和喜寶也在內殿,太後得知喜寶是裴冠雪的孩子後,歡喜得很,一天讓秋竹抱著她去瞧幾次。
隻是皇帝的情況著實不容樂觀,裴冠雪不顧自己受著傷,每日給他針灸,吃藥,隻盼著他的身體能恢複一些,不過卻每況愈下。
皇帝看著他如今這般上心,不禁歎了口氣道:“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朕在這個位置上那麽久,早就累了,巴不得能早些能去見你娘。”
裴冠雪不滿的道:“我娘說不定有一天還會迴來呢,你若是先去了,她迴來怎麽辦?”
皇帝卻搖了搖頭,“不會了,朕知道,她是迴她的老家去了,她本就一人來到這裏,又自己迴去了,隻是朕一直欺騙著自己,不肯相信這個事實罷了。”
裴冠雪給他針灸的手一頓,皺眉道:“你怎麽知道?”
“朕就是知道,她當初走的時候留給朕一塊手帕,上麵繡著一別兩寬,各生歡喜的字樣,從那時起,朕就知道,她不會再迴來了。”
皇帝此時很清醒,趁著還能說話的時候想和裴冠雪多說幾句。
“哎,你好好修養著吧,我都妥協當皇帝了,你還不能掙紮著再多活幾年麽?”
裴冠雪其實心中也明白,他娘是迴她原來的世界去了,有哪個女子能狠心丟下自己的孩子,一走這麽多年連迴來看一眼都不曾?
他和皇帝其實都想著,她有朝一日說不定還能再迴來,如今看來,這點念想也徹底斷絕了。
皇帝見他說話又三五不著調了,不禁歎了口氣,隔了好一陣才道:“朕盡力吧。”
宮變之後,欽天監很快就測算出了吉日和皇子們下葬的日子,裴冠雪已經開始日日上朝議事了。
他先辦了喪事,將三位皇子的靈柩送往皇陵下葬,之後便在十日後的吉日正式登基為帝。
登基後的第一件事,他先冊封了沈清綰為皇後,喜寶為長公主,很快之前的宮變帶來的陰鬱便一掃而光,舉國歡慶,慶賀新皇登基。
沈清綰一躍成為了皇後,這是她沒有想到的,重生後原本隻想與寧子鈺和離,帶著喜寶能過上安穩的日子她就滿足了,卻沒想到會有如今的境況。
他此刻有種大病初愈的憔悴感,身體依然不怎麽能活動。
薛貴妃給皇帝下的是一種蠱,隻是她對這蠱不怎麽了解,她隻知道這蠱可以令人沉睡,慢慢四肢癱瘓,卻不知道這蠱會慢慢蠶食人的身體,令人越來越虛弱,而且對身體造成的損傷是不可逆轉的。
裴冠雪這幾日雖然夜夜給他針灸吃藥,將那蠱蟲逼到皮肉之處,開刀取出來,但這蠱也已經給他造成了傷害,以後他便不能像以前那樣行動自如了,需要借助拐杖或者行動遲緩。
這女人隻知道給個皇帝下了這蠱讓他沉睡,方便三皇子行事,卻不知道這些後遺症,也或許她知道卻也沒在意,她需要的隻是皇帝在她們成事後再醒來,按照流程寫下傳位詔書,功成身退便好。
皇帝坐在軟椅上,冷眼瞅向薛貴妃和三皇子,聲音冰冷的道:“蠢婦,朕看在薛家的份上數次提醒於你,想著有朝一日你能自己想明白,不想你居然犯下這等滔天大罪,不僅害了自己的兒子,還將朕的其他皇子也都害死,朕便是淩遲了你都不解恨。”
他說話有氣無力,卻字字如刀,一字一字刺進了薛貴妃體內,她渾身顫抖,又氣又恨,怒聲說道;“若不是皇上隻寵愛你那私生子,冷落了其他皇子,錚兒他又如何會爭奪這皇位?一切都要怪你。”
“當初朕隻是冷宮裏一名快要被餓死的皇子,生母已故,嫡母不慈,父皇不聞不問,任由朕在冷宮裏自生自滅,朕又何罪之有?”
“若不是遇到景之她娘,當初救下朕,又和朕在冷宮相依為命,一路扶持朕登上這皇位,哪裏有如今這樣的盛世輝煌?”
“朕心悅景之他娘,一心隻想守著她一輩子,像尋常人家那樣簡簡單單的過日子,並不想當皇帝,可終究身不由己,朕還是做了不願做之事,當了皇帝,迎了朝中眾臣的女兒進宮,負了她。”
“後來她生了景之,朕知道後也並沒有將他認迴來,隻是想讓他平安過完這一世,所以對他縱容些,想讓他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但對三個兒子卻嚴格要求,就是想從他們當中選出一位明君來托付大任,可惜……”
皇帝滿心失望,三個皇子沒有一個能勝任,原本三皇子聰明伶俐,他有心廢了太子,想將皇位傳給他,所以才寵愛貴妃,不想她們卻做出這樣的事來。
薛貴妃臉色大變,淒然笑道:“哼,終究是你心裏隻寵愛私生子,將其他三個兒子不放在眼裏引起的這場禍事。”
皇帝搖了搖頭,“本來朕是想將皇位傳給錚兒,但太子也無大錯,隻是剛愎自用了些,得慢慢籌謀,不想你們卻等不及,居然敢毒害朕,犯下如此滔天大禍,朕又豈能容你們將江山敗落了。”
三皇子在一旁聽著皇帝的話,頓時有些悔悟,卻又為時已晚,他已經覺得身體越來越僵,氣息越來越微弱,腦海中一片混沌,大概真的要死了。
就在皇帝說完話後,三皇子渙散的眼神突然聚集,猛地仰頭大喝了一聲:“父皇……”
之後便手臂垂落,身子癱在地上,再也沒了聲息。
薛貴妃見三皇子咽氣,不禁抱著他大聲哭嚎:“錚兒,錚兒……”
此時先前被三皇子派人去請的大臣們也都在宮門外等著,沈老將軍和沈清禮將宮外的叛軍絞殺後,便急速趕著進宮救援,碰到大臣們,便讓他們先在此等候。
如今三個皇子都已經死了,裴冠雪的盛世也被拿到明麵上來了,皇帝將大臣們叫了進來,吩咐禁衛軍查抄薛太傅家和安寧伯府以及三皇子的一眾黨羽。
劉瀟領命而去,吩咐完後,皇帝已經累的不行了,他擺了擺手,“眾位妃嬪都各迴各宮,等候吩咐,沈老將軍帶人將宮裏的屍體都清理幹淨,薛貴妃打入冷宮。”
眾人紛紛領命而去,沈老將軍上前稟道:“皇上,三位皇子的屍體……”
他猶豫著,不知該怎麽處置,對於皇帝來說,那三個也都是他的親生孩子,就算天家無情,他也應該不想看到事情變成這樣,畢竟喪子之痛對哪個當父親的來說都是一樣的難過。
皇帝聽到屍體兩個字,整個人精氣神都沒了,無力的擺了擺手道:“沈愛卿先將他們的屍體收殮了,待稍後朕再安排厚葬,無論如何,他們都是朕的兒子,這種事,朕也不想看到。”
果然,對於三個兒子的死亡,他心裏也是悲痛的。
之後,皇帝又被抬迴了寢宮,太後跟著進來,裴冠雪也受了傷,宣了太醫來,給他包紮處置了一番。
進了內殿後,皇帝便支撐不住了,劇烈的咳嗽起來。
太後見他如此,不禁上前問道:“皇帝,你怎麽樣了?哎,怎麽就會出這樣的禍事呢?”
皇帝搖了搖頭,被人扶著躺在床上,裴冠雪過來給他把了脈,不禁緊緊皺起眉頭來。
“景之,朕不行了,這都是朕的錯,沒有個明確的表態,讓他們覺得都有資格當皇帝,癡心妄想,最終禍起蕭牆,手足相殘。”
其實之前裴冠雪沒有阻止太子和二皇子三皇子內鬥,也是不得已。
皇帝那時還沒解毒,隻是醒過來卻還癱著,不能動彈說話也不利索,他得抓緊時間救治他,再者他那日從密道進宮時派墨青墨離秋竹幾人出去調兵辦事,需要調停聯絡的事諸多,一不小心便是丟性命的事,也根本無法阻止他們之間內鬥。
裴冠雪悄悄歎了口氣,這次下毒事件雖然薛貴妃認為不嚴重,但這破壞了皇帝身體裏的免疫係統,而且這些年他都是強行撐著才沒有倒下。
如今三個兒子都死了,他表麵上雖然沒表現出什麽來,但內心已經無法承受這種痛楚,他們畢竟也是他親生的,哪裏就會一點波瀾都沒有?
所以,皇帝如今的確已經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
當天晚上,皇帝又暈了過去,大臣們都跪在宮門外等待消息,不知道會是什麽情況。
此時太子和三皇子名下的士兵之間的爭鬥也已經平息,叛軍盡數收服,皇上命沈老將軍暫時接掌兵權。
沈老將軍和沈清禮二人很快就將歸順的軍隊全部整合在一起,又打亂次序重新分了陣營,將太子和三皇子名下的兵馬化整為零全部分割在了皇帝親衛軍的陣營裏。
這樣一來,他們就算有什麽異心也再難掀起風浪來了。
皇帝暈過去之後,裴冠雪帶著傷又不眠不休的為他診治了一日夜,他終於醒了過來。
這次他將大臣們都召進了宮,他的氣色看著還好,穿戴了龍袍在禦書房接見了眾臣。
眾臣之前他昏迷時在殿外跪了大半夜,後來裴冠雪吩咐他們迴去休息,直到今日才見到醒來的皇帝,頓時紛紛跪了下去。
皇帝拿出傳位詔書,當即就將皇位傳給了裴冠雪。
那日他在皇帝寢宮前自暴身份,如今三位皇子都死了,也隻有他是皇家血脈,皇位必須傳給他了。
裴冠雪接了詔書,群臣頓時跪下行禮,也都認了他為儲君的事。
“朕近日來身體不適,已不能上朝,從明天起,朕立即退位,讓欽天監查看吉日,景之擇日就登基。”
皇帝剛宣讀完詔書就立即宣布退位,他的確無法再上朝了,怕是得日日在宮裏靜心修養。
群臣齊齊應道:“謹遵皇上口諭,臣等定會全力扶持新皇登基。”
裴冠雪這個時候也隻能長歎一聲,接了詔書,打算繼位。
他的確無心皇位,這麽多年來也自由自在慣了,可現在幾位皇子都已身死,隻剩下他一人了,總不能將這位置讓給別人,讓天下易主,再生變故,以致生靈塗炭。
傳位的事終於定了下來,皇帝已經乏了,說話都有些不利索,裴冠雪忙讓人抬著他迴寢宮去了。
他當即就吩咐了大臣們幾件事,皇後母族周閣老跪下聲淚俱下的道:“小侯爺,老臣請求能厚葬先太子和其他兩位皇子,以示恩德。”
他失去了外孫,皇後也精神失常,整日在宮裏念念有詞,時而清醒,時而糊塗,周閣老的夫人進宮陪伴著她。
周閣老素聞裴冠雪瘋魔狠毒,怕他將三個哥哥的屍體隨意埋葬,便出聲請求。
裴冠雪看了他一眼道:“周閣老放心,我自有分寸,等欽天監測算了日子,便擇日厚葬三位皇子。”
他聽了後才鬆了口氣,既然當著這麽多大臣的麵應了,想必也不會再反悔了。
為今之計,還有幾件要緊事要辦,裴冠雪猶豫了一會兒又道:“此次謀逆之罪,安寧伯府和薛太師府罪無可恕,沈老將軍,明郡王,你們二人立即帶兵去查抄這兩家,先下獄,再做定論,還有……”
他一口氣又指出其他幾家和三皇子勾連的大臣,一律抄家下獄。
沈老將軍和明郡王忙應了下來,三皇子起事失敗後,安寧伯府和薛太傅家已經被士兵圍困起來,任何人都不得出入。
如今裴冠雪下了命令,便要抄家滅族了。
明郡王猶豫了一會兒道又道:“小侯爺,寧子鈺那日出逃,這幾日臣日日帶兵在城中搜尋,卻未見他的蹤影。”
裴冠雪點了點頭,猶豫片刻說道:“先辦其他事吧,追捕寧子鈺也不能放棄,城門處嚴加排查。”
明郡王頓時應道:“是。”
之後大臣們便退出,各行其事,開始整頓京城各處,畢竟一朝天子一朝臣,裴冠雪要登基為帝,肯定要先進行一番大清洗,不會留著隱患在朝中。
送走大臣後,裴冠雪便迴了皇帝寢宮,沈清綰和喜寶也在內殿,太後得知喜寶是裴冠雪的孩子後,歡喜得很,一天讓秋竹抱著她去瞧幾次。
隻是皇帝的情況著實不容樂觀,裴冠雪不顧自己受著傷,每日給他針灸,吃藥,隻盼著他的身體能恢複一些,不過卻每況愈下。
皇帝看著他如今這般上心,不禁歎了口氣道:“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朕在這個位置上那麽久,早就累了,巴不得能早些能去見你娘。”
裴冠雪不滿的道:“我娘說不定有一天還會迴來呢,你若是先去了,她迴來怎麽辦?”
皇帝卻搖了搖頭,“不會了,朕知道,她是迴她的老家去了,她本就一人來到這裏,又自己迴去了,隻是朕一直欺騙著自己,不肯相信這個事實罷了。”
裴冠雪給他針灸的手一頓,皺眉道:“你怎麽知道?”
“朕就是知道,她當初走的時候留給朕一塊手帕,上麵繡著一別兩寬,各生歡喜的字樣,從那時起,朕就知道,她不會再迴來了。”
皇帝此時很清醒,趁著還能說話的時候想和裴冠雪多說幾句。
“哎,你好好修養著吧,我都妥協當皇帝了,你還不能掙紮著再多活幾年麽?”
裴冠雪其實心中也明白,他娘是迴她原來的世界去了,有哪個女子能狠心丟下自己的孩子,一走這麽多年連迴來看一眼都不曾?
他和皇帝其實都想著,她有朝一日說不定還能再迴來,如今看來,這點念想也徹底斷絕了。
皇帝見他說話又三五不著調了,不禁歎了口氣,隔了好一陣才道:“朕盡力吧。”
宮變之後,欽天監很快就測算出了吉日和皇子們下葬的日子,裴冠雪已經開始日日上朝議事了。
他先辦了喪事,將三位皇子的靈柩送往皇陵下葬,之後便在十日後的吉日正式登基為帝。
登基後的第一件事,他先冊封了沈清綰為皇後,喜寶為長公主,很快之前的宮變帶來的陰鬱便一掃而光,舉國歡慶,慶賀新皇登基。
沈清綰一躍成為了皇後,這是她沒有想到的,重生後原本隻想與寧子鈺和離,帶著喜寶能過上安穩的日子她就滿足了,卻沒想到會有如今的境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