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高台上,吳均將聖人的聖旨徐徐展開,朗聲念道:


    “大唐開元神武皇帝李隆基,本命乙酉,八月五日降誕。夙好道真,願蒙神仙長生之法。謹依上清靈文,投刺紫蓋仙洞。位忝君臨,不蕕朝拜。謹令道士吳均,賫信簡以聞,惟金龍驛傳。”


    此時,在眾人目光的注視下,身穿盛裝龍袍的李隆基徐徐走到前來。


    然後,在百官的注視下,城牆下百姓仰頭的注視下,高聲道:


    “今我朝風調雨順,百姓生活富足,然當下正值農田澆灌時節,朕和百姓都期待一場大雨,今朕特別請來太極派掌門,道家大家吳均真人代朕祈雨於社稷,如雨不下,朕願自焚,向天謝罪,如雨即下,朕將投龍簡儀式對天謝恩,降水龍於天下。”


    李隆基一說完,百官立刻就驚呆了。


    大家誰都沒有想到,如果雨沒有下來,聖人竟然要自焚?這個誓言也太危險了。


    根據大家的經驗,求雨即來雨,平生未見,即使史書上,也不敢這麽寫的。


    大家都是讀書人,那史書上怎麽寫,相信還是三分真就不錯了。


    禮部的官員們率先嘩啦地跪倒一大片,禮部侍郎張餘言道:“聖人,不可啊,臣以為祈雨到降雨,至少要持續月餘,上天才會感知降雨,今祈雨即降雨,自古從未有自,還請聖人三思。”


    “聖人,不可啊!”其他官員也都跟著說道。


    “聖人,千萬不可,臣等以為祈雨從上天感知到降雨,是需要很長時間的,即可降雨,此舉太過,太過,太過,都是道士們誤導聖人啊。”就連禦史中丞韋堅也都著急了,說了幾個太過,他本想說太過魯莽,但怎麽敢這麽形容聖人呢,就改成了道士們誤導。


    韋堅也說不可,後麵自然也跟著跪倒十幾個臣工勸說,要聖人收迴成命。


    文縐縐的話,百姓們聽不懂,直到有學問的人,臉色蒼白地翻譯了過來大家才明白過來。


    “什麽,聖人安排吳真人代為求雨,如求雨不得,聖人將自焚?”


    “這,這怎麽可能。”


    “萬一求雨不得,該當如何是好?”


    “聖人也許是已有天信在身,才有如此說法。”


    大家七嘴八舌地議論道。


    都伸長了脖子,看著台上的兩個大人物,都覺得自己像螻蟻一般渺小。


    而聖人如天上的真龍那樣高大。


    “聖人為我等百姓求雨,為江山社稷求雨,不惜自焚,這是何等的愛戴百姓,知道百姓疾苦啊?”有個老者哭泣了起來,接著跪在地上。


    很快,跪在地上哭泣的百姓數千人,哭聲震天,大聲喊著不要聖人發下如此誓言。


    李隆基看著跪在城牆下一大片的百姓,哭聲連片,都乞求他不要降罪自己。


    心裏也不由得一陣感動,天下的百姓,朕要好好善待啊!他心裏感歎道。


    “大家請起,諸位臣工請起,朕既然已經發願,自然不會收迴,朕心意已定,必然會感動上蒼,請諸位寬心。”


    眾人依然跪地不起。


    這是安排在投龍簡儀式前的一場特殊儀式,是臨時加的,但也是李隆基關乎名聲,記錄史書的重要事情。那些史官們都心驚膽戰的,都不知道這該怎麽記錄了。這個時候,隻好秉筆直書,將所見所言一一記錄下來。


    “三郎呢?”李隆基左右環視,並沒有看見李嶼在場,心裏疑惑。


    高力士知情,低聲道:“迴大家,應吳真人安排,忠王駐守神宮,為吳真人做一些輔助的事,幫助聖人祈雨。”


    李隆基點頭:“他曾夢中見過徐道人,想來也是因為此被吳真人看上做助手,也算合適。”


    李隆基已經不管跪在地上的人們,對一旁等待的吳均道:“吳真人,祈雨儀式開始吧。”


    “是,聖人。”吳均拱手,然後一轉身,走上法台的最高層。


    隻見他仰起頭,麵對長天,伸開雙手,口中念念有詞。


    眾人都不敢大聲唿吸,屏氣凝神地看著吳真人的祈雨儀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晚唐之主,沉迷修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黑馬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黑馬河並收藏我,晚唐之主,沉迷修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