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兒,朕不是說過了嘛,寶鈔局你做主就行,不用事事都給朕稟報。”


    朱柏苦笑道:“父皇,大哥,可是我不可能一直坐鎮寶鈔局,我也有很多事情要忙的。”


    “那你給朕推薦一個人吧!”


    “父皇,兒臣要是有能推薦的人,就不在這裏求父皇和大哥幫忙了!”


    於是整個禦書房中都安靜了下來,父子三人都在想著有什麽人能夠擔當這個重任。


    突然,朱元璋和朱標先後喊道:“快口禦史韓宜可。”“禦史中丞韓大人!”


    朱元璋和朱標說完後,相視無言隻有哈哈大笑。


    朱柏蒙圈了,韓宜可?誰呀?為什麽我沒有什麽印象?


    朱柏隻能開口問道:“父皇,大哥,你們說的韓宜可是誰呀?”


    朱元璋有些不好意思,就沒有說話。


    朱標開口道:“小十二啊,要說這位韓大人,在咱們大明朝也能算是一位傳奇了,畢竟不是那個人都敢對著父皇的麵前彈劾父皇和百官的。可咱們這位韓大人就敢……”


    “標兒,行了,別說的太多,對於朕而言,韓宜可就是一位正臣。”


    朱柏嘴瓢了,說了一句:“父皇,這位韓宜可韓大人都在你麵前懟你了,你沒有給韓大人賜罪?就算不賜罪,板子總要打的吧!”


    朱元璋笑道:“柏兒,你知道韓宜可為什麽一直都做禦史麽?因為朕曾經說過,朕這輩子可以殺貪官汙吏,也可以殺世家勳貴,但朕不會殺禦史!”


    朱柏一時語塞,不禁想到胡惟庸案中被朱元璋殺掉的塗節和許寧,這兩位可都是正兒八經的禦史,你老人家還不是說殺就殺了,當然這種話朱柏是不會說出來的。


    朱元璋又問道:“柏兒,韓宜可這個人廉潔還認死理,你感覺有他在寶鈔局坐鎮怎麽樣?說句實話,韓宜可得罪的人太多了,朕如果不把他調離,恐怕他的命都不保了。”


    朱標也跟著說道:“小十二,孤還沒有見過比韓大人更廉潔的官!”


    聽到朱元璋和朱標都這樣說了,朱柏也迴道:“父皇,大哥,我沒有和韓大人打過交道,既然你們都這麽說了,我沒有意見,就是不知道韓大人是否願意來寶鈔局任職?”


    朱元璋嘿嘿一笑,說道:“隻要對大明有好處,韓宜可就會去做!”


    朱元璋和朱標說的沒錯,韓宜可知道讓他去寶鈔局的用意,穿著破爛的官衣就去寶鈔局坐鎮了,有了他的管理再加上朱柏把變色油墨和印鈔紙送到,寶鈔局就開始印刷新寶鈔了。


    就這樣,朱柏也不必每天都去寶鈔局點卯了。


    過了兩天,韓宜可拿著新印刷出來的寶鈔來到禦書房。


    一進禦書房,韓宜可笑著對朱元璋、朱標和朱柏見禮,然後說道:“陛下,寶鈔局不負陛下期望,新寶鈔已經印出來了。”


    朱元璋拿過來一看,新寶鈔比從前印製的寶鈔要小一點,但是卻精美了很多,特別是用的油墨還是變色油墨,朱元璋是越看越喜歡。


    他對韓宜可說道:“韓大人,你們寶鈔局這下立了大功了,朕賞你五十兩,那些小太監今晚朕也會讓禦膳房給他們賞賜下好酒好肉。”


    朱元璋把新寶鈔揣在自己懷裏,笑道:“韓大人,關於新寶鈔的推廣,你和太子還有湘王說吧,朕要去慈寧宮,讓皇後也看看咱大明的新寶鈔。”


    朱元璋說完,頭也不迴的就去了慈寧宮。


    朱標笑道:“韓大人,新寶鈔的推行和寶鈔兌換最快也要過了年,到時新寶鈔的數量一定要嚴格按照湘王說的數量印刷,切莫多印。”


    韓宜可點頭答應下來,朱柏看到韓宜可有點欲言又止的樣子,不免問道:“韓大人,可是還有什麽事情要稟告給太子殿下?”


    朱標見到新寶鈔也很高興,就說道:“韓大人,有事可以直言!”


    韓宜可說道:“本來這件事情,老臣應該直接向陛下彈劾那些地方官的,這畢竟是老臣作為禦史的職責,可沒有想到陛下把我調入了寶鈔局。但這件事情老臣實在是不吐不快!”


    朱標看到韓宜可這樣,就知道這次的事情小不了,他親自給韓宜可倒了杯茶,說道:“韓大人,不急,你慢慢說!”


    “太子殿下,前段時間我們禦史台的幾位巡查禦史去安陽縣賑災,他們迴來的時候幫著安陽縣把安陽的賬冊帶迴應天交給戶部,沒想到壞就壞在這些賬冊身上,老臣無意打開一看,裏麵有數封蓋了官銀卻沒有任何文字的空白文書!”


    朱柏一聽,心中不免大叫:臥槽!壞了,這特麽不就是空印案麽?我怎麽把這件事情忘記了,完了,父皇又要大開殺戒了。


    朱標問道:“安陽的賬冊?是關於賑災的嗎?”


    韓宜可迴道:“是的,太子殿下,就是和戶部撥給安陽的糧食物資對賬的賬冊,這些賬冊對好之後要直接存檔在戶部的。”


    朱柏不解的問道:“韓大人,這些賬冊不是應該由安陽知縣和戶部核對嗎?怎麽是禦史台的禦史帶迴?禦史又不是戶部的官員。”


    “哎,禦史們認為此事就是幫同僚一點小忙,又不是貪欲受賄!”


    朱柏額頭上的冷汗都嚇出來了,空印案,什麽是空印案?


    說白了,空印,就是在空白的文書上,預先蓋上官府的印章,需要用時再填寫上具體內容就可以了。


    而大明朝廷又規定,各布政司、府、縣每年都需要要向戶部呈送錢糧及財政收支、稅款賬目。戶部與各布政司、府、縣的數字須完全相符。


    分毫不差,才可以結項。


    如果但凡有一項有不符合的,那就要打迴去重新對賬,然後再摁上新印,那才算完。


    明朝的首都又在南京,各地官員都要到南京來報送賬冊,運輸糧食的路上難免有些損耗。


    而且交通也不方便,朱元璋又是個工作狂。


    如果耽誤了太多時間,又要問罪官員們不上心。


    所以啊,下麵的各級官員們便想出了空印這個法子。


    而朱柏也知道早在元朝的時候,那些官員們也是這麽幹的,沒有明令禁止過不能這麽幹。


    朱柏也知道朱元璋知道這件事情後對這樣的做法深惡痛絕,並大力打擊這種事情,因為空印案被牽連的官員那更是數不勝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通古今:我朱柏養了整個大明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布丁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布丁吉並收藏通古今:我朱柏養了整個大明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