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連個護著她的人都沒有
侯門孤女:複仇路上撿個攝政王 作者:南宮凝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阿桑走之前,與慕卿安說了如何與宮裏暗線聯係。
於是慕卿安很快收到了來自假皇帝的傳來的消息,此人行事也算謹慎,一張紙上,隻有寥寥數語:唯恐棠梨落盡,此生無緣歸家……
慕卿安看到信,便知此人是個有良心的。
他如今被困宮中,無法與家人聯係,自己也不敢貿然行事。
“大師兄,勞煩你往棠梨村走一趟,確認村民安全。若是有蕭氏的人,不要打草驚蛇。百姓人身安全要緊。”
一個村子,少說也有上百人,依照蕭氏的一慣行事,隻怕不僅假皇帝性命難保,連那些村民,也是朝不保夕。百姓無辜,能救一個是一個吧……
三日後,大師兄陳行便快馬趕迴,確認棠梨村村民暫且無恙。
“我留了人在那兒盯著,蕭家人若是有動靜,我們的人會立即出手,師妹不必擔心。”
“蕭家人行事不留餘地,那些村民的性命在他們眼裏如同草芥,讓他們警醒著點兒,不要大意。”
陳行點頭,“師妹放心,大家心裏都有數的。”
讓人去給假皇帝傳消息讓他安心之後,慕卿安又問起了另外一件事情,“我們如今收留的孤兒之中,可有好苗子?”
“按照你的意思,已經集中訓練出一支隊伍,騎射之術尤為出色。其中有兩人,十分擅長做弓弩,這支隊伍平時訓練,用的也是這兩人自己做出來的弓弩,威力不比軍中用的弓弩差。”
“有多少人?”京都如今局勢緊張,若是一朝生變,需要的便是出其不意的精英隊伍。
“有兩百五十一人。他們之中最大的才二十出頭 ,最小的隻有十四。”陳行按照實際情況一一說了出來。
慕卿安的指尖輕輕在桌麵上敲擊,聞言突然停下了動作,“能調用的都調到京都來,來之前要與他們說明來的目的,若是有人不願,便不要勉強。此刻心誌不定,真要麵對敵人時,多半也是畏畏縮縮,不堪大用的。現在將人挑出來,也好過到時候因為退縮白白丟了性命。”
陳行點頭,“我這就親自走一趟,將人帶到皇都來。但是,這樣多的人進城,勢必會引人耳目,就算進了城,又該如何安置呢?”
“城南有一座荒廢的府邸,我早已暗中將它買下來,就是備著今日,那兒原是罪臣府邸,被抄家之後便荒廢無主了。但地方還算寬敞,你先將人分批帶到那兒去,不要輕舉妄動引人注意。準備好足夠的材料,讓他們加緊做出更多的弓弩,之後等我安排。”
“是!”
陳行走後,慕卿安拿出了一塊令牌放在手中查看,這是容止陌離京前交給她的,有了這塊令牌,她便可以調動駐紮在京都外的兵馬,以備不時之需。
這些都是原靖國侯的兵馬,大部分在邊關鎮守,留在京都的,隻有五千。
加上她自己手裏的人,即使容止陌不在,穩住京城亂局應當也不算大問題。更何況,如果她沒有猜錯的話,晉寧長公主也是早有準備的。
雖然大家都沒有宣之於口,但都一門心思想要護住皇城。
陸非晚一直想讓晉寧長公主上張家提親,可皇城諸事未定,他又猶豫不決,擔心將來有變數,會拖累了張菱歌。
“我知道你是怎麽想的,但眼下終究不是好時機,待一切塵埃落定再說吧,隻怕那位首輔大人,此時也沒有心思,嫁女兒。”晉寧長公主也算將張家的狀況打聽了一番,了解了張菱歌在府裏的處境。
張溪遠或許是個好官,卻算不上是個好父親。
有了續弦之後,便將後院之事盡數交由繼室打理,對於原配所生的這個女兒,一點做父親的責任都沒有盡到。所以張菱歌在外麵幹什麽,遭遇了什麽事情,他也不擔心,聽說近來有所改變,但那又有什麽用?小姑娘家的心思最是敏感,她在最需要你的時候,你都沒有站在她那邊為她遮風擋雨,那她以後就再也不需要你了,甚至於你現在對她情真意切,也會被她當成是敷衍。
陸非晚知道,此時不是好時機。所以才一直猶豫,近來為了朝堂上的事情,他已經許久沒有去見過她了,也不知道現在如何了。
“母親若是得空,幫孩兒去繡房看看她唄?哪兒都是一些姑娘家,我常去也不方便,還惹人眼……”
長公主瞪他,“你去惹眼,我堂堂長公主去,就不惹眼嗎?想什麽呢你?”她頓了頓又道,“如今是多事之秋,多少雙眼睛盯著咱們寧遠侯府呢,你這時候,還是少與她接觸為妙,免得給她招惹禍患。那蕭月苒幾次三番尋她麻煩,還不是你惹下的亂子?最後還是卿安那丫頭出手,給了她教訓,你呢?你作為人家的心上人,禍是你惹出來的,你又為人家做過些什麽?”
陸非晚隻覺得臊得慌。
確實是這樣,他真的沒有為張菱歌做過些什麽。
每一次她出事,都是慕卿安及時出現……
就像這一次,他也不可能跑到蕭府,闖進人家的閨房,去剃光人家的頭發……
“行了,我也不是怪你,隻是覺得菱歌那姑娘,著實可憐,娘沒了,爹又不疼。出了事,連個護著她的人都沒有……”
陸非晚低著頭,“母親,我去看看她。”
他出府後便直奔繡房,到了繡房卻被告知她家裏臨時有事,已經迴家去了。
府裏有事,一般不會找張菱歌,能找她的事情,定是與她有關,陸非晚心裏閃過一抹不安,調轉馬頭又往張府跑。
此時的張府正廳裏,氣氛有些緊張。
張菱歌站在屋內,一言不發。
“你年紀也不小了,皇城之中,誰家好姑娘到了你這個年紀還不嫁人呢?”說話的,是她的繼周氏。
她與張溪遠一左一右,坐在首位。
“我可是費了不少心思,才托人說了這麽一門親,對方可是堂堂勳爵人家,府裏就他一個獨子。如今的主母身體不好,你一嫁過去,就可以掌管一府中饋,不用受婆母的氣,多好啊……”
周氏說得天花亂墜,張菱歌就是不發一言。
於是慕卿安很快收到了來自假皇帝的傳來的消息,此人行事也算謹慎,一張紙上,隻有寥寥數語:唯恐棠梨落盡,此生無緣歸家……
慕卿安看到信,便知此人是個有良心的。
他如今被困宮中,無法與家人聯係,自己也不敢貿然行事。
“大師兄,勞煩你往棠梨村走一趟,確認村民安全。若是有蕭氏的人,不要打草驚蛇。百姓人身安全要緊。”
一個村子,少說也有上百人,依照蕭氏的一慣行事,隻怕不僅假皇帝性命難保,連那些村民,也是朝不保夕。百姓無辜,能救一個是一個吧……
三日後,大師兄陳行便快馬趕迴,確認棠梨村村民暫且無恙。
“我留了人在那兒盯著,蕭家人若是有動靜,我們的人會立即出手,師妹不必擔心。”
“蕭家人行事不留餘地,那些村民的性命在他們眼裏如同草芥,讓他們警醒著點兒,不要大意。”
陳行點頭,“師妹放心,大家心裏都有數的。”
讓人去給假皇帝傳消息讓他安心之後,慕卿安又問起了另外一件事情,“我們如今收留的孤兒之中,可有好苗子?”
“按照你的意思,已經集中訓練出一支隊伍,騎射之術尤為出色。其中有兩人,十分擅長做弓弩,這支隊伍平時訓練,用的也是這兩人自己做出來的弓弩,威力不比軍中用的弓弩差。”
“有多少人?”京都如今局勢緊張,若是一朝生變,需要的便是出其不意的精英隊伍。
“有兩百五十一人。他們之中最大的才二十出頭 ,最小的隻有十四。”陳行按照實際情況一一說了出來。
慕卿安的指尖輕輕在桌麵上敲擊,聞言突然停下了動作,“能調用的都調到京都來,來之前要與他們說明來的目的,若是有人不願,便不要勉強。此刻心誌不定,真要麵對敵人時,多半也是畏畏縮縮,不堪大用的。現在將人挑出來,也好過到時候因為退縮白白丟了性命。”
陳行點頭,“我這就親自走一趟,將人帶到皇都來。但是,這樣多的人進城,勢必會引人耳目,就算進了城,又該如何安置呢?”
“城南有一座荒廢的府邸,我早已暗中將它買下來,就是備著今日,那兒原是罪臣府邸,被抄家之後便荒廢無主了。但地方還算寬敞,你先將人分批帶到那兒去,不要輕舉妄動引人注意。準備好足夠的材料,讓他們加緊做出更多的弓弩,之後等我安排。”
“是!”
陳行走後,慕卿安拿出了一塊令牌放在手中查看,這是容止陌離京前交給她的,有了這塊令牌,她便可以調動駐紮在京都外的兵馬,以備不時之需。
這些都是原靖國侯的兵馬,大部分在邊關鎮守,留在京都的,隻有五千。
加上她自己手裏的人,即使容止陌不在,穩住京城亂局應當也不算大問題。更何況,如果她沒有猜錯的話,晉寧長公主也是早有準備的。
雖然大家都沒有宣之於口,但都一門心思想要護住皇城。
陸非晚一直想讓晉寧長公主上張家提親,可皇城諸事未定,他又猶豫不決,擔心將來有變數,會拖累了張菱歌。
“我知道你是怎麽想的,但眼下終究不是好時機,待一切塵埃落定再說吧,隻怕那位首輔大人,此時也沒有心思,嫁女兒。”晉寧長公主也算將張家的狀況打聽了一番,了解了張菱歌在府裏的處境。
張溪遠或許是個好官,卻算不上是個好父親。
有了續弦之後,便將後院之事盡數交由繼室打理,對於原配所生的這個女兒,一點做父親的責任都沒有盡到。所以張菱歌在外麵幹什麽,遭遇了什麽事情,他也不擔心,聽說近來有所改變,但那又有什麽用?小姑娘家的心思最是敏感,她在最需要你的時候,你都沒有站在她那邊為她遮風擋雨,那她以後就再也不需要你了,甚至於你現在對她情真意切,也會被她當成是敷衍。
陸非晚知道,此時不是好時機。所以才一直猶豫,近來為了朝堂上的事情,他已經許久沒有去見過她了,也不知道現在如何了。
“母親若是得空,幫孩兒去繡房看看她唄?哪兒都是一些姑娘家,我常去也不方便,還惹人眼……”
長公主瞪他,“你去惹眼,我堂堂長公主去,就不惹眼嗎?想什麽呢你?”她頓了頓又道,“如今是多事之秋,多少雙眼睛盯著咱們寧遠侯府呢,你這時候,還是少與她接觸為妙,免得給她招惹禍患。那蕭月苒幾次三番尋她麻煩,還不是你惹下的亂子?最後還是卿安那丫頭出手,給了她教訓,你呢?你作為人家的心上人,禍是你惹出來的,你又為人家做過些什麽?”
陸非晚隻覺得臊得慌。
確實是這樣,他真的沒有為張菱歌做過些什麽。
每一次她出事,都是慕卿安及時出現……
就像這一次,他也不可能跑到蕭府,闖進人家的閨房,去剃光人家的頭發……
“行了,我也不是怪你,隻是覺得菱歌那姑娘,著實可憐,娘沒了,爹又不疼。出了事,連個護著她的人都沒有……”
陸非晚低著頭,“母親,我去看看她。”
他出府後便直奔繡房,到了繡房卻被告知她家裏臨時有事,已經迴家去了。
府裏有事,一般不會找張菱歌,能找她的事情,定是與她有關,陸非晚心裏閃過一抹不安,調轉馬頭又往張府跑。
此時的張府正廳裏,氣氛有些緊張。
張菱歌站在屋內,一言不發。
“你年紀也不小了,皇城之中,誰家好姑娘到了你這個年紀還不嫁人呢?”說話的,是她的繼周氏。
她與張溪遠一左一右,坐在首位。
“我可是費了不少心思,才托人說了這麽一門親,對方可是堂堂勳爵人家,府裏就他一個獨子。如今的主母身體不好,你一嫁過去,就可以掌管一府中饋,不用受婆母的氣,多好啊……”
周氏說得天花亂墜,張菱歌就是不發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