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均喜歡從簡出行,但這次是例外。


    不過,等他和楊玉環也就是楊太真到了城門口的時候。


    早有吳均的五個弟子攜各派道士城門口迎接。


    周圍是皇家禦林軍來值守。


    見吳均姍姍來遲,眾人總算是鬆了一口氣,原本大道上都是迎接他的各種儀式。


    沒想到他偏偏走了小路,還領著一個女弟子楊太真,這個過程讓人遐想。


    不過,眾弟子誰也不敢多想,更不敢互相議論。


    吳均作為最有學問的道家學者,可是能讓一個道士從普通道士一躍成為天下的知名道士。


    眼下這位楊太真便是。


    現在她的名聲在道教圈已經廣為傳播,大家對她也是敬仰有加,不敢造次。


    在眾人的眾星拱月之下,吳均和楊玉環進了皇宮。


    皇宮內,李隆基聽聞他的到來,迫不及待地召見了吳均。


    楊玉環沒有被召見,在宮外等候師父。


    宮內。


    李隆基問:“吳真人,此次投龍簡儀式汝有何打算?”


    其實,每次都是固定格式。


    比如先舉行金俘籙、黃籙齋會。每個星位設有羅天大醮。然後是投龍簡儀式。


    投龍簡要投三份,分為山簡、土簡、水簡。山簡投之於山巔,奏告天官上元;土簡埋之於地,以告地官中元;水簡投之以告水官下元。目的在於祈求天地水三官大帝保護生靈社稷平安。


    吳均道:“聖人,此次投龍簡,貧道想來點特別的。”


    李隆基聞言大喜:“真人請講?”


    吳均躬身,“首先貧道要謝過聖人,在皇宮建太極廟,讓貧道的真傳弟子楊太真任第一任觀主。”


    李隆基擺手,“主要是真人乃道家大家,朕向來仰慕道家風範,在宮中建道觀,也是朕向往已久的事,吳真人不必太在意,正好,朕也可以借此機會,多聽聽汝太極派的高深學說。”對此,李隆基很高興,楊玉環就在他宮裏了,日後和她見麵的機會自然很多,他已經不操心往下的發展了。


    吳均繼續道:“謝聖人,這第二件事,是貧道除了主持投龍簡儀式之外,還要代聖人向上天求雨。”


    李隆基覺得也不稀奇,求雨的事情很多道士都做過。


    “也可,那就拜托真人了。”李隆基沒有多想。


    吳均知道他誤會了,原來的求雨,隻是象征性地念念求雨的簡書而已。並不是真的能求來雨。


    或者,雨水過十天半月才來,也算求來的。


    吳均道:“有聖人的庇佑,貧道這次求雨,是求之即來,上蒼感知聖人對天下百姓的照顧,隻怕早有降雨之雨,貧道不過是略施小法,代陛下求得雨來,求雨之事,披頭散發做法,聖人豈能親去,有貧道代為求雨便可。”


    吳均說得很低調,將自己的求雨說成是為了聖人,代為求雨。


    這一點,讓李隆基很有麵子。


    同時,他也很擔心:“當日求雨,當時便可得雨?”


    吳均很有信心地說:“正是。”


    “如無降雨,如之奈何?”李隆基很擔心,這是替自己吹牛,吳均求雨,就是他自己求的。


    萬一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雨反而沒來。


    他這個做皇帝的就不好解釋了。


    沒有後路可退啊!


    吳均安慰道:“聖人寬心,貧道乃太極派弟子,師尊乃天上的真仙,貧道的師尊真傳之法,向上天求雨,即使不來雨,師尊在天上也會幫忙的。”


    李隆基聽得有些更加擔心。


    但看吳均那副認真的樣子,又覺得可信,如果真能當著百官眾臣求雨,他李隆基為天下百姓的一代帝王名號就此會青史留名,成為其他帝王可望而不可即的向往,他是真龍天子的身份自然會再次加強,而那些關於他奪取皇位的流言蜚語自然不攻自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晚唐之主,沉迷修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黑馬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黑馬河並收藏我,晚唐之主,沉迷修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