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誰起的頭,漸漸都形成了共識,開始明碼標價了。


    能正常生活、幹活的,聘禮隻要十兩。缺胳膊少腿的,便漲到了二十兩。不能動的,則要五十兩銀子。


    周正走哪兒都被媒婆圍堵,不得已跑到翁曉曉麵前來訴苦。


    翁曉曉忙著規劃茶山跟水塘,沒理會村裏的言論,聽周正這麽說來,還有些愣神,這是嫁閨女還是賣閨女,婚姻大事,這麽兒戲的嗎?


    好像這麽想也不合適,傷殘人士也有正常嫁娶的權利,隻要你情我願,自然沒什麽。


    周正撓撓頭,他看到了翁曉曉疑惑的眼神,“好些人家日子艱難,能有這麽多聘禮,自然願意把閨女嫁過來。”


    “這是好事兒,本來想諸事兒順當之後,再說這些的。周管事特意提起,是有什麽問題嗎?”


    周正咧咧嘴,略帶尷尬,“我自己都是一個老光棍,不會辦這些事情。”


    翁曉曉聽明白了來意,“那就讓鳳姑去幫忙相看吧,等雙方定下來後,再按照這邊的習俗下聘就是。”


    “如果要成家的多,這房子又是問題。”周正趁機補充道。


    本來修的是免費宿舍,莊子上出錢,兩人一間。現在要娶媳婦,還住宿舍自然就不可以了。


    他們每個人大概有十兩銀子的撫恤金,這下了聘禮,怕是也沒錢蓋房子了,周管事急的應該是這個問題吧。


    “先安排下聘的事情,又不是立刻就成親呢,房子沒那麽急。”這個錢,翁曉曉不想白給,宿舍給你白住已經仁至義盡。


    想了想,翁曉曉補充道:“我可以借錢給你們蓋房子,不收利錢,但是也希望大家量力而為,可以先蓋土房子。後麵還要娶妻生子,別給自己太大的壓力。”


    哪個光棍不想成家呢?他手裏有二十多兩,但他這個年歲,又身有殘疾,想娶個大姑娘,自然要多出聘禮,再蓋好房子還真是困難了。像東家說的,那就先蓋土坯房,先成家再立業。


    好好跟著東家幹幾年,他相信一定能蓋上大瓦房,瞧瞧劉遠家的日子,那才是老百姓最好的生活。


    “我明白了,會給大家傳達下去的。東家,您給大夥想想賺錢的門路吧,好些人年歲大了,都想早點娶上媳婦。”


    這種急迫的心情也可以理解,翁曉曉點頭應下,“先安排幾個人做木工活吧,我看那輪椅做的不錯,手藝是過關的。我畫些新圖紙,做點新樣式的東西,應該好賣。”


    周正喜出望外,一批批家具打下來,好幾個手巧的已經能上手了。


    “行,我這就張羅起來。”周正歡喜地走了,還不忘叫上鳳姑一路。


    他們走後,翁曉曉索性坐到了書桌旁,拿筆畫起了式樣。


    小孩子玩的蹺蹺板,小三輪車,搖搖馬,各種用木塊做的玩具,反正能想到的都畫了出來。


    這些東西可以做成中檔和高檔兩種。中檔的,就用一般的木材,便宜些,賣給一般富足的家庭。高檔的便選用貴重的木材,精雕細琢,專門賣給達官貴人。


    寫寫畫畫間,一下午就過去了。


    ......


    翁曉曉不懂茶,但是老王頭真是個行家裏手,交談過幾次,便決定高薪聘用這一家人。


    他們隻負責技術這部分,需要多少人手,要采買什麽東西,都由周正負責,既減輕負擔,也避免一家獨大。


    “東家,咱們這茶樹品種是不差的,缺的是肥料和管理,這一片都需要好好養養,起碼後年才能出茶,否則采了品質也太差。”


    翁曉曉點點頭,作為外行人,她看著這些茶樹都覺得不太正常了。


    “茶樹挺脆弱的,這兩年沒人管理,生長受阻,還有亂長的現象,病蟲害也不輕。我也是愛茶之人,種了一輩子,實在不忍心離開茶園,當時也是沒辦法,哎,不說了,好在盼來了新東家。”


    “王老伯,往後您就安心照顧這片茶園,先給您固定的工錢,等咱們茶園盈利了,我給你分紅。”


    翁曉曉相信,利益最能激勵人。


    果然,一定有分紅,老王頭眼神亮了亮,“那就謝謝東家了,我一定好好幹。隻是這肥料?”


    “哪種肥料對茶樹最好?”


    現在的農家肥都是自己存自家用,好像沒聽說有賣的。


    “豬糞、羊糞、牛糞、雞糞都可以,但要堆腐後才可施用,否則會傷根。”


    “看來養茶以前,要先養這些家畜了。”翁曉曉本也有這個規劃,“那就先在茶園裏養雞。周邊用籬笆圍起來,裏麵散養。老伯家裏人手多嗎?若是人手夠,我把養雞的活也包給你們,便於管理,閑雜人等少進來。”


    他跟兩個兒子的工錢足夠養活一家老小了,如果再包給他們養雞,那老婆子跟兒媳婦,甚至小孩子都能幫上忙,家裏沒閑人,再不用擔心溫飽,更不用為了節省口糧急著把閨女嫁出去。


    想到這些,老王頭直接跪了下去,“家裏人不少,夠用。我代一家老小叩謝東家大恩了。”


    翁曉曉給平安使了個眼色,讓他過去把人攙扶了起來。


    “老伯,隻要把茶園經營好,我能賺錢,自然不會虧待了你們。先修籬笆,再算算養多少雞苗,是現在養還是等開春養?跟周管事商量著辦。”


    這都九月了,天越來越冷,“讓我老婆子先買些雞迴來養著吧,等春天,母雞就能抱窩孵雞苗了。”


    “就這麽辦吧。等後麵核算一下成本,我再給你們定養雞的提成,總之,我賺得多,你們就拿得多。”翁曉曉不會腦子發熱,空口許下給多少的,她不黑心,但也不能不賺錢。


    老王頭當即作揖道謝,如今遇到了好東家,生活有了著落,他一定把這片茶園給打理出來。種出了好茶,可比那百畝良田賺錢!


    ......


    鳳姑去給那些傷兵相看媳婦,鄭榕閑來無事,也跟著去湊了湊熱鬧,再加上一個老嬤嬤,三個女人一台戲,熱鬧非凡。


    幾天下來,真的撮合成了五對兒,裏麵有周正周管事跟那個差點被冤枉的田娃。


    各人情況不同,自然聘禮也不同。


    周正雖然年齡大些,還少隻胳膊,但作為管事,能幹又有前程,好幾家爭著嫁閨女,最後相中了一個李姓姑娘,給了十五兩聘禮,兩廂歡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書不可怕,憑自己改掉炮灰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夜雨聽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夜雨聽荷並收藏穿書不可怕,憑自己改掉炮灰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