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蕩平倭國高句麗
穿書讀心後,男主你別攻略太子啊 作者:燈夏無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彈丸之地,不足為患。
唯一的缺點那便是海上不方便用火藥,是以帝王隻是令人帶了一小部分試試效果罷了。
戰爭一觸即發。
海城百姓們紛紛獻上了自己的漁船,小的,大的,都有,是百姓們的一片心意。
大將軍王珂等人來到海城不過三日,太子洛千嶼的身影也出現了。
要知道,那一日太子殿下一襲玄黑蟒袍與紫金冠驚到了多少百姓,又令多少百姓喜極而泣呢?
元頌百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當今聖上對太子殿下的疼愛。
但刀劍無眼的情況下,他依舊派遣了太子殿下前來於此,可不就是真正做到了心口如一。
這一舉措,無疑是叫更多人信服。
眼見炮彈都要打到自家門口了,倭國皇室與臣子們終於開始急了,派遣了好幾位使臣前往元頌會見帝王。
可惜他們這些人連帝王的麵都見不著。
至於主張和平的元頌大臣自從被康文帝殺雞儆猴之後便縮了起來,有幾位老臣忠心耿耿,在禦書房與帝王聊了一下午後也主動放棄了主張和平。
林大儒跨出禦書房後,與一同前來的幾人紛紛對視一眼。
幾人花白的胡須又濃又密,一翹一翹的,盡顯文人風骨,尤其一雙利眼包含智慧機敏。
名垂千古,誰不動心?
對於他們而言,這比金銀財寶、功名利祿更令人難以拒絕!
最關鍵的是帝王勝券在握的神情,這是一場必勝的戰役,若是能攻下倭國,拓大元頌版圖,做到昔日帝王所不能及之事,隻是想想便怦然心動。
終於,三月二十清晨,無數戰船自海城、虞城等地出發。
引起無數人注意的戰役就此打響。
多少國家虎視眈眈,屏住唿吸,都想看看今兒的元頌與倭國到底誰更勝一籌,他們的軍事力量又到了怎樣的地步。
以火箭與毒箭為主的刀光血影,終於在一望無際的海洋之上“爆炸”開來。
萬箭齊發,風雨漫天。
清一色鐵甲上背掛長弓,長槍在手,血肉破空之聲縷縷不絕,冷芒到處,燦然奪目。
頭冠盔纓,血染戰袍。
海浪再起,染紅了一片海域,為它披上了一層觸目驚心的絢麗色彩。
前方是衝鋒陷陣的海軍,最後方的是太子辭鈺,一身玄黑蟒袍,深藍虎皮皂靴,目視前方,波瀾不驚。
濃密的睫毛遮住眼眸,一雙桃花眼狹長深沉,眸光晦暗,什麽神情都沒有,卻無端叫人脊背發涼。
忽然,一支利劍從天而降,直逼太子辭鈺的方向而來。
“殿下!”有人大驚失色。
然而,隻見不知從何而來的一隻寒光乍現的銀劍倏地斬落鋒芒,在日光照射下銀劍熠熠閃光,折射出令人心驚的光芒。
太子辭鈺手握利劍,發號施令:“全麵進攻!片甲不留!”
他的劍術雖然不及某人,但對於蝦兵蟹將來說還是綽綽有餘的。
*
無數元頌百姓心係此事。
與此同時,康文帝頒布了妥善安置將士遺孤的指令,添加到元頌律法之中,無形中提高了武將的身份地位。
眼看著戰役要從海上打到倭國陸地上了,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
倭國東京
“議和議和吧皇太子!”
倭國太子怒不可遏,把提出建議的臣子一腳踢倒在地,“八嘎廢物!大倭國絕不能向他們低頭!”
又有人戰戰兢兢上前勸誡道:“皇太子啊,再不議和,等待我們的就是滅國啊!您要為小皇孫想想啊!”
說到小皇孫,就要提到太子妃了。
說起來,已經好幾日沒見到自家太子妃了。
倭國太子氣得揉了揉眉心,“太子妃呢?!”
這幾日戰役都快打到家門口上,倭國太子已經好幾日不曾睡個好覺了。
終於,圍著倭國太子的幾位文臣武將都沉默下來了。
太子妃?
恐怕此時的太子妃還在與天皇共赴巫山雲雨。
沒等人開口迴答太子,就有人歡喜得連滾帶爬進來。
“皇太子殿下,高句麗願意出兵支援我們共同對付元頌兵馬!”
這句話無疑是雨後天睛,撥雲開霧,給了所有人一顆定心丸。
高句麗竟然願意出兵!
哈哈哈哈哈哈哈天助我也,天助大倭國!
原先還士氣低得不能再低的倭國將士像是打了雞血一般,再次振作起來。
士氣高漲,勢不可擋。
也是,懦弱如病夫一般的元頌人又怎麽能打得過他們被天神降福的倭國人呢?
喲西!幹巴爹!
把所有的元頌士兵都殺了,來獻給天皇大人!
等到這一急報傳到康文帝手中時,他還在悠哉悠哉陪著林皇後逗逗這北漠送來的大白虎。
高句麗?
康文帝無聲彎了彎眉目。
大白虎被訓得服服帖帖,撒嬌般地在地麵上打滾,任由林皇後的撫摸,不時還打著唿,顯然舒服得不行。
想來是一出生就被馴養長大的,這才沒有野生老虎所有的蠻橫與殘忍。
見到康文帝的心情似乎很好,林皇後也不過問,反而是帝王滿臉笑容地率先開口。
“本以為釣個小魚小蝦就夠了,哪裏想竟然還有大魚大蝦跳了出來。”
“真是不費我吹灰之力!”
“阿餅,實行第二個計劃!”
不遠處的餅公公彎腰行禮,一眨眼便不見了身影。
終於,林皇後“屈尊”翕動唇瓣:“聖上想了很久了?”
康文帝似笑非笑勾起薄唇:“從坐上這個位置前,我便已經在想了!”
那還真的很久了。
畢竟距離康文帝登基到現在已經二十三年了。
*
倭國歡喜不過三日,便聽到了最新消息。
據說元頌皇帝再次派遣了整整十萬精兵從最近的徐州等地而來。
十萬??
要知道整個倭國不過六十萬的兵力還分布在各個地區,總不可能因為與元頌一戰從而調動舉國兵力,倘若這般,那若是其他國家趁虛而入那該如何?!
倭國心如死灰。
元頌士氣大振。
高句麗聽聞此事,連夜撤兵。
而敗局,早已定下。
曆時兩個月半,六月初旬,高句麗慘敗,蕩平倭國!
凱旋而歸,舉國歡喜。
康文帝大手一揮,屠盡倭國皇室與高句麗皇室每一位成員,上到嚇得癱瘓在床的天皇,下到繈褓之中的孩童。
甚至與皇室關係密切者連誅九族,無一人生還!
行刑的那幾日高句麗與倭國子民眼睜睜望著高高在上的皇室子弟們掉下頭顱,灑滿鮮血。
再無生出反抗之心。
改高句麗、倭國為益州,派遣大軍鎮守。
統一度量,統一貨幣,傳播元頌語言,支持通婚。
熱烈的改革進行時。
而具有極其強烈愛國主義臣子,康文帝不介意賜給他們一人一碗鶴頂紅。
倭國中有不少切腹自盡的武士,但是在沒引起多大的影響。
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人了。
唯一的缺點那便是海上不方便用火藥,是以帝王隻是令人帶了一小部分試試效果罷了。
戰爭一觸即發。
海城百姓們紛紛獻上了自己的漁船,小的,大的,都有,是百姓們的一片心意。
大將軍王珂等人來到海城不過三日,太子洛千嶼的身影也出現了。
要知道,那一日太子殿下一襲玄黑蟒袍與紫金冠驚到了多少百姓,又令多少百姓喜極而泣呢?
元頌百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當今聖上對太子殿下的疼愛。
但刀劍無眼的情況下,他依舊派遣了太子殿下前來於此,可不就是真正做到了心口如一。
這一舉措,無疑是叫更多人信服。
眼見炮彈都要打到自家門口了,倭國皇室與臣子們終於開始急了,派遣了好幾位使臣前往元頌會見帝王。
可惜他們這些人連帝王的麵都見不著。
至於主張和平的元頌大臣自從被康文帝殺雞儆猴之後便縮了起來,有幾位老臣忠心耿耿,在禦書房與帝王聊了一下午後也主動放棄了主張和平。
林大儒跨出禦書房後,與一同前來的幾人紛紛對視一眼。
幾人花白的胡須又濃又密,一翹一翹的,盡顯文人風骨,尤其一雙利眼包含智慧機敏。
名垂千古,誰不動心?
對於他們而言,這比金銀財寶、功名利祿更令人難以拒絕!
最關鍵的是帝王勝券在握的神情,這是一場必勝的戰役,若是能攻下倭國,拓大元頌版圖,做到昔日帝王所不能及之事,隻是想想便怦然心動。
終於,三月二十清晨,無數戰船自海城、虞城等地出發。
引起無數人注意的戰役就此打響。
多少國家虎視眈眈,屏住唿吸,都想看看今兒的元頌與倭國到底誰更勝一籌,他們的軍事力量又到了怎樣的地步。
以火箭與毒箭為主的刀光血影,終於在一望無際的海洋之上“爆炸”開來。
萬箭齊發,風雨漫天。
清一色鐵甲上背掛長弓,長槍在手,血肉破空之聲縷縷不絕,冷芒到處,燦然奪目。
頭冠盔纓,血染戰袍。
海浪再起,染紅了一片海域,為它披上了一層觸目驚心的絢麗色彩。
前方是衝鋒陷陣的海軍,最後方的是太子辭鈺,一身玄黑蟒袍,深藍虎皮皂靴,目視前方,波瀾不驚。
濃密的睫毛遮住眼眸,一雙桃花眼狹長深沉,眸光晦暗,什麽神情都沒有,卻無端叫人脊背發涼。
忽然,一支利劍從天而降,直逼太子辭鈺的方向而來。
“殿下!”有人大驚失色。
然而,隻見不知從何而來的一隻寒光乍現的銀劍倏地斬落鋒芒,在日光照射下銀劍熠熠閃光,折射出令人心驚的光芒。
太子辭鈺手握利劍,發號施令:“全麵進攻!片甲不留!”
他的劍術雖然不及某人,但對於蝦兵蟹將來說還是綽綽有餘的。
*
無數元頌百姓心係此事。
與此同時,康文帝頒布了妥善安置將士遺孤的指令,添加到元頌律法之中,無形中提高了武將的身份地位。
眼看著戰役要從海上打到倭國陸地上了,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
倭國東京
“議和議和吧皇太子!”
倭國太子怒不可遏,把提出建議的臣子一腳踢倒在地,“八嘎廢物!大倭國絕不能向他們低頭!”
又有人戰戰兢兢上前勸誡道:“皇太子啊,再不議和,等待我們的就是滅國啊!您要為小皇孫想想啊!”
說到小皇孫,就要提到太子妃了。
說起來,已經好幾日沒見到自家太子妃了。
倭國太子氣得揉了揉眉心,“太子妃呢?!”
這幾日戰役都快打到家門口上,倭國太子已經好幾日不曾睡個好覺了。
終於,圍著倭國太子的幾位文臣武將都沉默下來了。
太子妃?
恐怕此時的太子妃還在與天皇共赴巫山雲雨。
沒等人開口迴答太子,就有人歡喜得連滾帶爬進來。
“皇太子殿下,高句麗願意出兵支援我們共同對付元頌兵馬!”
這句話無疑是雨後天睛,撥雲開霧,給了所有人一顆定心丸。
高句麗竟然願意出兵!
哈哈哈哈哈哈哈天助我也,天助大倭國!
原先還士氣低得不能再低的倭國將士像是打了雞血一般,再次振作起來。
士氣高漲,勢不可擋。
也是,懦弱如病夫一般的元頌人又怎麽能打得過他們被天神降福的倭國人呢?
喲西!幹巴爹!
把所有的元頌士兵都殺了,來獻給天皇大人!
等到這一急報傳到康文帝手中時,他還在悠哉悠哉陪著林皇後逗逗這北漠送來的大白虎。
高句麗?
康文帝無聲彎了彎眉目。
大白虎被訓得服服帖帖,撒嬌般地在地麵上打滾,任由林皇後的撫摸,不時還打著唿,顯然舒服得不行。
想來是一出生就被馴養長大的,這才沒有野生老虎所有的蠻橫與殘忍。
見到康文帝的心情似乎很好,林皇後也不過問,反而是帝王滿臉笑容地率先開口。
“本以為釣個小魚小蝦就夠了,哪裏想竟然還有大魚大蝦跳了出來。”
“真是不費我吹灰之力!”
“阿餅,實行第二個計劃!”
不遠處的餅公公彎腰行禮,一眨眼便不見了身影。
終於,林皇後“屈尊”翕動唇瓣:“聖上想了很久了?”
康文帝似笑非笑勾起薄唇:“從坐上這個位置前,我便已經在想了!”
那還真的很久了。
畢竟距離康文帝登基到現在已經二十三年了。
*
倭國歡喜不過三日,便聽到了最新消息。
據說元頌皇帝再次派遣了整整十萬精兵從最近的徐州等地而來。
十萬??
要知道整個倭國不過六十萬的兵力還分布在各個地區,總不可能因為與元頌一戰從而調動舉國兵力,倘若這般,那若是其他國家趁虛而入那該如何?!
倭國心如死灰。
元頌士氣大振。
高句麗聽聞此事,連夜撤兵。
而敗局,早已定下。
曆時兩個月半,六月初旬,高句麗慘敗,蕩平倭國!
凱旋而歸,舉國歡喜。
康文帝大手一揮,屠盡倭國皇室與高句麗皇室每一位成員,上到嚇得癱瘓在床的天皇,下到繈褓之中的孩童。
甚至與皇室關係密切者連誅九族,無一人生還!
行刑的那幾日高句麗與倭國子民眼睜睜望著高高在上的皇室子弟們掉下頭顱,灑滿鮮血。
再無生出反抗之心。
改高句麗、倭國為益州,派遣大軍鎮守。
統一度量,統一貨幣,傳播元頌語言,支持通婚。
熱烈的改革進行時。
而具有極其強烈愛國主義臣子,康文帝不介意賜給他們一人一碗鶴頂紅。
倭國中有不少切腹自盡的武士,但是在沒引起多大的影響。
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