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李嶼對唐朝的政治製度缺乏了解,他從身軀一踏入這個地方,就在疲於保命中,其他無暇顧及。


    今日倒是一個了解唐朝,特別是玄宗時期政治體製的一個機會。


    他可以借著這個機會,想想如何用他自己的思維模式來革新(保命)。


    裴冕說:“明日政事堂議事,中書省、門下省高級長官必然到場,尚書省來不來人不知道,禦史台經常會安排我過去聽聽。如果李林甫要找王鉷議事,就說明他要行動起來了。”


    “我是兼任禦史中丞,從來就沒去過政事堂。”韋堅說。


    他實際職位是水陸轉運使,屬於尚書省管轄。


    尚書省的長官都不去開會,他去幹什麽。


    李嶼最近也了解得差不多了,李林甫一人兼著中書省中書令和門下省的右仆射。


    說實在的,中書令隻是正三品,但可以稱之為右相。


    而不來開會的尚書省的長官是正二品,哪怕人家來個副職都是從二品。


    因為中書令這個職位是實權,是製定決策的重要人物。


    這個決策一旦由中書省製定出來,門下省負責審核執行得到位不到位。


    而尚書省隻是負責執行。


    不管你們定下個什麽鳥樣的文件,尚書省隻有執行的份兒,那人家還來開什麽會呢?


    哪有人說,這不合理啊。


    唐玄宗說,就是要這個不合理,將權力分散出去。


    有製定政策的,有執行的,有審核的,這樣一來才不會威脅到皇權嘛!


    而且製定,審核的人都要用中層幹部,高層把他架空了,這才讓朕放心。


    曆史記載隻是表麵,現實才是骨感。


    讓人感覺,原來當初是如此想的啊!


    思維拉了現實。


    李嶼喝了一口茶,茶已經涼了許多,沒有了剛才的熱乎氣。


    再看大家,都等著他的指示,保持沉默。


    李嶼想到了一些曆史知識,清了清嗓子,問:“京兆尹這個官職是否也是王鉷擔任?”


    眾人都搖搖頭。


    “不曾擔任。”裴冕道。


    李嶼記得,王鉷曆史上曾經擔任過京兆尹這個職位。


    這個職位別看是個從三品,但是能搜刮民脂民膏,是個肥缺。


    相比禦史台大夫,就是一個清水衙門的官職了。別看是正三品,但並不好搞錢。


    如果不給唐玄宗送錢,他這個禦史台的位置隻怕也不保。


    如果有個京兆尹的職位,搞來的錢自己可以享受生活,同時送皇上後宮用度,他不但能得到聖人的賞識,這個官位也能保住了。


    這叫保官的錢,他王鉷心裏自知。


    李嶼道:“如果李林甫想救吉溫,是否需要拿出一些利益和王鉷交換?”


    韋堅插話道:“自然,他們兩個都是官場上的精明人,誰都不會白給誰幹活。”


    李嶼點頭道:“嗯,我猜,李林甫可能會把京兆尹這個職位給他,然後換迴吉溫的平安。”


    “聖人會同意?”賀知章不大相信。


    “聖人聽李林甫的時候多,再加上王鉷確實能搞錢給聖人後宮花銷。”韋堅是官場上靈通之人,自然曉得其中門道:“忠王說得極有可能。”


    他也給出了相應的判斷。


    “那這樣一來,吉溫出來保平安自然沒什麽懸念了。”裴冕歎了一口氣。


    韋堅也挺失落的,如果拿出來京兆尹這個職位來,王鉷那邊必然會交換,這是毋庸置疑的。


    李嶼的預料有可能就是真的。


    李嶼卻顯得平淡,“所以,我們今晚必須對吉溫突擊審問,然後拿下證據。”


    “談何容易,吉溫老奸巨猾,根本就不招。”韋堅苦笑。


    “這個我自有辦法。”


    看著李嶼信心百倍的樣子,大家也疑惑了。


    李嶼接著說:“拿下吉溫的證據,我們先不呈報,就說需要核實,暗中調查,這時候,王鉷必然會開始行動,將吉溫交送刑部和大理寺,就在他們達成合作的時候,我們把拿到吉溫的證據呈給聖人,聖人必然震怒,王鉷的禦史台大夫說不定也不保。”


    “吉溫身上能挖掘多少證據現在難說啊?”韋堅歎氣道。


    李嶼笑道:“吉溫沒事,並不代表他父親沒事,家族沒事,據我所知,他父親和封魔族有聯係是真實的,隻是我們需要證據。”


    說到此處,眾人眼前一亮。


    如果真有和封魔族來往,那李嶼這一計,可就是一石二鳥了。


    不但打掉了李林甫的一條腿。


    把王鉷也給扳倒了。


    王鉷的禦史台大夫的職位,就可以用自己的人頂上去了。


    李嶼已經想好,如果扳倒王鉷,就想辦法讓裴冕上位。


    這樣一來,唐朝最重要的機構禦史台就是有自己的人了,以後辦事就方便多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晚唐之主,沉迷修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黑馬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黑馬河並收藏我,晚唐之主,沉迷修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