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二月十五日
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 作者:張無敵死了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二月十五日
自從十一日,李恪找比部司說完事後,這幾天都沒去難民營。
隻因為李恪在自己的莊園擴大空心煤的製作。
李恪這個月早就被尉遲寶琳告知,因為他們在城裏發空心煤,現在長安城到處都知道空心煤的好處,不少人想來買。
李恪一直都隻送不賣,因為剩餘產量不多,每天送的也很有限。
所以尉遲寶琳想和李恪商量一下,要不要加大產量。
李恪當然樂意了,現在手裏也有錢,直接在原本四匹馬的基礎上,再買六匹騾子。
李恪莊園還剩下六十五貫錢,一匹騾子比馬便宜,便宜的隻要八貫錢,好點的十貫錢。
李恪這活兒隻需要騾子原地轉圈,所以隻買便宜的。
六匹騾子隻要四十八貫錢,留十七貫錢在莊園備用。
現在的生產力是一天一萬根,所以還得加工人,又招了五十名男女。
李恪沒去西市招人,而是去災民營招人,這樣能減少朝廷的負擔,也能幫助那些災民重新開始生活。
這些人來了得安排他們住的地方,吃的喝的。
好在原本這個莊園原本就是木炭商的莊園,能住下兩百工人,吃的就讓人送來。
其實李恪現在還不知道,自己身為蜀王,益州都督,這些頭銜每個月發的錢和米,都被自己親爹李世民貪汙了,全都運到皇宮。
完全是李恪現在有錢,在蜀王府的倉庫裏,放著他個人的一百貫錢。
注意不到那點可憐的月俸,隻有兩貫錢,二十石米。
李恪這幾天弄完了一切,二月十五日的今天,李恪開始在大街上擺攤賣空心煤。
當然不是他自己親自擺攤賣,而是讓李安靜,尉遲寶琳,程處默三人,各自賣,李恪就負責給他們進貨。
李恪打算隻負責後端產業,前端就讓這些自己的夥伴賺。
李恪都和他們商量好了,自己以三文錢的價格賣給他們,他們賣多少不管。
這就能省下李恪不少事,(也能省我不少事,人多寫起來我的腦子容易亂。)
三人先拿貨,賣出去多少就給李恪多少錢,沒賣出去的,壞了的李恪兜底。
這生意模式領先時代不知道多少年,這個時代的人也不是敗給了李恪腦袋。
而是他們沒李恪那樣低廉的成本,李恪的空心煤,最貴的就是包著空心煤的黃紙,一文錢一張,就算李恪賣兩文錢都不虧。
李世民雖然知道李恪空心煤製作成本,但是沒把黃紙算進去,他也算不進去,他出身貴族,怎麽會知道黃紙多少錢一張。
李世民從小到大都是用的白棉紙寫字,這些黃紙隻在他上廁所的時候拿來用,也就以為黃紙不值錢。
上次和長孫皇後說起的時候,才得出李恪就算賣一文錢都賺十倍。
這才導致父子兩當時談崩,然後李恪大罵李世民。
因為李世民不知道空心煤的成本要一文錢多一點,而李恪很清楚,隻要低於兩文錢就是賠錢。
李恪這才被氣哭,在楊妃娘娘的懷裏大罵李世民搶自己的錢,怎麽不在玄武門被李建成殺死算了。
尉遲寶琳,程處默三兄弟,李安靜,五人之前因為每天在朱雀大街送空心煤的原因,長安城不少人都認識這三人。
今天他們再到固定地方來,看到牌子上寫的變成了“五文錢一根”,有人就問:
“不是送嗎?怎麽該買了?”
“難道是太子殿下不願意送了?”
“我就知道,朝廷沒那麽好心,這不就是為了先讓我們適應,然後賣東西嘛。”
“要錢啊,要錢就不來了。”
“走了,走了!”
“前兩天我都沒領到,今天排這麽前麵,又不送了,早說嘛,有病。”
免費的東西,誰都來占便宜,這不怪他們,他們也窮,能省就省點的過日子才是窮人的日常。
不過也有不那麽窮的人留下了,他們家裏不至於為了那點吃的斤斤計較。
畢竟是長安城,不可能每個人都窮的響叮當,不然大唐也不可能被稱為“巨唐。”
“李公子,今天限量不?”
這個攤子正是李安靜的攤位,要不是李綱一再和自己小孫子保證,現在跟著李恪以後不吃虧,李安靜真的不會來擺攤。
他們家也是讀書世家,之前擺攤是送空心煤,做好事李安靜願意來。
今天是來賣東西,那就和商販一樣,想他爺爺是從二品的少師,自己憑什麽要來幹這種事?
“不限量,這是我在蜀王殿下那裏拿來賣的。”
“哦哦哦,曉得了,給我拿兩筐。”
“我來三筐!”
“這就對了嘛,早點賣,我也不至於每天來領不是,這天怪冷的。”
五人的攤子大同小異,都是差不多情況。
空心煤的招牌早就打出去了,走的那些都是買不起的,留下的也都是買的起的。
當李恪來到程處默的攤子,程處默一遍指揮自己的仆人在那裏買,一邊數錢,樂的他鼻涕泡都出來了。
程處默對李恪說:“殿下,你看,一早上就賣了五貫錢!”
“你真會選,選在在了靠近西市的街道,其他四個就沒你會選。”
“嘿嘿,其實這是我三弟選的,他比我聰明,可他打不不過我,這就讓給我了。”
李恪都氣笑了:“你不是大哥嗎?不該讓著點他才對?”
“我當然讓了,平常我爹打我們三個的時候,都是我跑在最後,挨的打最多。”
李恪在心裏吐槽,這是什麽道理?明明是跑的慢了吧?
程處默繼續說:“殿下,你不知道,一開始這裏人好多的,隻不過一聽說我不送了,他們都走了。要不然得賺三倍錢。”
李恪說:“人無完人,不是每個人都喜歡你,也不是每個人都能買的起你的空心煤,你要做的不是把精力放在那些買不起的人,而是找那些買的起的人。”
李恪說的這話是大白話,很好理解,完全不像那些文人,喜歡之乎者也的。
程處默伸出大拇指誇李恪:
“殿下說的真有道理,你怎麽跟我爹說的不一樣?”
李恪聽出這話不對的地方:
“你爹平時都是怎麽說我的?”
“我爹說,你在朝會上拳打左仆射,腳踩右仆射,手撕尚書書郎中,大罵儒學狗都不學,在皇宮打遍天下無敵手,說我們都不如你厲害。”
李恪聽完這話臉都黑了:
“誹謗!這是赤裸裸的誹謗!你爹這是在誹謗我啊!”
“我隻是輕輕推了一下那個老頭!是他弱不禁風能怪我嗎?我也隻是用我的小拳拳在他的胸口擦灰塵,畢竟我才九歲而已嘛。”
“再說了,那是薛博士說他能力不夠,教不了我。”
自從十一日,李恪找比部司說完事後,這幾天都沒去難民營。
隻因為李恪在自己的莊園擴大空心煤的製作。
李恪這個月早就被尉遲寶琳告知,因為他們在城裏發空心煤,現在長安城到處都知道空心煤的好處,不少人想來買。
李恪一直都隻送不賣,因為剩餘產量不多,每天送的也很有限。
所以尉遲寶琳想和李恪商量一下,要不要加大產量。
李恪當然樂意了,現在手裏也有錢,直接在原本四匹馬的基礎上,再買六匹騾子。
李恪莊園還剩下六十五貫錢,一匹騾子比馬便宜,便宜的隻要八貫錢,好點的十貫錢。
李恪這活兒隻需要騾子原地轉圈,所以隻買便宜的。
六匹騾子隻要四十八貫錢,留十七貫錢在莊園備用。
現在的生產力是一天一萬根,所以還得加工人,又招了五十名男女。
李恪沒去西市招人,而是去災民營招人,這樣能減少朝廷的負擔,也能幫助那些災民重新開始生活。
這些人來了得安排他們住的地方,吃的喝的。
好在原本這個莊園原本就是木炭商的莊園,能住下兩百工人,吃的就讓人送來。
其實李恪現在還不知道,自己身為蜀王,益州都督,這些頭銜每個月發的錢和米,都被自己親爹李世民貪汙了,全都運到皇宮。
完全是李恪現在有錢,在蜀王府的倉庫裏,放著他個人的一百貫錢。
注意不到那點可憐的月俸,隻有兩貫錢,二十石米。
李恪這幾天弄完了一切,二月十五日的今天,李恪開始在大街上擺攤賣空心煤。
當然不是他自己親自擺攤賣,而是讓李安靜,尉遲寶琳,程處默三人,各自賣,李恪就負責給他們進貨。
李恪打算隻負責後端產業,前端就讓這些自己的夥伴賺。
李恪都和他們商量好了,自己以三文錢的價格賣給他們,他們賣多少不管。
這就能省下李恪不少事,(也能省我不少事,人多寫起來我的腦子容易亂。)
三人先拿貨,賣出去多少就給李恪多少錢,沒賣出去的,壞了的李恪兜底。
這生意模式領先時代不知道多少年,這個時代的人也不是敗給了李恪腦袋。
而是他們沒李恪那樣低廉的成本,李恪的空心煤,最貴的就是包著空心煤的黃紙,一文錢一張,就算李恪賣兩文錢都不虧。
李世民雖然知道李恪空心煤製作成本,但是沒把黃紙算進去,他也算不進去,他出身貴族,怎麽會知道黃紙多少錢一張。
李世民從小到大都是用的白棉紙寫字,這些黃紙隻在他上廁所的時候拿來用,也就以為黃紙不值錢。
上次和長孫皇後說起的時候,才得出李恪就算賣一文錢都賺十倍。
這才導致父子兩當時談崩,然後李恪大罵李世民。
因為李世民不知道空心煤的成本要一文錢多一點,而李恪很清楚,隻要低於兩文錢就是賠錢。
李恪這才被氣哭,在楊妃娘娘的懷裏大罵李世民搶自己的錢,怎麽不在玄武門被李建成殺死算了。
尉遲寶琳,程處默三兄弟,李安靜,五人之前因為每天在朱雀大街送空心煤的原因,長安城不少人都認識這三人。
今天他們再到固定地方來,看到牌子上寫的變成了“五文錢一根”,有人就問:
“不是送嗎?怎麽該買了?”
“難道是太子殿下不願意送了?”
“我就知道,朝廷沒那麽好心,這不就是為了先讓我們適應,然後賣東西嘛。”
“要錢啊,要錢就不來了。”
“走了,走了!”
“前兩天我都沒領到,今天排這麽前麵,又不送了,早說嘛,有病。”
免費的東西,誰都來占便宜,這不怪他們,他們也窮,能省就省點的過日子才是窮人的日常。
不過也有不那麽窮的人留下了,他們家裏不至於為了那點吃的斤斤計較。
畢竟是長安城,不可能每個人都窮的響叮當,不然大唐也不可能被稱為“巨唐。”
“李公子,今天限量不?”
這個攤子正是李安靜的攤位,要不是李綱一再和自己小孫子保證,現在跟著李恪以後不吃虧,李安靜真的不會來擺攤。
他們家也是讀書世家,之前擺攤是送空心煤,做好事李安靜願意來。
今天是來賣東西,那就和商販一樣,想他爺爺是從二品的少師,自己憑什麽要來幹這種事?
“不限量,這是我在蜀王殿下那裏拿來賣的。”
“哦哦哦,曉得了,給我拿兩筐。”
“我來三筐!”
“這就對了嘛,早點賣,我也不至於每天來領不是,這天怪冷的。”
五人的攤子大同小異,都是差不多情況。
空心煤的招牌早就打出去了,走的那些都是買不起的,留下的也都是買的起的。
當李恪來到程處默的攤子,程處默一遍指揮自己的仆人在那裏買,一邊數錢,樂的他鼻涕泡都出來了。
程處默對李恪說:“殿下,你看,一早上就賣了五貫錢!”
“你真會選,選在在了靠近西市的街道,其他四個就沒你會選。”
“嘿嘿,其實這是我三弟選的,他比我聰明,可他打不不過我,這就讓給我了。”
李恪都氣笑了:“你不是大哥嗎?不該讓著點他才對?”
“我當然讓了,平常我爹打我們三個的時候,都是我跑在最後,挨的打最多。”
李恪在心裏吐槽,這是什麽道理?明明是跑的慢了吧?
程處默繼續說:“殿下,你不知道,一開始這裏人好多的,隻不過一聽說我不送了,他們都走了。要不然得賺三倍錢。”
李恪說:“人無完人,不是每個人都喜歡你,也不是每個人都能買的起你的空心煤,你要做的不是把精力放在那些買不起的人,而是找那些買的起的人。”
李恪說的這話是大白話,很好理解,完全不像那些文人,喜歡之乎者也的。
程處默伸出大拇指誇李恪:
“殿下說的真有道理,你怎麽跟我爹說的不一樣?”
李恪聽出這話不對的地方:
“你爹平時都是怎麽說我的?”
“我爹說,你在朝會上拳打左仆射,腳踩右仆射,手撕尚書書郎中,大罵儒學狗都不學,在皇宮打遍天下無敵手,說我們都不如你厲害。”
李恪聽完這話臉都黑了:
“誹謗!這是赤裸裸的誹謗!你爹這是在誹謗我啊!”
“我隻是輕輕推了一下那個老頭!是他弱不禁風能怪我嗎?我也隻是用我的小拳拳在他的胸口擦灰塵,畢竟我才九歲而已嘛。”
“再說了,那是薛博士說他能力不夠,教不了我。”