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昭停頓,猶疑片刻。滴血驗親之法根深蒂固,極為難破,莫非這個小侯爺真能扭轉乾坤,勸說皇上認下太子?


    但是轉念一想,這小侯爺最是聰明機智,古靈精怪,開封府好幾起疑案告破,均有他的功勞,說不定這次他又想出了什麽法子,真能成功也不一定!


    況且如今太子雖然暫時安全,但長期流亡在外也不是辦法,眼下無路可走,倒不如拚得一拚!


    想到這裏,展昭心一橫,道:\"小侯爺有什麽計策但說無妨,若真能還太子清白,展某或許不才,但定會盡一己之力!\"


    \"這樣就好。\"李昱冷笑,\"我與你安排,明日你就迴開封府與包大人準備,待時機一到,你就到開封府去擊鼓鳴冤,告我強奪人子,拆散天倫!\"


    \"擊鼓鳴冤?!\"展昭大驚,\"小侯爺,萬萬不可!這樣豈不是要鬧得滿城風雨,盡人皆知?!\"


    \"我就是要盡人皆知!\"李昱一昂首,自信滿滿,大聲道:\"我就是要鬧得滿城風雨,好讓人人都知道這起搶奪人子案!這件案子要麽不鬧,要麽就鬧他一個雞飛狗跳,鬧他一個天翻地覆,鬧他一個上達天聽!!!\"


    長夜過去,白晝再次來臨。卞京城仍是一如既往的喧囂而又平靜,然而在這表麵的平靜下卻湧動著險惡的暗流。


    但京城南麓,卻有一所顯貴府邸。大門緊閉,庭中奇花異草,珍禽異獸,紫竹叢生,小橋流水,竟是一片世外靜謐景象,仿佛半點也未受這紅塵之氣沾染。


    庭中有一小閣,窗戶大敞,可清晰看見其中有兩個人影,雲子紋秤,黑白縱橫,悠然自得,手談正酣。


    \"嗬嗬嗬,老包,這下你可得棄子投降了。\"隻見坐於右側的鬢發胡須盡皆雪白的老人放下一子,笑嗬嗬道。


    \"輸了輸了!\"那左側之人推了棋盤,棄子長歎:\"若論棋藝,學生還是比不過恩師啊!\"隻見他麵黑似碳,眉間一彎月牙,雖是身著便服,卻仍掩不住威嚴之氣,可不正是開封府包青天包大人!


    \"嗬嗬嗬,老包你不必懊惱,多日未在一起鬥子,你的棋藝還是很有長進的嘛!不過……\"老人斜眼睨著麵前的包拯,\"可是心裏有事,礙了落子之路啊?\"


    包拯苦笑,這恩師王大人雖說已告老歸宅頤養天年,但頭腦精明不減當年,眼光更是犀利。


    近日多事,他心中正是疑慮重重,思路淩亂,豈有不輸之理?


    \"老包啊,雖說輸了,但你這一手,白子深入老夫腹地,宛如利劍,正是猛攻之式,可惜操之過急,反被老夫反噬,連吞幾子,折戟沉沙。不過包黑子你棋風一向犀利如劍,這一次卻反而被其所累,可惜,可惜啊!\"老人端詳盤中棋局,微笑搖頭。


    包拯長歎一聲:\"過剛易折,自古秦淮明月最不經磨。棋為如此,劍也為如此啊!\"


    \"嗬嗬嗬嗬嗬……\"王丞相眯著眼睛賊笑,\"久聞開封有名劍,十載凝精氣,千錘煆鋒芒,神兵出海內,劍氣動八方。然而剛強易折,包黑子你……可是在擔心這柄寶劍啦?\"


    包拯苦笑不語,王丞相卻又低頭打量起那盤棋局來:\"咦,奇怪了。老夫此處明明有破綻,若老包你此時在此處落子,必可將老夫將死,怎麽你反倒小心翼翼繞開來了?這可不像平日的你啊……哦,老夫明白了!\"一推棋盤,老人嘿嘿笑起來:\"天上掉下的餡餅,你不敢吃了吧?\"


    包拯長歎一聲,拱手:\"還求恩師指點一二!\"


    \"嘿嘿嘿嘿。\"王丞相賊笑,\"包黑子啊包黑子,老夫最近從波斯得來一麵好盾,乃精鋼所製,外包黃金,上嵌寶石,明亮如鏡,光可鑒人。老包,你看老夫這麵好盾與你那柄寶劍,孰優孰劣啊?\"


    包拯搖頭:\"劍為兵者之氣,乃兇器,主殺伐,盾卻為仁者之心,包容萬物,主守禦,二者並非一物,豈可類比?\"


    \"嗬嗬嗬,劍可出手攻敵要害,然盾可護體,緊要關頭,亦可護劍。雖不可類比,但有劍必有盾,若右手持劍,左手執盾,兵者當天下無敵!包黑子,眼下卞京便有一麵好盾,能不能搞到手……\"王丞相故意湊到包拯耳邊,壓低聲音:\"就看你自己啦……\"


    \"學生明白了!\"包拯恍悟,\"多謝恩師指點!\"


    當暮色再次降臨大地,汴梁城漸漸亮起燈火,正是夜夜笙歌之時,然而汴梁中心的皇宮大殿卻是一片靜謐,隻有燭火輕輕搖曳。


    風從雕欄外吹過來,掀起重重簾幕,現出了寢宮之內的一片狼藉,也現出一個負手獨立身影。那人身穿明黃龍袍,頭戴白玉冠,身姿挺拔,容貌俊秀,隻是神色黯然,有懊惱之色,正是大宋朝當今皇帝趙禎。


    趙禎一聲長歎,轉身走到露台之上,扶著上好的香蘭木闌幹,麵上卻是一片愁雲慘霧。


    太子一事震動後宮,他一怒之下賜死蘭妃,追捕太子,鬧得滿城風雨,卻隻瞞著當今太後一人。


    然而紙裏終究包不住火,今日太後在禦花園散步,無意中問起怎麽一直不見出生沒多久的皇孫,身旁宮女太監皆神色驚惶,吞吞吐吐,李太後心下頓生懷疑,嚴詞逼問,終是得知真相。


    這李太後曾因狸貓一事蒙冤,不得不在民間流離二十餘年,新近才終於沉冤昭雪,被迎接迴宮,自是深知後宮陰謀詭計,流言蜚語之害,亦深知蒙冤滋味。


    如今聞道兒子搞出這等事來,當即氣的差點沒背過氣去,急將趙禎召來痛罵了一頓,勒令即刻撤下聖旨,迎迴太子。


    趙禎以孝治國,眼見母親發怒,自是什麽也不敢說,隻低頭連聲告罪,然而心中一腔悶火無處發泄,迴到寢宮便摔盤砸杯泄憤,直弄得滿地狼藉。


    宮女太監見皇帝發怒,害怕牽連到自身,不敢上前規勸,都躲得遠遠的。趙禎發泄了一會兒,自覺無趣,迴頭看身旁空無一人,燭光映照著地下碎瓷亂玉,更顯淒涼。


    不覺歎氣,卻想起蘭妃生前溫柔賢淑,太子粉嫩可愛,又想起今日太後說的話,心下便已有兩分後悔之意。


    然而滴血驗親結果,太子與自己的血確委實無法相容!趙禎本就是個軟弱的性子,如今心中猶疑不定,更是左右為難,太子到底是不是自己的親生骨肉?


    此事一發,他雖將案子交給了開封府,但那據說與蘭妃通奸的侍衛統領秦飛,卻在金殿上當場撞柱自殺,弄得趙禎更是大為光火!


    眼下兩頭死無對證,怕再是無水落石出之日,自己仍是不敢就這樣認下太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成男侯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草莓的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草莓的豬並收藏穿越成男侯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