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簽下訂購契書
穿書不可怕,憑自己改掉炮灰命 作者:夜雨聽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紅薯、玉米、土豆大概都是同時期傳進來的,在曆史上養活了千千萬萬的人,封建時代後期,人口能有大幅度地增長,就是得益於這些高產作物。
雖然已經拜托了裴鈞找別人采買,但這並不衝突,多弄幾批才有利用選出糧種。
老管家還沒有迴來,花匠先到了。
張晁發話,“給客人講講怎麽種植的番薯。”
花匠低著頭把他栽種的過程說了一遍。
翁曉曉耐心聽完,但一次種植的成功還算不上經驗,隻能算是有借鑒的價值。
但花匠說發了芽的番薯可以放進土裏保存,既不會爛掉,還能促進生長,這點建議倒是很可取。她正發愁怎麽運迴去呢。
這邊談完,老管家拿著契書也進來了。
翁曉曉把兩份都仔細看過,沉思片刻,“還希望張先生能在契書上加一句,保證番薯品相完好,能做種子。”
若是運來的不能出芽,這個價格就太離譜了,契書就是對雙方的約束,想到什麽自然就要加進去。
“品相完好容易做到,至於能不能做種子?這個不好界定吧。”
這個的確不好界定,翁曉曉點點頭。
“那就寫上,保證番薯外表光滑無破損、形狀好,堅硬,無黑斑。”
張晁眨眨眼,“新買來時肯定能達到這些要求的,但是經過海上個把月的顛簸,運到後就難說了。品相完好的能達到六七成就不錯。”
生鮮運輸,損耗也在所難免。
“損耗屬正常,但那是您這邊需要費心的地方,這些自然已經包含在了貨價裏。”
生意談判,自然有來有往,都要爭取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翁曉曉毫不退讓。
張晁這才鄭重地看了眼翁曉曉,還以為是人傻錢多呢,五百兩的定金沒有猶豫半分就同意了,原來在這裏等著他呢。
人家的要求並不過分,張晁略略思索便答應了下來,“那就依著翁公子的要求。”提筆在兩份契書上添了對貨物的具體要求,寫完交給翁曉曉查看。
再無異議後,翁曉曉簽了字畫了押。
張晁接過去簽字按手印,留下一份,交給翁曉曉另一份。
翁曉曉看了一眼,收下契書,才把五百兩銀票掏出來遞了過去。
“還請張先生簽下收據。”
小小年紀,辦事倒是滴水不漏。
張晁驗過銀票,提筆寫下了收據,並簽字畫押。
手續辦完,翁曉曉笑著說道:“等貨到了,還要煩請張先生雇車給我送到揚州,這個費用自然由我來出。”
肯出錢就行,辦事的人好找,送過去正好收尾款,互惠互利才能長久合作。
“可以,也免得浪費公子的人手。”
“還有個不情之請,先生花園的番薯秧子可否一並送我?”手上就這幾個實在太少了,這要種幾輪才夠推廣的?翁曉曉不得不厚著臉皮索要了。
五百兩都收了,還在乎這幾個添頭嗎?!
“沒問題,管家,你去安排。”
時間不長,小廝們陸續搬來了幾個大花盆,裏麵的番薯已經開始爬蔓,葉片綠油油的,看得翁曉曉心花怒放。有了這些,已經不虛此行。
“花匠說,這些番薯都沒怎麽特別照料,不缺水就行,但是也不能澆水過多。”
根莖植物喜歡疏鬆的土壤,而且耐旱不耐澇,這一點翁曉曉還是知道的。
事情辦完,也不便再留下打擾別人。翁曉曉讓小空去叫來一輛車,運走這些番薯。
“兩位老兄,此行收獲頗大,多謝了。”翁曉曉客氣道別。
二人迴禮,“翁公子客氣,能結識閣下也是我們的榮幸。”
“歡迎二位到揚州做客,小弟願盡地主之誼。”
“若去了揚州,少不了叨擾公子。”
你來我往,談笑風生。
......
番薯放在花盆裏太占地方,一車也裝不下幾盆,坑坑窪窪的道路很容易顛簸壞了。一路上,翁曉曉都在琢磨用什麽來盛放最合適。
走著走著,突然想起她爸爸種小土豆用的是木桶,還是特意定製的,下部有開口。
那裝車用木箱最穩妥,找那種破一點的,或者人為弄出一些孔洞,能透水就行,這樣最穩妥。
想定了主意,翁曉曉心頭才徹底鬆了口氣。
“哥,你買的是什麽?我看你眼都不眨一下,五百兩就給人家了。”康寶問出了大家的心聲。
“這可是寶貝,能吃,產量又不錯,聽花匠說比較耐旱,種到北方就很合適,南方的旱田也沒問題。”
“還不知道的事情呢,有點太冒險了吧。”
高產量是後世驗證過的,肥水都跟的上,畝產萬斤都能達到,就算是現在的耕作水平比較落後,畝產千斤也沒問題。
要知道現在水稻畝產三四百斤的都是高產了。
紅薯再不好吃,那也是糧食,能讓人活命的。
這麽算下來,種子再貴,做這事兒也不虧,但康寶的想法是普通人很正常的思維,也沒有錯。
“我出來的目的就是找些適應性強的高產作物,凡事都要嚐試一下才知道。”
好吧,錢是姐姐賺的,怎麽花都隨意,她也隻是不理解並不是不讚成。
康寶想通的很快,抱著翁曉曉的胳膊說道:“哥,我們是不是準備迴去了?”
“是要準備迴去了,水應該退了吧。家裏遭了大災,我們要帶些東西迴去才行。”
“帶糧食?”春霞問道。
“家裏有,暫時不需要買,路上災民那麽多,帶糧食趕路可不安全。”
想到洪水,翁曉曉神色鄭重起來,“大災過後必有疫情,我想帶些藥迴去。”
“康寶,你合計一下,咱們身邊還有多少錢,留出路上的花費,都交給小空去辦藥。”
“哥,要買哪些藥材呢!”
翁曉曉聽到康寶的問話,愣了下,是呀,買些什麽?她也不懂中藥材啊。這事兒還不好明目張膽地去打聽,說出來就等著人家抬價吧。
治療的方子要對症下藥,但是預防的藥材可以備一些。
“多買些幹艾草吧,再去藥鋪裝一些驅蟲的藥囊。”
這是最穩妥的方法了,畢竟他們不懂,身上的錢財也有限。
雖然已經拜托了裴鈞找別人采買,但這並不衝突,多弄幾批才有利用選出糧種。
老管家還沒有迴來,花匠先到了。
張晁發話,“給客人講講怎麽種植的番薯。”
花匠低著頭把他栽種的過程說了一遍。
翁曉曉耐心聽完,但一次種植的成功還算不上經驗,隻能算是有借鑒的價值。
但花匠說發了芽的番薯可以放進土裏保存,既不會爛掉,還能促進生長,這點建議倒是很可取。她正發愁怎麽運迴去呢。
這邊談完,老管家拿著契書也進來了。
翁曉曉把兩份都仔細看過,沉思片刻,“還希望張先生能在契書上加一句,保證番薯品相完好,能做種子。”
若是運來的不能出芽,這個價格就太離譜了,契書就是對雙方的約束,想到什麽自然就要加進去。
“品相完好容易做到,至於能不能做種子?這個不好界定吧。”
這個的確不好界定,翁曉曉點點頭。
“那就寫上,保證番薯外表光滑無破損、形狀好,堅硬,無黑斑。”
張晁眨眨眼,“新買來時肯定能達到這些要求的,但是經過海上個把月的顛簸,運到後就難說了。品相完好的能達到六七成就不錯。”
生鮮運輸,損耗也在所難免。
“損耗屬正常,但那是您這邊需要費心的地方,這些自然已經包含在了貨價裏。”
生意談判,自然有來有往,都要爭取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翁曉曉毫不退讓。
張晁這才鄭重地看了眼翁曉曉,還以為是人傻錢多呢,五百兩的定金沒有猶豫半分就同意了,原來在這裏等著他呢。
人家的要求並不過分,張晁略略思索便答應了下來,“那就依著翁公子的要求。”提筆在兩份契書上添了對貨物的具體要求,寫完交給翁曉曉查看。
再無異議後,翁曉曉簽了字畫了押。
張晁接過去簽字按手印,留下一份,交給翁曉曉另一份。
翁曉曉看了一眼,收下契書,才把五百兩銀票掏出來遞了過去。
“還請張先生簽下收據。”
小小年紀,辦事倒是滴水不漏。
張晁驗過銀票,提筆寫下了收據,並簽字畫押。
手續辦完,翁曉曉笑著說道:“等貨到了,還要煩請張先生雇車給我送到揚州,這個費用自然由我來出。”
肯出錢就行,辦事的人好找,送過去正好收尾款,互惠互利才能長久合作。
“可以,也免得浪費公子的人手。”
“還有個不情之請,先生花園的番薯秧子可否一並送我?”手上就這幾個實在太少了,這要種幾輪才夠推廣的?翁曉曉不得不厚著臉皮索要了。
五百兩都收了,還在乎這幾個添頭嗎?!
“沒問題,管家,你去安排。”
時間不長,小廝們陸續搬來了幾個大花盆,裏麵的番薯已經開始爬蔓,葉片綠油油的,看得翁曉曉心花怒放。有了這些,已經不虛此行。
“花匠說,這些番薯都沒怎麽特別照料,不缺水就行,但是也不能澆水過多。”
根莖植物喜歡疏鬆的土壤,而且耐旱不耐澇,這一點翁曉曉還是知道的。
事情辦完,也不便再留下打擾別人。翁曉曉讓小空去叫來一輛車,運走這些番薯。
“兩位老兄,此行收獲頗大,多謝了。”翁曉曉客氣道別。
二人迴禮,“翁公子客氣,能結識閣下也是我們的榮幸。”
“歡迎二位到揚州做客,小弟願盡地主之誼。”
“若去了揚州,少不了叨擾公子。”
你來我往,談笑風生。
......
番薯放在花盆裏太占地方,一車也裝不下幾盆,坑坑窪窪的道路很容易顛簸壞了。一路上,翁曉曉都在琢磨用什麽來盛放最合適。
走著走著,突然想起她爸爸種小土豆用的是木桶,還是特意定製的,下部有開口。
那裝車用木箱最穩妥,找那種破一點的,或者人為弄出一些孔洞,能透水就行,這樣最穩妥。
想定了主意,翁曉曉心頭才徹底鬆了口氣。
“哥,你買的是什麽?我看你眼都不眨一下,五百兩就給人家了。”康寶問出了大家的心聲。
“這可是寶貝,能吃,產量又不錯,聽花匠說比較耐旱,種到北方就很合適,南方的旱田也沒問題。”
“還不知道的事情呢,有點太冒險了吧。”
高產量是後世驗證過的,肥水都跟的上,畝產萬斤都能達到,就算是現在的耕作水平比較落後,畝產千斤也沒問題。
要知道現在水稻畝產三四百斤的都是高產了。
紅薯再不好吃,那也是糧食,能讓人活命的。
這麽算下來,種子再貴,做這事兒也不虧,但康寶的想法是普通人很正常的思維,也沒有錯。
“我出來的目的就是找些適應性強的高產作物,凡事都要嚐試一下才知道。”
好吧,錢是姐姐賺的,怎麽花都隨意,她也隻是不理解並不是不讚成。
康寶想通的很快,抱著翁曉曉的胳膊說道:“哥,我們是不是準備迴去了?”
“是要準備迴去了,水應該退了吧。家裏遭了大災,我們要帶些東西迴去才行。”
“帶糧食?”春霞問道。
“家裏有,暫時不需要買,路上災民那麽多,帶糧食趕路可不安全。”
想到洪水,翁曉曉神色鄭重起來,“大災過後必有疫情,我想帶些藥迴去。”
“康寶,你合計一下,咱們身邊還有多少錢,留出路上的花費,都交給小空去辦藥。”
“哥,要買哪些藥材呢!”
翁曉曉聽到康寶的問話,愣了下,是呀,買些什麽?她也不懂中藥材啊。這事兒還不好明目張膽地去打聽,說出來就等著人家抬價吧。
治療的方子要對症下藥,但是預防的藥材可以備一些。
“多買些幹艾草吧,再去藥鋪裝一些驅蟲的藥囊。”
這是最穩妥的方法了,畢竟他們不懂,身上的錢財也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