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找出路
穿書不可怕,憑自己改掉炮灰命 作者:夜雨聽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陳城看看翁曉曉,比妹妹還小的一個孩子,說話辦事卻總像個大人,關鍵還不是胡說。前麵給出的主意讓他們家就多賺了不少錢,起碼這個冬天沒挨餓。
“我們家世代賣藝求生,勉強度日罷了,我早就想改變現狀,隻是太難了。我從小學武,除了一點功夫和一身力氣,實在別無長處,不會做別的呀。”陳城說到這裏有些失落,他不知從何做起。
翁曉曉很理解陳城的境況,所以想先找他談談,再做打算。
寫書賺錢是容易的,腦子裏的故事存儲量寫個幾十本都不成問題,但終究那都不是她自己的東西,沒傾注太多心血,並不能給翁曉曉帶來足夠的成就感,她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陳哥,我認識一位鏢局的朋友,若你感興趣,我想把你引薦給他。”
陳城先是聽得一愣,明白後隨即轉為了驚喜,“真的嗎?我可以?”
翁曉曉笑笑,陳家人忠厚,翁氏去世時幫了她很多,她在這裏能信任的人也就這幾個,要做事自然先想到了他們,有能力時也願意幫助他們。
“要相信自己,你可以的,能力都是曆練出來的。陳哥,我想存夠本錢後找人跑行商,販貨的人沒經驗可不行。陳哥先在鏢局做兩年,若喜歡,接著做就是,不喜歡做鏢師就跟我幹,可好?”
兩種選擇怎麽都比街頭賣藝好,陳城心動不已,臉都要笑爛了。一時半會兒,他可說不出喜歡做什麽,但有改變命運的機會,他想抓住。“謝謝你翁曉,不管爹娘同不同意,我都願意試試。”
“陳叔、陳嬸自有他們的考慮,迴去好好商量一下吧,有家人的理解跟支持才更好些。”翁曉曉也拿不準陳家二老的心思,但盼著兒子有出息,天下父母總歸都是一樣的吧。
陳城感激地點點頭。
到岔路口時,三人分開,各忙各的。
......
翁曉曉覺得關係近,自然就是兄妹了,但是德寶不同意,執意要結拜,還鄭重其事地安排了結拜禮。
如今他們三個就是異姓兄妹了。
德寶機靈會說話,天生的生意人。康寶也聰明,女工技藝看看就會,周邊的人已經指點不了她,今日翁曉要領著康寶去繡莊拜師。
頂級的繡工門檻很高,要麽在高級繡坊中,要麽在達官貴人的府邸,他們是接觸不到的。既然要學,就要找個好師傅,為妹妹的將來做打算,搭點人情,自然不算什麽事兒。
翁曉曉便托到了林常青,隻認識他這一位貴公子。而且,這位侯府少爺三教九流都有接觸,交友甚廣。
在約定的地方先接上了康寶,二人便去了京城數一數二的大繡坊,“一枝獨繡”。
到的時候,林常青已經在貴賓室等著了。
“博宇,勞你久等了。”翁曉曉上前拱手道歉,求人辦事遲到是很不應該的。
林常青擺擺手,絲毫不介意,“我也剛到,茶都沒喝上兩口呢。”
不拿架子、好相處是二人成為朋友的基礎,翁曉曉也不再客套,轉身拉過康寶,“博宇,這是我妹妹,康寶。”
林常青笑著點了點頭。
“康寶,來,見過林公子。”
見林常青衣著不俗,康寶多少有些膽怯,要飯的時候,沒少受紈絝公子的欺淩,硬著頭皮,低眉垂眼,上前行了個福禮。
林常青過來幫忙,看得是翁曉曉的麵子,自然不會計較一個小丫頭禮行得周不周正。抬頭給林為使了個眼色,林為便出去請人了。
繡坊掌櫃是位四十多歲的中年人,未語先笑,很是和氣,隻是笑得有些假。
林常青見慣了各類人,對掌櫃的態度心知肚明,也不計較。
見林常青說話客氣,佟掌櫃態度才好了不少,他們繡坊招學徒很嚴格,需要層層選拔,最不喜歡介紹來的關係戶。
“佟掌櫃,你們先看看人,該如何便如何,定不讓你難做。”林常青知道人家收徒的規矩,也跟翁曉曉打過招唿了。
“林公子您客氣。”佟掌櫃拱手,並不敢真的得罪少東家的客人。
翁曉曉見狀,領著康寶上前行禮,“佟掌櫃,有禮了,這是舍妹,我們願意接受公平選拔,請林公子出麵也是因為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不知道哪裏的繡娘最好。”
簡單幾句話表明了立場,還變相地誇了繡坊一番,佟掌櫃聽得順耳,也笑得真誠起來。
“一枝獨繡”繡坊是趙家的產業,林常青走得趙彥辰的關係。趙彥辰巴不得跟林常青能走近些呢,本想親自領著人過來,隻是臨時有事走不開,但也特意差隨從往繡坊遞了話的。
佟掌櫃讓繡娘把康寶領了下去,自己親自給林常青添了茶水,都是街麵上混的,你敬我一尺,我自是要還你一丈的。
閑聊了一會兒,佟掌櫃就自去忙了。
翁曉曉雖擔心康寶的考核,但也沒有太過憂慮,這家不成,換一家就是。
“翁曉,這一個月下來,我發現你腳步變輕盈了。”
“有嗎?不過有一點很明顯,現在跑上一個時辰,我都不帶喘的了。”
“哥們就佩服你這點,我可吃不來這苦頭。”
的確很苦很累,多少次,翁曉曉累得坐在地上都爬不起來,很想就這麽放棄了,當一條鹹魚多舒服。
可上輩子當夠了鹹魚,這輩子翁曉曉很想好好活一次。即便依舊默默無聞,也是奮鬥過的。知識不缺,體力差太遠,沒有保命的本事。基於這點,翁曉曉才咬牙堅持了下來。
一個月,養成一種好習慣。
“那個,梁彬跟我表妹......”
“他們咋了?”翁曉曉聽得一臉懵逼。
林常青嘴角抽抽,也是,翁曉年歲尚小,沒注意也正常。
兩個大拇指豎起來湊到了一起,“對上眼了。”
“有嗎?”她真沒留意。
“你個小迷糊蛋,整日在他們身邊,都沒發現?”林常青氣得拍了翁曉曉的頭一下。
“我們家世代賣藝求生,勉強度日罷了,我早就想改變現狀,隻是太難了。我從小學武,除了一點功夫和一身力氣,實在別無長處,不會做別的呀。”陳城說到這裏有些失落,他不知從何做起。
翁曉曉很理解陳城的境況,所以想先找他談談,再做打算。
寫書賺錢是容易的,腦子裏的故事存儲量寫個幾十本都不成問題,但終究那都不是她自己的東西,沒傾注太多心血,並不能給翁曉曉帶來足夠的成就感,她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陳哥,我認識一位鏢局的朋友,若你感興趣,我想把你引薦給他。”
陳城先是聽得一愣,明白後隨即轉為了驚喜,“真的嗎?我可以?”
翁曉曉笑笑,陳家人忠厚,翁氏去世時幫了她很多,她在這裏能信任的人也就這幾個,要做事自然先想到了他們,有能力時也願意幫助他們。
“要相信自己,你可以的,能力都是曆練出來的。陳哥,我想存夠本錢後找人跑行商,販貨的人沒經驗可不行。陳哥先在鏢局做兩年,若喜歡,接著做就是,不喜歡做鏢師就跟我幹,可好?”
兩種選擇怎麽都比街頭賣藝好,陳城心動不已,臉都要笑爛了。一時半會兒,他可說不出喜歡做什麽,但有改變命運的機會,他想抓住。“謝謝你翁曉,不管爹娘同不同意,我都願意試試。”
“陳叔、陳嬸自有他們的考慮,迴去好好商量一下吧,有家人的理解跟支持才更好些。”翁曉曉也拿不準陳家二老的心思,但盼著兒子有出息,天下父母總歸都是一樣的吧。
陳城感激地點點頭。
到岔路口時,三人分開,各忙各的。
......
翁曉曉覺得關係近,自然就是兄妹了,但是德寶不同意,執意要結拜,還鄭重其事地安排了結拜禮。
如今他們三個就是異姓兄妹了。
德寶機靈會說話,天生的生意人。康寶也聰明,女工技藝看看就會,周邊的人已經指點不了她,今日翁曉要領著康寶去繡莊拜師。
頂級的繡工門檻很高,要麽在高級繡坊中,要麽在達官貴人的府邸,他們是接觸不到的。既然要學,就要找個好師傅,為妹妹的將來做打算,搭點人情,自然不算什麽事兒。
翁曉曉便托到了林常青,隻認識他這一位貴公子。而且,這位侯府少爺三教九流都有接觸,交友甚廣。
在約定的地方先接上了康寶,二人便去了京城數一數二的大繡坊,“一枝獨繡”。
到的時候,林常青已經在貴賓室等著了。
“博宇,勞你久等了。”翁曉曉上前拱手道歉,求人辦事遲到是很不應該的。
林常青擺擺手,絲毫不介意,“我也剛到,茶都沒喝上兩口呢。”
不拿架子、好相處是二人成為朋友的基礎,翁曉曉也不再客套,轉身拉過康寶,“博宇,這是我妹妹,康寶。”
林常青笑著點了點頭。
“康寶,來,見過林公子。”
見林常青衣著不俗,康寶多少有些膽怯,要飯的時候,沒少受紈絝公子的欺淩,硬著頭皮,低眉垂眼,上前行了個福禮。
林常青過來幫忙,看得是翁曉曉的麵子,自然不會計較一個小丫頭禮行得周不周正。抬頭給林為使了個眼色,林為便出去請人了。
繡坊掌櫃是位四十多歲的中年人,未語先笑,很是和氣,隻是笑得有些假。
林常青見慣了各類人,對掌櫃的態度心知肚明,也不計較。
見林常青說話客氣,佟掌櫃態度才好了不少,他們繡坊招學徒很嚴格,需要層層選拔,最不喜歡介紹來的關係戶。
“佟掌櫃,你們先看看人,該如何便如何,定不讓你難做。”林常青知道人家收徒的規矩,也跟翁曉曉打過招唿了。
“林公子您客氣。”佟掌櫃拱手,並不敢真的得罪少東家的客人。
翁曉曉見狀,領著康寶上前行禮,“佟掌櫃,有禮了,這是舍妹,我們願意接受公平選拔,請林公子出麵也是因為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不知道哪裏的繡娘最好。”
簡單幾句話表明了立場,還變相地誇了繡坊一番,佟掌櫃聽得順耳,也笑得真誠起來。
“一枝獨繡”繡坊是趙家的產業,林常青走得趙彥辰的關係。趙彥辰巴不得跟林常青能走近些呢,本想親自領著人過來,隻是臨時有事走不開,但也特意差隨從往繡坊遞了話的。
佟掌櫃讓繡娘把康寶領了下去,自己親自給林常青添了茶水,都是街麵上混的,你敬我一尺,我自是要還你一丈的。
閑聊了一會兒,佟掌櫃就自去忙了。
翁曉曉雖擔心康寶的考核,但也沒有太過憂慮,這家不成,換一家就是。
“翁曉,這一個月下來,我發現你腳步變輕盈了。”
“有嗎?不過有一點很明顯,現在跑上一個時辰,我都不帶喘的了。”
“哥們就佩服你這點,我可吃不來這苦頭。”
的確很苦很累,多少次,翁曉曉累得坐在地上都爬不起來,很想就這麽放棄了,當一條鹹魚多舒服。
可上輩子當夠了鹹魚,這輩子翁曉曉很想好好活一次。即便依舊默默無聞,也是奮鬥過的。知識不缺,體力差太遠,沒有保命的本事。基於這點,翁曉曉才咬牙堅持了下來。
一個月,養成一種好習慣。
“那個,梁彬跟我表妹......”
“他們咋了?”翁曉曉聽得一臉懵逼。
林常青嘴角抽抽,也是,翁曉年歲尚小,沒注意也正常。
兩個大拇指豎起來湊到了一起,“對上眼了。”
“有嗎?”她真沒留意。
“你個小迷糊蛋,整日在他們身邊,都沒發現?”林常青氣得拍了翁曉曉的頭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