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
穿書不可怕,憑自己改掉炮灰命 作者:夜雨聽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再說了,番薯做出來的零食偏多,開酒樓有點小題大做了,開個大排檔或者美食城足矣。
見翁曉曉沒有繼續提這個話題,也就是沒有跟他們合作的意思,歐陽家的倆人精便沒有再多問一句。
吃過飯,基本定下了合作的框架,歐陽兄弟帶上一袋番薯便告辭離開了。
“翁曉定親沒有?”
歐陽華深深看了哥哥一眼,“沒有長輩在,沒人給他張羅親事,他自己眼光高也不著急。”
頓了頓又說道,“哥,我跟他提過小妹,他還沒表態,我自己先否決了,倆人不合適。”
“妹妹雖是庶出,但到底是我歐陽家的小姐,怎麽就不合適?難不成你覺得還配不上翁曉?”
怕哥哥拉郎配,更怕翁曉不樂意,歐陽華忙說道,“紫葉除了出身,哪裏配的上翁曉?哥,結親是要親上加親,可不是為了結怨。翁曉活著不圖名不圖利,若是不喜歡,他絕不會勉強自己的。”
歐陽震沒急著說話,結親隻是想把翁曉籠絡住,這般能幹的人,又沒有家族儀仗,那以後完全就是歐陽家的助力,這種人可不多見。但歐陽華說的也沒錯,不能因為這個把關係弄僵了,得不償失。
做好番薯推廣這件事兒能名利雙收,歐陽家會更進一步。
“你改日把人約到家裏,想辦法讓他見見紫葉,若是他願意,豈不是皆大歡喜。”
歐陽華點點頭,但他直覺這事兒成不了,他見過翁曉真容,這樣出挑的人物又肯隱忍,絕不會攀附歐陽家。而且從相識到如今,翁曉都在刻意跟他保持著距離,他們絕不是無話不說親密無間的關係,即便去年在翁家小住幾日,也沒有更進一步。
歐陽華心裏很清楚,隻是很多時候不願深思。
“我隻能盡力一試。哥,你可千萬別多做什麽,絕不能小看了翁曉,他真實的底細我並不知道,尤其是京城那邊。”歐陽華再三叮囑道。
兄弟的重視,再加上當初林常青的拜托,歐陽震自然不會輕舉妄動。對於無所求的人,更不能以常理論斷。
……
翁曉曉可沒時間多思多想,送走了兄弟倆,便又忙碌開了。
田裏已收獲,下一步就要抓緊時間育苗,除了賣給歐陽家的,還有茂縣莊子要耕種的。
育苗要趕時節,這次的藤蔓已經完全夠用。
收獲的番薯也不能在院子裏就這麽放著。讓劉遠把一半番薯送進地窖儲存,晚些時候做美食用。另一半就安排車隊運送到茂縣,準備加工成粉條。
各項事情暫時安頓好,翁曉曉便迴了揚州。
交代裴鈞考察購買開美食城的場地,想長久做下去,必須有自己的穩定地盤。
番薯製作的美食還是有很多的,簡單的烤番薯,油炸番薯餅,再到拔絲番薯,番薯幹,可發揮的餘地很大。
迴憶了幾種,說了下思路,就讓甘嫂這個專業人士放手去做了。等研究出配方,製作並不難。
誰來做?家裏並沒有閑置人員。思來想去,為了穩妥,也隻有再讓鳳姑去買幾個人手了。
家裏交代清楚,又休息了一天,翁曉曉便趕去了茂縣。
美食可以放手交出去,但粉條她得盯著。
粉條不僅容易存儲更方便運輸,這是一個可以做大做強的項目,搶占先機就是搶占市場。
番薯粉條滑爽的口感和濃鬱的味道讓人迴味無窮。隻要能做出來,銷路是不愁的。
但萬事開頭難!
也隻有先做出來,才有長遠發展可言。
一路上,翁曉曉的腦袋一直在琢磨這一件事情了,也大致理清了個思路。
首先,要想辦法把大個的番薯磨成細膩的番薯漿。要定製石磨,還要添加驢子。
番薯漿要過濾殘渣,才能得到純淨的番薯澱粉。
澱粉可以單賣,在廚房有大用處。比如炒肉絲時裹上澱粉,可以讓肉質更細嫩。
製作粉條關鍵還是調製澱粉糊的比例。適量的水加入到番薯澱粉中,攪拌成糊糊,混合好的澱粉糊倒入漏勺或模具中,借助重力的作用,通過細小的孔眼流出形成一根根細長的粉條。
長期要使用的東西,模具也必須好好研製一番才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成了形還不算完,剛製成的粉條還處於生澀狀態,需要進一步處理才能變得美味可口。
這個過程便是熬煮。
細長的粉條直接放入沸水中煮熟,經過持續加熱,粉條逐漸變得柔軟且富有彈性。最後,將煮熟的粉條撈出,用冷水衝洗降溫,才能保留粉條的口感和韌性。
煮過的粉條可以直接烹飪了,但想儲存還需要進行晾曬。風幹或者曬幹都可以,完全幹燥的粉條才會變得極為堅韌,耐久存。
經過這一係列繁瑣的工序,番薯粉條才算大功告成。
思路有了,怎麽操作起來難度並不小,尤其是準備大規模製作。
還有就是粉條製作的人手問題,這門技術的關鍵點必須由可靠的自己人掌握。
藕粉製作時,翁曉曉不在揚州,全是由周正負責。這個人是個能幹又可靠的。
他管著全局,自然就不能再掌握技術了,一家獨大也是隱患。
隻是要用誰,翁曉曉完全沒了主意,也隻能到了莊子上再去選人了。
……
“補給還能撐多久?”
軍需官咬咬牙,“將軍,一日兩餐也隻能撐上五天。”
“送給養的隊伍到了哪裏?”
張謙指了指輿圖,“按計劃應該到青縣這裏了,再有一日便到涼州。”
楊朔未看青縣,反而看向了青縣的四周。
青縣東側有一座連綿起伏的小山,山不高,地勢也不險要,卻是奔赴涼州的必經之地。
拓王黑騎神出鬼沒,圍困涼州的軍隊裏不可能有這支生力軍。
那麽這支力量定會用在緊要處。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是該正麵打一場了!
楊朔稟退了軍需官,召來幾員大將,商談起軍機大事。
狹路相逢勇者勝!
見翁曉曉沒有繼續提這個話題,也就是沒有跟他們合作的意思,歐陽家的倆人精便沒有再多問一句。
吃過飯,基本定下了合作的框架,歐陽兄弟帶上一袋番薯便告辭離開了。
“翁曉定親沒有?”
歐陽華深深看了哥哥一眼,“沒有長輩在,沒人給他張羅親事,他自己眼光高也不著急。”
頓了頓又說道,“哥,我跟他提過小妹,他還沒表態,我自己先否決了,倆人不合適。”
“妹妹雖是庶出,但到底是我歐陽家的小姐,怎麽就不合適?難不成你覺得還配不上翁曉?”
怕哥哥拉郎配,更怕翁曉不樂意,歐陽華忙說道,“紫葉除了出身,哪裏配的上翁曉?哥,結親是要親上加親,可不是為了結怨。翁曉活著不圖名不圖利,若是不喜歡,他絕不會勉強自己的。”
歐陽震沒急著說話,結親隻是想把翁曉籠絡住,這般能幹的人,又沒有家族儀仗,那以後完全就是歐陽家的助力,這種人可不多見。但歐陽華說的也沒錯,不能因為這個把關係弄僵了,得不償失。
做好番薯推廣這件事兒能名利雙收,歐陽家會更進一步。
“你改日把人約到家裏,想辦法讓他見見紫葉,若是他願意,豈不是皆大歡喜。”
歐陽華點點頭,但他直覺這事兒成不了,他見過翁曉真容,這樣出挑的人物又肯隱忍,絕不會攀附歐陽家。而且從相識到如今,翁曉都在刻意跟他保持著距離,他們絕不是無話不說親密無間的關係,即便去年在翁家小住幾日,也沒有更進一步。
歐陽華心裏很清楚,隻是很多時候不願深思。
“我隻能盡力一試。哥,你可千萬別多做什麽,絕不能小看了翁曉,他真實的底細我並不知道,尤其是京城那邊。”歐陽華再三叮囑道。
兄弟的重視,再加上當初林常青的拜托,歐陽震自然不會輕舉妄動。對於無所求的人,更不能以常理論斷。
……
翁曉曉可沒時間多思多想,送走了兄弟倆,便又忙碌開了。
田裏已收獲,下一步就要抓緊時間育苗,除了賣給歐陽家的,還有茂縣莊子要耕種的。
育苗要趕時節,這次的藤蔓已經完全夠用。
收獲的番薯也不能在院子裏就這麽放著。讓劉遠把一半番薯送進地窖儲存,晚些時候做美食用。另一半就安排車隊運送到茂縣,準備加工成粉條。
各項事情暫時安頓好,翁曉曉便迴了揚州。
交代裴鈞考察購買開美食城的場地,想長久做下去,必須有自己的穩定地盤。
番薯製作的美食還是有很多的,簡單的烤番薯,油炸番薯餅,再到拔絲番薯,番薯幹,可發揮的餘地很大。
迴憶了幾種,說了下思路,就讓甘嫂這個專業人士放手去做了。等研究出配方,製作並不難。
誰來做?家裏並沒有閑置人員。思來想去,為了穩妥,也隻有再讓鳳姑去買幾個人手了。
家裏交代清楚,又休息了一天,翁曉曉便趕去了茂縣。
美食可以放手交出去,但粉條她得盯著。
粉條不僅容易存儲更方便運輸,這是一個可以做大做強的項目,搶占先機就是搶占市場。
番薯粉條滑爽的口感和濃鬱的味道讓人迴味無窮。隻要能做出來,銷路是不愁的。
但萬事開頭難!
也隻有先做出來,才有長遠發展可言。
一路上,翁曉曉的腦袋一直在琢磨這一件事情了,也大致理清了個思路。
首先,要想辦法把大個的番薯磨成細膩的番薯漿。要定製石磨,還要添加驢子。
番薯漿要過濾殘渣,才能得到純淨的番薯澱粉。
澱粉可以單賣,在廚房有大用處。比如炒肉絲時裹上澱粉,可以讓肉質更細嫩。
製作粉條關鍵還是調製澱粉糊的比例。適量的水加入到番薯澱粉中,攪拌成糊糊,混合好的澱粉糊倒入漏勺或模具中,借助重力的作用,通過細小的孔眼流出形成一根根細長的粉條。
長期要使用的東西,模具也必須好好研製一番才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成了形還不算完,剛製成的粉條還處於生澀狀態,需要進一步處理才能變得美味可口。
這個過程便是熬煮。
細長的粉條直接放入沸水中煮熟,經過持續加熱,粉條逐漸變得柔軟且富有彈性。最後,將煮熟的粉條撈出,用冷水衝洗降溫,才能保留粉條的口感和韌性。
煮過的粉條可以直接烹飪了,但想儲存還需要進行晾曬。風幹或者曬幹都可以,完全幹燥的粉條才會變得極為堅韌,耐久存。
經過這一係列繁瑣的工序,番薯粉條才算大功告成。
思路有了,怎麽操作起來難度並不小,尤其是準備大規模製作。
還有就是粉條製作的人手問題,這門技術的關鍵點必須由可靠的自己人掌握。
藕粉製作時,翁曉曉不在揚州,全是由周正負責。這個人是個能幹又可靠的。
他管著全局,自然就不能再掌握技術了,一家獨大也是隱患。
隻是要用誰,翁曉曉完全沒了主意,也隻能到了莊子上再去選人了。
……
“補給還能撐多久?”
軍需官咬咬牙,“將軍,一日兩餐也隻能撐上五天。”
“送給養的隊伍到了哪裏?”
張謙指了指輿圖,“按計劃應該到青縣這裏了,再有一日便到涼州。”
楊朔未看青縣,反而看向了青縣的四周。
青縣東側有一座連綿起伏的小山,山不高,地勢也不險要,卻是奔赴涼州的必經之地。
拓王黑騎神出鬼沒,圍困涼州的軍隊裏不可能有這支生力軍。
那麽這支力量定會用在緊要處。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是該正麵打一場了!
楊朔稟退了軍需官,召來幾員大將,商談起軍機大事。
狹路相逢勇者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