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江郡、九江郡還有南中的郡守,最近真是高興壞了。


    每日都有大量的流民進入他們的郡內,然後流民收容所會很快給流民登記造冊,完成這一步手續之後,這些流民,轉身一變就會變為大華子民。


    然後很快,這些流民就能夠投入到他們郡的建設當中。


    現在各地都缺人啊,對他們來說,勞動力就是生產力,就是郡治建設的保證啊!


    不過很快,其他郡的郡守就不願意了,紛紛上表皇上表示自己的不滿。


    整個大華,可不光廬江郡、九江郡還有南中缺少人手啊,現在就沒有不缺人的地方。


    見到這麽多流民紛紛流向廬江郡、九江郡還有南中,他們坐不住了。


    紛紛要求,這些流民必須見者有份,每個郡都要分到一些才成。


    想了想,最終呂布同意了其他郡守的建議,決定接下來的流民安置,將不再安置在廬江郡、九江郡和南中這三個地方。


    而是將流民分配到其他郡治中去。


    相比較來說,廬江郡、九江郡和南中這三個地區,雖然人口仍然沒有達到飽和,但是相差不會太大。


    倒是夷洲、瀛洲還有交州等地,人口缺口有些大。


    於是,這些流民,重點向這幾個地方傾斜。


    對這些流民來說,把他們安置在哪裏倒是無關緊要了,隻要能夠成為大華的子民就謝天謝地了。


    尤其是被安排到交州得新民,雖然交州得地理位置差了些。


    但是凡是安排過來的新民,都是在土地肥沃、交通便利的地方開辟出來的城鎮。


    百姓一來到這裏,就可以免費分到房屋、農具還有土地。


    相對於被分配到其他地方的流民來說,這裏的起點反倒是更高。


    流民滿意了,不過廬江郡、九江郡還有南中的郡守了不幹了。


    這些流民都是從我們郡守進入大華國的,憑什麽現在一個人不給我們啊?


    然後,這三位郡守少不了偷偷暗中下手,克扣一部分流民自用。


    而這種事情,朝廷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假裝不知道……


    ……


    蜀漢還有曹操治下,和南中、廬江郡還有九江郡接壤的區域的地方官,漸漸發覺不對味了。


    咦,不對啊,怎麽逃荒的難民越來越多了捏?


    這已經不能用逃荒來解釋了。


    其實,雖然秋糧顆粒無收,但是百姓家裏現在根本還沒到斷糧得地步。


    他們家裏的糧食,足夠支撐他們吃上一月半月的時間。


    朝廷的救濟命令還沒有下來,在這種情況下,怎麽會有這麽多流民逃荒呢?


    這根本就不符合常理嘛!


    然後,經過打聽之後,這些官員才知道,這些流民竟然是逃難到大華國去了。


    而大華國那邊則是來者不拒,照單全收啊!


    逃難過去的流民,全部都被大華國收編為大華國的子民了!


    得到這個消息之後,這些官員簡直要把鼻子都氣歪了!


    大華國真是太過分了,這不是趁火打劫嗎?


    到了這個時候,這些官員才反應過來。


    一邊設置路障阻攔過境的百姓,一邊趕緊將這個消息上報。


    當這個消息報告給劉備和曹操手頭的時候,對這個問題,這兩人也極為頭疼。


    去年得旱災,再加上今年的蝗災,兩場災難讓這兩國雪上加霜。


    他們國內儲存的糧食,已經不足以讓百姓度過這次難關。


    他們並沒有這麽多的糧食賑濟百姓,這種情況下,一部分百姓就隻能活活餓死。


    在這種情況下,誰敢保證這些必然要被餓死,活不下去的百姓,不會鬧出點什麽亂子來呢?


    這麽看的話,其實讓自己境內的一部分百姓,逃荒到大華國內,倒是一件好事。


    因為這樣一來,會大大減緩他們國內缺糧得壓力,讓他們可以平穩的度過這次難關。


    但是他們又不能眼睜睜地看著這種情況發生。


    因為民為國之本也!


    老百姓大量流失,必然會傷及國本。


    並且這還會嚴重影響到老百姓對朝廷的信任。


    噢,你朝廷已經不作為到這種程度了嗎?


    大聲災難了,你們沒有辦法讓老百姓吃飽飯,就眼睜睜地看著老百姓往大華國跑。


    你還能指望老百姓對你有多大的歸屬感嗎?


    因此,麵對這種情況,曹操和劉備,不得不嚴令邊關戰士。


    嚴防邊關,嚴禁百姓越過邊關進入大華境內。


    這道禁令一下,蜀漢還有曹操治下百姓,大量流入到大華國的情況,才得以遏製。


    ……


    而此時,呂布則是秘密調兵遣將,準備對蜀漢用兵。


    現在這個機會對大華國來說,實在是再好不過的一個機會了。


    這一日,呂布召集龐統、郭嘉還有賈詡三位內閣大學士,商議攻打蜀漢一事。


    首先商議的事情,就是他們首要目標是哪裏。


    現在可以說,蜀漢和大華國,基本上超過一半的國界線接壤。


    大華國想要攻擊蜀漢,可攻擊的目標實在是太多了。


    但是攻擊哪裏最最有效,有利於以後軍事行動的開展,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現在他們可以攻擊巴郡、巴東或者巴西。


    當然了,其實距離蜀漢的首都成都最近的地方,應該是健為郡。


    因為從健為郡出發到成都,不過區區幾百裏路而已。


    不過可以想見,正因為距離如此之近,成都的防守必然嚴密。


    從這裏攻打蜀漢的話,必定困難重重。


    而目前蜀漢兵力嚴重不足,很難有足夠的兵力來防守這麽大的區域。


    所以巴郡、巴東或者巴西這幾地,肯定會有防守薄弱之地。


    隻可惜,這是蜀漢的軍事絕密情報。


    中央情報局雖然傳遞迴來一些情報,但是真真假假虛虛實實,一時間難以判斷。


    賈詡現在也不敢輕易采用。


    因為兵者,詭道也,死生之地,不可不察。


    一旦出現疏漏,將會給大軍帶來慘重的損失。


    因而,他們才要在這裏商議,他們到底要將攻擊的重點放在什麽地方為好。


    郭嘉更傾向於巴郡,而賈詡則是更傾向於巴西。


    兩人各有各的道理,誰也說服不了誰。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呂布有扇穿越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煙雨織輕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煙雨織輕愁並收藏呂布有扇穿越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